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澜城浮沉 > 第39章 筑巢引才俊,赋能共成长

澜城浮沉 第39章 筑巢引才俊,赋能共成长

作者:喜欢子姜的陆尘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5 00:34:38

沈玉薇把这些建议记在笔记本上,继续说道:“除了培养和实践,‘激励保障措施’也得跟上,不然留不住人。咱们计划设置‘技能等级补贴’,比如木雕师分初级、中级、高级,每升一级每月多 200-500 元补贴;还有‘项目奖金’,比如小团队完成高校合作项目,按项目收益的 5% 发奖金;另外,每年选 2 名优秀员工去非遗文化发达的城市学习,比如去苏州学苏绣、去杭州学竹编,拓宽他们的行业视野。”

“还有培训资源的问题,” 林墨提醒道,“咱们自己的师资有限,有些课程比如‘文创产品营销’‘教育项目管理’,可以找外部专家。之前合作的美院老师、企业客户里有做营销的,说不定能请他们来做免费讲座,既节省成本,又能拓展资源。”

张晓雅立刻接话:“我可以联系美院的老师,他们肯定愿意支持非遗推广;苏晴也能跟企业客户沟通,比如上次合作的互联网公司,他们的营销总监很懂线上传播,说不定能来讲讲‘短视频运营技巧’。”

会议结束后,团队立刻启动培养计划的落地准备。苏晴整理了基础岗培训教材,把剪纸、木雕的基础技巧编成图文手册,还加入了常见问题解答;张晓雅联系了美院的 3 位老师,确定每月来工作室做 1 次免费讲座,主题涵盖 “非遗文化创意设计”“青少年非遗教学方法” 等;李宇则在雪乡筛选了 5 名优秀村民,安排他们下个月来澜城实习,学习文创销售和体验课辅助。调整宣传方向后,团队的新视频也有了明显变化。比如最新发布的 “非遗手作教程”,镜头重点对准木雕的每一个步骤、剪纸的每一个技巧,林溪的讲解也更侧重于技艺本身:“剪燕翅的时候,要注意刀刃和红纸的角度,保持 45 度角才能剪出流畅的线条;雕刻的时候,手腕要稳,力度要均匀,这样雕出来的图案才会立体。”

这样的宣传不仅没有减少流量,反而吸引了更多真正关注非遗的粉丝。有位从事传统木雕的老工匠看到视频后,主动联系团队,希望能合作开发 “传统木雕创新系列” 文创;还有几家非遗保护机构发来邀请,想让团队分享 “年轻群体非遗推广经验”。

一周后,澜城师范大学正式回复,宣布继续和工作室合作,还计划联合开展 “非遗技艺大赛”,鼓励更多学生参与非遗创作。林溪收到消息时,正在教小朋友剪 “雪乡小木屋”,小朋友举着剪好的作品,开心地说:“林溪姐姐,你剪得真好看,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做非遗推广小使者!”

林溪笑着摸了摸小朋友的头,心里满是感慨。她转头对身边的张晓雅说:“以前我总觉得颜值是优势,现在才明白,真正能打动人的,是非遗本身的魅力,是大家对传统技艺的坚守和热爱。这次的争议,虽然让我难过,但也让我成长了很多。”

两周后,第一期基础岗培训班正式开课。李奶奶坐在讲台中央,手里拿着剪刀和红纸,耐心地教新员工剪 “雪乡小木屋”:“剪屋顶的时候要注意弧度,左边高一点,右边低一点,这样才像雪乡的坡屋顶,有灵气。” 新员工们围在桌旁,跟着李奶奶一步步剪,虽然手法生疏,但每个人都学得很认真。

课后,负责文创销售的新员工小周兴奋地说:“以前只知道卖产品,现在学会了剪简单的剪纸,跟顾客介绍的时候能更专业,刚才有个顾客看到我剪的小木屋,立刻买了一套剪纸套装,还说要带朋友来学。”

核心岗的个性化培养也同步推进。小宇跟着美院的设计老师学习 “文创产品色彩搭配”,还尝试将澜城的地标建筑与雪乡的非遗元素结合,设计出 “澜城电视塔 春燕木雕” 钥匙扣,样品刚做出来就被顾客预定了 20 多个;张晓雅则跟着沈玉薇参与企业合作谈判,从一开始的紧张不敢说话,到后来能独立跟客户沟通体验课细节,进步飞快。

一个月后,雪乡来的 5 名村民实习生也顺利到岗。他们跟着老员工学习文创销售,每天下班后排练剪纸、木雕技巧,很快就适应了澜城的工作节奏。其中一位叫刘婶的村民,之前在雪乡培训班里学过剪纸,现在能独立辅助李奶奶上体验课,还能根据顾客的需求,剪出个性化的剪纸图案,深受顾客喜欢。

这天傍晚,工作室关店后,大家围坐在院子里聊天。小周拿着自己剪的 “澜城春燕”,兴奋地说:“我现在不仅能卖产品,还能教顾客剪简单的剪纸,上个月拿了技能补贴,太有成就感了!” 刘婶也笑着说:“在澜城学到了很多,回去后我想在雪乡开个小文创店,把澜城的经验带回去,让更多村民靠非遗赚钱。”

沈玉薇看着大家的成长,心里满是欣慰:“咱们的培养计划不仅是为了补充人才,更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在非遗推广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未来拓展苏城,甚至更多城市,咱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人厉害,而是整个团队都能成长,都能独当一面。”

林墨点点头:“接下来咱们还要优化培养计划,根据每个人的成长情况调整目标,比如小宇现在能独立设计产品,下一步可以让他带新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张晓雅能独立对接高校,接下来可以让她负责‘非遗进校园’项目的整体统筹。”

夕阳渐渐落下,澜城的街灯亮起,照亮了工作室门口的 “雪乡非遗” 招牌。团队成员们并肩坐在院子里,聊着各自的成长收获,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员工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打造出一支专业、有凝聚力的团队,为非遗推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让雪乡非遗在更多城市生根发芽,绽放光芒。

喜欢澜城浮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澜城浮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