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 第7章 武经

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 第7章 武经

作者:雷坡石的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3:29

五年的时光,在洪荒的日升月落间悄然滑过。部落的石屋早已从最初的几十间,扩展成连绵的一片,沿着山腰层层铺开。清晨的雾霭里,总能听到孩童的嬉闹声——这些年新生儿多了起来,光着屁股在坝子上追蝴蝶的孩子,成了部落最鲜活的风景。

族人们再也不用为了一口吃的发愁,红薯地从最初的一小块,扩展到好几片山坡,陶罐里装满了晒干的兽肉和盐粒,“积粮”不再是李念口中的概念,而是家家户户石屋里的实在物件。

只是洪荒的资源太过丰饶,漫山的野果、成群的野兽,让族人偶尔还是会犯懒——就像非洲草原上的部落,不必为生计拼尽全力,便少了几分后世农耕文明的紧迫感。

李念偶尔看着有人躺在树底下晒太阳,嘴里嚼着野果,也不苛责——他知道,从“饥一顿饱一顿”到“衣食无忧”,对刚脱离原始状态的人族来说,已是天大的进步。

这日清晨,李念避开喧闹的坝子,躲到后山的僻静处。他扎了个马步,按照记忆里《五禽戏》的招式,慢慢舒展四肢。起初只是想活动筋骨,可练到“熊戏”时,忽然觉得丹田处有一丝微弱的暖流,顺着经脉缓缓流动。

李念猛地僵住,心脏差点跳出胸腔——在后世,他练《五禽戏》只觉得强身健体,从没有过这种“气感”!他不敢乱动,屏气凝神,试着用意念引导那股暖流。暖流很弱,却很清晰,像一条小蛇,慢慢爬过手臂、大腿,最后又回到丹田。

“末法时代的武学,居然能在洪荒练出真气?”李念又惊又喜,手心都冒出了汗。他生怕一个不慎打乱气流,小心翼翼地收了功,坐在地上大口喘气。眼里的光却越来越亮——《五禽戏》尚且如此,那《易筋经》《八段锦》岂不是更有用?

接下来的日子,李念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武学钻研里。他把前世记得的《道德经》《黄帝内经》里的养生理论,和《易筋经》《阴符经》的武学心法揉在一起,一页页在竹简上写写画画。

有时想到一个契合点,哪怕是深夜,也会爬起来点亮火把,在竹简上补充;有时卡在瓶颈,就坐在红薯地旁发呆,看着族人劳作的身影,琢磨着“武道与生存”的关联。慢慢的,一部融合了养生、炼体、炼气的《武经》雏形,在竹简上渐渐清晰。

月余后,李念把飞、羽、云叫到后山。他递过两卷竹简,一卷是简化版的《易筋经》,另一卷是《霸刀》的基础刀法:“你们试试练这个,先天人族的体质,或许能成。”

飞接过竹简,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挠着头:“念哥,这上面的字俺认识,可这‘气沉丹田’是啥意思?”

李念没解释,只当场演示了一遍《易筋经》的入门心法,让他们跟着感受。没想到不过半个时辰,羽就眼睛一亮:“念哥!俺好像感觉到了……肚子里有股热流!”

飞和云也赶紧沉下心,没一会儿,两人也相继露出惊喜的神色。李念心里叹服——先天道体果然不凡,换做后世之人,怕是练个把月也未必能有气感。

接下来的日子,三人像是着了魔。飞力气大,练《霸刀》时劈得石屑飞溅,没几天就能用石刀劈开碗口粗的树干;羽心思细,《易筋经》练得最扎实,气感越来越强,打猎时脚步轻得能追上兔子;云则两者兼顾,刀法灵动,真气也能勉强运到手臂,掷出的标枪比以前更远更准。

变化最明显的是狩猎场。以往狩猎队靠人多围捕野兽,现在飞一马当先,石刀劈在裂地熊的背上,竟能留下一道深痕;羽和云左右配合,真气加持下的标枪,能直接穿透青狼的喉咙。族人们看着三人的身手,眼里满是敬畏,渐渐有不少人主动凑过来,求他们教两招。

“跟着飞哥练刀,以后打猎不怕凶兽!”

“羽哥的法子好,练了身子轻,还不觉得累!”

没几个月,部落里掀起了练武的风潮。坝子上、树林里,随处可见练着《五禽戏》或挥舞石刀的族人。连老人都跟着练简化版的《八段锦》,说“练了腰不酸了,走路也有力气”。飞、羽、云身边聚了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三人也学着李念的样子,耐心教导,把基础武学一点点传开。

而此时的李念,正躲在石屋里,对着一堆竹简皱眉。他还在琢磨《武经》的完善——如何让武学更适配普通人族?如何把炼气和生存技能结合?偶尔有族人来请教,他也只是指点两句基础,心思全在自己的“死胡同”里。

直到有一天,飞兴冲冲地跑来告诉他,《易筋经》已经传到隔壁部落,对方还特意送了半头野牛来感谢,李念也只是抬了抬眼,淡淡“嗯”了一声,又低头研究竹简。

窗外,坝子上的练武声此起彼伏,少年们挥舞着木刀,喊得震天响;远处的红薯地里,妇人一边除草,一边哼着不成调的歌谣。李念放下竹简,走到门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晨雾还没散尽,石院的青石板上凝着薄露。李念伸了个懒腰,骨节“咔吧”轻响,走出那间简陋石屋时,衣角还沾着昨夜的松针。他懒洋洋地斜跨一步,双臂化作鸡爪状,虚虚抓捏着空气——这是他琢磨出的活络筋骨的法子,指尖划过晨雾,倒像把微凉的雾气都捏碎了些。

待浑身经脉似有暖流游走,他才踱到院边的木架前。架子上横放着柄老木刀,木纹里还嵌着去年劈砍留下的裂痕。李念拿起来翻来覆去瞅,指腹蹭过粗糙的木柄,又掂了颠分量,腕子一沉便左右劈砍。“呼——”木刀划破空气的声响还没落地,他眉头忽然皱起——力道收不住了。

下一刻,《破锋八刀》的招式自指尖迸发。劈、砍、撩、刺,每一式都比昨日更刚猛,十八牛的力道裹着木刀,竟让那原本还算结实的刀身“啪”地应声而断,木屑溅在青石板上,沾着露水滴溜溜滚。

李念捏着只剩半截的木柄,无奈地笑了笑。这几日力量涨得太快,连木刀都跟不上了。他弯腰从院角抱来捆粗木棍,权当大刀接着练。晨光慢慢爬高,院子里断成两截的木棍越堆越多,从最初的十根、二十根,到后来他随手劈出一刀,都能精准控制力道不把木棍劈得太碎——十八牛的力量,终究从野马般难驯,变得能勉强上手了。

他坐在石阶上擦汗时,目光落在断木上,不由得想起武徒境界的桎梏。寻常人族修炼,能把十二经脉强化完就已是武徒后期,再强化一条奇经便是伪圆满,想冲击武者境难如登天。至于强化全部奇经八脉?那得是妖孽中的妖孽,还得有天大机缘,寻常天才能强化两三根奇经,已是顶天了。

可这洪荒世界,哪给人族留活路?元始道尊一句“湿生卵化”,便把出身当作了资质的标尺;人族在其他种族眼里,不过是女娲娘娘证道时的即兴之作,就像七八十年代里被人轻视的私生子,连修炼资源都碰不到边。女娲娘娘抟土造人后便深居混沌,万年才发一次无关痛痒的申明,剩下的苦,全得人族自己扛。

李念攥紧了手中的断木柄,指节泛白。他修炼的这套功法,没有那些“跟脚”的限制——不管你是人族哪个部落的,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想学就能练。这哪里是普通功法,分明是对洪荒“跟脚定资质”的颠覆!唯一的制约,不过是悟性,可这已是强求不来的恩赐。

更何况,这功法要到武宗阶段才会显露出悟性的差距,对如今羸弱的人族体质来说,已是天大的喜事。武宗之后,便是探索生命本质的路,靠的不是苦修,是悟性与机缘——这恰恰给了人族打破桎梏的机会。

风掠过石院,卷起几片落叶。李念站起身,手中断木柄在晨光里映出浅淡的影子。他望着远方云雾缭绕的山峦,那里或许有妖族的洞府,或许有仙道的山门,却极少有人族的踪迹。

“这部功法,就叫《武经》。”

四个字落下时,晨雾彻底散了。阳光洒在李念身上,也洒在那堆断木棍上,像是给人族的未来,镀上了一层薄薄却坚韧的光。往后的路,或许还是要靠断木作刀,还是要在资源匮乏里挣扎,但有了《武经》,人族便不再只是洪荒里的“即兴之作”——他们能靠自己的手,劈出一条生路。

......

石屋里,李念瘫坐在蒲团上,鼻尖萦绕的恶臭越来越浓——低头一看,身上竟裹着一层黑褐色的黏腻物质,像是从毛孔里渗出来的污垢,黏在草裙上,又腥又臭。他皱着眉伸手摸了摸,指尖传来滑腻的触感,这才反应过来——是修炼后排出的体内杂质!

“居然一次修炼就引气入体,还排出了杂质……”李念又惊又喜,刚才突破经脉的剧痛还残留在记忆里,此刻却被成功的兴奋压了下去。他撑着蒲团站起身,只觉得浑身轻飘飘的,以前练《五禽戏》时偶尔会有的酸胀感消失了,连眼神都清亮了不少,耳边甚至能听到远处坝子上族人练武的吆喝声,比以前清晰了太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