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莹火虫下的星光 > 第166章 ——顾星晚 闭关三月设计服装

深秋的雨丝敲打着工作室的玻璃窗,顾星晚将最后一把黄铜锁扣在门把手上时,指腹触到了金属表面凝结的凉意。她抬头望了眼被梧桐叶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天空,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电梯,皮箱滚轮碾过大理石地面的声响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清晰。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了两下,是助理发来的消息:“秦先生那边确认过了,三个月内不会有任何非必要打扰。”

指尖在屏幕上悬停片刻,终究还是按灭了屏幕。电梯镜面映出她眼下淡淡的青黑,高领羊绒衫遮住了半张脸,只露出一双过分清亮的眼睛,像浸在古井里的黑曜石。三个月,足够让满城的梧桐叶落尽,也足够让她把那些盘桓在心头的褶皱一一熨平,然后为秦聿之裁出一身足以惊艳时光的衣裳。

工作室在老城区一栋翻新的洋楼里,二楼整层被打通成开放式空间,挑高的穹顶垂下三盏古董水晶灯,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爬满常春藤的砖墙。顾星晚推开沉重的木门时,壁炉里的火光正跳跃着舔舐松木柴,空气里浮动着雪松与檀香混合的暖意。她把皮箱放在柚木长桌旁,第一件事就是将窗帘全部拉严,再打开墙角的恒温恒湿系统——指针缓缓滑向22c,55%湿度,这是最适合面料舒展的数值。

长桌上早已码放着助理提前备好的材料,意大利产的羊毛法兰绒像暗夜里的深海,英国威尔士亲王格纹布在顶灯折射下泛着细碎的光泽,还有那块从苏杭特意寻来的云锦,孔雀蓝的底面上织着暗金色的缠枝莲,在光线下流转着流动的晕彩。顾星晚伸出手指轻轻抚过云锦表面,指尖传来细微的凹凸感,仿佛触到了时光沉淀的纹路。

她记得第一次见到秦聿之是在去年的慈善晚宴上。男人穿着一身深炭灰西装站在宴会厅中央,袖口露出的腕表链扣折射出冷冽的光。周围是衣香鬓影的喧嚣,他却像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眼神淡漠地掠过觥筹交错的人群,直到目光落在她身上时,才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涟漪。后来他的特助递来一张烫金名片,上面只有“秦聿之”三个字,以及一行低调的联系方式。

“秦先生希望您能为他设计出席明年一月商业峰会的礼服。”特助说话时语气恭敬,却掩不住眼底的审慎,“要求只有一个——要配得上他拿下的那片开发区。”

顾星晚当时正对着工作室窗外的雪发怔,那片被秦氏集团收入囊中的开发区她有所耳闻,在城市边缘的滨江地带,曾经是破败的码头和仓库,如今却要被改造成集科技园区与艺术中心于一体的新城。她摩挲着名片上凹凸的字迹,忽然想起晚宴上秦聿之领口那粒歪了半分的领扣——那样一丝不苟的人,竟会允许这样微小的瑕疵存在,就像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涡流。

第一个星期,顾星晚几乎没碰过针线。她把自己埋在资料堆里,秦氏集团近十年的年报摊开在地毯上,开发区的设计蓝图铺满了整张绘图桌。她反复观看秦聿之过往出席活动的视频,看他在谈判桌上如何用修长的手指轻叩桌面,看他穿过人群时肩膀微沉的弧度,甚至放大画面研究他耳垂下方那颗极淡的痣——这些细微的特质,都该被妥帖地藏进衣料的褶皱里。

深夜的工作室格外安静,只有老式唱片机里流淌出肖邦的夜曲。顾星晚坐在地板上,背靠着壁炉,膝头摊着本19世纪的裁缝手册。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维多利亚时期的剪裁秘法,钢笔标注的字迹已经褪色,却依然能辨认出“肩线需比实际肩宽收窄半英寸,方显挺拔”这样的字句。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好的衣裳是人的第二层皮肤,要懂骨骼的弧度,懂肌肉的纹理,更要懂藏在皮囊下的魂魄。”

第七天清晨,顾星晚在晨光里画出了第一版草图。她站在画板前,铅笔在纸上沙沙游走,秦聿之的轮廓在笔尖逐渐清晰:收窄的肩线要衬得他肩背如刀削般利落,腰线需比常规提高半寸,拉长双腿的比例,而袖口要留足三厘米的余量,方便他习惯性地将拇指抵在袖口内侧。画到领口时,她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将标准的温莎领改成了略带弧度的俱乐部领——这样在系领带时,领口会自然形成一道柔和的褶皱,像冰封河面下悄然融化的春水。

撕毁第七版草图时,窗外的梧桐叶已经落了大半。顾星晚把揉成团的画纸扔进废纸篓,纸团撞击内壁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刺耳。她走到面料架前,指尖划过那块孔雀蓝云锦,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秦聿之不是需要一身招摇的华服,他是要一件能承载起整个开发区未来的衣裳,要沉稳如大地,又要暗藏锋芒,像深埋在岩层里的钻石。

那天下午,顾星晚把所有花哨的面料都收进了储藏柜,只留下那块深炭灰的羊毛法兰绒和威尔士亲王格纹布。她重新坐在绘图桌前,这次没有急着动笔,而是闭上眼睛回想秦聿之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样子——他站在巨大的区位图前,黑色大衣的下摆被穿堂风掀起一角,眼神坚定地说着“这里会成为城市的新心脏”,阳光落在他鬓角的银丝上,竟有种惊心动魄的温柔。

铅笔再次落下时,线条变得克制而精准。驳领宽度控制在8厘米,既不会显得过于古板,又比时下流行的窄驳领多了几分威严;口袋盖做成斜插式,弧度恰好能贴合他插兜时的手型;后腰的绳道要比常规收得更紧,在行走时会自然形成两道利落的折线,像航船破开海浪时留下的轨迹。画到最后,顾星晚在西装内侧口袋的位置轻轻画了个小标记——那里要缝一个暗袋,用来放他随身携带的那枚旧怀表。

开始裁剪那天,顾星晚换上了一身素色棉麻工作服。她站在长桌前,将羊毛法兰绒铺平,用镇纸固定住四角,再用粉饼沿着纸样边缘细细描画。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落在面料上,投下一道道金色的条纹,她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布料上的粉笔线重叠在一起。裁剪刀划过面料的声音极其清脆,像初春冰层碎裂的声响,每一刀都必须精准到毫米,这是父亲教她的第一课:“裁错一分,缝制时就会差出一寸,穿在身上便处处别扭。”

裁到袖窿弧度时,顾星晚忽然停了手。她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冷风裹挟着湿意灌进来,吹得她额前的碎发微微颤动。街角的咖啡馆飘来拿铁的香气,混合着深秋特有的清冽气息,她忽然想起秦聿之在采访里说过,他最喜欢的季节是深秋,因为“万物沉淀,锋芒内敛”。手指在粉饼上顿了顿,她最终还是将袖窿的弧度修改了0.5厘米——这样抬臂时,面料会自然形成一道优雅的褶皱,像秋日晴空里舒展的流云。

缝制的过程像一场漫长的修行。顾星晚把自己埋在缝纫机与熨斗之间,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她用最传统的手工锁边,每厘米要缝五针,针脚细密得像昆虫的翅膀;钉纽扣时采用十字交叉缝法,确保纽扣在受力时不会倾斜;就连衬里与面料的拼接处,都用了隐蔽的三角针,从外面看浑然一体,只有翻开内里才能发现那些细密如蛛网的针脚。

深夜工作时,她会泡一杯浓茶放在手边。茶水凉透了也顾不上喝,直到指尖被针尖刺破,血珠滴落在洁白的衬里上,才惊觉已是凌晨。她连忙用清水冲洗伤口,看着那点猩红在水中晕开,忽然想起三年前在巴黎时装周后台,秦聿之的特助匆匆跑来,说秦先生的西装袖口勾破了。她当时蹲在地上,用同色丝线一针一线地修补,秦聿之就站在旁边,皮鞋尖离她的膝盖只有几厘米的距离,她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消毒水味——后来才知道,那天他刚从医院探望生病的母亲赶来。

“秦先生有轻微的洁癖,所有贴身衣物必须用中性洗涤剂手洗。”助理发来的信息还存在手机备忘录里。顾星晚在缝制里衬时,特意选用了未经染色的有机棉,又在领口内侧缝了一圈极薄的真丝包边——这样即使长时间佩戴领带,也不会磨红他颈后的皮肤。她甚至在西装口袋内侧缝了块小小的标签,上面用金色绣线绣着一个极小的“顾”字,像枚隐秘的印章。

第三十七天,顾星晚开始处理西装的细节。她把威尔士亲王格纹布裁成领带的形状,用熨斗反复熨烫,直到布料服帖得像第二层皮肤。打样时,她尝试了七种不同的打法,最终选择了四手结——这种结型大小适中,领结下方会自然形成一道深邃的凹槽,像山涧里静默的深潭。她又在领带上缝了个极小的暗扣,确保它不会在活动时松动,就像秦聿之永远不会在谈判桌上露出丝毫破绽。

修改驳领角度那天,窗外飘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顾星晚站在窗前,看着雪花簌簌落在光秃秃的梧桐枝桠上,忽然觉得那雪落在秦聿之的肩头,定会与深炭灰的西装形成绝妙的对比。她回到工作台前,将驳领的倾斜角度调整了两度,这样在他微微低头时,驳领边缘会与下颌线形成一道呼应的弧线,像远山与地平线相接的轮廓。

随着工期推进,工作室里渐渐堆满了各种工具:码尺、顶针、不同型号的缝针,还有数十种颜色的丝线,从最浅的米白到最深的墨黑,排列得像一道渐变的星河。顾星晚的指尖总是沾着各色的线迹,洗不掉的油墨在指甲缝里沉淀,像岁月在石头上刻下的痕迹。她偶尔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发怔,看黑眼圈如何爬满眼周,看嘴唇如何失去血色,然后笑笑又转身投入工作——父亲说过,好裁缝的手,总是要带着点烟火气的。

距离 deadline 还有十天时,顾星晚完成了西装的雏形。她找来一个与秦聿之身形相似的人体模型,小心翼翼地将西装套在上面。站在三米外打量时,她忽然发现后腰的线条不够流畅,像平静的湖面突然起了涟漪。拆开缝线时,她的手指微微发颤——这意味着之前三天的心血都要重来。

重新缝制后腰时,顾星晚第一次感到了疲惫。台灯的光晕落在她低垂的眼睫上,投下淡淡的阴影,穿针引线的手指偶尔会不听使唤,线头好几次从针眼里溜走。她索性放下针线,走到壁炉前添了块柴,火光映在她眼底,跳动着细碎的光斑。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助理发来的照片:秦聿之在开发区工地上,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正低头与工程师交谈,额前的碎发被风吹得凌乱,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个活生生的人。

顾星晚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忽然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她之前太执着于塑造一个完美的、无懈可击的形象,却忘了秦聿之也是会累的,会在工地上沾满灰尘,会在深夜的办公室里揉着眉心。她拿起剪刀,沿着后腰的缝线剪开,这次没有按照标准尺寸来收缩,而是故意留了0.3厘米的余量——这样在他久坐或弯腰时,面料会自然舒展,像给紧绷的神经松了口气。

最后的工序是熨烫。顾星晚将熨斗调到羊毛档,蒸汽在面料上氤氲开来,带着羊毛特有的温润气息。她先熨平肩头的褶皱,再顺着袖管向下推移,最后是后腰那道关键的折线——熨斗走过的地方,面料服帖得如同第二层皮肤,却又暗藏着呼吸的空间。熨到前襟时,她特意在口袋盖边缘多停留了两秒,那里会留下一道若有若无的折痕,像微笑时嘴角扬起的弧度。

完工那天清晨,顾星晚拉开了所有窗帘。阳光如潮水般涌进工作室,瞬间填满了每个角落。她站在人体模型前,看着那件深炭灰西装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泽,威尔士亲王格纹领带斜斜地搭在领口,孔雀蓝云锦被做成了口袋巾,一角从西装口袋里探出来,像寒夜里悄然绽放的星火。

她伸出手,轻轻拂过西装的翻领。指尖传来羊毛温暖的质感,能清晰地感受到内里细密的针脚,像触摸到一颗沉稳有力的心跳。三个月,窗外的梧桐叶落尽了,壁炉里的柴火烧成了灰烬,而她终于把那些关于骨骼、肌理与魂魄的理解,都缝进了这一身衣裳里。

手机响起时,顾星晚正对着西装发呆。屏幕上跳动着“秦先生特助”的名字,她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键,听筒里传来恭敬的声音:“顾小姐,秦先生问三个月之期已到,是否方便过去取礼服?”

顾星晚看向窗外,晨光里,常春藤的枯叶间已经冒出了细小的嫩芽。她笑了笑,声音带着久未与人交谈的沙哑,却异常清晰:“请告诉秦先生,他的衣裳,已经等他很久了。”

说完,她挂断电话,转身走到工作台前,拿起那枚绣着“顾”字的标签,轻轻别在了西装内侧的口袋里。阳光穿过水晶灯的棱镜,在标签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永不褪色的星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