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民国十八年,开春,“牛马帮”覆灭月余后
地点: 朱家角镇外果林、榴莲分舵“藤笼”刑房、南街猴戏班、后山野猴谷
“牛马帮”的血腥味尚未在江湖中完全散去,一股带着山林野气、行事更加刁钻诡异的新势力——“吗喽帮”(当地土话,意为“猴子”),如同嗅到腐肉的豺狗,跳了出来。此帮多由被夺了山林的猎户、驯猴人组成,信奉山魈鬼魅,擅长攀爬、陷阱、驯兽,声称受“牛马帮”残魂所托,要为盟友报仇,专事骚扰榴莲帮的果园、货栈,手段阴险难防。
果林诡事:猴尿与捕兽夹
镇外属于榴莲帮的百亩桃林,正值花期,却被一群不知从何而来的野猴糟蹋得一片狼藉。这些猴子不仅啃食花苞、折断树枝,更在蓄水池中排泄,污染水源。看守果园的几名帮众驱赶时,竟接连踩中巧妙隐藏在落叶下的捕兽夹,腿骨断裂,惨不忍睹。树枝上,用猴血画着歪歪扭扭的、似猴似鬼的图案,旁边挂着几串风干的牛马蹄铁,如同某种邪恶的祭奠。
这已非寻常滋扰,而是带着诅咒意味的挑衅!
黄榴莲闻报,眼神微眯。“哪来的野猴子,也敢学人报仇?查!这些猴子的来源!驯猴人的下落!‘吗喽帮’的窝点!”
影子注意到,那些捕兽夹的制作工艺与镇上铁匠铺不同,更粗糙原始,带有明显的山野风格。他派出手下混入市井,打听近期有无陌生驯猴人或猎户团伙出现。
藤笼幽闭:荆棘与山蚂蟥
一名在果林外围设置陷阱时被暗探抓获的、浑身散发着土腥和猴骚味的矮瘦汉子,被关进了分舵仿造捕兽笼打造的“藤笼”刑房。此笼由坚韧的荆棘藤编织而成,内壁布满倒刺。
刀疤将俘虏塞进狭小的藤笼,然后将其悬挂在半空,缓缓旋转。荆棘刺随着转动不断刮擦皮肤,留下细密血痕。这并非剧痛,却是一种持续不断、令人烦躁不安的折磨。
“说!‘吗喽帮’的头目是谁?老巢在哪?还有什么阴损手段?”刀疤的声音在幽闭的空间内回荡。
那汉子起初还龇牙咧嘴地咒骂,但随着藤笼不断旋转,眩晕感和无处不在的刺痛让他逐渐崩溃。
更甚者,刀疤将几条饿了三天的、山里特有的旱地蚂蟥,通过特制的小孔放入笼中。蚂蟥在黑暗中嗅到血气,立刻吸附上去,开始吸血!
视觉被剥夺,只有旋转、刺痛和被吸血的感觉……这种全方位的感官折磨让汉子彻底瓦解。
“……是……是‘猴王’……住在……在后山野猴谷……‘三眼’猴戏班……是……是他们的眼线……他们……他们还要在……在水源里……下……下‘疯猴草’的汁液……”汉子精神恍惚地吐露了情报。
猴戏班杀机:铜锣与猴爪
南街“三眼”猴戏班,锣鼓喧天,一只戴着花帽的猴子正骑着山羊表演。影子带人靠近,注意到那敲锣的班主,一个干瘦精悍、额角有疤的独眼龙(“三眼”),眼神不时扫视围观人群,尤其关注榴莲帮众。
影子假意投钱,靠近班主,低声道:“‘猴王’让我带个话。”
班主独眼猛地一缩,手中锣槌下意识握紧,但脸上堆笑:“客官说笑了,小的只懂耍猴……”
话音未落,那只表演的猴子突然发出一声尖啸,从羊背上猛地跃起,戴着特制铁爪的小爪子直挠影子面门!同时,那班主手中锣槌也如毒蛇出洞,戳向影子腰眼!
变起肘腋!影子反应极快,侧头避开猴爪,短刃已出鞘格开锣槌!“铛”的一声,火星四溅!
那猴子一击不中,落地后吱吱乱叫,在人群中穿梭,不断用铁爪偷袭暗探的下盘,极其灵活刁钻。班主“三眼”则挥舞锣槌,招式狠辣,显然不是普通江湖艺人。
围观人群顿时大乱,尖叫四散。暗探们与戏班其他几个突然暴起、抽出短棍和匕首的成员混战在一起。
影子与“三眼”激烈搏杀,锣槌势大力沉,专砸关节;那猴子则在一旁骚扰,抽冷子就是一爪,防不胜防。影子以一敌二,短刃舞得密不透风,寻机一脚将那猴子踢飞,撞在墙上晕死过去,随即全力猛攻“三眼”。
“三眼”失去帮手,很快不敌,被影子短刃架在脖子上。
“带路,去野猴谷。”影子声音冰冷。
野猴谷终局:毒藤与落石
野猴谷,藤蔓缠绕,怪石嶙峋,猴群啼叫声此起彼伏。在“三眼”的带领下(半强迫),黄榴莲带队深入山谷。
谷内地形复杂,随处可见人工设置的绊索、陷坑,以及挂在树梢、装着毒虫的瓦罐。众人小心翼翼,仍不免有人中招。
到达山谷深处一片稍微开阔的乱石滩,只见一个披着破烂猴皮、脸上涂着油彩、身形矫健如猿的中年汉子,站在高处一块巨石上,正是“猴王”!他身边簇拥着数十名同样装扮的“吗喽帮”成员,以及更多躁动不安的野猴。
“黄榴莲!你杀我牛马兄弟,今日这野猴谷,就是你的葬身之地!”“猴王”声音尖利,如同猴啸。他猛地一挥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