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62章 小雪日的胃脘痛与温胃法

小雪节气的风裹着碎雪粒子,打在葆仁堂的玻璃窗上沙沙响。陈砚之正在用细布擦拭爷爷传下来的铜药碾,林薇则把新到的干姜切成薄片,摊在竹匾里晾晒,空气中飘着股辛辣的暖意。这时,门被推开,一个裹着厚围巾的中年女人跺着脚上的雪进来,双手紧紧捂着心口,脸色发白,额头上渗着冷汗。

“陈医生,林医生……”女人声音发颤,刚坐下就疼得弯下腰,“这心口窝疼得厉害,从早上疼到现在,吃了两片胃药也不管用,就像有块冰碴子堵在里面,吸气都觉得凉飕飕的。”

林薇赶紧倒了杯红糖姜茶递过去:“李大姐,先暖暖身子,您这是老胃病又犯了?”

女人喝了口姜茶,缓过点劲:“可不是嘛,昨天晚上炖了锅排骨,想着天冷补补,结果半夜就开始疼,起先以为是岔气,没当回事,谁知道越疼越厉害,现在连后背都带着疼。”

陈砚之示意她伸出手腕,指尖搭上去,片刻后说:“脉象沉迟,舌淡苔白滑,这是寒邪犯胃,加上您昨天吃了油腻的排骨,脾胃运化不动,寒积在胃脘了。”他又问,“是不是喝热水能舒服点?按揉一下肚子,疼能轻点?”

“对对对!”女人连连点头,“我早上用热水袋捂了会儿,确实好点,可一拿开就又疼起来。还总觉得恶心,不想吃饭,喝口水都觉得胀。”

林薇掀开她的围巾,用手轻轻按了按胃脘部,女人疼得“哎哟”一声。“按下去硬邦邦的,还反酸水吧?”林薇收回手,“您这是寒凝气滞,胃失和降,得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才行。”

陈砚之转身从药柜里抓药:“用良附丸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这俩是良附丸的底子,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理气止痛,对付您这寒凝胃痛最管用。”他一边称药一边说,“再加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这仨能健脾益气,您这脾胃本就虚,光散寒不行,得把脾胃补起来。”

“要不要加6克木香?”林薇在一旁补充,“木香行气止痛,能帮着香附把郁气散开,您刚才说连后背都疼,就是气滞牵扯的。”

陈砚之点头:“加,再放6克砂仁(后下),砂仁化湿开胃,还能止恶心,您这不想吃饭、恶心的毛病,它能管。对了,您是不是觉得嘴里发淡,没滋味?”

女人点头:“是啊,吃啥都没味儿,就想喝点辣的暖暖。”

“那加点3克肉桂,”陈砚之说,“肉桂温阳散寒,比生姜劲儿大,能把胃里的寒气从根儿上化掉。不过得少放,放多了容易上火。”他把药一味味称好,又说,“煎药的时候放3片生姜,5枚大枣,既能温胃,又能调和药性,让药味儿不那么冲。”

女人看着药包,有点犯愁:“这药得煎多久啊?我这疼得坐不住,能不能快点好?”

“我先给您扎几针,能快些止痛,”陈砚之拿出银针,“取中脘、足三里、内关——中脘是胃的募穴,直接管胃脘痛;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能健脾和胃;内关宽胸理气,止恶心,三穴配合,针下去就能舒服点。”

林薇在一旁消毒:“李大姐您别怕,这针不疼,就像蚊子叮一下,陈医生手法快着呢。”

陈砚之消毒后,银针快速刺入穴位,轻轻捻转几下,问:“有酸胀感吗?”

“有!顺着胳膊往下窜!”女人直点头,“哎?好像没那么疼了,堵得慌的感觉也轻了点!”

“这是得气了,”陈砚之调整着针的角度,“再留针20分钟,等下拔了针,您就能觉得胃里暖暖的。”

林薇这时又取来个小陶罐:“这是我们熬的生姜花椒膏,您回去用纱布蘸着擦胃脘部,擦到发热为止,能辅助汤药温胃散寒,比光吃药来得快。”她顿了顿,又说,“等下再给您艾灸一下,用隔姜灸,在中脘穴上放片生姜,再放艾炷点燃,借着姜的温性把热气往胃里引。”

女人连连道谢:“还是你们这儿想得周到,医院就知道开西药,吃多了还伤胃。”

陈砚之起针时,女人已经能直起腰了,脸上也有了点血色。“这药得用砂锅煎,先泡20分钟,大火烧开,转小火煎30分钟,最后5分钟放砂仁,药汁倒出来分两次喝,早晚各一次,温温的喝,别放凉。”他又叮嘱,“最近别吃生冷的、油腻的,尤其别喝冰饮,昨天那排骨太油腻,也得停几天,喝点小米粥、烂面条,让脾胃歇歇。”

林薇把药包好,又塞给她一小袋炒麦芽:“这是炒麦芽,您回去泡水喝,能消食化积,帮着脾胃恢复。记得疼的时候就按揉足三里,顺时针揉3分钟,能临时止痛。”

这时爷爷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小布包,打开一看,是些晒干的艾叶和花椒。“把这个缝在布袋里,晚上睡觉时揣在怀里,贴着胃脘部,”爷爷的声音带着点沙哑,“艾叶和花椒都是温性的,能帮着汤药温胃,比热水袋管用,还不烫皮肤。”

女人接过布包,摸了摸,暖暖的:“谢谢老爷子,您这比我家那口子还细心。”

爷爷笑了笑:“治胃病就得三分治七分养,您这老毛病,光靠药不行,得管住嘴,别贪嘴吃生冷油腻的,冬天多吃点温性的,像羊肉、韭菜,都能帮着暖胃。”

女人谢过三人,脚步轻快地走了,比起进门时的痛苦,简直像换了个人。

林薇看着她的背影,对陈砚之说:“李大姐这胃病,怕是得调理一阵子,等她不疼了,得给她开点健脾的药,把底子补牢。”

陈砚之点头:“嗯,下次来复诊,就把高良姜、肉桂减量,加些黄芪、山药,健脾益气,免得寒邪总反复。”

爷爷在一旁喝着茶:“你们俩现在辨证越来越准了,知道寒邪是标,脾虚是本,先治标再治本,这才是治病的门道。就像种地,先除杂草,再施肥,庄稼才能长好。”

陈砚之和林薇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认同。窗外的雪还在下,葆仁堂里却暖融融的,药香混着姜茶的热气,还有爷爷茶杯里飘出的茶香,把所有的寒气都挡在了外面。林薇继续切着干姜,陈砚之则拿起铜药碾,慢慢碾着砂仁,药碾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在为这满室的暖意,打着节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