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60章 伏天里的暑湿感冒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60章 伏天里的暑湿感冒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入伏的第一天,太阳把葆仁堂的青石板晒得发烫,药柜上的薄荷盆栽蔫哒哒地垂着叶。陈砚之刚把冰镇的酸梅汤端给候诊的街坊,玻璃门就被一股热气撞开,一个穿工装的小伙子扶着个中年男人踉跄进来,男人脸色潮红,额头上的汗珠子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进门就瘫在椅子上,嘴里直嘟囔:“热……渴……”

“王师傅这是咋了?”林薇赶紧递过凉毛巾,又倒了杯温凉的绿豆汤,“早上还见您在街口修自行车,这才半晌儿,咋成这样了?”

小伙子是王师傅的徒弟,抹着汗说:“我师父今早六点就出摊,晌午头太阳最毒的时候,非要把那辆三轮车修完再吃饭,结果修到一半就说头晕、恶心,还吐了两口酸水,我赶紧扶他过来了。”

陈砚之伸手摸了摸王师傅的额头,滚烫得吓人,又翻了翻他的眼皮,结膜红得发亮。“体温肯定不低,”他指尖搭在王师傅腕上,“脉象浮数,跳得又快又乱,舌尖红,舌苔黄腻——这是典型的暑湿感冒,暑热夹着湿气,堵在表里之间了。”

王师傅喝了两口绿豆汤,缓过点劲儿:“浑身又热又沉,像裹着层棉被,头也疼,像被人用锤子敲……”

“您这是在太阳底下暴晒,暑热从体表钻进去,又喝了冰汽水,把湿气引到里头,”林薇解释道,“暑热在上,就头晕、脸红;湿气在下,就身重、恶心。得先把暑热散出去,再把湿气利掉,双管齐下才行。”

陈砚之转身从药柜里抓药:“用新加香薷饮加减。香薷10克,这是‘夏月麻黄’,能解表祛暑,还能化湿,专门对付这种暑湿感冒;厚朴6克,扁豆花15克,这俩能化湿和中,您这恶心、吐酸水,就是湿气堵在脾胃了。”

他一边称药一边说:“再加金银花15克,连翘10克,这俩是清热解毒的,您这暑热重,得用点凉药把热压下去;薄荷6克(后下),清利头目,您头疼得厉害,它能帮着缓解。”

林薇在一旁补充:“要不要加5克藿香?鲜的那种,刚摘的,化湿解暑的劲儿比干的足,还能止恶心。”她指了指窗台那盆藿香,叶片上还带着水珠。

“加,”陈砚之点头,“鲜藿香最后五分钟放进去,香气别走了。对了,王师傅是不是刚才吐的时候,觉得嘴里又苦又黏?”

王师傅点头如捣蒜:“可不是嘛,吐完嘴里还黏糊糊的,像含着块糖。”

“那再加10克滑石(包煎),6克甘草,”陈砚之说,“这俩是六一散的底子,能清热利湿,让暑湿从小便排出去,您这黏腻感就能减轻。”

徒弟在一旁急了:“陈医生,我师父这烧得厉害,要不要先打支退烧针?或者吃片退烧药?”

“别用西药退烧,”林薇赶紧摆手,“他这是暑湿闭表,用退烧药强行发汗,会把湿气憋得更深,反而好得慢。中药得慢慢熬,但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她转身去拿针灸针,“我先给王师傅扎几针,解表祛暑,能快些退烧。”

陈砚之叮嘱道:“取大椎、曲池、合谷——大椎是诸阳之会,放血拔罐最能退烧;曲池能清热利湿,合谷解表止痛,三穴配合,先把体表的暑热透出去。”

林薇消毒后,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快速点刺,挤出几滴紫黑的血珠,又扣上小号火罐,没一会儿,罐子里就积了些黑紫色的瘀血。“您看这血,又黑又稠,都是瘀积的暑热,”她边起罐边说,“等下再扎曲池和合谷,头疼立马能轻一半。”

王师傅果然觉得头没那么疼了,喘着气说:“刚才还晕乎乎的,这会子清亮多了……”

“这就叫‘急则治标’,”陈砚之把药包好,“这药得用井水来煎,没有井水就用凉开水,泡十分钟就行,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煎十五分钟,最后放薄荷和鲜藿香,再煮三分钟,药汁倒出来晾温了喝,一次喝半碗,隔两小时再喝一次,让药劲儿慢慢透进去。”

林薇又取来个小药包:“这是青蒿和荷叶,您回去煮水擦身子,青蒿能解暑退热,荷叶能清暑利湿,擦完别吹风扇,让它自然晾干,比敷冰袋管用,还不伤脾胃。”

爷爷这时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块西瓜皮:“把这削了皮,切成片,贴在额头和胸口,能帮着降温。别扔,煮水喝也行,西瓜皮是凉性的,能解暑生津,比光吃西瓜强,还不占肚子。”

王师傅的徒弟赶紧把西瓜皮收好,又问:“那我师父能吃点啥?早上到现在还没吃饭呢。”

“就喝小米粥,稀稀的那种,”陈砚之叮嘱道,“别吃油腻的,也别喝冰的,刚才就是冰汽水惹的祸。等烧退了,再做点冬瓜汤喝,冬瓜能利尿,帮着排湿气。”

王师傅喝了药,又用青蒿水擦了身子,躺在诊疗床上歇了半个多小时,脸色果然好看多了,额头的汗也变成了正常的汗,不再黏糊糊的。“真舒服多了,”他坐起来活动了下胳膊,“头不疼了,也不恶心了,就是还有点乏。”

“乏是正常的,”林薇笑着说,“暑湿耗气,等把药喝完,再歇两天就缓过来了。记得明天再来复诊,要是不恶心了,就把厚朴减点量,加5克黄芪,补补气。”

徒弟扶着王师傅站起来,再三道谢:“还是葆仁堂靠谱,这要是送医院,少说得挂吊瓶,我师父最怕打针了。”

看着师徒俩的背影消失在树荫里,陈砚之对林薇说:“伏天这种暑湿感冒最多,得把香薷、金银花多备点,再晾点薄荷茶,街坊们来拿药时,顺手给一杯,能防着点。”

林薇点头:“我这就去泡,再切点西瓜皮,跟薄荷一起泡,又解暑又好喝。”她转身去厨房,很快端来一大壶茶,薄荷的清香混着西瓜皮的清甜,在屋里弥漫开来。

爷爷坐在门口的竹椅上,摇着蒲扇:“暑湿感冒,关键在‘湿’,光清热不行,光祛湿也不行,得像剥洋葱似的,一层一层来。你们刚才用香薷解表,金银花清热,厚朴化湿,路子对,就是得记着,暑多夹湿,别只顾着退热,把湿气忘了。”

陈砚之给盆栽浇着水,薄荷叶子慢慢舒展开来:“知道了爷爷,就像王师傅这样,看着是热得厉害,其实底下藏着湿气,这才是病根。”

林薇端过一杯薄荷西瓜茶递给陈砚之:“喝一杯吧,刚泡好的,解暑。”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葆仁堂里的药香混着茶香,还有远处卖冰棍的吆喝声,把伏天的燥热,慢慢酿成了踏实的清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