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325章 凉茶摊前的急症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325章 凉茶摊前的急症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竹帘刚被风掀起一角,就撞进个抱着孩子的女人,裤脚沾着泥,鬓角的汗把碎发粘在脸上,怀里的小男孩脸憋得发紫,嘴角挂着白沫,一进门就瘫在诊桌旁的长凳上,发出“嗬嗬”的抽气声。

“陈医生!林医生!救救娃!”女人的声音劈了叉,膝盖一软差点跪下,被林薇一把架住。

陈砚之刚把晒干的薄荷收进药柜,闻声几步跨过来,手指先搭上男孩的颈动脉,又翻了翻他的眼睑——瞳孔缩成针尖大,嘴唇乌得像紫茄子。“什么时候开始的?”他语速快得像蹦豆子,手已经摸到男孩的胸口,能感觉到胸腔里像揣了只破风箱,每口气都带着拉锯似的杂音。

“就刚才!在街口凉茶摊喝了碗绿豆沙,突然就这样了!”女人的指甲掐进林薇的胳膊,“老板说加了点‘凉草’,说是解暑的,娃喝了两口就说头晕,接着就倒了……”

林薇已经把听诊器按在男孩后背,眉头拧成疙瘩:“双肺满布哮鸣音,像是过敏引发的支气管痉挛。”她瞥了眼男孩的胳膊,密密麻麻起了层风疹块,红得发亮,“看这疹子,十有**是对那‘凉草’过敏。”

“先解痉!”陈砚之扯掉男孩的领口,露出细瘦的脖子,“林薇,肾上腺素1:1000稀释,0.3毫升肌注,快!”

林薇手没抖,从急救箱里抽针管的动作稳得很,针头扎进男孩胳膊时,女人尖叫了一声,被陈砚之瞪回去:“想救娃就别吵!”他已经摸出三枚银针,在男孩的膻中、定喘、肺俞三个穴位上快速刺入,捻转得又快又稳,“这三个穴能宽胸理气,先把气道撑开点。”

银针刚捻了半分钟,男孩喉咙里的“嗬嗬”声果然轻了点,脸色虽还紫着,至少能把气吸得深些了。女人看着那几根闪着光的银针,嘴唇哆嗦着:“这……这能行吗?要不要送医院?”

“现在送医院?等红绿灯的功夫就能憋死!”陈砚之没抬头,手里又多了根针,扎在鱼际穴上,“这是肺经荥穴,能清泻肺热,你看这娃的手心,烫得能烙饼,热邪都堵在肺里了。”

林薇已经把肾上腺素推完了,正往男孩的雾化器里加沙丁胺醇溶液,管子一凑近男孩嘴边,他却偏过头躲开,牙关咬得死紧。“他喘得太急,吸不进去,”林薇急得额头冒汗,“要不试试穴位贴敷?”

“行!”陈砚之应得快,“取白芥子、延胡索、甘遂、细辛,各等份,用生姜汁调了,贴在肺俞、膏肓、膻中!”他一边说一边飞快地在药柜里抓药,戥子都顾不上用,全凭手感抓了把药材往研钵里塞,“这几味药都是温化寒痰的,虽然娃现在看着像热证,但过敏引发的痉挛,底子还是肺气虚,得温通一下。”

林薇早把生姜捣成了汁,接过研碎的药粉拌匀,捏成小药饼,趁着陈砚之拔针的空档,飞快地贴在男孩后背和胸口。药饼刚贴上,男孩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一口透明的黏痰,虽然还是喘,但脸色明显缓过来点,紫茄子色褪成了猪肝色。

“有戏!”林薇眼睛亮了,“痰出来了!”

女人看着那口痰,反倒松了口气似的,抹了把脸:“刚才在凉茶摊,老板说那‘凉草’是他从山里采的,叫什么‘石辣椒’,说比薄荷还解暑……”

“石辣椒?”陈砚之皱眉,“是不是叶子带锯齿,摸起来黏糊糊的?那是漆树的嫩叶!有些人碰了都过敏,何况喝下去!”他起身往药锅那边走,“林薇,记方子:炙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先煎),甘草6克,地龙10克,僵蚕10克,蝉蜕6克。这是麻杏石甘汤加虫类药,麻黄宣肺,石膏清热,地龙、僵蚕这些能通络解痉,对付这种过敏引起的咳喘最管用。”

“石膏先煎十分钟是吧?”林薇已经在药秤上称麻黄了,“要不要加浮萍?能透疹止痒,他这风疹块也得消消。”

“加10克,”陈砚之点头,正往药锅里加水,突然回头问女人,“娃以前喘过没?有没有起过疹子?”

女人想了想,拍了下大腿:“去年春天吃芒果也起过疹子!当时没这么厉害,就抹了点药膏就下去了……我咋就忘了这茬呢!”

“这就是了,”林薇把浮萍倒进药包,“过敏体质,以后得记着,漆树、芒果、菠萝这些都得躲远点。”她把药方写好递给女人,“等会儿药煎好了,分三次喝,每次喝完给娃喝点温水,别让药渣堵在嗓子里。”

陈砚之已经把石膏倒进药锅,大火烧着,蒸汽“咕嘟”往上冒,他蹲下来摸了摸男孩的手,已经能感觉到点温度了,不像刚才那样冰得像块铁。“现在能吸进雾化了不?”他把雾化面罩往男孩嘴边送,这次男孩没躲,乖乖含住了,面罩上很快蒙上一层白雾。

“陈医生,这贴的药啥时候揭下来?”女人看着男孩后背的药饼,边缘已经渗出点油乎乎的水迹。

“四个小时,”陈砚之盯着药锅的火候,“要是觉得娃痒得厉害,提前揭也成。这药有点刺激性,能把肺里的湿邪引出来,揭下来可能会有点红,正常。”他突然想起什么,“对了,等下给娃煮点米油,就是熬粥最上面那层皮,别放糖,养养胃,刚才又扎针又雾化的,胃里肯定空得慌。”

女人连连点头,眼睛盯着药锅,像是那翻滚的药汁能变出奇迹似的。男孩的呼吸越来越平稳,风疹块也淡了点,紫绀渐渐褪成了潮红,他迷迷糊糊睁开眼,嘟囔了句“渴”,林薇赶紧倒了点温凉的水,用小勺一点点喂进去。

“林医生,你说这漆树嫩叶咋就有人敢往凉茶里加呢?”陈砚之往药锅里加了麻黄,火苗舔着锅底,把他的侧脸映得发红。

“估计是贪那点清凉劲儿,”林薇给男孩换了块干净的毛巾,“有些人觉得野草药效强,殊不知过敏这东西可不管你是不是‘天然’的。”她低头看了眼男孩,“你看这娃,本来体质就敏感,再碰上这猛药,可不就反应大了。”

药锅开始“咕嘟咕嘟”响,石膏的清苦混着麻黄的辛香飘出来,陈砚之搅了搅锅底,防止石膏沉底糊锅。“等会儿药煎好,先倒出半碗,放温了给娃灌下去,剩下的分两次,间隔四小时。”他对女人说,“回去观察着,要是再喘起来,别等,直接往医院跑,带上这药方,医生一看就知道咋回事。”

女人接过林薇递来的药包,里面是刚煎好的头煎药汁,用保温瓶装着。她抱着已经能小声说话的男孩,非要给陈砚之塞钱,被他推回去:“先给娃治病,钱的事回头再说。记得啊,米油别放糖,疹子没消之前,鸡蛋、鱼虾都别碰。”

看着她们娘俩的背影消失在巷口,林薇才收回目光,发现陈砚之正对着药锅出神。“想啥呢?”她问。

“在想刚才那‘石辣椒’,”陈砚之舀了勺药汁,闻了闻,“以前只知道漆树会引起接触性皮炎,没想到喝下去反应这么烈。以后得在堂里贴个告示,提醒街坊别乱采野草药。”

“嗯,”林薇点头,“还得把常见的致敏植物列出来,配上图片,让大家看得明白。”她拿起刚才剩下的浮萍,“这味药加得挺对,你看娃那疹子退得多快。”

陈砚之笑了,把药渣捞出来晾着:“这叫‘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刚才情况急,先解痉平喘救急,现在稳住了,再用汤药和贴敷慢慢调理。这看病啊,就像走钢丝,既得胆大敢下手,又得心细顾着后续,差一点都不行。”

炉子里的火渐渐小了,药香却还在屋里绕,混着窗外晒进来的阳光,暖融融的。林薇看着陈砚之收拾药材的背影,突然觉得,葆仁堂的这些日子,就像这锅药,看似平常,却藏着多少急中生智和细致入微,得慢慢熬,才能出味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