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澜城浮沉 > 第64章 偶遇拾珍宝,刻意拓新程

澜城浮沉 第64章 偶遇拾珍宝,刻意拓新程

作者:喜欢子姜的陆尘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0:34:38

第六十四章 偶遇拾珍宝,刻意拓新程

“非遗教育联盟” 的筹备工作刚启动,团队就陷入了一个小困境 —— 海外华人学校虽有意引入课程,但受限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传统剪纸、木雕的技艺细节难以精准传递。冯楠舒连续熬夜优化数字系统的多语言版本,却仍觉得 “隔着屏幕的教学,少了点手手相传的温度”。

为解决这个问题,团队决定 “刻意” 赴上海参加国际教育博览会,寻找有跨文化教学经验的合作伙伴。出发前,林溪特意整理了课程成果手册,王老板带上了孩子们的非遗手作,连李奶奶都把那把传家剪刀装进布包:“说不定能遇到懂行的人,让他们看看咱老祖宗手艺的真功夫。”

博览会现场,团队的展位前很快围满了人。一位来自加拿大华人学校的陈校长,拿着 “麦田锄头” 木雕样品,感慨道:“我们学校的孩子大多没见过农田,这种带着生活气息的非遗作品,刚好能帮他们了解中国乡村文化。但剪纸的‘套色技巧’太复杂,视频教学怕孩子们学不会。”

就在大家围着陈校长讨论解决方案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你们是不是雪乡非遗团队?俺认识李奶奶!”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快步走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旧木盒。

李奶奶定睛一看,惊喜地喊道:“老张!你不是二十年前去南方做木雕的雪乡老匠人吗?怎么会在这里?” 原来这位张师傅是李奶奶的老相识,当年因战乱离开雪乡,后来在南方开设木雕工坊,如今跟着儿子定居上海,这次是 “偶然” 来博览会逛逛,没想到竟遇到了同乡。

张师傅打开木盒,里面整齐摆放着数十种木雕工具,还有一本泛黄的《雪乡木雕技法笔记》:“俺看你们在推广非遗课程,正好俺这些年整理了‘简化版木雕技法’,把复杂的榫卯结构改成了孩子能上手的拼接方式,还配了图文说明,说不定能帮上你们的海外课程!”

这份 “偶遇” 的惊喜,瞬间解开了团队的难题。张师傅还现场演示了 “简化榫卯” 的制作方法 —— 用提前切割好的木片,通过卡扣设计,不用胶水就能拼出稳固的小摆件,刚好适合海外孩子学习。陈校长看后当即决定:“就用这套技法!我们学校愿意成为海外首个‘非遗教育联盟’试点,还能帮你们对接其他华人学校。”

博览会结束后,团队 “刻意” 邀请张师傅加入联盟,负责传统技艺的简化与适配。张师傅欣然同意,还提出要把南方的 “漆艺” 融入雪乡木雕,开发 “非遗融合课程”:“雪乡的木雕朴素,南方的漆艺鲜亮,结合起来肯定受孩子喜欢。”

在张师傅的助力下,海外课程很快落地。加拿大华人学校的孩子们,用 “简化榫卯” 拼出木雕后,再涂上彩色漆料,做成了既有雪乡特色又有海外审美的手作。有个孩子在作品卡片上写道:“这是我做的中国房子,虽然我没去过雪乡,但我知道这是爷爷小时候住过的地方。”

而团队 “刻意” 筹备的 “非遗教育联盟”,也在这次博览会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 全国已有五十多所学校加入,海外还有三所华人学校提交了申请。王老板在联盟成立仪式上笑着说:“咱们这联盟,既有‘刻意’规划的方向,又有‘偶遇’带来的惊喜,就像非遗传承本身,既要守住初心往前走,也要接住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与智慧。”

李奶奶和张师傅并肩站在仪式现场,手里分别握着传家剪刀和旧木盒。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身后孩子们的非遗作品上 —— 有城市孩子做的 “奥特曼木雕”,有乡村孩子做的 “麦田锄头”,还有海外孩子做的 “漆艺房子”。

林溪看着眼前的场景,突然明白:“偶遇” 的是缘分,“刻意” 的是坚持。正是这份坚持,让团队从一家小体验店走到全国,走向海外;也正是这份缘分,让失散多年的老匠人重逢,让传统技艺在创新中焕发新生。

未来,“非遗教育联盟” 还会遇到更多 “偶遇” 与 “刻意”—— 可能是在某个小镇 “偶然” 发现的老手艺,也可能是 “刻意” 研发的新课程。但无论如何,团队都知道,只要守住匠心、保持开放,非遗传承的路就会越走越宽,让老祖宗的智慧,在每一次 “偶遇” 的惊喜和 “刻意” 的坚守中,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喜欢澜城浮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澜城浮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