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90章 药酒坛里的光阴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290章 药酒坛里的光阴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陈砚之把小陶罐往餐桌上一放,陶土罐身上还沾着点干泥,看着像刚从地里刨出来的。林薇爸刚退了烧,披着件薄外套坐桌边,眼睛直勾勾盯着罐子:“这就是你爷泡了三年的药酒?”

“嗯,”陈砚之揭开罐口的红布,一股醇厚的药香混着酒香漫开来,比上次在后山挖的薄荷酒更沉,“爷说这酒得埋在老槐树根下,借地气养着,三年才能开封,早一天都不成。”

林薇妈凑过来闻了闻,直咂嘴:“这味儿正!比我托人在乡下买的药酒香多了。”她往灶房喊,“薇薇,拿个小酒盅来!”

“来啦!”林薇端着个青花小盅跑出来,盅沿还沾着点水珠,“刚烫过的,消过毒了。”她蹲在陈砚之旁边,看着他往盅里倒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盅里晃了晃,挂在壁上迟迟不落下。

“这叫‘挂杯’,”陈砚之得意地扬下巴,“爷说挂杯的才是好药酒,说明药材的精华全融进去了。”

林薇爸端起酒盅,先凑到鼻尖抿了口热气,又小心翼翼咂了一小口,闭着眼品了半天,突然拍着桌子喊:“好!这酒绵得很,一点不呛喉,药材的味儿全在里头,又不盖过酒香!”

“慢点喝,”林薇妈给他夹了块排骨,“刚退烧就喝这么猛,当心又烧起来。”

“没事没事,”林薇爸又喝了一口,指着罐子问,“这里面都泡了啥?我闻着有股牛膝的味儿,还有点……当归?”

“叔厉害啊,”陈砚之竖起大拇指,“除了牛膝、当归,还有杜仲、桑寄生,爷说这几样配着,能把气血往骨头缝里引,比单泡牛膝管用。”他从包里掏出张纸条,“这是爷写的方子,剂量都标着呢,喝完了您要是想再泡,照着抓药就行。”

林薇爸接过纸条,老花镜往鼻梁上推了推,一个字一个字念:“牛膝三钱,杜仲五钱……哎,你爷这字写得真有劲儿,比我那歪歪扭扭的强多了。”他抬头笑,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回头我得跟你爷学学,不光学泡药酒,还得学写字。”

“我爷说他那字是年轻时在部队练的,”陈砚之想起爷总摩挲着那本泛黄的笔记本,上面的字一笔一划跟刻的似的,“他说‘字如其人,得端端正正’,连泡药酒的方子都写得跟处方似的。”

林薇正抱着猫条逗煤球,听见这话突然笑出声:“我见过陈爷爷写的春联,‘春风入喜财入户’那幅,‘财’字的捺画拖得老长,他说‘这样财气才能留得住’。”

“那是讲究。”林薇爸放下酒盅,“老一辈做事都这样,啥都有说法。不像现在的年轻人,泡个药酒直接往白酒里扔几根人参就完事儿。”

“爸你这是偏见,”林薇往煤球嘴里塞了段猫条,“上次小张护士给她姥姥泡的枸杞酒,用的宁夏枸杞,泡出来甜得很,不比老方子差。”

“那不一样,”陈砚之帮腔,“老方子是几代人试出来的,就像我爷说的‘治腿疾的药酒,少了桑寄生就像做菜忘了放盐,差那么点意思’。”

林薇妈端着盘凉拌黄瓜出来,听见这话笑了:“你们俩这一唱一和的,倒像老相识。对了小陈,你爷今年多大了?听薇薇说身子骨挺硬朗?”

“七十整了,”陈砚之夹了口黄瓜,“天天上山采药,比我能走。前阵子还跟护林员老李比赛爬树,说要摘最高处的野枣,结果被树枝勾住裤脚,下来时摔了个屁股蹲,回来跟没事人似的,还说‘那枣甜得很’。”

“哈哈,跟我家老头子年轻时一个样。”林薇妈拍着大腿笑,“他以前在工厂,为了修个高架子上的机器,踩着板凳就往上爬,摔下来崴了脚,还嘴硬说‘是板凳先动的手’。”

林薇爸脸一红,往她碗里夹了块排骨:“吃饭堵不上你的嘴。”

饭桌上的气氛热络起来,酒盅碰着碗沿叮当作响,煤球叼着猫条蹲在林薇脚边,尾巴扫得地板沙沙响。陈砚之看着林薇爸小口抿着药酒,林薇妈边数落边给他添饭,突然觉得这场景比自家厨房热闹多了——爷总说“人多吃饭香”,以前他不懂,现在看着满桌的热气,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得暖暖的。

“对了,”林薇妈突然想起什么,“下礼拜六是薇薇她姥姥的生日,老太太也总喊腿疼,我想把这药酒分点给她,你看行不?”

“咋不行,”陈砚之赶紧说,“我爷泡了两罐呢,这罐就是特意给您带的,您尽管分。要是不够,我再回家拿。”

“那可太谢谢你了。”林薇妈笑得眼睛眯成条缝,“老太太准高兴,她总说现在的药酒没老味道,这下能让她尝尝正宗的。”

林薇突然踹了陈砚之一脚,压低声音:“你傻啊,这酒这么珍贵,说分就分?”

“没事,”陈砚之也小声回,“爷说‘药酒就是给需要的人喝的,放着才是浪费’。”他瞥见她耳尖红了,心里偷偷乐——刚才她踹他时,手指不小心碰到他的脚踝,像片羽毛扫过。

吃完饭,林薇爸喝得有点上头,靠在沙发上打盹,手里还攥着那个空酒盅。林薇妈收拾碗筷,陈砚之想帮忙,被她推出厨房:“你跟薇薇坐着聊,我来就行。”

客厅里只剩下他俩和煤球。煤球已经把猫条啃得干干净净,正抱着林薇的拖鞋磨牙。林薇戳了戳它的脑袋:“没出息,猫条吃完就啃鞋。”

“它跟你一样,”陈砚之逗她,“上午还说‘猫条最香’,现在见了拖鞋就忘了。”

“你才啃拖鞋!”林薇抓起个抱枕砸过去,被他笑着接住。抱枕上印着只卡通猫,跟煤球长得有几分像。

“说真的,”陈砚之把抱枕放回去,声音正经起来,“你爸这腿疾得常泡药酒,再配着紫花地丁煮的水泡脚,冬天肯定能好很多。”

“知道啦,陈医生。”林薇学着他的语气,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下礼拜我休班,你爷不是说要教我做拔丝地瓜吗?我带点糯米粉过去,我妈说加点糯米粉能让丝拉得更长。”

“我爷准高兴,”陈砚之眼睛亮了,“他昨天还翻菜谱呢,说要研究‘改良版拔丝地瓜’,让你见识见识他的厉害。”

“我可等着呢,”林薇笑着说,“要是再糊了,我就拍下来发科室群,让大家评评理。”

窗外的夕阳斜斜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煤球在影子旁边打了个滚,尾巴尖扫过陈砚之的鞋跟。陈砚之看着林薇的侧脸,她正低头给煤球顺毛,阳光落在她睫毛上,像撒了层金粉。他突然想起爷埋在槐树下的药酒——原来有些东西真的需要等,等三年光阴把药材的苦涩熬成醇厚,等一次次相处把生疏泡成默契,就像此刻的酒盅里,藏着的不只是药香,还有慢慢发酵的暖。

“走了,”陈砚之站起来,“再不回去,爷该以为我被你家排骨勾住了。”

“谁勾你了,”林薇也站起来,往他手里塞了个油纸包,“我妈烤的桃酥,给你爷带的,说谢他的药酒。”

油纸包热乎乎的,透着黄油的香味。陈砚之捏着纸包,走到门口又回头:“下礼拜六,我去接你。”

“嗯。”林薇点点头,煤球突然从她怀里跳下来,蹭了蹭陈砚之的裤腿,像是在送他。

下楼时,晚风带着点凉意,陈砚之摸了摸怀里的桃酥,又想起餐桌上那个陶土酒罐。爷说“好东西得跟对的人分享”,以前他不懂,现在好像有点明白了——就像那坛药酒,埋在土里是光阴,倒在杯里是情谊,喝进心里,就成了日子里最暖的那口余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