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州地界时,雨终于停了。官道旁的稻田泛着新绿,农人披着蓑衣在田里插秧,远处的水牛甩着尾巴,把影子投在水田里,像幅被打湿的水墨画。
景天背着魔剑走在前面,脚步轻快得不像个伤员。林晚星跟在他身后,看着他手臂上的布条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泛着银光的避雷草——昨夜重新包扎时,她特意多缠了两层,此刻倒成了随风飘动的记号。
“下一站去哪?”景天回头问,嘴里还叼着根草茎,“我听红葵说,剩下的灵珠里,水灵珠最难找,藏在什么碧湖底,连个确切的位置都没有。”
魔剑在他背上“嗡”了一声,红葵的声音带着点嘲讽:“就你那记性,我说的是‘雾隐碧湖’,三百年才现世一次,最近一次就在这月初,要是赶不上,就得再等三百年。”
“那还愣着干什么?快走啊!”景天拉着林晚星的手腕就往前跑,速度快得让她差点跟不上,“三百年呢,我可等不起!”
林晚星被他拽着跑,看他后脑勺翘起的碎发在风里抖动,忍不住笑了:“急什么?杂记上说,雾隐碧湖虽三百年一现,但每次现世都会持续一个月,我们还有时间。”
“那也得抓紧!”景天放慢脚步,却没松开她的手,“万一被邪剑仙的人抢了先怎么办?”
蓝葵怯生生地补充:“杂记还说,碧湖周围有‘**雾’,会让人看到心里最想念的人……很多人进去了就再也没出来过。”
景天的脚步顿了顿,下意识地握紧了林晚星的手:“那你会看到谁?龙阳哥哥吗?”
林晚星望着远处被雾气笼罩的山峦,那里隐约能看到一片水光,想必就是雾隐碧湖的方向。“不知道,”她轻声说,“或许吧。”
景天没再追问,只是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走了约莫半日,官道旁出现了个岔路口,路口的石碑上刻着“碧湖村”三个字,碑石上长满了青苔,显然有些年头了。村里的房屋都是临水而建的竹楼,屋檐下挂着渔网和风干的鱼干,空气里弥漫着湖水特有的腥甜。
“看来就是这儿了。”景天指着村口那棵巨大的皂荚树,树下坐着个老婆婆,正眯着眼睛编渔网。
他们走上前问路,老婆婆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们,尤其在看到景天背上的魔剑时,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你们是来寻碧湖的?”
“是啊婆婆,”林晚星蹲下身帮她理了理散落的网绳,“我们听说雾隐碧湖现世了,想来看看。”
老婆婆叹了口气,放下渔网:“看什么看?那湖里的雾会勾魂的!我家老头子年轻的时候,就为了找湖里的宝贝进去了,再也没回来……”她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总说要给我打个金镯子,结果呢?连个影子都没留下。”
景天挠了挠头,从包袱里掏出个银镯子——是昨夜在雷州客栈收拾东西时,从掌柜那里买来的,本想送给林晚星,此刻却递到老婆婆面前:“婆婆,这个给您,虽然不是金的,但也挺亮的。”
老婆婆愣住了,看着银镯子上简单的花纹,突然老泪纵横:“这……这和我家老头子当年给我画的样子一模一样啊……”
林晚星心里一动,看来这碧湖的**雾果然厉害,连老婆婆的丈夫都没能幸免。
“婆婆,您知道怎么才能穿过**雾吗?”她轻声问。
老婆婆抹了把眼泪,指着村后的竹林:“穿过那片竹林,就能看到碧湖了。但记住,不管在雾里看到什么,都不能回头,也不能跟‘他们’说话,不然就会被雾勾住魂魄,永远困在湖里。”
“我们记住了,谢谢您婆婆。”林晚星扶着老婆婆站起来,把银镯子戴在她手腕上。
老婆婆摸着镯子,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小的香囊,塞到林晚星手里:“这是用皂荚花和艾草做的,能驱点小邪祟,你们拿着吧,或许能有点用。”
香囊里散发出淡淡的草木香,让人精神一振。
穿过竹林时,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三尺。脚下的路渐渐变成了泥泞的沼泽,每走一步都要陷下去半尺。景天用魔剑在前面探路,剑身在雾气里发出淡淡的红光,将周围的雾气驱散了些。
“小心脚下。”他回头对林晚星说,声音在雾气里显得有些缥缈。
林晚星刚应了一声,突然看到前面的雾气里走出个熟悉的身影——穿着银色的铠甲,手持长枪,正是龙阳。
“晚星,你怎么来了?”龙阳的声音温和,像小时候无数次唤她那样,“快跟我回姜国,宫里的玉兰花都开了。”
林晚星的心跳漏了一拍,下意识地就要往前走,却被景天一把拉住。
“晚星!那是雾!”景天的声音带着焦急,“婆婆说了不能信的!”
龙阳的身影在雾气里渐渐变得模糊,声音却越来越清晰:“晚星,你忘了吗?我们说好要一起看玉兰花的……”
林晚星的眼眶一热,眼泪差点掉下来。她确实想念龙阳,想念姜国的玉兰花,想念那些没有战乱的日子。但她知道,眼前的人不是真的龙阳,只是**雾制造的幻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