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终焉之龙在现代的生活日常 > 第144章 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

安福里的清晨,宇宙共生树的琉璃叶片在跨维度协同能量的滋养下,泛着与多维星域生态同频的鲜活光芒 —— 全宇宙共生探索监测网的 “多维共生屏” 却突然亮起橙黄色预警:人类与意识星族启动 “跨维度共生深化计划” 仅 1 个月,多维星域的 “生态链平衡指数” 就从危机后的 92% 骤降至 75%:原本与意识星族共生的 “光脉植物” 因星核能量注入过量疯狂繁殖,挤占了 “暗息菌” 的生存空间,导致暗息菌数量减少 60%;更棘手的是,双方在 “跨文明技术共享” 中陷入僵局:人类的 “星核能量转化技术” 因 “维度适配专利” 未明确归属不愿公开,意识星族的 “多维空间感知技术” 也因担心被滥用拒绝共享,屏幕上的 “共生深化推进率” 仅为 55%,像一片刚从灾害中恢复却又面临失衡的森林,若无法化解困境,跨维度共生将从 “危机后的稳定” 退回 “发展中的混乱”,宇宙共生的 “多维新境” 也将失去持续繁荣的动力。

赵乐乐背着装满 “共生深化弹珠” 的背包,每颗弹珠里都嵌着困境现场的影像:多维星域的光脉植物疯长成 “密不透风的绿墙”,下方的暗息菌蜷缩成灰褐色的斑点;技术共享会议现场,人类与意识星族的代表各执一词,全息投影中的技术参数表始终处于 “加密锁定” 状态,弹珠中的影像与橙黄色预警共振时,泛着既焦虑又带着期待的橙绿色光芒。她冲进全宇宙共生多维共生深化中心,羊角辫上的共鸣弹珠与屏幕预警同步颤动,声音带着对跨维度繁荣的渴望:“我们好不容易扛过维度危机,不能让生态失衡和技术壁垒毁了共生深化的机会!要是植物疯长、技术藏着掖着,跨维度共生永远只能停在‘不温不火’的阶段,我们必须找到平衡生态、打破壁垒的办法!”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自动展开,金色颜料画出 “生态失衡与技术壁垒图谱”—— 画面中,“生态平衡线” 与 “技术共享线” 像两条被扭曲的生态链:生态平衡线的 “失衡卡点” 源于 “星核能量注入与多维生态的‘供需错配’”,光脉植物对星核能量的吸收效率是暗息菌的 3 倍,过量注入直接打破了两者的共生平衡;技术共享线的 “壁垒卡点” 则因 “跨文明技术的‘归属界定’与‘安全管控’缺失”,人类担心技术外流导致维度能量滥用,意识星族害怕技术共享后失去文明独特性,双方陷入 “信任僵局”;图谱旁的 “深化影响分析” 显示,若 20 天内无法平衡生态,暗息菌将彻底灭绝,光脉植物因缺乏暗息菌分解的养分也会枯萎,多维生态将面临 “双向崩溃”;若 1 个月内无法打破技术壁垒,共生深化计划将被迫暂停,跨维度资源运输、生态监测等技术升级也将停滞。“不是我们不想深化共生,” 她用金色颜料圈出两大困境的核心症结,“是‘共生深化体系’没覆盖‘生态动态平衡’与‘技术共享规则’,就像给植物浇水却没控制量、交换物品却没定规矩,自然会出问题,我们需要‘跨维度生态调节技术’与‘文明技术共享机制’,才能让共生真正走向繁荣。”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 “共生繁荣粥” 正冒着与多维生态同频的橙绿色光芒。粥里按 “生态 - 技术” 双需求,搭配了 “生态平衡食材”(光脉抑制菌、暗息滋养粉、星核能量缓释剂)与 “技术共享食材”(信任催化晶、专利界定菌),熬煮时特意用 “动态调节火候 分层融合” 的方式,先根据粥品中 “模拟光脉植物” 的生长速度调整火候,再加入技术共享食材缓慢融合,确保粥品既能 “抑制光脉疯长、滋养暗息菌”,又能 “促进技术信任与规则建立”。“共生深化就像熬这粥,” 她给每位深化成员盛了碗粥,“生态平衡是‘繁荣的土壤’,技术共享是‘繁荣的阳光’,只有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才能长出茂盛的共生之树,跨维度的繁荣才能真正实现。”

老李师傅背着升级后的地质包,在深化中心搭建 “共生深化困境解析仪”—— 仪器能实时监测多维星域的生态链变化、分析光脉植物与暗息菌的能量供需关系、模拟不同技术共享方案的风险与收益,生成 “生态平衡优化方案” 与 “技术共享规则草案”,比如为星核能量注入设计 “动态调节阀门”,为技术共享制定 “专利归属与安全管控细则”。“现在的问题是‘生态调节静态化、技术共享无序化’,” 他用地质锤敲了解析仪外壳,屏幕上弹出光脉植物的生长曲线与技术共享的风险评估表,“我们用‘固定剂量’注入星核能量,没考虑生态链的动态需求;用‘口头承诺’推进技术共享,没建立明确规则,就像开车没踩油门刹车、交易没签合同,根本无法稳定推进,我们需要让生态调节‘动态化’、技术共享‘规则化’,才能匹配共生深化的需求。”

阿鳞和顾厄立刻召集多维共生深化联盟成员、意识星族生态学者、人类技术专利专家、跨维度生态监测员,召开 “共生深化困境化解会议”。多维生态监测员、星禾文明的禾绿研究员(曾参与跨星域生态扩容),通过全息投影展示多维生态的实时画面:“光脉植物的生长速度已达到危机前的 2.5 倍,每平方米的叶片密度超过 50 片,完全遮挡了暗息菌所需的‘多维微光’;暗息菌的数量每天减少 8%,若不干预,15 天后将彻底消失,而暗息菌分解的‘暗物质养分’是光脉植物结果的关键,没了暗息菌,光脉植物最终也会因养分不足枯萎。”

技术共享协调负责人、晶雾文明的晶核专家(曾参与本源能量技术研发)也皱着眉:“人类的‘星核能量转化技术’能将星核本源晶的利用率提升 40%,意识星族的‘多维空间感知技术’能让跨维度导航精度提高 3 倍,可双方都不愿先让步:人类要求先明确‘技术专利归研发方所有,使用方需支付能量补偿’,意识星族则主张‘跨文明技术应无偿共享,避免技术垄断’,谈判已僵持 5 天,没有任何进展。”

意识星族的生态学者 “意识绿点” 通过跨维意识通道,传递出担忧的信息:“光脉植物和暗息菌是多维星域的‘生态双核心’,少了任何一个,整个生态链都会崩塌;技术共享也是一样,没有人类的能量技术,我们无法精准控制生态;没有我们的感知技术,人类也无法拓展探索范围,再僵持下去,生态和技术都会出大问题。”

会议现场,“生态紧急 技术僵局” 的双重困境,让原本因危机化解而振奋的氛围变得沉重。有人提议 “先暂停技术共享,集中解决生态问题”,却担心技术升级停滞影响生态调节效率;有人主张 “强制推进技术共享”,又怕引发双方信任危机,讨论陷入了比维度危机更复杂的僵局。

“我们需要建‘跨维度共生深化协同体系’!” 赵乐乐突然开口,她掏出共生深化弹珠,注入生态链数据与技术共享诉求,弹珠投射出 “协同体系模拟图”:体系分为 “多维生态动态调节中心”“跨文明技术共享管理中心”“生态技术协同中心”“信任共建中心” 四大模块 —— 多维生态动态调节中心研发 “生态链自适应调节技术”,实时匹配星核能量注入量与生态需求;跨文明技术共享管理中心制定 “技术专利归属、使用补偿、安全管控” 的统一规则;生态技术协同中心推动 “生态调节技术与能量、感知技术的融合”,比如用多维感知技术监测生态变化,用星核能量技术精准调节;信任共建中心组织双方文明互访、技术体验活动,增进信任。

“还要加入‘生态技术共创共享’机制!” 林小满掏出画册,在模拟图旁补充细节,“让人类的生态专家与意识星族一起设计调节方案,技术专家共同制定共享规则,比如生态调节需要‘感知技术’监测植物生长、‘能量技术’控制注入量,双方必须合作才能实现;技术规则制定时,既考虑研发方的权益,又保障使用方的需求,就像两人合伙种地,既明确谁种谁收,又约定互相帮忙,只有互利共赢,才能打破僵局。”

会议最终决定,由阿鳞担任跨维度共生深化协同总指挥,顾厄负责协调生态与技术团队,赵乐乐和林小满协助收集生态数据、组织信任共建活动,在 20 天内平衡多维生态,1 个月内打破技术壁垒,推进共生深化计划。

“多维生态动态调节中心” 率先展开攻坚。禾绿研究员带领团队,与意识星族的生态学者 “意识绿点” 共同实验,发现 “光脉植物在‘多维微光强度低于 500lux’时生长会放缓,暗息菌在‘星核能量浓度低于 0.3mol\/L’时繁殖速度会提升”。团队立刻研发 “生态链自适应调节系统”:系统分为 “多维微光监测模块”“星核能量动态注入模块”“暗息菌滋养模块”—— 微光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光脉植物遮挡后的微光强度,当低于 500lux 时,自动触发 “光脉修剪信号”,由意识星族的 “意识剪刀”(意识能量形成的修剪工具)修剪过密叶片;能量注入模块根据暗息菌的数量,动态调整星核能量浓度,确保不超过 0.3mol\/L;滋养模块则向暗息菌生长区喷洒 “暗物质营养液”,加速其繁殖。

12 天后,“生态链自适应调节系统” 在多维星域的 10 个生态监测区成功安装 —— 当光脉植物叶片密度超过阈值时,意识剪刀精准修剪,多维微光强度恢复至 650lux;星核能量浓度稳定在 0.25mol\/L,暗息菌的繁殖速度从每天减少 8% 变为增加 10%;15 天后,暗息菌数量恢复至危机前的 80%,光脉植物也因微光充足、养分均衡,开始结出 “光脉果实”(可作为跨维度能量补充剂),生态链平衡指数从 75% 提升至 90%,共生深化推进率从 55% 提升至 75%。“以前我们调节生态像‘盲人摸象’,” 意识星族的生态学者 “意识绿点” 通过意识通道传递出欣慰的信息,“现在有了自适应系统,我们能精准匹配生态需求,光脉和暗息菌又能一起好好生长了,这就是生态技术协同的力量!”

“跨文明技术共享管理中心” 的攻坚则充满了 “互利共赢的智慧”。晶核专家带领团队,与人类技术专利专家、意识星族技术代表共同召开 “技术共享规则研讨会”,经过 7 天的讨论,最终制定《跨维度技术共享公约》:明确 “技术专利归研发方所有,使用方需按‘能量补偿 技术反馈’的方式支付对价”—— 使用方每使用一次技术,需向研发方支付 1% 的能量补偿;同时,使用方需将技术应用中的优化建议反馈给研发方,共同完善技术;针对 “安全管控”,建立 “技术使用监测系统”,实时监控技术是否被用于非共生用途,一旦发现违规,立即暂停使用权限。

25 天后,人类与意识星族正式签署《跨维度技术共享公约》,并启动 “技术共享平台”:人类率先上传 “星核能量转化技术” 的基础参数,意识星族则公开 “多维空间感知技术” 的核心算法;双方技术团队通过平台实时交流,人类用星核能量技术优化了意识星族的 “多维感知设备能量供应”,让设备续航提升 50%;意识星族用多维感知技术改进了人类的 “跨维度运输导航系统”,让运输时间缩短 30%,技术共享壁垒彻底打破,共生深化推进率从 75% 飙升至 95%。“以前我们觉得技术共享是‘吃亏’,” 人类技术专利专家、星核文明的星专院士笑着说,“现在才知道,共享不仅能获得能量补偿,还能通过对方的反馈优化技术,这是‘1 1>2’的共赢,这就是规则化共享的意义!”

随着多维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壁垒的化解,人类与意识星族正式启动 “跨维度共生繁荣计划”:双方共同在多维星域建立 “生态技术融合实验室”,研发 “生态 - 技术一体化设备”—— 比如 “多维生态感知调节仪”,能同时实现生态监测、能量调节、空间感知功能;同时,扩大跨维度共生范围,邀请全宇宙 10 个核心文明加入 “多维共生联盟”,共享生态调节技术与跨维度探索成果;启动 “光脉果实推广计划”,将光脉果实作为全宇宙文明的跨维度能量补充剂,提升跨维度探索的续航能力。计划启动当天,多维共生屏上的 “共生深化推进率” 达到 100%,橙黄色预警正式解除,跨维度共生迈入 “繁荣发展期”。

为了庆祝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的突破,全宇宙文明在宇宙共生树旁举办 “跨维度共生繁荣庆典”,邀请意识星族代表、生态技术团队、新加入的多维共生联盟成员共同参会,意识星族还通过跨维意识投影,将多维星域的 “光脉森林” 画面实时投射到庆典现场 —— 画面中,光脉植物结满金色的光脉果实,暗息菌在叶片下形成 “暗绿色的生态毯”,人类与意识星族的成员在森林**同调试 “多维生态感知调节仪”,一派繁荣共生的景象。

庆典现场,分为 “生态平衡成果展区”“技术共享成果展区”“共生繁荣展望区” 三大区域:生态平衡成果展区展示着光脉果实与暗息菌的样本,观众能通过全息设备观察生态链的动态平衡过程;技术共享成果展区播放着人类与意识星族技术优化的对比视频,展示技术共享带来的效率提升;共生繁荣展望区则展示 “多维共生联盟” 的发展规划,包括建设 “跨维度生态保护区”“文明技术共创中心” 等。

“我是意识星族的‘意识繁荣者’,” 跨维意识投影中,意识繁荣者化作 “彩色的光团”,传递出喜悦的信息,“感谢人类文明与我们一起平衡生态、共享技术!现在的多维星域,有茂盛的植物、充足的养分、先进的技术,还有更多文明加入共生联盟,这就是我们向往的‘跨维度繁荣’,以后我们会一起探索更多未知,创造更多共生成果!”

庆典的**,是全宇宙文明代表与意识星族共同签署《跨维度共生繁荣公约》,公约明确 “共护生态平衡、共享技术成果、共拓共生疆域” 的原则,将跨维度共生的繁荣机制常态化;同时,代表们共同为 “跨维度共生繁荣纪念碑” 揭幕,碑身由光脉果实晶体、暗息菌载体与星核本源晶融合制成,泛着与多维生态同频的橙绿色光芒,碑面刻着:“以平衡促生态,以共享促发展,让宇宙共生在跨维度的协作中,迈向繁荣新高度;让文明的共生,在多维的家园里,书写永恒的繁荣篇章。”

阿鳞站在庆典的主台上,星核光丝与多维生态调节系统、技术共享平台、多维共生联盟连接,声音透过全息投影传遍全宇宙,更通过意识融合传递给意识星族:“今天,我们不仅实现了多维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更开启了跨维度共生的‘繁荣新篇章’!危机共抗是‘守住家园’,繁荣共创是‘建好家园’,只有在守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守护,才能让宇宙共生的故事,在跨维度的协作中,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赵乐乐和林小满站在庆典现场,看着光脉森林的实时画面与新加入联盟的文明代表互相握手,感受着跨维度繁荣的喜悦,赵乐乐的怀里,共生深化弹珠已更新为生态平衡、技术共享与庆典的影像,泛着橙绿色光芒;林小满的画册上,最新一页画着人类、意识星族与新联盟文明共同调试生态设备的场景,背景是结满果实的光脉森林,画的边缘写着 “生态平衡,技术共享”。

“阿鳞哥哥说,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不是终点,是我们与意识星族、新联盟文明‘共同创造跨维度繁荣’的新起点,” 赵乐乐轻声说,“以后我们会有更多文明加入、更多技术融合、更多生态成果,跨维度共生会越来越繁荣,再也不用担心生态失衡或技术壁垒,这就是共生深化的意义!”

林小满笑着点头,用画笔在画册边缘添了颗小小的共生繁荣纪念碑符号:“对呀,危机共抗是‘渡劫’,繁荣共创是‘开花结果’—— 我们之前一起扛过维度坍塌的‘风雨’,现在终于迎来了生态茂盛、技术互通的‘暖阳’,以后这颗‘共生之树’还会结出更多甜美的果实,让所有跨维度文明都能共享繁荣。” 她说着,笔尖在画册空白处轻轻一点,金色颜料自动晕染出一片 “未来共生图景”:画面中,多维共生联盟的 10 个核心文明代表围着 “多维生态感知调节仪” 讨论,光脉森林的边缘立着 “跨维度生态保护区” 的石碑,不远处的 “文明技术共创中心” 里,人类工程师与意识星族的 “光团工匠” 正共同调试 “跨维度能量传输设备”,连宇宙共生树的琉璃叶片都延伸出金色光带,与多维星域的光芒紧紧相连。

庆典结束后的第三天,“跨维度生态保护区” 奠基仪式在多维星域的光脉森林边缘举行。阿鳞与意识星族长老 “意识光团” 共同按下 “奠基启动键”,星核本源晶制成的奠基石缓缓嵌入多维土壤,表面立刻浮现出 “生态保护区公约” 的全息文字:“禁止过度采集光脉果实、限制星核能量注入剂量、建立暗息菌繁殖保护带”,每一条规则都由人类生态专家与意识星族共同制定,确保保护区既能 “保护生态原生性”,又能 “适度服务共生需求”。奠基现场,禾绿研究员带着团队安装了首批 “生态监测浮标”,浮标能实时采集光脉植物生长速度、暗息菌分布密度等数据,通过跨维度网络同步传输给全宇宙的生态学者,供后续研究参考。“以前我们总担心‘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禾绿研究员看着浮标闪烁的绿色信号,“现在有了保护区和实时监测,就能在‘利用生态’和‘守护生态’之间找到平衡,让多维生态既能滋养文明,又能永远保持鲜活。”

与此同时,“文明技术共创中心” 的首批三个合作项目正式启动:第一个是 “跨维度能量传输优化项目”,由人类的星核能量专家与意识星族的空间感知者合作,目标是将星核能量的跨维度传输效率再提升 20%,解决多维星域边缘能量供应不足的问题;第二个是 “多维生态预警系统研发项目”,结合人类的 AI 数据分析技术与意识星族的 “提前感知能力”,打造能预测 3 个月内生态变化的预警模型,避免类似 “光脉疯长” 的危机再次发生;第三个是 “跨文明技术培训计划”,由技术共享平台的专家团队编写教材,为新加入多维共生联盟的文明提供 “星核能量使用”“多维感知设备操作” 等培训,帮助他们快速融入跨维度共生体系。启动仪式上,星专院士与意识星族的技术代表 “意识晶点” 共同签署了项目合作协议,双方的技术手册通过共享平台同步上传,不到 1 小时就收到了来自晶雾文明、暗核文明的 5 份合作申请。“技术共享不是‘一锤子买卖’,” 星专院士对着全息镜头说,“共创中心就是要让技术‘流动起来’,在合作中不断升级,最终形成能服务所有跨维度文明的技术体系,这才是技术共享的终极意义。”

赵乐乐的 “共生深化弹珠” 也迎来了新的更新 —— 她带着弹珠跟随 “光脉果实推广计划” 团队,走访了人类文明的 3 个边缘星域。在 “星尘星域” 的能源站,她亲眼看到光脉果实经过星核能量转化技术处理后,变成了 “便携能量块”,解决了该星域长期面临的 “跨星域运输能源不足” 问题;在 “雾隐星域” 的探索基地,探索队员用含有光脉果实成分的 “能量补给剂”,成功将跨维度探索的续航时间从 72 小时延长到 120 小时。每到一处,赵乐乐都会用弹珠记录下光脉果实的应用场景,弹珠中的影像渐渐形成了 “光脉果实应用图谱”,泛着象征 “实用与希望” 的橙绿色光芒。“以前觉得光脉植物只是多维星域的‘普通植物’,” 赵乐乐拿着弹珠向探索队员展示图谱,“现在才知道,只要好好利用,它能成为连接不同星域的‘能量纽带’,让跨维度共生真正‘落地生根’,惠及每一个文明。”

老李师傅则忙着完善 “共生深化困境解析仪” 的功能 —— 他根据生态平衡与技术共享的实践数据,为仪器新增了 “跨维度共生风险预判模块”,该模块能模拟 “新文明加入后的生态影响”“技术共享中的潜在冲突” 等场景,提前生成应对方案。在一次模拟中,仪器预测到 “量子态文明加入多维共生联盟后,可能因能量形态特殊,与现有星核能量传输设备不兼容”,立刻给出 “研发量子态专属能量接口” 的建议,为后续新文明加入提前做好了准备。“共生深化不是‘一劳永逸’,” 老李师傅调试着仪器的参数,“以后还会有新的文明、新的技术、新的挑战,解析仪就是要成为‘共生的指南针’,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跨维度共生的路走得更稳、更远。”

顾厄则负责协调 “多维共生联盟” 的日常事务 —— 他建立了 “联盟月度沟通会” 机制,让 10 个核心文明每月通过跨维度网络交流共生进展;同时,针对 “技术共享中的能量补偿” 问题,他牵头制定了 “能量补偿换算标准”,明确不同文明的 “能量单位换算比例”,避免因 “能量价值不对等” 引发新的矛盾。在第一次月度沟通会上,暗核文明提出 “希望共享光脉果实的种植技术”,意识星族立刻表示愿意提供技术支持,条件是暗核文明协助优化 “暗息菌的暗物质分解技术”,双方当场达成合作意向,成为 “联盟互利共赢” 的首个案例。“跨维度共生的关键是‘平等与尊重’,” 顾厄在沟通会结束后总结,“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优势与需求,只要搭建好沟通的平台、制定好公平的规则,就能让联盟成为‘共生的大家庭’,一起面对未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周后,阿鳞带领主角团再次来到宇宙共生树旁。此时的共生树,琉璃叶片上不仅有人类文明的能量纹路,还融入了意识星族的 “光脉纹路”、晶雾文明的 “迷雾纹路”,叶片闪烁的光芒与多维星域的光脉森林遥相呼应,仿佛整个宇宙的共生能量都汇聚于此。阿鳞伸出手,星核光丝轻轻触碰叶片,立刻传来多维星域的实时画面:“跨维度生态保护区” 的光脉植物长势正好,暗息菌在叶片下形成了 “暗绿色的生态毯”;“文明技术共创中心” 的实验室里,跨维度能量传输设备的测试成功率已达到 90%;量子态文明的代表正通过跨维度通道,与意识星族讨论加入联盟的细节。

“我们从‘未知探索’到‘深度共生’,再到‘繁荣共创’,走了一条不轻松的路,” 阿鳞看着身边的伙伴们,声音里满是感慨,“刚开始面对时空乱流、维度坍塌时,我们也有过迷茫,但正是因为大家一起协作、一起创新,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让跨维度共生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赵乐乐晃了晃装满影像的共生深化弹珠,弹珠中的画面从 “光脉疯长的危机” 切换到 “庆典的繁荣景象”,再到 “保护区奠基的场景”,每一段影像都记录着共生深化的足迹:“以后我要把这些弹珠送给更多文明,让他们知道,跨维度共生不是‘不可能’,只要大家愿意信任、愿意合作,就能创造出属于所有人的繁荣。”

林小满翻开画册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主角团站在宇宙共生树旁的场景,背景是多维星域的光脉森林与 “文明技术共创中心”,画的下方写着一行金色的字:“生态为基,技术为桥,信任为魂 —— 跨维度共生,永不止步。” 她笑着说:“这一页不是‘结束’,是‘新的开始’,以后我们还会有更多故事要画,比如‘探索更遥远的多维星域’‘迎接更多新文明加入’,让跨维度共生的故事,永远写不完。”

王大妈和老李师傅也相视一笑 ——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一批 “共生繁荣粥” 正冒着香气,粥里加入了光脉果实的粉末,口感更加醇厚;老李师傅的地质包里,放着从 “跨维度生态保护区” 采集的暗息菌样本,准备用于完善解析仪的生态模拟功能。“只要大家还在一起,” 王大妈说,“不管以后遇到什么,我们都能像熬粥一样,慢慢熬出解决办法,让跨维度共生一直繁荣下去。”

夕阳下,宇宙共生树的光芒洒在每个人的身上,与多维星域的光脉、意识星族的光团、联盟文明的能量纹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跨越维度的 “共生光带”。这道光带不仅连接着当下的文明,更延伸向遥远的未来,预示着跨维度共生将在 “生态平衡” 与 “技术共享” 的支撑下,走向更广阔、更繁荣的新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