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34章 —巡展

莹火虫下的星光 第234章 —巡展

作者:蝶舞轻薇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22:28:06

巴黎大皇宫的穹顶在暮色里泛着冷白的光,玻璃幕墙将塞纳河的碎金倒影揉成流动的光斑,落在顾星晚握着邀请函的指尖。她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烫金纹样边缘,那纹样是半开的牡丹,花瓣线条从繁复到疏朗,像极了她行李箱里那件还没完全定版的“露华浓”系列主裙——真丝底布上绣着的白牡丹,每一片花瓣都用了三种深浅不同的银线,在不同光线下会透出珍珠母贝般的光泽。

“星晚!这里!”

熟悉的声音穿透人群,顾星晚抬眼就看见林疏桐挥着手臂朝她笑,鹅黄色西装外套在黑压压的人群里格外显眼。林疏桐是国内独立设计师里的“色彩诗人”,去年凭借一套“秋江晓雾”系列,把水墨的晕染感用针织面料做到了极致,这次也是“全球牡丹”巡展的特邀设计师之一。她身边站着的男人背对着顾星晚,身形挺拔,穿着剪裁利落的黑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一块复古机械表,正低头和林疏桐说着什么,侧脸线条干净利落,是沈砚辞。

顾星晚加快脚步走过去,还没开口就被林疏桐拉着胳膊晃了晃:“我还以为你要赶不上开幕式前的预览了,机票没出问题吧?”

“托运行李晚了半小时,还好没耽误。”顾星晚笑着点头,目光转向沈砚辞,“沈老师,好久不见。”

沈砚辞是业内公认的“结构大师”,擅长用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东方美学的意境,去年他设计的“竹影”系列,用激光切割的亚克力模拟竹节的纹理,搭配真丝吊带裙,惊艳了米兰时装周。他对着顾星晚颔首,语气温和:“你的‘露华浓’系列手稿我看过,银线绣牡丹的想法很有意思,实物应该更出彩。”

顾星晚愣了一下,没想到他会关注自己的设计。她这次带来的“露华浓”系列,灵感来源于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但没有用传统的大红大紫,反而选了白、米、浅金三种低饱和色,试图用现代的工艺诠释牡丹的雍容。她正想再说些什么,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喧闹,转头看见一群记者围着一个穿着酒红色长裙的女人,那是意大利设计师索菲亚,以大胆的印花和夸张的廓形闻名,这次她带来的“牡丹狂想曲”系列,据说用了上百种颜色的亮片拼贴牡丹图案。

“看来今晚的焦点人物已经出现了。”林疏桐撇了撇嘴,拉着顾星晚往预览区走,“别理她们,我们去看看展区布置,听说这次的展陈设计是用了3d投影,能让静态的服装‘活’起来。”

预览区在大皇宫的西侧展厅,入口处立着一块巨大的弧形屏幕,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不同品种的牡丹绽放的过程,从初绽的花苞到盛放的重瓣,每一帧都细腻得仿佛能闻到花香。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沈砚辞的作品,他的“墨牡丹”系列挂在黑色的展架上,第一套是长款风衣,衣摆处用黑色丝线绣出半朵牡丹,线条简洁却极具张力,搭配同色系阔腿裤,腰间系着一条窄窄的银色腰带,瞬间提亮了整体造型。

“沈老师还是这么擅长做减法。”顾星晚忍不住感叹,伸手轻轻拂过风衣的面料,是垂坠感极好的羊毛混纺,“这种面料很难绣出清晰的纹样吧?”

沈砚辞站在她身边,目光落在衣摆的牡丹纹样上:“试了五次才找到合适的针法,太密会显得厚重,太疏又会模糊,最后选了‘虚实针’,让纹样在走动时能有流动感。”

林疏桐在一旁翻着展签,突然指着一套浅粉色的套装笑出声:“你们看索菲亚这套,把牡丹印在泡泡袖上,还加了三层裙摆,活像个巨型。”

顾星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那套衣服确实夸张,浅粉色的泡泡袖足有半米宽,裙摆上印着色彩浓烈的牡丹图案,还缀着不少彩色的珠子,在灯光下晃得人眼睛疼。索菲亚正好走过来,听见林疏桐的话,脸色不太好看,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牡丹就该是热烈的、张扬的,这才是它的灵魂。”

林疏桐挑眉,正要反驳,被沈砚辞轻轻拉了一下。沈砚辞对着索菲亚笑了笑:“每种设计都有自己的表达,你的‘狂想曲’很有冲击力,想必能吸引不少年轻观众。”

索菲亚的脸色缓和了些,哼了一声转身离开。林疏桐不满地瞪了沈砚辞一眼:“你干嘛拦着我?她那根本不是设计,是堆砌!”

“开幕式还没开始,没必要闹不愉快。”沈砚辞无奈地摇摇头,“而且,她的设计虽然夸张,但确实抓住了牡丹‘盛放’的特质,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顾星晚看着索菲亚的背影,若有所思:“其实她的色彩搭配很大胆,如果把纹样简化一点,或许会更好。”她转头看向自己的展区,那里还盖着白色的防尘布,要等到开幕式正式开始才会揭开,“希望我的‘露华浓’,能让大家看到牡丹不一样的样子。”

晚上七点,开幕式正式开始。大皇宫的中央展厅被布置成了花海,白色的纱幔从穹顶垂落,上面投影着牡丹绽放的动态影像,地面铺着浅粉色的地毯,两侧摆放着真正的牡丹花盆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各国设计师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顾星晚排在第七位,她站在后台,看着前面的设计师一个个上台,手心微微出汗。

“别紧张。”沈砚辞不知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边,递过来一杯温水,“你的设计有自己的灵魂,只要把你想表达的东西说清楚就好。”

顾星晚接过水杯,指尖碰到杯壁的凉意,让她稍微冷静了些:“谢谢沈老师,我就是有点担心,大家会不会觉得我的设计太素了。”

“素不等于寡淡。”沈砚辞看着她,眼神认真,“牡丹不只有浓艳的一面,它的清雅、它的风骨,同样值得被看见。你的‘露华浓’,正好把这一面表现出来了。”

轮到顾星晚上台时,聚光灯瞬间打在她身上,她深吸一口气,走到话筒前,目光扫过台下的观众,看见林疏桐在第一排朝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沈砚辞则坐在嘉宾席上,眼神温和地看着她。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的设计师顾星晚,今天带来的系列叫‘露华浓’。”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展厅,“提到牡丹,很多人会想到雍容华贵、色彩浓烈,但在我心里,牡丹还有另外一面——它在晨露中绽放时的清雅,在月光下摇曳时的温柔,这些都让我着迷。”

她抬手示意了一下,身后的大屏幕亮起,开始播放“露华浓”系列的宣传片。画面里,模特穿着白色真丝长裙,裙摆上的银线牡丹在月光下泛着微光,随着模特的走动,纹样仿佛在缓缓绽放。背景音乐是古筝和钢琴的合奏,悠扬又不失现代感。

“这个系列我用了白、米、浅金三种颜色,面料选择了真丝、欧根纱和羊毛混纺,针法上采用了‘虚实针’和‘盘金绣’,希望能用现代的工艺,诠释牡丹的清雅之美。”顾星晚的声音渐渐变得流畅,“我想告诉大家,东方美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很传统,也可以很现代;可以很浓烈,也可以很淡雅。”

演讲结束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顾星晚鞠躬致谢,走下台时,心脏还在砰砰直跳。林疏桐冲过来抱住她:“太棒了!你刚才的样子帅呆了!”

沈砚辞也走过来,脸上带着笑意:“说得很好,你的设计配得上你的表达。”

接下来的几天,巡展正式对公众开放,每天都有大量的观众前来参观。顾星晚的“露华浓”系列成了热门展区,很多观众站在展台前,仔细观察着衣服上的纹样,还有人拿出手机拍照,低声讨论着银线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

这天下午,顾星晚正在展区给观众讲解“露华浓”系列的设计理念,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老太太走到展台前,仔细看着那件白色真丝主裙,突然开口用中文说:“这牡丹绣得真好,像极了我年轻时在洛阳看到的白牡丹。”

顾星晚愣了一下,连忙笑着回应:“阿姨,您也喜欢牡丹吗?”

“喜欢啊,我老家就是洛阳的,以前家里有个小院子,种了好几棵白牡丹,每年春天开花的时候,满院子都是香的。”老太太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后来我出国定居,就再也没见过那么好看的白牡丹了,今天看到你这件衣服,就像又回到了小时候。”

顾星晚心里一暖,她没想到自己的设计能勾起老人这么深的回忆:“阿姨,要是您喜欢,我可以把这件衣服的纹样打印下来送给您。”

“真的吗?那太谢谢你了!”老太太激动地握住顾星晚的手,“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喜欢国外的设计,能看到有人把咱们中国的牡丹做得这么好看,我特别开心。”

送走老太太后,顾星晚站在展台前,看着那件白牡丹主裙,突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她想起为了绣好这件衣服,工作室的绣娘熬了三个通宵,反复调整银线的密度;想起自己为了找到合适的真丝面料,跑了十几个面料市场;想起无数个在工作室修改手稿的夜晚……这些付出,在看到观众眼中的认可时,都变成了最珍贵的回报。

林疏桐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在想,我们做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顾星晚笑着说,“以前总想着要获奖、要出名,现在觉得,能让观众从设计里感受到美,感受到共鸣,才是最重要的。”

“哟,这是开窍了?”林疏桐调侃道,“不过你说得对,上次有个小女孩拉着她妈妈来看我的‘秋江晓雾’,说想穿那件蓝色的针织裙当公主裙,我当时心里比拿奖还开心。”

沈砚辞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两杯咖啡,递给她们:“刚听到你们的对话,说得很对。设计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和观众的对话。”他看向顾星晚,“你的‘露华浓’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美,还带着温度。”

顾星晚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也暖暖的。她看着展厅里来来往往的观众,看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站在各个展台前,欣赏着不同设计师笔下的牡丹,突然觉得“全球牡丹”巡展的意义就在于此——用牡丹这个共同的符号,连接起不同的文化,让东方美学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多样的光彩。

巡展在巴黎的最后一天,主办方举办了一场晚宴。晚宴上,索菲亚主动走到顾星晚面前,举着酒杯说:“顾,你的‘露华浓’很出色,我之前对你的设计有误解,抱歉。”

顾星晚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和她碰了碰杯:“没关系,每个人对牡丹的理解都不同,你的‘牡丹狂想曲’也很有特色。”

索菲亚笑了笑:“下次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和你合作,把东方的清雅和西方的热烈结合起来,一定很有意思。”

顾星晚点头:“我很期待。”

晚宴过半,沈砚辞走到顾星晚身边,看着窗外的塞纳河夜景:“巴黎的巡展结束后,下一站是东京,然后是纽约,你准备得怎么样了?”

“‘露华浓’系列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东京站我想加一件短款的牡丹刺绣外套,更适合东京的气候。”顾星晚说,“你呢,沈老师,下一站有新作品吗?”

“准备了一套‘雪牡丹’系列,用白色和淡蓝色为主,面料选了羽绒和薄纱,想表现牡丹在雪中绽放的坚韧。”沈砚辞看着她,“如果你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一下工艺,或许能有新的灵感。”

顾星晚眼睛一亮:“好啊,我正想请教你关于面料拼接的问题呢。”

林疏桐凑过来,笑着说:“你们俩别只顾着讨论工作,好不容易来一次巴黎,不打算逛逛吗?明天我们去卢浮宫怎么样?”

“好啊!”顾星晚立刻答应,“我还想去蒙马特高地,听说那里的日落特别美。”

沈砚辞也点头:“正好我也想去看看,一起吧。”

第二天,三人一起去了卢浮宫。站在《蒙娜丽莎》画像前,林疏桐感叹道:“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觉得她的笑容很神秘。”

“就像牡丹一样,不同的人看,能读出不同的味道。”顾星晚说,“有人看到雍容,有人看到清雅,有人看到坚韧,这就是它的魅力。”

沈砚辞看着她们,笑着补充:“也是我们做设计的魅力,把这些不同的味道,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让更多人看到。”

下午,他们去了蒙马特高地。夕阳西下时,整个高地被染成了金色,圣心大教堂的白色穹顶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三人坐在广场的长椅上,看着远处的巴黎市区,聊着设计,聊着未来。

“等巡展结束,我想在国内开一个工作室,专门做东方美学的现代设计。”林疏桐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国潮,但真正有内涵的国潮设计还太少,我想试试。”

“我支持你。”顾星晚说,“我也打算回去后,和洛阳的牡丹种植基地合作,用真正的牡丹纤维做面料,或许能有新的突破。”

沈砚辞看着她们,眼神里满是欣慰:“你们都有自己的方向,很好。如果需要帮忙,随时找我。”

夕阳渐渐落下,夜色开始笼罩巴黎。顾星晚看着身边的朋友,看着远处的灯火,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未来的设计之路还很长,会有挑战,会有困难,但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用心去感受美、表达美,就一定能让东方美学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而“全球牡丹”巡展,只是一个开始。

巴黎的晚风带着塞纳河的湿润,吹在脸上格外舒服。顾星晚裹紧了身上的薄外套,和林疏桐、沈砚辞一起往地铁站走。路上,林疏桐还在兴奋地翻着白天拍的照片,一边翻一边念叨:“你看这张圣心大教堂的日落,颜色也太绝了,下次设计‘日落牡丹’系列,我一定要把这个色调用上!”

沈砚辞走在外侧,偶尔会抬手提醒她们避开路边的积水,听到林疏桐的话,笑着回应:“日落的橙红色和牡丹的粉色搭在一起,确实会很亮眼,但要注意饱和度,太浓容易显俗。”

顾星晚点点头,想起自己之前在面料市场看到的一块渐变欧根纱,正好是从浅橙到淡粉的过渡:“我上次看到一块面料,说不定能帮到你,等回酒店我找照片给你看。”

回到酒店时,已经快十点了。顾星晚刚打开房门,就看到门口放着一个快递盒,上面印着“洛阳牡丹基地”的字样。她心里一喜,赶紧拆开,里面是几束烘干的白牡丹花瓣,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按你说的,选了清晨带露的花瓣,试试能不能提取出自然香气”。

她拿起一瓣花瓣凑近鼻尖,淡淡的清香瞬间漫开,和之前在展会上闻到的人工香精完全不同。顾星晚立刻拿出手机,给牡丹基地的张叔发消息:“花瓣收到了,香味特别好,我明天就找实验室试试提取精油,后续有结果再跟您说!”

发完消息,她想起要给林疏桐发面料照片,刚点开相册,就看到沈砚辞发来的消息:“明天出发去东京前,要不要去趟面料店?我知道附近有一家藏在巷子里的老店,说不定有你要的牡丹纤维样品。”

顾星晚眼睛一亮,赶紧回复:“好啊!我明天早上八点在酒店楼下等您?”

“八点半吧,让你多睡会儿,”沈砚辞很快回复,“顺便帮疏桐带份早餐,她昨天说想吃可颂。”

第二天早上八点半,顾星晚提着三份早餐在楼下等,刚站定就看到沈砚辞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帆布包:“里面装了折叠尺和面料样本册,等会儿选面料时能用得上。”

两人往面料店走的路上,顾星晚忍不住问:“沈老师,您怎么知道那家店有牡丹纤维样品啊?”

“去年来巴黎参加设计周时偶然发现的,老板是个华裔,对东方面料很有研究,”沈砚辞解释道,“他店里还有用桑皮纸做的衬里,轻便又环保,你做‘露华浓’的短外套时,或许能用得上。”

说话间,两人就走到了那条小巷。巷子很窄,两侧的墙上爬满了绿色的藤蔓,面料店的门是木质的,上面挂着一块褪色的招牌,写着“锦绣坊”。推开门,风铃叮当作响,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里间走出来,看到沈砚辞,立刻笑着迎上来:“沈先生,好久不见!”

“李叔,这是我的朋友顾星晚,也是做设计的,想来看看您这儿的牡丹纤维,”沈砚辞介绍道,又转向顾星晚,“这是李叔,店里的很多面料都是他亲手改良的。”

顾星晚连忙问好,李叔笑着摆摆手,转身从货架上拿出一卷面料:“你们说的牡丹纤维,我最近刚改良过,加了点真丝进去,手感更软,还不容易起球。”

他把面料递过来,顾星晚伸手摸了摸,确实比之前看到的样品更细腻,而且凑近看,能看到纤维里隐约的牡丹纹路。“太合适了!”顾星晚忍不住感叹,“我想做一件短款外套,用这个面料做主体,再绣上银色的牡丹纹样,应该会很搭。”

李叔点点头:“这个想法好,牡丹纤维本身带点自然的光泽,绣银线不会显突兀,反而能衬得纹样更立体。”他又拿出几卷不同颜色的丝线,“这些都是我自己染的植物染料,你可以挑几卷试试,颜色更自然。”

顾星晚选了浅金、银灰和米白三种颜色的丝线,沈砚辞则帮她选了一块桑皮纸衬里,两人道谢离开时,李叔还特意叮嘱:“如果需要调整面料厚度,随时给我打电话,我给你们寄过去。”

回到酒店时,林疏桐已经收拾好行李,正坐在沙发上啃可颂:“你们可算回来了,再晚一点就要赶不上机场大巴了!”她看到顾星晚手里的面料卷,眼睛立刻亮了,“这就是你说的牡丹纤维?摸起来也太舒服了吧!”

顾星晚笑着把面料递过去,三人一起收拾好东西,打车往机场赶。路上,林疏桐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对了,我昨天整理照片时,想到一个‘牡丹与建筑’的系列,你看这张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线条特别利落,如果把牡丹纹样和这种几何线条结合,会不会很有意思?”

沈砚辞凑过去看了看笔记本上的草图,点头道:“想法不错,但要注意比例,几何线条太硬,牡丹纹样要柔和一点,才能中和掉尖锐感。”

顾星晚也补充道:“可以用激光切割的方式做牡丹纹样,贴在透明的亚克力上,再缝在衣服上,既有几何感,又能突出牡丹的形态。”

林疏桐立刻把这个想法记在笔记本上,兴奋地说:“等东京巡展结束,我就开始画手稿,到时候你们可得帮我提意见!”

飞机降落在东京成田机场时,已经是下午了。主办方派来的司机早已在机场外等候,车子往市区走的路上,顾星晚看着窗外的街景,忍不住感叹:“东京的春天好像比巴黎早一点,路边的樱花都开了。”

“樱花和牡丹花期差不多,”沈砚辞看着窗外,“这次东京巡展的展区,主办方特意布置了樱花和牡丹的组合,说不定能给我们新的灵感。”

到酒店办理入住后,三人先去了展区踩点。东京的展区设在一个复古美术馆里,展厅的天花板是玻璃的,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铺着浅色地毯的地面上,格外明亮。顾星晚的展区在展厅东侧,旁边正好是沈砚辞的“雪牡丹”系列展区。

“我们的展区离得这么近,正好可以互相搭配一下展陈,”顾星晚看着展区的布局,“你的‘雪牡丹’是白色和淡蓝色,我的‘露华浓’是白、米、浅金,放在一起应该会很和谐。”

沈砚辞点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等会儿我让工作人员把两个展区的隔断拆了,做成一个连通的空间,再放几盆白色的牡丹和蓝色的小风铃草,氛围会更好。”

林疏桐的展区在展厅西侧,她看着自己的展区,突然皱起眉头:“我的‘秋江晓雾’系列是蓝色和灰色,放在这边会不会和你们的展区反差太大?”

顾星晚走过去看了看,笑着说:“不会啊,你的蓝色正好能中和我们这边的暖色调,而且展厅中间有个圆形的展台,我们可以在那里放一个混合了蓝、白、金三色的牡丹装置,把三个展区连起来。”

沈砚辞也赞同:“这个主意好,我认识一个做装置艺术的朋友,明天让他过来帮忙设计,应该能赶在开展前做好。”

第二天一早,装置艺术家就带着材料来到了展区。他听完三人的想法,很快就画出了草图:用透明的亚克力板做成半朵牡丹的形状,里面嵌入蓝色、白色和金色的LEd灯,通电后会模拟牡丹绽放的过程,灯光还能随着周围的声音变化颜色。

顾星晚看着草图,忍不住赞叹:“太厉害了!这样一来,整个展厅的氛围就统一了,而且还能和观众互动。”

林疏桐也兴奋地说:“等开展的时候,我要在我的展区放古筝曲,看看灯光会不会跟着音乐变颜色!”

装置安装好后,已经是晚上了。三人留在展区调试灯光,顾星晚突然发现,当灯光变成淡蓝色时,沈砚辞的“雪牡丹”系列面料会透出淡淡的光泽,和装置的灯光完美融合。“你看!”她指着展架上的衣服,“蓝色灯光照在‘雪牡丹’的羽绒面料上,像极了雪后初晴的样子。”

沈砚辞也凑过去看,笑着说:“确实很像,看来我们之前没白调整展陈,效果比预想的还好。”

林疏桐拿出手机,拍了段视频发给主办方:“必须让他们看看,我们的展区有多棒!说不定还能吸引更多观众来。”

东京巡展开展的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透过玻璃天花板洒进来,落在装置上,LEd灯随着观众的笑声不断变换颜色,整个展厅充满了活力。顾星晚的“露华浓”短款外套刚挂出来,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面料,惊讶地说:“这个面料摸起来好舒服,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顾星晚笑着解释:“这是用牡丹纤维和真丝混纺的面料,里面还加了提取的牡丹精油,所以会有自然的香味。”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走到展台前,眼神亮晶晶地看着那件外套:“姐姐,这件衣服好漂亮,我能试试吗?”

顾星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当然可以,你跟我来试衣间吧。”

女孩穿上外套后,在镜子前转了一圈,开心地说:“太好看了!我妈妈最喜欢牡丹,要是她看到这件衣服,肯定也会喜欢的。”

女孩的妈妈走过来,看到女儿穿着外套的样子,也忍不住笑了:“确实很适合她,这件衣服的设计很特别,不像其他牡丹图案那么张扬,反而很温柔。”

顾星晚心里一暖,拿出一张名片递给她们:“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工作室账号,后续我们会推出更多牡丹主题的设计,说不定会有适合阿姨的款式。”

送走母女俩后,沈砚辞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杯热抹茶:“刚看到你和那个小女孩聊天,你的耐心倒是比以前好多了。”

顾星晚接过抹茶,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设计是自己的事,现在才发现,和观众交流也很有意思,能听到很多不一样的想法。”

林疏桐也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刚才有个日本设计师跟我说,想和我合作‘樱花牡丹’系列,用樱花的粉色和牡丹的紫色搭配,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想法很好啊!”顾星晚立刻说,“樱花的柔美和牡丹的雍容结合起来,肯定会很有特色。”

沈砚辞也点头:“但要注意两种花的比例,不要让樱花盖过牡丹的风头,毕竟这次是牡丹巡展。”

林疏桐赶紧把这个建议记在笔记本上:“我知道了,等会儿我再和那个设计师详细聊聊,争取把这个系列做出来。”

东京巡展的最后一天,主办方举办了一场设计师交流会。顾星晚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用牡丹纤维做面料的经验,还展示了提取牡丹精油的过程视频,不少设计师都表示很感兴趣,有人甚至当场提出要和她合作,一起研发新的牡丹面料。

交流会结束后,沈砚辞找到顾星晚:“刚才纽约展区的负责人跟我说,他们想在纽约巡展时,增加一个‘牡丹与科技’的主题展区,问我们要不要参加。”

顾星晚眼睛一亮:“‘牡丹与科技’?具体是做什么的?”

“就是用3d打印、智能面料这些新技术来表现牡丹,”沈砚辞解释道,“比如用3d打印做牡丹纹样的配饰,或者用智能面料做能随温度变色的牡丹裙子。”

“我想参加!”顾星晚立刻说,“我之前就想试试用3d打印做牡丹花瓣的装饰,这次正好有机会。”

林疏桐也凑过来说:“算我一个!我想做一件智能针织裙,温度低的时候是牡丹花苞的形状,温度高的时候会展开,变成盛放的牡丹!”

沈砚辞笑着点头:“那我们就一起报名,正好可以分工合作,我负责3d打印的结构设计,你们负责面料和纹样。”

离开东京的前一天,三人一起去了上野公园。公园里的樱花已经开得很盛,粉色的花瓣随风飘落,像下雪一样。顾星晚捡起一片花瓣,夹在笔记本里:“以后做‘樱花牡丹’系列时,就用这个当样本,颜色肯定准。”

林疏桐则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你看这棵樱花树,树枝的线条多好看,我要把这个线条用到裙子的剪裁上。”

沈砚辞坐在长椅上,看着她们忙碌的样子,拿出手机给她们拍了张照片,心里想着: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为了喜欢的设计努力,真好。

飞机起飞时,顾星晚看着窗外渐渐变小的东京,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纽约巡展又会是一场新的挑战,但有林疏桐和沈砚辞在身边,有那么多支持她们的观众,她有信心把“牡丹与科技”的主题做好,让更多人看到牡丹不一样的美。

在飞机上,顾星晚拿出笔记本,开始画3d打印牡丹配饰的草图。她想着,要把牡丹花瓣的纹理做得更细腻,还要在里面嵌入小灯珠,晚上发光时肯定会很惊艳。旁边的林疏桐也没闲着,正在研究智能面料的参数,时不时会问顾星晚:“你觉得温度感应的阈值设成多少合适?25度会不会太低了?”

沈砚辞则在一旁整理纽约展区的资料,偶尔会抬头看看她们,提醒她们注意休息:“别太着急,还有半个月才到纽约,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

顾星晚点点头,却没停下手里的笔:“我想早点把草图画出来,好让工厂尽快打样,万一有问题还能修改。”

林疏桐也附和道:“对啊,智能面料的样品还需要测试,晚了就赶不上开展了。”

沈砚辞无奈地笑了笑,从包里拿出两盒眼罩:“那至少先睡会儿,养足精神才能更好地干活。”

顾星晚接过眼罩,看着笔记本上的草图,心里充满了干劲。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她们一直保持着这份热爱和坚持,就一定能在设计的路上走得更远,让牡丹的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绽放。

吉卡尔刚在米兰工作室里敲定完新一季面料的配色方案,指尖还沾着些许未干的颜料,助理匆匆敲开房门说“顾星晚小姐已抵达东京展区”时,他手里的调色刀“当啷”一声落在漆盘里。他几乎是立刻从椅子上弹起来,抓起搭在椅背上的深灰色西装外套就往门口走,连助理递来的文件夹都忘了接。

“确认是顾?那个用银线绣白牡丹的顾?”他一边快步走向电梯,一边又追问了一遍,语气里藏不住的急切。去年巴黎时装周上,他偶然看到顾星晚“露华浓”系列的展讯照片,那件真丝主裙上若隐若现的银线牡丹,让他对着屏幕看了整整半小时——他从未想过,东方牡丹能被诠释得如此清雅,连丝线的光泽都像含着晨露。

坐上去往东京的飞机时,吉卡尔还在反复翻看着手机里存的“露华浓”系列细节图,指尖一遍遍划过屏幕上的牡丹纹样。他想起自己前两年设计的“花宴”系列,总觉得用亮片堆砌的牡丹少了点灵气,此刻突然有了新的想法:或许可以像顾星晚那样,用更细腻的工艺去呈现花瓣的层次,而不是靠夸张的元素吸引眼球。

飞机降落后,他连酒店都没去,直接让司机往展区赶。刚走到展厅入口,就看到顾星晚正站在她的“露华浓”短款外套前,跟一位观众讲解牡丹纤维的特性。阳光透过玻璃天花板落在她身上,连她认真讲解时微微蹙起的眉头,在吉卡尔眼里都透着对设计的热忱。

他快步走过去,在离顾星晚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先轻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西装领口,才笑着开口,声音里带着难掩的喜悦:“顾小姐?我是吉卡尔,从米兰来的。去年看到你的‘露华浓’系列,我就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聊聊——你的牡丹,太迷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