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学堂的藏书阁,是秘境百年智慧的根脉所在。沉香木书架顶天立地,层层叠叠的典籍泛着岁月的沉香,午后的阳光透过嵌有灵脉流转纹的琉璃窗,筛下细碎的金斑,落在最顶层那三本《灵脉守护传承录》上——居中的是258章移交的原版,灵脉兽皮装帧的封面被历代守护者摩挲得温润发亮,阿宸亲笔题写的书名筋骨遒劲,边角处还留着苏禾当年批注时不小心蹭到的淡青色药痕;两侧的复刻本纸页崭新,却已被灵汐、墨尘、星燃翻得卷了边,指尖摩挲的痕迹里,藏着少年们急于承接守护责任的热忱。
第五代新弟子三人围坐在中央的梨花木阅览桌前,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这是他们接过第四代导师移交的守护权后,首次独立负责全域灵脉巡查,满心期许能顺利完成任务,却在西岭灵脉支线栽了个结实的跟头。
“太邪门了,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淤堵。”灵汐将砚秋手绘的《西岭灵脉支线测绘图》重重铺在桌上,图纸边缘因反复翻阅已有些磨损。她手中的灵脉气感知仪是青砚特意为第五代定制的,屏幕上的绿色波纹扭曲得如同乱麻,“肉眼看过去,灵脉草虽然长得稀疏,但地面没有塌陷、没有杂物堆积;挖开表层三尺土壤,灵脉脉络的莹白光泽也没断,可感知仪显示气流滞涩得厉害。我们按新图标注的三条疏导路线,用常规引灵阵试了三次,每次注入化淤剂后,灵脉气能顺畅半日,可转头就‘复现’淤堵,跟没处理过一样。”
墨尘攥着装有通用化淤剂的白玉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瓶身是苏禾传下来的老物件,温润的釉光下还能看到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细微冰裂纹,“我严格按传承录里的通用配比,用灵脉草、融气结晶和灵脉泉水调制的化淤剂,注入时明明看到灵脉气顺着脉络流动,怎么会反复?难道是剂量不够?要不我下次翻倍试试?”
“绝对不行!”星燃立刻抬手反对,他面前摊着的复刻版《灵脉守护传承录》翻到了秦霜手札的节选页,纸页上还留着书砚当年修复古籍时,用特制浆糊修补的细微痕迹,“你看这里,秦霜前辈明确写了‘西岭灵脉气偏柔,忌用强效药剂,忌过量灌注,恐伤脉络本源’,她当年就是因为急于求成,用了强效化淤剂,导致西岭支线沉寂了整整三个月才恢复,这才留下‘西岭隐淤,阵引为要,药化为辅,忌急功近利’的批注。传承录里没说具体阵纹样式、没说药剂精准配比,就是怕我们照搬硬套啊!”
灵汐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起身走到窗边。窗外,西岭的方向蒙着一层淡淡的灰雾,与其他区域澄澈的天际线截然不同。“再拖下去真的不行了。”她转身看向两人,语气里满是焦灼,“西岭支线是矿脉与灵脉湖的衔接枢纽,相当于秘境灵脉的‘中转站’。淤堵要是蔓延开,石砚导师负责的矿脉会因灵气供给不足而晶脉黯淡,甚至影响矿石凝结;溪月师姐守护的灵脉湖也会因为灵气循环不畅,出现水位波动,到时候就是连锁反应,整个秘境的灵脉平衡都可能被打破。”
三人对着测绘图和传承录反复琢磨,翻来覆去就是找不到突破口。灵汐的指尖划过传承录上林澈标注的西岭脉络图,星燃盯着秦霜手札的寥寥数语,墨尘则在心里一遍遍推演药剂配比,可越想越迷茫,连空气中的沉香木气息都变得压抑起来。
就在这时,灵汐腰间的传讯符忽然亮起柔和的蓝光,瑾禾沉稳的声音透过符纸传来,如同甘霖浇灭了三人心中的焦躁:“遇到难题了?我当年第一次独立处理隐性淤堵,也对着传承录翻了整整一夜,差点就犯了秦霜前辈当年的错。记住,传承录不是让你们照搬条文的‘说明书’,是让你们顺着前辈的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核心逻辑。”
灵汐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连忙按住传讯符回应:“瑾禾导师,西岭的是隐性淤堵,看不见摸不着,传承录里的记载太简略了,我们不知道该用什么阵、该调什么药。”
“秦霜前辈的手札里,没提她当年应对隐淤的核心思路吗?”瑾禾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度,缓慢而有力量,“我记得她曾跟我说过,‘隐淤无形,实则是灵脉气寒凝所致,阳者散之,顺者通之’。你们再翻到叶辰前辈关于‘引淤’的记载,结合苏禾前辈的药剂调和逻辑,试试把前辈们的智慧拆解开,而不是盯着单一的条文。”
三人如同醍醐灌顶,立刻俯身翻阅那本灵脉兽皮封面的原版传承录。灵汐的指尖轻轻拂过叶辰前辈的手迹,字迹苍劲有力,带着开辟秘境的果敢:“隐淤无形,非无迹可寻,需以同源灵脉阵引其显形,再对症化之,不可蛮干;西岭灵脉性寒,阵需偏阳,药需温煦,顺脉而为,方保本源。”在这段文字旁,还留着苏禾前辈的朱笔批注,墨迹温润依旧:“西岭灵脉气寒凝,化淤需以灵脉阳草为引,中和寒性,方能持久,通用剂仅能解表面滞涩,不治根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