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 第90章 太上成圣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第90章 太上成圣

作者:雷坡石的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3:29

昆仑山,八景宫。

只见太上老子,不复往日的沉静,脸上素来平和的纹路拧成一团,竟显露出几分峥嵘,一双古井无波的眸子此刻似要喷出火来,嘴角的血丝顺着那缕长须在慢慢滴落。

气得就连那有点佝偻的身子也无之前气定神闲。一切都发生在一转瞬之间。

这时,元始推门而入,见大兄异状,不由蹙眉。

“大兄。怎么了?”

不知过了多久,才见太上老子调整好心态,缓缓坐了下来。

“唉。最近总是心烦意乱,着实令人烦闷。你我皆大罗金仙,当知这般心绪不定,必是有所预示。怎奈天机混沌,我竟理不出头绪,怎不令人气恼。”

“可你这般焦躁,终究不是办法。这段时日,你已多次如此了。依我看,再这般下去,修行迟早要出问题。”

“......”

“不如你且去洪荒游历一番。一来可散散心绪,平复焦躁;二来或许能遇些机缘,勘破天机。说不定,出去走走,心结自解,万事顺遂呢。”

这一刻,太上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冥冥中的牵引,还是真被元始说动了心。谁知第二天一早,他便向元始辞行,独自下山游历去了。

......

洪荒大地。

只见太上老子,一袭玄青道袍,头挽道髻,手持浮尘,就这么自昆仑出发,一路云游四海去了。

于东海之滨观潮起潮落,于北冥之地感受冰寒孤寂,于西方领略大漠风沙的苍凉壮阔,于南山之巅俯瞰云海翻腾,于中原见证山河交错的磅礴气象。

每至一处,太上皆静心体悟天地之道,虽心境渐趋平和,焦躁之气也随之消散,可心中却有一缕明悟时隐时现。

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流转,直到他的脚步最终停留在一个人族部落,有了种落叶归根的心安,才有所悟,他的机缘在人族,可具体是什么,却又无法推演。

而彼时的东海之畔,诸多人族部落正如繁星般散落。

在一个人族部落的边缘,谁也不曾注意到,悄无声息地多了一间茅草屋。

里面住着一位稚子口中的“白胡子老爷爷”,而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自然。

从此,茅草屋里多了一个白胡子老爷爷。

他身边时常围着一些孩童,和蔼的面容,丰富多彩的故事,传奇的仙神等这类故事时刻撩拨着那群稚子的好奇心,助推着心里深处的那份渴望。

酷热的夏季,暑气未消,繁星如同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天幕之上。

部落里的男女老少,纷纷拿出蒲扇,带着简单的工具,边做着手上的活,边听着那位白胡子老爷爷的讲说。

他的故事总能给他们带来欢声笑语,消弭一日劳作的疲惫,同时也享受着孩童嬉戏的那份童真稚趣。

这修仙所谓的红尘历练便是从此开始。

太上老子的学问和见识于此间成为众人心灵的慰藉。

直到故事终了,族人一路回味故事片段的笑语消散在四周时,只留下太上老子孑然一身,静坐在那片逐渐恢复平静的空地上,而此刻的他,在月光下愈发显得深邃而神秘,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在孩子们认知里,老子好像是从古老神话中走出的神奇老爷爷,手中的拂尘更是给了他们无限的遐思,好似只要拥有了它,就能像他一样,轻轻那么一挥,就有无数的小蝴蝶翩翩起舞。

在东点一下,又一只活泼的小兔显露人前,西点一下,毛茸茸的小狗就任其揉捏,再一挥,仙鹤就在他们面前长鸣......

在大人们的眼里,则多了一个遇事时可征询,时节交替可问计,生子时会求名的大学问者。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匆匆已百十载。

而稚子们稚嫩心灵上的憧憬,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他们的成长,传承了一代又一代,总是把心中的那份渴盼留给下一代。

而太上老子见证了一批又一批寿元尽时的离别,又目睹了一个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也亲历着人世间的风风雨雨。

他也在人族部落间辗转,浸染着人间的烟火。这份不断充盈的心得,更让他流连忘返于此。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太上老子首阳山讲道已过百年。

这百年里,当年听道的几人,除了童子拜师太上老子,其他的几人各有发展。

瞎眼老妪依着听道所得,在青山脚下开了家“济世堂”。这医馆以药草为媒、脉象为引。

她将听道所得融于医理,指尖捻过的药草能生“道”韵——或于草木枯荣中观生生不息,或于望闻问切里体悲悯本心。

馆中弟子不炼剑意,不修文心,只研“仁术”,常以针渡厄、以药续命,于人间诊脉“道”之温厚,渐成一番温润的医修光景。

书生则建立了“文心阁”。

这文心阁不似宗门那般讲究吐纳修行,反倒以笔墨为器、典籍为阶。

书生将听道所得融入文章,笔下字句竟能引人悟“道”——或于市井琐事中见天地,或于书卷墨香里明本心。

阁中弟子不练真气,只修“文心”,常以笔为刃、以文为盾,于世间书写“道”之千面,倒也成了一方独特的文道修行景致。

侠客建立剑宗,这剑宗以剑锋为尺、剑气为途。

侠客将听道所得凝于剑招,剑下锋芒竟能映出“道”影——或于峭壁险峰中悟刚柔,或于生死对决里证本心。

宗中弟子不研典籍,只炼“剑意”,常以剑破阵、以气御敌,于洪荒天地刻下“道”之凛冽,自成一派凌厉的剑修气象。

樵夫更是建立了“归真坞”。

归真坞以斧斤为具、山林为境。樵夫将听道所得藏于劳作,斧下起落竟能触到“道”机——或于草木采伐中知取舍,或于山风溪声里悟自然。

坞中弟子不练剑招,不研文章,只习“樵心”,常以斧劈柴、以足丈量,于深林体会“道”之质朴,渐成一种本真的修仙模样。

......

首阳山之巅。

太上老子缓缓起身,周身缭绕的道韵仿若实质化作灵雾。突然,冥冥之中的一种明悟跃然心间。

成圣机缘已至。

那一刻,他仿若听见了天道的轻声召唤,又似感受到了大道规则的丝丝律动。

仿佛有一层无形的迷雾在眼前渐渐散开,一条通往圣境的光明大道在眼前悄然浮现。

他的眼神深邃明亮,似破晓曙光穿透云层,若星空北辰闪耀智慧。

他心中原本对于成圣的诸多迷茫与困惑,瞬间被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明所取代,仿佛久旱逢甘霖的大地,瞬间爆发出勃勃生机。

“天道在上,吾,太清老子,在首阳山立下一教,曰:人教。以人族为根本,教化众生,当为人族教主。

吾愿以自身之道,引导人族得以兴盛,传承道德之学,弘扬无为之道。以太极图镇压人教气运,人教立!”

言罢,他双手缓缓抬起,太极图随之闪耀出璀璨光芒,那光芒如同一道通天彻地的桥梁,连接着天地与人教气运。

突然,老子目光中好似犹豫了一下,盯着缓缓上升的太极图,手中法诀不断变换,最终笼罩在人族气运之上。

太极图所到之处,人族气运仿佛受到了某种钳制,流动仿佛停滞。原本平和稳定的人族气运,突然光芒大盛,五彩光芒如波涛汹涌澎湃。

一时间,人族大地风云变色,狂风呼啸。

就在此时,人族祖祠中的李念面露不屑:“终于还是忍不住啊。”

说完,手中的崆峒印向虚空一抛,顿时,崆峒印瞬间化为一道刺目的金芒,如流星赶月般直冲向正在与人族气运僵持的太极图。

虚空好似炸雷声响,仿若天崩地裂,崆峒印与太极图狠狠撞击在一起,刹那间,光芒迸射,如万千骄阳同时绽放。

同时,一道横跨天际的虚影显露出来,其面容模糊难辨,却散发出一种霸气天成的韵味。

那股睥睨天下的气度,仿若超脱于这方天地之外。虽看不清眉眼细节,然而,那股透着几分不屑的凌然之意,却如实质般扑面而来,令周遭空间都仿若因之而微微震颤,风云在其脚下汹涌翻卷。

“汝有何资格居人族之上?”无尽的威严与质问在天地间回荡。

太上老子面色一沉,抬眼望向那道霸气虚影,冷哼一声:

“吾立人教,旨在引导人族走向昌盛,以太极图镇之,是为护佑人族气运,此乃顺应天道之举。”言罢,周身道韵流转,气势亦是不凡,大有一较高下之意。

“首阳山巅讲道四十又九,收人族徒弟一名。就是汝所谓的教化人族?未立功,先取果。这就是汝的护佑?汝游历洪荒,在吾人族辗转五百年,汝何功有?”

“吾所授,洪荒大地已有四大宗派,收徒万千。难道还不够?”

“鸿钧老祖,混沌三讲。紫霄宫中三千客,收徒有六,以圣位待之,方有今日气象;女娲圣人,历经艰辛,取神泥,历经万载抟土造人十二万九千六百,立人族之基,创下这不世之伟业。”

顿了顿,斥责道,“汝,区区四大宗派,名义万千弟子,实则不过千。汝之自信从何而来。”

“......”

“你之功,如九牛一毛,尔敢妄攫取整个人族气运。”淡淡的口气,让太上老子哑然。

此时的李念心里却更是不屑,前世你太上老子拥有崆峒印,就连女娲娘娘都不得不忍气吞声。

这世,我看你没有崆峒印镇压人族气运,你奈我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