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205章 —瑞士收藏家的私人晚宴两天后举行

顾星晚把最后一枚珍珠母贝纽扣嵌进香槟色礼服的驳领时,工作室的落地窗外正飘着初秋的细雨。玻璃上凝着薄雾,将对面老洋房的尖顶晕成模糊的奶白色,娜迪莎踩着及膝长靴走进来,靴筒沾着细碎的雨珠,在地板上洇出小小的湿痕。

“试穿样衣的模特到了,”娜迪莎把烫金邀请函放在工作台一角,指尖划过卡片上“瑞士私人晚宴”的花体字,“收藏家雨果·冯·施陶芬贝格,据说他的藏品里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刺绣圣衣,这次晚宴要穿‘能对话历史’的衣服,我们得赌一把。”

顾星晚放下针线,指尖捏着的顶针还泛着银光。她拿起邀请函凑近灯光,卡纸边缘压着暗纹,是十五世纪佛罗伦萨丝绸的缠枝图案,“对话历史不是复刻,得让现代剪裁接住老工艺的魂。上次看的那本《欧洲织锦档案》里,奥布松挂毯的蓝金配色或许能用,你记得吗?那种像浸过葡萄酒的深蓝,叠着暗金提花。”

娜迪莎点头,从帆布包里掏出速写本,翻到画满草图的一页:“我画了三套方案,第一套走织锦路线,用提花重缎做鱼尾裙,上半身搭可拆卸的羽纱披肩,披肩边缘绣奥布松挂毯里的独角兽纹样;第二套玩材质碰撞,黑色丝绒鱼尾裙配银狐毛领,裙身用激光雕刻出中世纪手稿的花纹,灯光下会显立体感;第三套冒险点,用亚麻混纺的硬挺面料做A字裙,裙摆拼贴不同时期的蕾丝碎片,像把博物馆的展品拆了重组。”

顾星晚凑过去看草图,笔尖在第二套方案上停顿:“丝绒加激光雕刻可行,但手稿花纹太细,激光容易断,得找专门做激光切割的工厂调参数。还有银狐毛领,上次联系的供应商说今年配额少,得加价,要不要换成貉子毛?手感差不多,价格能压下来三分之一。”

“不行,”娜迪莎把速写本往桌上一扣,语气斩钉截铁,“雨果的晚宴上肯定有不少皮草,貉子毛显廉价,银狐毛的光泽度才够撑场面。我下午再打几个电话,实在不行就去海宁的市场跑一趟,两天时间够来回。”

顾星晚没再反驳,她知道娜迪莎的脾气,一旦认准某个细节就不会妥协。工作室靠墙的货架上堆着各色面料,从意大利进口的真丝到国产的云锦,每卷布上都别着标签,记着成分和用途。她抽出一卷深蓝提花重缎,展开时布料垂坠的弧度像流水,暗金的缠枝纹在灯光下若隐若现。

“第一套的披肩得用手工刺绣,机器绣不出独角兽鬃毛的层次感,”顾星晚用手指顺着布料的纹路划动,“我联系的苏绣师傅说能赶工,但要加钱,而且得把纹样扫描过去,让她先出小样。你去跑皮草的时候,我盯着刺绣和激光雕刻,分工来。”

娜迪莎应了声,转身去收拾行李,帆布包拉链拉到一半又停下:“对了,模特的尺寸要不要再确认一遍?上次报的三围怕有误差,尤其是腰围,要是裙子太松就完了。”

“已经让她下午过来试胚布了,”顾星晚拿起软尺,在工作台上比量,“胚布用白棉布,先把版型定死,后面换面料就不会出问题。激光雕刻的工厂我也联系好了,明天一早把纹样文件发过去,让他们先试雕一小块丝绒,看看效果。”

傍晚的时候,试穿胚布的模特来了。女孩叫林溪,是个刚毕业的模特,身形纤细,肩线流畅,正好能撑起鱼尾裙的版型。顾星晚帮她穿上白棉布胚裙,蹲在地上调整裙摆的弧度,娜迪莎则拿着软尺在旁边记录:“腰围再收一厘米,臀围放半厘米,裙摆的开衩位置往上移三厘米,走路的时候能露出脚踝,显腿长。”

林溪对着镜子转了个圈,胚布虽然朴素,但剪裁利落,已经能看出裙子的轮廓。“这三套裙子会不会太隆重了?”她小声问,“我之前参加的晚宴都穿小礼裙,这种拖尾的会不会不方便?”

“雨果的晚宴不一样,”娜迪莎把软尺绕回手腕,“他收藏的都是古董,来的客人非富即贵,穿得隆重才是尊重。而且这三套裙子都有小心机,比如第二套的鱼尾裙开衩到大腿,走路的时候不会绊到,第三套的A字裙裙摆是活的,坐下来能往上折,不占地方。”

顾星晚调整好胚布的拉链,站起身:“明天面料到了就开始做样衣,你后天下午过来试穿成品,记得穿裸色高跟鞋,搭配裙子效果最好。”

林溪点头应下,拎着包离开时,外面的雨已经停了,天边泛着淡淡的橘色。顾星晚把胚布叠好,放进密封袋里,娜迪莎正对着电脑修改纹样,屏幕上中世纪手稿的花纹被放大,细小的藤蔓缠绕着拉丁文,“激光雕刻的师傅说,这种花纹得把线条加粗0.5毫米,不然雕刻出来会断,我得重新描一遍。”

“我来帮你,”顾星晚拉过一把椅子坐下,“你描左边,我描右边,争取今晚把文件弄好,明天一早发过去。”

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两人脸上,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在安静的工作室里此起彼伏。窗外的夜色越来越浓,老洋房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顾星晚揉了揉发酸的眼睛,看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已经十一点了,纹样才描了一半。

“要不先睡吧,明天早起再弄,”娜迪莎打了个哈欠,眼底泛着红,“你明天还要盯刺绣和面料,别熬垮了。”

顾星晚摇摇头,喝了口冷掉的咖啡:“激光雕刻的时间本来就紧,文件晚发一天,后面就赶不上了。再坚持会儿,最多还有一个小时就能弄完。”

娜迪莎没再说话,重新低下头描纹样。指尖的鼠标指针在屏幕上移动,细小的线条逐渐变得清晰,那些中世纪的藤蔓仿佛有了生命,在黑色的背景里蜿蜒生长。凌晨一点的时候,文件终于修改完成,顾星晚把文件保存好,发给激光雕刻工厂的负责人,才瘫坐在椅子上,感觉肩膀都快僵了。

“我定了明天早上七点的高铁去海宁,”娜迪莎收拾好电脑,“你明天上午去苏绣师傅那里拿小样,下午去激光工厂看试雕效果,有事随时打电话。”

“知道了,”顾星晚点点头,“你路上注意安全,皮草要是实在拿不到,就及时说,我们再想办法。”

第二天一早,娜迪莎就拖着行李箱去了高铁站。顾星晚简单吃了点早餐,就拿着扫描好的独角兽纹样,去了苏绣师傅的工作室。师傅姓陈,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指虽然有些褶皱,但灵活得很,绣绷上已经绷好了一小块深蓝羽纱,独角兽的轮廓已经显现,鬃毛用的是金线,在光线下闪着细弱的光。

“这纹样好看是好看,就是太费眼睛,”陈师傅放下绣花针,指着鬃毛的部分,“这里得用掺了金线的真丝线,一层一层叠上去,才能有蓬松的感觉。我昨晚绣到三点,才绣完这么点,要想赶在后天中午之前绣完整个披肩,得再找两个徒弟帮忙。”

顾星晚凑近看了看,金线和真丝线的衔接处很自然,看不出痕迹,“麻烦您了,工钱我再给您加两千,您多找几个人,一定要赶出来。”

“钱不是问题,”陈师傅摆摆手,“我就是喜欢这种老纹样,能把它绣出来,也是缘分。你下午再来,我让徒弟们一起绣,应该能赶出来。”

从苏绣工作室出来,顾星晚又去了激光雕刻工厂。工厂在郊区,厂房很大,机器运作的声音嗡嗡作响。负责人领着她到样品区,一块黑色丝绒上已经雕好了中世纪手稿的花纹,用手摸上去,花纹的边缘有些粗糙,“线条还是太细了,而且雕刻的深度不够,灯光下不明显。”

负责人皱了皱眉:“要是再加深深度,丝绒的纤维容易断,会起球。线条加粗的话,又会破坏纹样的精致感,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顾星晚拿起样品,对着灯光看了看,花纹的轮廓确实不够清晰。她想了想,从包里掏出手机,翻出之前存的中世纪手稿照片:“能不能在花纹的边缘雕出浅沟,不用太深,只要有阴影就行,这样灯光照过来,就能显立体感。”

负责人拿着样品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可以试试,我让工人调整一下参数,再试雕一块,你等半个小时。”

顾星晚在工厂的休息区等着,心里有些着急。娜迪莎刚才发微信说,海宁的皮草市场里,银狐毛领的价格比之前谈的高了五百块,而且只有最后三条,问她要不要订。顾星晚立刻回复“订”,不管多少钱,先把皮草拿到手再说。

半个小时后,新的样品出来了。这次雕刻的花纹边缘有浅浅的沟,对着灯光看,确实有立体感,而且丝绒的纤维也没断。顾星晚满意地点点头:“就按这个参数来,先雕十条裙子的面料,后天早上我来拿。”

从工厂出来,已经是下午三点了。顾星晚又去了陈师傅的工作室,披肩已经绣了一半,三个徒弟围着绣绷,手里的绣花针飞快地穿梭。陈师傅正在绣独角兽的眼睛,用的是黑色的珍珠米珠,钉在羽纱上,显得格外有神。

“再过一夜,明天中午就能绣完,”陈师傅放下针,“你明天中午来拿,我再给你熨烫好,直接就能用。”

顾星晚松了口气,又马不停蹄地去了面料市场,拿之前订好的深蓝提花重缎和亚麻混纺面料。老板已经把面料打包好,整整三大卷,顾星晚雇了个三轮车,才把面料运回工作室。

回到工作室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顾星晚把面料摊开,检查有没有瑕疵,深蓝提花重缎的光泽度很好,没有勾丝的地方,亚麻混纺面料也很挺括,适合做A字裙。她刚把面料整理好,娜迪莎就打来了电话,声音里带着疲惫:“皮草拿到了,我现在在高铁站,晚上十点能到工作室,你把裙子的版型准备好,我回来就开始做样衣。”

“好,”顾星晚应道,“我已经把面料拿回来了,你路上注意安全。”

挂了电话,顾星晚开始准备做样衣的工具,缝纫机、锁边机、熨斗,一一检查好,又把胚布的版型拓在面料上,用粉笔画出轮廓。晚上十点的时候,娜迪莎拖着行李箱回来了,皮草用塑料袋包着,挂在手臂上,“赶紧开始做,争取今晚把第一套的裙子做好。”

两人分工合作,顾星晚负责裁剪面料,娜迪莎负责缝制。缝纫机的声音在工作室里响起,深蓝提花重缎在顾星晚的剪刀下逐渐变成裙子的形状,娜迪莎则踩着缝纫机,把裙摆的弧度缝出来,每一针都很细密,生怕出一点差错。

凌晨三点的时候,第一套的鱼尾裙终于做好了。顾星晚把裙子挂在衣架上,对着灯光看了看,提花的暗金纹样在深蓝的底色上很显眼,裙摆的弧度也很流畅。娜迪莎靠在椅子上,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歇会儿吧,明天还要做另外两套,别熬坏了。”

顾星晚点点头,把裙子套在防尘袋里,“明天早上先去拿披肩,然后回来做第二套的丝绒裙,下午试穿,时间应该够。”

第二天早上八点,顾星晚去陈师傅的工作室拿披肩。披肩已经绣好了,深蓝羽纱上,独角兽的轮廓清晰,鬃毛用金线绣得蓬松,眼睛的米珠闪着光,“太漂亮了,”顾星晚忍不住赞叹,“谢谢您,陈师傅。”

“喜欢就好,”陈师傅笑了笑,“希望你的客人能喜欢。”

从陈师傅那里回来,娜迪莎已经把第二套的丝绒面料裁剪好了。两人又开始缝制丝绒裙,丝绒面料容易掉毛,裁剪的时候,地上落满了黑色的碎毛。娜迪莎小心翼翼地踩着缝纫机,生怕毛絮卡进机器里,顾星晚则负责给丝绒裙装拉链,每一步都很谨慎。

中午的时候,第二套的丝绒裙也做好了。顾星晚把激光雕刻好的花纹面料缝在裙身上,花纹和丝绒的底色很搭,灯光下,中世纪手稿的纹样立体感十足。下午两点的时候,林溪来了,开始试穿成品。

第一套的深蓝提花鱼尾裙,搭配绣着独角兽的羽纱披肩,林溪穿上后,显得优雅又高贵。娜迪莎帮她调整好披肩的位置,“再转个圈看看,裙摆有没有问题。”

林溪转了个圈,裙摆的弧度很流畅,提花的纹样在走动时若隐若现。第二套的黑色丝绒鱼尾裙,搭配银狐毛领,林溪穿上后,气质立刻变了,显得冷艳又大气。顾星晚帮她把毛领整理好,“毛领的位置刚好,不会挡到脖子。”

第三套的亚麻混纺A字裙,裙摆拼贴了不同时期的蕾丝碎片,有十六世纪的威尼斯蕾丝,也有十九世纪的尚蒂伊蕾丝,颜色从米白到浅黄,层次很丰富。林溪穿上后,显得活泼又复古,“这套裙子好特别,感觉像把不同时代的东西穿在了身上。”

“就是要这种效果,”娜迪莎满意地点点头,“雨果喜欢历史,这套裙子正好能和他的藏品对话。”

试穿结束后,顾星晚把三套裙子都熨烫好,放进防尘袋里。娜迪莎则联系了快递公司,明天一早就把裙子寄到瑞士,确保能在晚宴前送到。

晚上的时候,两人终于闲了下来,坐在工作室的地板上,喝着红酒,看着墙上挂着的三套裙子。窗外的夜色很浓,灯光照在裙子上,深蓝的提花、黑色的丝绒、浅黄的蕾丝,都闪着柔和的光。

“你说雨果会喜欢吗?”顾星晚喝了口红酒,语气里带着一丝不确定。

“肯定会,”娜迪莎很有信心,“我们花了这么多心思,从面料到纹样,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而且这三套裙子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正好符合他‘对话历史’的要求。”

顾星晚笑了笑,没再说话。她想起这两天的忙碌,从设计方案到找面料,从刺绣到激光雕刻,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但当看到三套裙子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时,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

晚宴结束后,林溪第一时间给顾星晚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她还没换下那条拼贴蕾丝A字裙,裙摆上的威尼斯蕾丝沾了点香槟酒渍,却意外添了几分生动。“雨果先生拉着我聊了快半小时,说这裙子让他想起祖母留下的蕾丝桌布,”林溪捂着嘴笑,背景里还能听到宾客散场的低语,“他还问设计师是谁,我把你们的名字和工作室地址都给他了,说不准以后有合作呢!”

顾星晚盯着屏幕里的蕾丝裙摆,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工作台边缘——那里还留着裁剪亚麻面料时的细毛。“酒渍记得用中性洗涤剂轻揉,别用刷子,不然蕾丝会勾丝,”她叮嘱道,语气里藏不住的在意,“等你回来,我们把这条裙子好好修整下,说不定能当样品挂在工作室。”

娜迪莎凑到镜头前,抢过话头:“有没有人夸你穿第二套丝绒裙的样子?我跟你说,那银狐毛领在灯光下肯定像裹了层月光,比那些穿貂皮的贵妇好看多了!”林溪笑着点头,说有位法国设计师追问丝绒上的激光花纹是哪家工厂做的,她也一并把激光雕刻厂的联系方式推了过去。

挂了电话,工作室里的空气还带着兴奋的余温。娜迪莎把林溪发来的照片打印出来,贴在墙上的灵感板上——照片里林溪站在文艺复兴风格的油画前,蕾丝裙摆与画中少女的裙摆隔空呼应,像是跨越了几个世纪的对话。“以后我们可以专门做‘历史对话’系列,”娜迪莎指着照片,眼睛发亮,“比如用唐代宝相花纹做现代旗袍,用维多利亚时期的鲸骨撑做极简风礼服,肯定有意思。”

顾星晚没接话,转身从货架上翻出一本泛黄的《欧洲蕾丝史》。书页间夹着她之前画的草图,有几页还沾着咖啡渍。她翻到威尼斯蕾丝的章节,指尖划过插图里复杂的缠枝纹:“但不能只复刻,得找到老工艺和现代生活的平衡点。比如这次的A字裙,要是用纯古董蕾丝,既不结实也不适合日常活动,混纺面料加拼贴就刚好。”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陈师傅打来的。“星晚啊,上次那个独角兽纹样,我徒弟们都念叨好几天了,”陈师傅的声音带着笑意,“说好久没绣过这么有意思的纹样,问你们下次还有没有活儿,哪怕不赚钱,她们也想试试。”顾星晚心里一暖,连忙说以后肯定有合作,还约了周末去陈师傅工作室,看看徒弟们的绣品。

挂了陈师傅的电话,娜迪莎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上次去海宁,看到这个就想着给你带的。”打开盒子,里面是枚银质顶针,边缘刻着细小的缠枝纹,“你之前那个顶针不是磨得发亮了吗?这个刚好替换。”顾星晚拿起顶针,套在指尖试了试,大小正好,冰凉的银质贴着皮肤,竟有种莫名的踏实感。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室突然忙了起来。先是雨果先生的助理发来邮件,问能不能为他下个月的艺术展设计几套工作人员服装,要求延续“历史对话”的风格;再是之前联系的激光雕刻厂,说有客户看到丝绒裙上的花纹,想定制类似的面料;甚至还有几家时尚杂志,想约顾星晚和娜迪莎做专访,聊聊这次瑞士晚宴的设计故事。

娜迪莎负责对接这些合作意向,每天抱着电脑跟客户沟通细节,一会儿要调整艺术展服装的配色,一会儿要确认激光面料的起订量。顾星晚则把更多精力放在设计上,她翻出之前收集的资料,有敦煌壁画的纹样,有日本江户时代的友禅染图案,还有老上海月份牌上的旗袍款式,想从中找新的灵感。

这天下午,林溪带着那条拼贴蕾丝A字裙回到工作室。裙摆上的香槟渍已经清理干净,但顾星晚还是仔细检查了每一块蕾丝碎片,用小剪刀剪掉勾出来的线头,再用蒸汽熨斗轻轻熨烫。“这条裙子得好好保存,”她一边熨烫一边说,“以后说不定能当我们工作室的代表作,给客户看的时候也有底气。”

林溪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顾星晚认真的样子,突然说:“其实那天晚宴上,有位客人说,这条裙子让她想起小时候外婆给她缝的百家被,虽然都是碎布拼的,但特别温暖。”顾星晚手上的动作顿了顿,抬头看向林溪,眼底闪过一丝惊喜:“温暖?这倒是我们之前没考虑到的,原来老工艺不仅能对话历史,还能唤起回忆。”

娜迪莎刚好从外面回来,听到这话,立刻掏出速写本:“那我们下次可以做个‘回忆’系列!比如用妈妈织的旧毛衣拆成线,织成新的围巾;用奶奶的旧手帕做连衣裙的内衬,既环保又有意义。”顾星晚点点头,接过速写本,在上面画了个简单的毛衣围巾草图,还在旁边标注“用羊毛混纺线,保留旧毛衣的纹理”。

周末的时候,顾星晚和娜迪莎一起去了陈师傅的工作室。工作室比她们上次来的时候热闹多了,几个年轻徒弟围在绣绷前,有的在绣牡丹,有的在绣仙鹤,针脚虽然不如陈师傅细腻,但也有模有样。陈师傅拿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徒弟们绣的小物件,有荷包、有扇面,还有绣着卡通图案的手机壳。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鲜的,我就教她们把老纹样和新元素结合,”陈师傅拿起一个绣着哆啦A梦的荷包,笑着说,“你看,用苏绣的针法绣卡通形象,年轻人喜欢,也能让更多人知道苏绣。”顾星晚拿起荷包,摸了摸上面的针脚,确实很精致,“以后我们设计服装,也可以加这些小元素,比如在礼服的口袋里绣个小图案,既特别又有心意。”

从陈师傅工作室回来,两人路过一家老布店。店里挂着各种颜色的土布,有藏青的、有靛蓝的,还有带着细小花纹的。老板娘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看到她们盯着土布看,就热情地介绍:“这都是老手艺织的布,结实得很,以前农村里都用这个做被子、做衣服。”

娜迪莎拿起一块靛蓝土布,对着光看了看:“这布的颜色真好看,比现在的化学染料自然多了。”顾星晚也拿起一块,摸了摸布料的纹理,粗粝却很有质感:“我们可以用这个做外套的面料,搭配真丝内衬,既复古又舒服。”老板娘听了,连忙说可以给她们打折,还留了联系方式,说以后要不可以直接找她。

回到工作室,顾星晚把靛蓝土布铺在工作台上,用粉笔画出外套的轮廓。娜迪莎则在旁边查资料,看看有没有关于土布的历史故事,想把故事融入设计里。“原来这种土布叫‘老蓝布’,以前江南地区的妇女都用它做围裙,”娜迪莎念着资料,“我们可以在外套的袖口绣上围裙的花纹,再配个同色系的头巾,还原老江南的感觉。”

顾星晚点点头,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土布。土布的纤维很粗,裁剪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不然容易剪歪。娜迪莎则在旁边准备针线,选了和土布颜色相近的棉线,说要手工缝制袖口,这样更有老手艺的味道。

晚上的时候,外套的雏形已经出来了。顾星晚把外套套在人体模型上,调整领口的弧度,娜迪莎则在袖口绣花纹。灯光下,靛蓝的土布泛着柔和的光,手工缝制的针脚虽然不整齐,却有种独特的温度。“你看,这样是不是比机器缝制的更有感觉?”娜迪莎指着袖口的花纹,语气里带着骄傲。

顾星晚嗯了一声,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一块老银饰——那是她外婆留下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我们可以把这个银饰缝在领口,”她说着,把银饰放在领口处比划,“既好看,又能增加设计的故事感。”娜迪莎眼前一亮,连忙找针线,帮忙把银饰缝在领口上。

第二天一早,雨果先生的助理发来邮件,说艺术展的工作人员服装,希望能用敦煌壁画的纹样。顾星晚和娜迪莎立刻翻出敦煌壁画的资料,有飞天的飘带,有莲花的纹样,还有卷草纹。“飞天的飘带可以用在连衣裙的裙摆上,”顾星晚指着资料里的图片,“用轻薄的真丝面料,走路的时候能飘起来,像飞天一样。”

娜迪莎则看中了莲花纹样:“我们可以用激光雕刻把莲花纹刻在马甲上,里面搭配白色衬衫,既正式又有设计感。”两人越聊越兴奋,很快就画出了三套方案,一套是飞天飘带连衣裙,一套是莲花纹马甲套装,还有一套是卷草纹长袍,都融入了敦煌元素。

把方案发给雨果先生的助理后,两人又开始准备时尚杂志的专访。杂志编辑说,想拍一组她们工作室的照片,还要拍她们设计的服装。顾星晚把之前做好的三套晚宴礼服、老蓝布外套都挂了出来,娜迪莎则收拾工作室,把速写本、面料样本都摆整齐,还在工作台上放了一杯咖啡,营造出忙碌又温馨的氛围。

专访那天,摄影师来了,对着工作室拍了很久。顾星晚和娜迪莎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一个穿老蓝布外套,一个穿飞天飘带连衣裙的样衣,对着镜头讲述设计故事。“我们希望每一件衣服都有自己的故事,”顾星晚对着镜头说,“不管是老工艺还是新科技,都是为了让衣服更有温度,更能打动人心。”

专访结束后,编辑说会在下一期杂志的封面刊登她们的照片,还会用大篇幅介绍她们的设计理念。娜迪莎拿着编辑留下的杂志样刊,翻到封面位置,想象着自己和顾星晚的照片印在上面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没想到我们也能上杂志封面,以前想都不敢想。”

顾星晚也笑了,她看着工作室里挂着的衣服,从瑞士晚宴的三套礼服,到老蓝布外套,再到敦煌元素的样衣,每一件都凝聚着她们的心血。“其实我们只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她说,“能被认可,能让更多人喜欢老工艺,就已经很满足了。”

没过多久,雨果先生的助理回复邮件,说三套敦煌元素的服装方案都通过了,还让她们尽快做出样衣,下个月就要用。顾星晚和娜迪莎立刻开始准备,联系面料供应商,找激光雕刻厂,还去了一趟敦煌文化研究所,请教专家关于壁画纹样的细节,确保设计不会出错。

这天晚上,工作室里又亮起了灯。顾星晚在裁剪真丝面料,准备做飞天飘带连衣裙,娜迪莎则在电脑上修改莲花纹的激光雕刻文件。窗外的夜色很浓,偶尔有汽车驶过,灯光透过窗户,在工作台上投下流动的光影。“你说,以后我们会不会有自己的品牌店?”娜迪莎突然问,手指还在键盘上敲击着。

顾星晚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灵感板,上面贴满了照片和草图,还有客户的感谢信。“会的,”她肯定地说,“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一直喜欢,总有一天会有自己的品牌店,让更多人穿上我们设计的衣服,感受到老工艺的魅力。”

娜迪莎嗯了一声,重新低下头修改文件。工作室里很安静,只有剪刀裁剪面料的声音,和键盘敲击的声音,偶尔还能听到两人的低语,讨论着设计的细节。窗外的月亮升了起来,洒下淡淡的月光,落在工作台上的面料上,像给面料镀上了一层银。

她们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设计要做,但只要她们一起努力,一起坚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那些面料、针线、纹样,不仅是服装的一部分,更是她们对设计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而这场关于老工艺与新设计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美的风景要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