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423章 燮理阴阳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423章 燮理阴阳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小寒的清晨,葆仁堂的铜炉里煨着姜枣茶,甜香混着药气漫了满室。陈砚之正用毛笔誊抄药方,笔尖在宣纸上划过,留下工整的字迹。林薇蹲在药柜前翻找药材,指尖划过“龟甲胶”的标签时停住:“砚之,赵奶奶的失眠症怕是又犯了,这龟甲胶得用黄酒烊化才好吸收吧?”

陈砚之抬头,鼻尖沾着点墨汁:“没错,她肝肾阴虚,单用温水化不开药性。你把去年的陈黄酒取来,隔水温烊,记得顺时针搅,别让胶块沉底。”他放下笔,指着墙上的《黄帝内经》挂图,“奶奶这是‘阳不入阴’,夜里属阴,阳气得藏进去才能睡着,她阴虚不能敛阳,就像没盖好的粮仓,阳气跑了,自然睁着眼到天亮。”

林薇捧着酒坛回来,酒液琥珀色,倒在砂锅里泛着细密的泡:“这酒埋在桂花树下三年了,爷爷说‘酒为百药之长’,用它烊胶,比清水更能引药入肝肾。”她把龟甲胶掰成小块投进去,“您看这胶,半透明的,像琥珀似的,准是上好的血板胶。”

“就得这成色,”陈砚之接过砂锅放在炭盆边,“她脉细数,舌红少苔,阴虚火旺得厉害。这龟甲胶配鳖甲胶,一个滋阴潜阳,一个软坚散结,正好把她那股浮在上面的火气按下去。”

门帘被“吱呀”推开,赵奶奶的女儿扶着老人进来。老太太裹着件驼色绒袄,眼下乌青像抹了墨,一坐下就打哈欠:“小陈大夫,我这眼睛闭着比睁着还累,脑袋里跟放电影似的,乱七八糟的事儿全冒出来……”

陈砚之赶紧扶老人坐近铜炉:“奶奶先喝口姜枣茶,我这就给您调方子。”他掀开老人的手腕搭脉,指尖下的脉搏细得像丝线,却跳得又快又急,“还是老毛病,阴虚火旺加心肾不交。您是不是又熬夜织毛衣了?”

赵奶奶不好意思地笑:“孙女快过生日了,想给她织件羊绒衫……”

“可不能再熬了,”林薇把温好的胶汁倒进药碗,“您看这胶汁,稠得能挂勺,喝下去就像给五脏六腑浇了层清泉,保管夜里能睡沉。”她用小勺搅了搅,“我加了点冰糖,不那么腥了,您慢点喝。”

赵奶奶的女儿在旁边问:“大夫,我妈这失眠,贴膏药管用不?总喝药她胃里也不舒服。”

“能贴,”陈砚之拿起张米白色的膏药布,“这是安神贴,加了酸枣仁和远志,我给您贴在涌泉穴上。”他指着老人的脚心,“这儿是肾经的起点,药劲儿从这儿往上走,能把心火往下引,就像给烧开的水壶盖个盖,火自然就小了。”

林薇已经把膏药烤软,用竹刀抹得匀匀的:“奶奶您看,这膏药边缘我剪了小豁口,透气,贴着睡觉不闷汗。明天早上揭下来,要是药面发黑,就是火气排出来了。”

送走赵奶奶,林薇刚把安神贴收进药盒,门帘又动了,进来个穿工装的年轻人,捂着腰直咧嘴:“陈大夫,我这腰像是让人揍了一顿,又酸又沉,早上穿袜子都费劲。”

陈砚之上前扶他趴下,掀起后背的衣服一看,腰椎两侧的肌肉硬得像石板,按下去年轻人疼得直吸气。“是不是又在工地上扛钢筋了?”

“前天扛了几捆,当时没觉得啥,昨儿早上起来就直不起腰了。”年轻人龇牙咧嘴地说,“工头说我这是腰肌劳损,让来您这儿看看。”

林薇凑过来看了看:“是寒湿阻络,你看他皮肤都发暗,准是夜里在工棚睡,着凉了。”

“没错,”陈砚之拿起罐药酒,“这是爷爷泡的杜仲酒,加了续断和狗脊,我先给你揉开,再贴膏药。”他倒了点药酒在掌心搓热,按在年轻人的腰眼上,“这儿酸不酸?”

“酸!酸得钻骨头缝!”年轻人疼得直哼哼。

“酸就对了,”陈砚之边揉边说,“这是经络堵了,得先把筋络揉开。林薇,拿温经膏,加川乌和草乌,炮制过的,劲儿足还不伤人。”

林薇很快拿来膏药,在炭火上烤得冒热气:“你这是急性腰肌扭伤加寒湿,这膏药贴上去会有点烫,那是药劲儿在跟寒气打架呢。”她把膏药往年轻人腰上一贴,用纱布缠紧,“别总躺着,适当走走,让气血活泛起来,但别弯腰提重物,不然刚复位的筋又得拧着。”

年轻人刚走,爷爷从里屋出来,手里捏着本《临证指南医案》:“刚才那腰肌劳损的,你用川乌草乌是对的,但得加味独活,他那腰不光疼还沉,是湿气重,独活能祛风除湿,比单用温经药周全。”

陈砚之点头:“我刚才也想着加,就是忘了说。您看赵奶奶的方子,是不是该加味合欢皮?她总说心里烦,合欢皮能解郁。”

“加三钱就行,”爷爷翻到“不寐”篇,“你看叶天士治这类病,总说‘阳跷脉盛则目不瞑’,得用‘介类潜阳’之品,你这龟甲胶用得正好,比单纯用安神药强。”

林薇正在给安神贴贴标签,闻言笑道:“还是爷爷看得细!我这膏药里加了夜交藤,也是治失眠的,刚才忘跟赵奶奶说了。”

“现在说也不晚,”陈砚之提笔写着什么,“等下我给她家打个电话,再嘱咐几句。对了,中午包饺子吧,羊肉萝卜馅的,给爷爷补补阳气,也给赵奶奶送两碗,她阴虚,得吃点温而不燥的。”

“得嘞,”林薇系上围裙,“我这就去和面。您把那罐胡椒粉拿来,爷爷爱吃带点辣的。”

爷爷坐在窗边的竹椅上,看着他们一个写方一个择菜,铜炉里的姜枣茶咕嘟冒泡,药香混着面香漫开来。小寒的风在窗外呼啸,屋里却暖得像开春,葆仁堂的日子,就像这慢慢熬着的胶汁,稠稠的,甜甜的,把岁月里的虚虚实实、寒寒暖暖,全调得熨熨帖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