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缝之内,光阴悄然流转。
外界荒原的毒瘴日夜交替,时而浓郁如墨,时而稀薄如纱,唯有死寂与危险永恒不变。
缝内,陆沉如同蛰伏的潜龙,摒弃了所有杂念,全身心投入到漫长的疗伤与沉淀之中。
九转还魂丹的药力早已化尽,蕴神丹与回元丹也消耗了大半,伤势的稳定只是第一步,真正的修复,需要水磨工夫,一点一滴地重塑经脉,温养脏腑,弥合识海裂痕。
这个过程,枯燥、痛苦,且极其消耗心神。但陆沉的心境,却在这一次次的痛苦磨砺中,变得愈发沉静坚韧。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将《五行衍道经》运转得如同呼吸般自然,混元灵力如同最细腻的涓流,一遍遍冲刷着受损的脉络,每一次循环,都带走一丝淤塞,滋生一分活力。
他对五行灵力的掌控,在这种极致的精细操作下,不知不觉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尤其是对水行灵力的“滋养”与木行灵力的“生机”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用于疗伤事半功倍。
在疗伤的间隙,他并未闲着,他将从幽冥宗飞舟得来的那幅详尽荒原地图反复研读,结合自身之前的经历,将葬魔渊、毒蝎谷、五行仙府所在山谷等关键地点一一对应,对万瘴荒原的整体格局和危险分布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这对他日后行动至关重要。
同时,他也开始谨慎地研究那枚得自玄冥子的“传承骨戒”,他并未修炼《玄冥真经》,那与他道基相冲。
但他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阅读、理解其中记载的功法原理和秘术奥义。
《玄冥真经》的核心,在于凝练至阴至寒的“玄冥真气”,驾驭死寂之力,功法路数诡谲阴狠,与《五行衍道经》的包容中和、《炎阳真解》的霸烈炽热截然不同。然而,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在摒弃其阴邪杀戮的应用法门后,陆沉试图从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阴”、“寒”、“死寂”这些天地法则的体现。
“水至柔,亦可至寒成冰;火炽热,燃尽亦为死灰。阴阳相生,动静相宜。这玄冥真气所代表的‘极阴’,是否可视为五行之水、乃至太阴之力的某种极致演变?其死寂之意,与万物凋零、轮回寂灭是否暗合?”
他并非要改换门庭,而是以一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借鉴、印证,他将《玄冥真经》中关于能量凝练、神识运用的一些精妙之处,与《五行衍道经》相互对照,竟偶有所得。
例如,《玄冥真经》中一种以神念牵引阴气、形成“阴蚀力场”的法门,虽属性迥异,但其对神识精细操控的思路,却让他对五行轮力场的运用有了新的灵感。
这一日,当他正沉浸在对“阴”与“阳”、“生”与“死”的辩证思考中时,识海内那一直沉寂的五行本源碑虚影,忽然微微震颤了一下,散发出一股混沌朦胧的意蕴。
与此同时,他手腕上那枚融合了五行的混沌本源印记,也传来一丝温热。
福至心灵般,陆沉脑海中灵光一闪!
“混沌生阴阳,阴阳化五行……五行衍万物,万物归混沌……”一段源自《五行衍道经》总纲,以往觉得玄奥晦涩的口诀,此刻如同清泉流过心田,变得无比清晰!
他之前修炼,更多是着眼于五行相生相克,追求五行平衡,混元一体,但此刻,在接触了属性极端的《玄冥真经》和自身修炼的《炎阳真解》后,再反观五行本源碑那包容一切的混沌意境,他忽然有了一种明悟:
混元,并非简单的五行合一!其更高层次的意境,或许是……回归混沌,包容阴阳,演化万物!《五行衍道经》的终极,或许并非是成为一个完美的五行平衡体,而是要以五行为基,触及那诞生五行的源头——混沌!
这个念头如同惊雷,在他识海中炸响,以往修炼中的许多滞涩之处,仿佛瞬间贯通,他对混元灵力的理解,不再局限于五种属性的融合运转,而是提升到了对“本源”和“演化”的层面!
虽然这仅仅是概念上的顿悟,距离实际修行境界还差得远,但却为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道心为之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陆沉睁开双眼,眸中神光湛然,虽然伤势未愈,但精神却前所未有的饱满通透,这次顿悟,价值远超任何丹药功法。
欣喜之余,他也更加冷静。道途漫漫,顿悟只是指明方向,真正的攀登还需脚踏实地。
当务之急,仍是恢复实力,并解决现实的困境。
伤势在稳步好转,但距离痊愈尚需时日,且丹药即将告罄,一直困守此地并非长久之计。
仙府暂时安全,但如同孤岛,缺乏与外界的信息和资源流通,黑风坊市被幽冥宗掌控,风险太大。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幅荒原地图上,在地图边缘,靠近南疆人族势力范围的区域,标注着几个小型散修聚集点和一处名为“枯骨寨”的地方。
枯骨寨被特别标注,说明其并非善地,乃是三教九流、亡命之徒汇聚之所,混乱不堪,但也因此消息灵通,管制相对松散。
“或许……可以冒险去枯骨寨一趟?”陆沉沉吟。
那里风险极高,但也是目前最有可能获取外界信息、交易资源、甚至打探到关于幽冥宗、天煞帮乃至葬魔渊最新动向的地方。
以他筑基后期的修为,只要足够小心,未必不能周旋。
当然,前往之前,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伤势需恢复至七成以上,需炼制一些易容换息的丹药符箓,还需规划好进退路线。
下定决心后,陆沉不再犹豫。他收敛心神,更加专注地疗伤和巩固刚刚获得的感悟。
同时,开始在心中推演易容术、炼制敛息丹和几种保命符箓的方案,百艺殿中的积累和此次的收获,提供了不少材料。
时间在专注中飞快流逝。
岩缝外,荒原的风依旧呜咽,但缝内之人的心,却已如古井无波,又似利剑藏锋,为接下来的行动,默默积蓄着力量。
喜欢从凡尘到九霄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从凡尘到九霄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