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41章 —牡丹酒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41章 —牡丹酒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娜迪莎推开江南艺术中心雕花木门时,晚风正卷着廊下的竹帘轻轻晃荡,带着水汽的凉意里突然撞进一缕极清冽的甜香,不是展厅里常有的松节油和宣纸味,倒像是把整座园子里的牡丹都揉碎了熬进了风里。她身后跟着的几位设计师还在说笑,话音未落便齐齐顿住,连脚步都慢了半拍——本该摆着最新装置艺术的中庭,此刻竟被改造成了一方小小的酿酒坊,青石板地上铺着干净的竹席,数十个白瓷坛子错落地码在墙角,而那个穿着月白真丝衬衫的身影,正半蹲在石案前,专注地往陶瓮里铺撒花瓣。

是顾星晚。

娜迪莎几乎要揉一揉眼睛。她们早上出发去太湖采风时,顾星晚还说要留在中心改设计稿,怎么短短半天,这人就把清冷的艺术空间折腾出了烟火气?她悄悄拉了拉身边林设计师的衣袖,对方也正张大了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相机背带,显然是被这反差感震住了。

顾星晚像是没听见门口的动静,指尖捏着一片半开的姚黄牡丹,动作轻得像在摆弄高级定制礼服上的珠片。她的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腕骨处沾了点淡黄色的花瓣碎,头发松松地用一根玉簪绾着,几缕碎发垂在颊边,随着低头的动作轻轻晃动。石案上摆着一只粗陶碗,里面盛着清澈的米酒,旁边是一竹篮刚摘下来的牡丹,粉的、白的、紫的,花瓣上还沾着细密的水珠,像是刚从后院的花坛里采来的。

“星晚?”娜迪莎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

顾星晚这才抬起头,眼里还带着点未散的专注,看到她们一行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个浅淡的笑,指尖的花瓣顺势落进陶瓮里:“你们回来了?比我预想的早。”

“你这是……”娜迪莎往前走了两步,目光扫过那些白瓷坛子,坛口用纱布蒙着,隐约能看到里面浮动的花瓣,“在酿酒?”

“嗯,牡丹酒。”顾星晚直起身,顺手拍了拍裙摆上沾着的花瓣,“早上改稿子的时候,闻到后院牡丹开得太香了,突然就想试试。”她说话时语气很轻,像是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可娜迪莎看着她衬衫上沾着的酒渍,还有石案上那本摊开的古籍——封面上写着“酒谱”两个字,书页上还夹着几片干枯的花瓣——就知道这人肯定不是一时兴起。

旁边的李设计师忍不住凑过来,指着陶瓮里层层叠叠的花瓣:“这牡丹要怎么酿啊?直接泡在酒里就行?”

顾星晚摇了摇头,拿起案上的木勺,轻轻拨开浮在酒面上的花瓣:“得选半开的花,太生的香味出不来,太熟的容易烂。先把花瓣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再一层花瓣一层冰糖铺进瓮里,最后倒上米酒密封,等上三个月就能喝了。”她说话时,指尖偶尔会碰到酒面,激起一圈小小的涟漪,月光从雕花窗棂里漏进来,落在她的指尖,竟像是镀了层温柔的光。

娜迪莎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忽然想起去年时装周结束后,她们一群人去顾星晚的公寓小聚,彼时她的阳台上就摆着几个玻璃罐,里面泡着桂花、玫瑰,说是要做果酒。当时大家还笑她,说一个顶尖服装设计师,怎么偏偏对这些“烟火气”的事这么上心,顾星晚只是笑,没说话,如今看来,她是真的把这些“闲事”当成了正经事来做。

“要不要试试?”顾星晚忽然看向娜迪莎,递过一只干净的小碗,里面盛着刚调好的酒液,“刚铺了两层花瓣,酒味还淡,带着点花香。”

娜迪莎犹豫了一下,接过小碗。酒液清澈,凑近鼻尖就能闻到浓郁的牡丹香,混着米酒的清甜,一点都不冲鼻。她抿了一小口,暖意从舌尖蔓延到喉咙,随后是淡淡的花香在口腔里散开,竟像是把春天喝进了嘴里。

“好喝!”她忍不住眼睛一亮,“比我在江南古镇喝的那些果酒还要香。”

顾星晚笑了笑,又给其他设计师每人倒了一小碗:“刚开始做,还不知道最后成不成,要是成了,等三个月后咱们再来这里聚,就喝这牡丹酒。”

“好啊!”大家纷纷应和,原本因为惊讶而有些拘谨的气氛瞬间变得热闹起来。有人蹲在石案前,学着顾星晚的样子往陶瓮里铺花瓣,却总是不小心把花瓣弄碎;有人围着墙角的白瓷坛子,好奇地问这坛子是从哪里买的;还有人拿着手机,对着陶瓮和花瓣拍照,说要发朋友圈,配文就叫“当服装设计师转行酿酒师”。

顾星晚也不拦着,只是在旁边偶尔指点两句,比如“花瓣要铺得均匀些”“冰糖别放太多,不然会腻”。她的声音很温柔,和平时在工作室里讨论设计时的严谨认真截然不同,此刻的她,更像是一个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的手艺人,耐心地打磨着自己的作品。

娜迪莎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觉得有些恍惚。江南艺术中心的中庭原本是个很“冷”的地方,白色的墙壁,极简的装置,连光线都带着点刻意的疏离感,可此刻,因为这些白瓷坛子、陶瓮、牡丹花瓣,还有顾星晚忙碌的身影,这里突然变得温暖起来。月光、花香、酒香,还有大家的笑声,交织在一起,竟比任何一件艺术装置都要动人。

她忽然明白,顾星晚为什么会对这些事这么上心。服装设计是她的专业,是她用来表达自我的语言,而酿酒、做果酒这些事,则是她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就像她设计的衣服,总是在极简的线条里藏着细腻的细节,比如领口的一朵刺绣,袖口的一粒盘扣,看似不经意,却满是温柔——这和她酿酒时的样子何其相似,都是在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用最温柔的方式,把生活里的美好藏进时光里。

“星晚,你这花瓣是从哪里采的啊?后院的牡丹好像没这么多吧?”林设计师忽然问道,她刚才去后院转了一圈,看到的牡丹虽然开得艳,但数量并不多,根本不够填满这么多陶瓮。

顾星晚手上的动作顿了顿,随即笑道:“早上给附近花农打了电话,让他们送了些新鲜的牡丹过来,都是刚摘下来的,还带着露水。”

“你连花农的电话都有?”李设计师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你什么时候认识的花农啊?”

“上次来中心的时候,看到花农在门口卖花,觉得他的花新鲜,就留了电话。”顾星晚说得轻描淡写,可娜迪莎却知道,这背后是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一个连路边卖花的花农都能记住的人,又怎么会忽略设计里的那些小细节呢?

不知不觉间,夜色渐深,月亮升到了中天,洒在中庭的青石板上,像是铺了一层霜。大家也从最初的好奇,慢慢变成了帮忙的“小工”,有人负责洗花瓣,有人负责递冰糖,有人负责擦拭坛子,原本清冷的中庭,此刻竟像是一个热闹的小作坊。

顾星晚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嘴角一直带着浅浅的笑。她拿起一块干净的布,擦了擦沾在手上的酒液,目光落在陶瓮里层层叠叠的花瓣上,眼神里满是专注。娜迪莎站在一旁,看着她的侧脸,忽然觉得,此刻的顾星晚,比任何时候都要耀眼。她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设计师,不是被众人追捧的天才,只是一个用心对待生活、用心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的普通人,可正是这份“普通”,却有着最动人的力量。

“好了,最后一坛了。”顾星晚把最后一勺米酒倒进陶瓮里,然后用纱布把坛口封好,再盖上盖子,最后用绳子仔细地绑好。她站起身,伸了个懒腰,露出一截纤细的腰肢,衬衫的下摆向上缩了一点,露出了腰间的一小片肌肤,上面沾了点淡黄色的花瓣碎,竟像是一件天然的装饰。

“终于完成了。”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围过来看那些封好的坛子。整整十二个白瓷坛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墙角,月光洒在坛身上,反射出柔和的光,像是一件件精心打造的艺术品。

“三个月后,这些坛子里面,就都是香喷喷的牡丹酒了。”李设计师搓着手,眼里满是期待,“到时候咱们一定要好好喝一顿,不醉不归。”

“好啊,不醉不归。”顾星晚笑着点头,然后转身看向娜迪莎,“今天谢谢你们帮忙,不然我一个人肯定要忙到半夜。”

“谢什么,我们也玩得很开心啊。”娜迪莎摆了摆手,“要不是你,我们还不知道,原来酿酒这么有意思。”

大家又说笑了一会儿,才各自散去。娜迪莎走在最后,回头看了一眼中庭,顾星晚正蹲在石案前,收拾着剩下的花瓣和工具,月光落在她的身上,像是给她镀了一层金边。她忽然想起顾星晚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设计的本质,是对生活的热爱。”以前她只觉得这句话很文艺,此刻却忽然懂了——无论是设计一件衣服,还是酿一坛牡丹酒,都是对生活最温柔的热爱。

走出江南艺术中心的大门,晚风依旧带着牡丹的甜香,娜迪莎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满是暖意。她忽然开始期待三个月后的相聚,期待着打开那些白瓷坛子,闻到那股经过时光沉淀的牡丹酒香,更期待着再次看到那个沉浸在自己小世界里的顾星晚——那个既是顶尖服装设计师,也是用心酿酒的手艺人,那个把生活过成了诗的姑娘。

夜色渐浓,江南的街道上静悄悄的,只有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娜迪莎拿出手机,给顾星晚发了一条消息:“星晚,谢谢你的牡丹酒,很好喝。三个月后,我们不见不散。”

没过多久,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顾星晚的回复,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不见不散。”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笑脸表情,像是此刻正站在月光下的她,眉眼弯弯,满是温柔。

娜迪莎笑着收起手机,快步向家的方向走去。晚风里的牡丹香越来越浓,像是在预示着,三个月后,那坛牡丹酒,一定会酿成最动人的味道。而江南艺术中心的那个夜晚,那个充满了花香、酒香和笑声的夜晚,也会像那坛牡丹酒一样,被时光好好珍藏,成为她们记忆里最温暖的片段

娜迪莎回到江南艺术中心后面的宿舍时,指尖似乎还残留着牡丹花瓣的柔滑触感,鼻尖萦绕着挥之不去的清甜酒香。她把手机里拍的照片翻出来看,镜头里的顾星晚半蹲在石案前,月光落在她绾发的玉簪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连带着陶瓮里的花瓣都像是有了温度。她忍不住把那张照片设成了屏保,指尖划过屏幕时,忽然想起顾星晚衬衫上沾着的酒渍——那是刚才倒酒时不小心洒上去的,浅淡的米黄色,像是她设计稿上不经意晕开的一抹水彩。

接下来的日子,江南艺术中心的中庭成了大家最常去的地方。不是为了看展览,而是为了看看那些静静立在墙角的牡丹酒坛。每天早上,总有设计师先绕到中庭,凑到坛口闻一闻,虽然隔着纱布什么也闻不到,却依旧乐此不疲。顾星晚也会每天去检查,看看坛口的纱布有没有松动,坛身有没有渗酒,动作轻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珍贵的礼服。

“星晚,你说这酒会不会坏啊?”这天早上,李设计师又凑在坛边,皱着眉问道,“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要是发酵不好,岂不是白费功夫?”

顾星晚正蹲在地上,用软布擦拭着坛身,闻言抬头笑了笑:“不会的,我查过古籍里的方法,这个季节温度正好,只要密封好,发酵只会更充分。”她指着坛口的纱布,“你看,这纱布不仅能防尘,还能让酒气稍微透出来一点,避免坛内压力太大。”

李设计师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伸手摸了摸坛身:“真神奇,明明里面装的是酒和花瓣,却感觉像是有生命一样。”

顾星晚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本来就有生命啊,花瓣在酒里慢慢释放香味,米酒在坛里慢慢发酵,它们在里面相互作用,不就是在慢慢生长吗?”

娜迪莎站在旁边,听着她们的对话,忽然觉得顾星晚说的不仅是牡丹酒,更是生活里那些需要耐心等待的美好。就像她设计一件衣服,从最初的灵感构思,到画设计稿,再到选面料、打版、缝制,每一个步骤都需要耐心,不能急功近利,否则就会失去本该有的温度。

日子一天天过去,江南的夏天悄悄来临,院子里的牡丹谢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池的荷花。可中庭里的牡丹酒坛,却成了艺术中心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有时候,大家在工作室里讨论设计累了,就会到中庭里坐一会儿,看着那些白瓷坛子,闻着空气里若有若无的酒香,疲惫似乎都能消散不少。

有一次,一位来艺术中心参观的老教授看到了这些酒坛,好奇地问起了来历。顾星晚耐心地解释了自己酿牡丹酒的缘由,老教授听完后,忍不住赞叹道:“现在的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做这种事的不多了。酿酒和做学问、做艺术一样,都需要沉下心来,耐得住寂寞。”

顾星晚笑了笑,没有说话,只是目光落在那些酒坛上,眼神里满是温柔。娜迪莎知道,她不是在做一件“特别”的事,只是在用心对待自己喜欢的事,就像她对待设计一样,不疾不徐,慢慢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坛子里的牡丹酒似乎也在悄悄发生变化。有一次,顾星晚打开其中一个坛子的纱布,凑近闻了闻,回来后眼睛亮晶晶地对大家说:“香味已经很浓了,再过一个月,应该就能喝了。”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兴奋起来,原本只是随口答应的“三个月之约”,此刻却成了每个人心里的期待。李设计师甚至开始计划到时候要带什么下酒菜,林设计师则说要把相机充满电,好好记录下开坛的瞬间。

娜迪莎也开始期待起来,她想象着开坛时的场景,月光依旧洒在中庭的青石板上,大家围在酒坛边,顾星晚小心翼翼地打开盖子,浓郁的牡丹酒香瞬间弥漫开来,每个人都端着小碗,笑着品尝着这杯经过时光沉淀的美酒。

终于,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顾星晚告诉大家,牡丹酒可以开坛了。消息一传开,艺术中心里的设计师们都放下了手里的工作,纷纷涌向中庭。

此时的中庭,已经被顾星晚布置得格外温馨。石案上摆着几个干净的白瓷碗,旁边放着一碟碟精致的小点心,有桂花糕、绿豆酥,还有刚从院子里摘下来的石榴。墙角的十二个酒坛被擦拭得一尘不染,在夕阳的余晖下,反射出柔和的光。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李设计师搓着手,眼里满是期待,“我这一个月,每天都在想这酒是什么味道。”

顾星晚笑着拿起一把小锤子,走到第一个酒坛前:“别着急,马上就能尝到了。”她小心翼翼地敲开坛口的封泥,然后慢慢掀开盖子——一股浓郁的牡丹香瞬间扑面而来,比三个月前刚酿时的香味更加醇厚,混着米酒的清甜,还有一丝淡淡的果香,让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

大家都凑了过来,眼睛里满是惊喜。顾星晚拿起一个干净的勺子,轻轻舀出一勺酒液,酒液呈淡淡的琥珀色,清澈透亮,里面还能看到细小的花瓣碎。她把勺子里的酒倒进白瓷碗里,递给身边的娜迪莎:“你先尝尝,看看和三个月前比,有没有不一样。”

娜迪莎接过碗,凑近鼻尖闻了闻,香味比之前更加浓郁,却一点都不腻。她抿了一小口,暖意从舌尖蔓延到胃里,随后是牡丹的清香在口腔里散开,还有一丝淡淡的回甘,比三个月前的味道更加醇厚,更加有层次感。

“太好喝了!”娜迪莎忍不住赞叹道,“比之前的味道浓多了,而且回甘特别明显,一点都不冲。”

顾星晚笑了笑,又给其他人倒了酒。大家纷纷品尝起来,赞不绝口。有人说这酒里有春天的味道,有人说这酒喝起来像顾星晚设计的衣服,温柔又有质感,还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不用去外面买酒了,直接让顾星晚开个酿酒坊。

顾星晚只是笑着,一边给大家添酒,一边听着大家的讨论。娜迪莎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坛牡丹酒,不仅仅是一坛酒,更是她们这段时光里最温暖的回忆。从春天的酿酒,到夏天的等待,再到秋天的开坛,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大家对生活的热爱。

那天晚上,大家在中庭里喝了很久的酒,聊了很多话。从设计理念聊到生活琐事,从过去的经历聊到未来的规划,月光洒在大家的身上,酒香萦绕在空气中,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那么美好。

后来,那坛牡丹酒被大家喝光了,可那些白瓷坛子却被顾星晚留了下来。她把那些坛子洗干净,放在了工作室的角落里,有时候会在里面插几支新鲜的花,有时候会用来装一些设计用的小零件。每当有人看到那些坛子,就会想起那个酿牡丹酒的春天,想起那个开坛饮酒的秋天,想起那些充满了花香、酒香和笑声的日子。

娜迪莎也常常会想起那个夜晚,想起顾星晚蹲在石案前铺花瓣的样子,想起大家围在酒坛边欢笑的场景。她忽然明白,生活里最美好的东西,往往不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这些不经意间的小温暖,是这些需要耐心等待的美好。就像那坛牡丹酒,经过三个月的沉淀,才变得如此醇厚;就像她们的友谊,经过时光的打磨,才变得如此珍贵。

再后来,江南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服装设计展,顾星晚的作品成了整场展览的焦点。她的设计依旧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极简的线条里藏着细腻的细节,其中有一套礼服,领口处绣着一朵淡粉色的牡丹,裙摆上则用渐变的丝线绣出了酒液流动的纹路,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坛正在发酵的牡丹酒。

展览结束后,有记者问顾星晚,这套礼服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顾星晚笑着回答:“灵感来自一坛牡丹酒,来自一段和朋友们一起酿酒、等待、分享的时光。我觉得,设计和酿酒一样,都需要用心对待,需要耐心等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有温度、有质感的作品。”

娜迪莎站在人群中,听着顾星晚的话,忍不住笑了。她知道,顾星晚不仅把生活里的美好藏进了酒里,更把这些美好藏进了自己的设计里,藏进了每一个用心对待生活的瞬间里。

那天晚上,她们又在江南艺术中心的中庭里聚了一次。顾星晚用那些留下的白瓷坛子,又酿了一坛桂花酒,说是等冬天的时候,再和大家一起品尝。大家围坐在石案前,看着顾星晚往坛子里铺桂花,就像当初看着她铺牡丹花瓣一样,眼里满是期待。

月光依旧洒在中庭的青石板上,晚风带着桂花的清香,一切都和当初酿牡丹酒时一样,却又不一样。一样的是大家的欢声笑语,是对生活的热爱;不一样的是,她们的友谊更加深厚,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

娜迪莎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暖意。她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无论她们以后会走到哪里,这段酿牡丹酒的时光,这些充满了温暖和热爱的日子,都会成为她们记忆里最珍贵的片段,永远不会褪色。就像那坛牡丹酒,经过时光的沉淀,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温暖着每一个想起它的人。

牡丹酒事

顾星晚在开坛前三天,就给苏婉发了消息。指尖落在屏幕上,她斟酌了半天才敲下文字:“婉姐,之前酿的牡丹酒好了,周末来江南艺术中心聚聚?”消息发出去的瞬间,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苏婉的场景——去年春天,她去城郊的染坊选布料,苏婉正坐在院子里煮靛蓝,阳光落在她素色的棉麻衣裙上,手里的木槌一下下捶打着染缸里的布料,动作从容又专注。

那时顾星晚正为一组“草木染”主题的设计发愁,看到苏婉的染坊,便忍不住进去请教。苏婉没有丝毫保留,不仅给她讲了草木染的技法,还拿了好几块自己染的布料让她参考。临走时,苏婉笑着说:“做设计和染布一样,都得跟着材料的性子来,急不得。”这句话,顾星晚记了很久,后来也成了她设计路上的一句箴言。

没过多久,苏婉的消息就回了过来:“好啊!正好我最近新认识了几个朋友,都是做手工的,带上她们一起,给你凑个热闹?”

顾星晚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她能想象到苏婉说这话时的样子,眉眼弯弯,语气里满是热情。“当然可以,人多热闹。”她飞快地回复,然后起身去收拾中庭——原本只打算简单布置一下,现在多了苏婉和她的朋友,得再好好准备准备。

她从工作室的柜子里翻出之前收藏的粗陶碗,每个碗底都有淡淡的青花纹路,是上次去古镇淘来的。又去后院摘了些新鲜的桂花,用细线串起来,挂在廊下的竹帘上,风一吹,桂花的香气就随着竹帘的晃动弥漫开来。石案上除了之前准备的桂花糕、绿豆酥,她还特意去附近的糕点铺买了些刚出炉的蟹壳黄和定胜糕,都是江南特色的小点心,配酒正好。

周末这天,天气格外好。秋阳暖暖地洒在江南艺术中心的院子里,银杏叶刚开始泛黄,落在青石板上,像是铺了一层碎金。顾星晚早早地就到了中庭,把十二个酒坛又仔细擦拭了一遍,然后将点心一一摆放在石案上,白瓷盘衬着各色点心,看着就格外诱人。

娜迪莎和其他设计师也来得很早,大家一起帮忙,有的在廊下挂灯笼,有的在石案旁摆凳子,还有人拿着相机,四处寻找最佳的拍照角度。“星晚,你说苏婉姐姐会带什么样的朋友来啊?”李设计师一边挂灯笼,一边好奇地问道。

顾星晚正蹲在地上整理桂花枝,闻言抬头笑了笑:“婉姐是做草木染的,她的朋友应该也是做手工的吧,比如织布、陶艺之类的。”

“那太好了!”林设计师眼睛一亮,“我正好有很多关于面料肌理的问题想请教,说不定能找到灵感呢!”

大家正说着,门口忽然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顾星晚抬头望去,只见苏婉穿着一件靛蓝色的棉麻长裙,手里提着一个竹篮,身后跟着三个姑娘——一个穿着米白色的针织衫,手里抱着一个陶制的花瓶;一个穿着浅灰色的亚麻外套,肩上挎着一个布包,里面似乎装着织布的工具;还有一个穿着鹅黄色的连衣裙,手里拿着一个画夹,看起来像是个画家。

“星晚!”苏婉笑着朝她挥手,脚步轻快地走了过来,“我们没迟到吧?”

“没迟到,我们也是刚布置好。”顾星晚迎上去,目光落在苏婉身后的三个姑娘身上。

苏婉立刻会意,笑着介绍:“这是林溪,做陶艺的,她手里的花瓶就是自己捏的;这是沈知夏,织布的,她织的布可好看了;这是温冉,画画的,尤其擅长画草木。”她又指了指顾星晚,“这就是顾星晚,厉害的服装设计师,也是这次牡丹酒的酿酒师。”

“你们好!”顾星晚笑着和她们打招呼,心里忽然觉得格外亲切——这些和自己一样,愿意沉下心来做手工的人,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默契。

林溪抱着花瓶,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中庭里的酒坛:“早就听婉姐说你酿了牡丹酒,今天终于能尝到了!你这酒坛摆得真好看,像艺术品一样。”

沈知夏则注意到了廊下挂着的桂花串:“这桂花是刚摘的吧?香味真浓,配牡丹酒肯定绝了。”

温冉已经拿起了画夹,笔尖在纸上快速勾勒着:“这里的环境太舒服了,阳光、酒坛、桂花,随便一拍都是画。”

娜迪莎和其他设计师也围了过来,热情地和苏婉她们打招呼。原本有些安静的中庭,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的手工聊到生活琐事,虽然大多是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丝毫的生疏感,反而像是认识了很久的朋友。

顾星晚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暖意。她转身走到酒坛前,拿起小锤子:“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开坛吧?”

“好啊!”大家纷纷围了过来,眼里满是期待。

顾星晚先是敲开了最边上的一个酒坛,小心翼翼地掀开盖子——浓郁的牡丹香瞬间扑面而来,比之前试饮时更加醇厚。酒液呈淡淡的琥珀色,清澈透亮,里面还漂浮着细小的牡丹花瓣碎,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是有细碎的金光在酒液里流动。

“哇!这颜色也太好看了吧!”温冉忍不住惊叹,手里的画笔也加快了速度,想要把这美好的画面记录下来。

林溪凑过去闻了闻,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这香味太绝了,既有牡丹的清甜,又有米酒的醇厚,光是闻着就醉了。”

顾星晚笑着拿起勺子,先给苏婉舀了一碗:“婉姐,你先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苏婉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好喝!比我之前在古镇喝的任何一种果酒都好喝。这酒里的牡丹香一点都不冲,和米酒融合得特别好,咽下去之后还有回甘,太惊艳了!”

顾星晚又依次给林溪、沈知夏、温冉倒了酒。林溪喝了一口,忍不住咂了咂嘴:“这酒喝起来特别温润,像我刚烧好的陶,带着点烟火气,却又很细腻。”

沈知夏则从酒里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我觉得这酒里有时间的味道,就像我织布一样,每一根线都要慢慢织,每一个花纹都要细细琢磨,这酒也是,三个月的等待,才酿出这么好的味道。”

温冉一边喝酒,一边在画纸上快速勾勒:“这酒的颜色和香味,太适合入画了。等我回去,一定要画一幅《牡丹酒图》,把今天的美好都记录下来。”

娜迪莎和其他设计师也纷纷端起酒碗,一边喝酒,一边和苏婉她们聊起了酿酒的过程。从春天采牡丹花瓣,到一层花瓣一层冰糖铺进酒坛,再到这三个月的等待,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故事感。

“星晚,你当时怎么想到要酿牡丹酒的啊?”沈知夏好奇地问道,她觉得能静下心来酿一坛酒的人,心里一定藏着很多温柔的故事。

顾星晚笑了笑,目光落在廊下的竹帘上,像是想起了当时的场景:“那天早上我在工作室改设计稿,忽然闻到后院的牡丹开得特别香,香得让人忍不住想把这份美好留住。然后就想起之前看的古籍里有酿牡丹酒的方法,就想着试试看,没想到最后真的成了。”

“其实做手工都是这样。”苏婉放下酒碗,笑着说道,“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灵感,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能催生出一件美好的作品。我之前染那块靛蓝布料,就是因为看到雨后的天空,忽然就想把那种颜色留在布料上。”

林溪也点点头:“我上次捏那个梅花纹的陶罐,就是因为在院子里看到梅花落了,觉得可惜,就想把梅花的样子捏在陶罐上,让它一直‘开’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自己手工创作中的灵感瞬间,虽然领域不同,却有着同样的热爱和坚持。顾星晚看着她们,忽然觉得,这些手工创作者,就像是时光的匠人,用自己的双手,把生活里的美好一点点打磨成作品,然后传递给更多的人。

不知不觉间,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中庭里,给酒坛、竹帘、桂花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石案上的点心已经吃了大半,酒坛也空了好几个,可大家依旧意犹未尽,围坐在石案旁,聊得热火朝天。

苏婉忽然站起身,从带来的竹篮里拿出几块布料:“星晚,这是我最近染的几块草木染布料,颜色都是用牡丹、桂花、栀子这些草木染的,你看看能不能用在设计上。”

顾星晚接过布料,指尖轻轻抚摸着布料的纹理,上面的颜色温润自然,带着草木特有的气息。“太好看了!”她忍不住赞叹道,“这种颜色特别适合做秋冬的礼服,温柔又有质感。”

沈知夏也从布包里拿出一小块织布:“我这是用桑蚕丝和棉线混织的,上面有淡淡的牡丹花纹,你要是喜欢,我回去给你织一块大的,做衣服的领口或者袖口肯定好看。”

林溪则笑着说:“我回去给你捏几个牡丹花纹的瓷瓶,放在工作室里当装饰,或者用来插你设计用的布料小样,肯定特别搭。”

温冉也举起画夹:“我把今天画的《牡丹酒图》送给你,以后你做设计没灵感了,看看这幅画,说不定就能想起今天的牡丹酒香。”

顾星晚看着大家递过来的礼物,心里满是感动。她没想到,一场简单的牡丹酒聚会,竟然能收获这么多的温暖和心意。“谢谢你们!”她声音有些哽咽,“这些礼物我都太喜欢了,以后我设计新的作品,一定要把这些美好的东西都融入进去。”

娜迪莎看着眼前的场景,忽然提议:“不如我们以后常聚吧!星晚这里有酒,婉姐有染布,林溪有陶艺,知夏有织布,温冉有画,我们可以一起做一个‘手工集’,把大家的作品都融合在一起,肯定特别有意义。”

“好啊!”大家纷纷应和,眼里满是期待。

苏婉笑着说:“那我们就定个约定,下次聚会,我带新染的布料,林溪带新捏的陶艺,知夏带新织的布,温冉带新画的画,星晚就负责酿酒,娜迪莎你们负责设计,我们一起做一件独一无二的作品!”

“一言为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然后纷纷端起酒碗,轻轻碰在一起,酒液在碗里晃荡,映着大家脸上的笑容,格外温暖。

夕阳渐渐落下,夜色开始笼罩江南艺术中心。大家收拾好东西,依依不舍地告别。苏婉走之前,特意抱了抱顾星晚:“星晚,今天真的太开心了。谢谢你的牡丹酒,也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一场美好的聚会。”

“我也很开心。”顾星晚笑着说,“下次聚会,我一定酿更好喝的酒等着你们。”

看着苏婉她们的身影消失在门口,顾星晚转身回到中庭。月光已经升了起来,洒在空了的酒坛上,廊下的桂花串在风里轻轻晃动,香气依旧浓郁。娜迪莎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星晚,今天真的太圆满了。”

顾星晚点点头,目光落在那些空酒坛上,忽然觉得,这坛牡丹酒,不仅仅是一坛酒,更是一座桥梁,连接起了一群热爱生活、热爱手工的人。它让原本不认识的人相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和热爱,传递着温暖和美好。

后来,她们真的按照约定,常常在江南艺术中心聚会。苏婉带来的草木染布料,被顾星晚用在了新的设计作品里;林溪捏的牡丹瓷瓶,成了工作室里最特别的装饰;沈知夏织的牡丹花纹布料,被做成了礼服的领口,惊艳了整个时装周;温冉画的《牡丹酒图》,被挂在中庭的墙上,成了艺术中心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那些空了的牡丹酒坛,顾星晚也没有浪费。她和大家一起,在坛身上画上了牡丹、桂花、荷花,有的还刻上了大家的名字和聚会的日期,然后把它们摆在中庭的角落里。每当有人来艺术中心参观,看到这些酒坛,都会好奇地问起它们的来历。

顾星晚总会耐心地讲述这个关于牡丹酒的故事,讲述一群热爱手工的人,因为一坛酒而相聚的美好时光。而听故事的人,也总会被这份温暖和热爱所打动,忍不住感叹:“原来生活可以这么美好,原来手工可以这么有温度。”

顾星晚知道,这场因牡丹酒而起的相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们还会一起酿更多的酒,做更多的手工,创作出更多有温度的作品。而那些藏在酒里、藏在手工里、藏在相聚时光里的热爱和温暖,也会像这牡丹酒一样,经过时光的沉淀,变得越来越醇厚,越来越珍贵,永远温暖着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