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 > 第220章 杏仁芝麻糊

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鄞县的天气明显转凉,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清冷。

不过,经过前日云栖山那一趟登高望远,加上叫花鸡的满足,季知棠感觉胸中那股莫名的滞闷和焦虑消散了大半。

虽然对于未来的宏大方向依旧有些模糊,但至少,她不再只想躺在摇椅上无所事事,重新有了动手做点什么的兴致。

心思活络起来,最先想到的便是自家那几个铺子。天气转凉,饮子店的热饮需求定然会增加,是时候增添些应季的新口味了。她想起前几日母亲何氏端来的那碗芝麻糊,口感顺滑,香气浓郁,给了她灵感。或许,可以在芝麻糊的基础上,再做些改良和提升?

她想到了杏仁芝麻糊。杏仁能润燥止咳,芝麻可乌发养颜,两者结合,温润滋补,正适合这干燥的秋季。而且,若能做得精致些,无论是口感还是卖相,都能更上一层楼。

南宋鄞县本地便出产一种甜杏仁,品质颇佳。季知棠特意去王承绪的药铺,用优惠价采购了一些颗粒饱满、颜色乳白的上等甜杏仁。前些时日何氏为了研发芝麻糊,专门在家里添置了一个小巧的石磨,此刻正好派上用场。

制作的第一步是备料。她先将适量的糯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至软胀。甜杏仁也用温水浸泡,方便后续研磨。

接着便是繁琐却关键的研磨过程。季知棠将泡软的糯米与沥干水分的杏仁一同放入石磨的进料口,加入少量清水,然后握住磨柄,开始匀速转动。

沉重的石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乳白色的杏仁糯米浆 便从磨缝间缓缓流出,质地细腻,带着杏仁特有的清香,季知棠用干净的陶罐小心收集起来。

然后处理黑芝麻。她选用的是上好的黑芝麻,事先已经用文火慢炒至熟,散发出浓郁的坚果香气。因为黑芝麻本身油性较大,一次性研磨太多容易粘附磨盘,她分了三批,每次加入磨盘时都添少许清水。

随着石磨转动,深黑色、油光发亮的 黑芝麻浆流淌出来,色泽深邃,香气比单纯的芝麻糊似乎更显醇厚。

两种浆体磨好后,都需要过滤。她取出准备好的细纱布,叠成两层,铺在干净的竹筛上,先将杏仁糯米浆倒入,用手轻轻按压纱布,滤去未能磨碎的细小杏仁皮和糯米颗粒,得到更加纯净顺滑的杏仁浆 。

同样的方法,过滤黑芝麻浆,得到细腻无渣的芝麻浆。

接下来是熬煮。她取了两口小锅,先用猪油在锅底薄薄地擦了一层,以防粘底。分别将过滤好的杏仁浆和芝麻浆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稀释,然后置于灶上,点燃柴火。

大火烧沸后,便转为小火,她手持木勺,在锅中缓缓地、不间断地搅拌,防止糊底。待浆体微微沸腾,变得浓稠些时,她分两次往锅中加入细细的糖粉,继续耐心地搅拌熬煮。

约莫又过了五六分钟,用木勺舀起浆体,能看到其变得十分浓稠,提起木勺,浆体如同一条连绵不断的细线,缓慢而顺滑地滴落回锅中,这便是熬好了。

她将两口锅离火,但依旧放在灶台余温上保温,以备后续使用。

为了提升风味和口感,她在熬好的杏仁糊中加入了少许自家酿制的桂花蜜 ,清甜的桂花香与杏仁的甘润相得益彰;而在芝麻糊中,则撒入了一小把提前焙香并碾碎的熟松子仁 ,增加了坚果的脆感和别样香气。

最后,便是决定这碗杏仁芝麻糊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造型。季知棠选择了家中现有的的平底青瓷圆碗。

她用两个水瓢各盛起两种糊,左右开弓,小心翼翼地将洁白的杏仁糊倒入碗的左半区,从碗边缓缓向圆心推进,铺满整整一半;紧接着,又将乌黑油亮的芝麻糊倒入右半区,确保两种颜色的糊高度一致,中间形成一条清晰笔直的分界线。

这还没完。她取来一根洗净的、极细的竹丝,沿着那黑白分明的边界,从碗沿顶部到底部,轻柔而流畅地划出了一条优美的 “S”形曲线 。霎时间,原本呆板的左右分区,变成了灵动又充满玄妙意味的 “阴阳鱼” 形状!

但这还不够像。季知棠用一根更细的竹签,蘸取芝麻糊,在白色“阳鱼”区域的偏上位置,轻轻点了一个小小的圆点,作为 “阳鱼眼” ;又用另一根干净竹签,蘸取杏仁糊,在黑色“阴鱼”区域的相应位置,同样点了一个小白点,作为 “阴鱼眼”。

至此,一个形象生动、黑白分明、蕴含着传统太极韵味的杏仁芝麻糊便完成了。洁白的杏仁糊温润如玉,点缀着点点金桂;乌黑的芝麻糊深邃如墨,间杂着松仁碎粒;中间那一道流畅的“S”曲线和画龙点睛的“鱼眼”,让这碗普通的糊糊瞬间变成了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令人不忍下勺。

季知棠将第一碗成品端给何氏和陈婆婆品尝。陈婆婆年轻时在大户人家帮厨,见识过些世面,见到这太极造型,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式样……老婆子倒是见过类似的,只是这口感……”

她舀了一勺混合了黑白两色的糊糊送入口中,细细品味,脸上露出赞叹,“这滋味,可比老婆子从前尝过的那些贵人家的,还要香滑润口!这桂花和松子,加得妙啊!”

何氏也尝了,连连点头:“棠儿,这又香又滑,甜得也正好,一点都不腻人。这碗要是拿去卖,得定个什么价钱?”

季知棠心里快速盘算起来:甜杏仁本身不便宜,即使王承绪给了成本价,也所费不少;黑芝麻、糯米、糖,还有耗费的人工、柴火,尤其是这精心制作的造型……林林总总算下来,一碗的成本竟要八、九文钱。她沉吟道:“成本不低,若是想有些赚头,至少得卖十四文一碗。”

第二日,这造型别致、用料扎实的杏仁芝麻糊便在饮子店正式推出了。何氏和陈婆婆卖力地向熟客们推荐,描述它如何滋补润燥,造型如何精巧。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尽管来往客人不少,询问者却寥寥无几,偶有感兴趣的,一听要十四文一碗,大多摇摇头,转而选择了只需几文钱的普通热饮或冬瓜茶。

一天下来,精心准备的杏仁芝麻糊竟无人问津,成了冷板凳。

喜欢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穿越后,我开了一家小食铺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