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55章 晒药场上的家常话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255章 晒药场上的家常话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陈砚之刚把自行车停在葆仁堂门口,就听见院里传来“砰砰”的捶打声,像是有人在用木槌砸东西。掀开门帘一看,爷爷陈守义正蹲在青石板上,手里抡着个枣木槌,对着石臼里的艾叶猛砸,白色的艾绒飞得满身都是。

“爷,您这是干啥?”陈砚之把药箱往柜台上一放,“王郎中说您要的艾叶他晒好了,过两天就让徒弟送来。”

陈守义头也不抬,木槌砸得石臼“嗡嗡”响:“他那艾叶晒得太干,砸出来的绒发脆,我这是去年的陈艾,潮乎乎的正好捶。”他突然停下,用木槌扒拉着石臼里的艾绒,“你看这绒,得像棉花似的,能捏成团才管用,治风寒咳嗽时,配上生姜末搓成球,塞在肚脐眼里,比喝药舒坦。”

陈砚之蹲下来帮着捡飞出来的艾绒:“前儿在归燕堂,晚晴她娘说,她男人以前总用艾绒给她暖腰,说比热水袋管用。”

“那是自然。”陈守义把木槌递给孙子,“艾绒这东西,性温,能走经络,比火烤得匀。你爹小时候总尿床,我就用艾绒混着花椒,缝在小布袋里给他垫着,没半个月就好了。”他突然叹了口气,“可惜那布袋后来找不着了,不然给你看看,针脚比你娘纳的鞋底还密。”

正说着,院门口的铜铃“叮铃”响了,张屠户媳妇扶着个老太太走进来,老太太拄着根枣木拐杖,咳嗽得直打颤。“陈大夫,您给看看我娘,”张屠户媳妇把老太太扶到板凳上,“前儿淋了点雨,就开始咳嗽,夜里总咳醒,说嗓子眼像有小虫子爬。”

老太太喘着气,手里攥着块手帕,擦了擦嘴角:“不碍事,老毛病了,每年开春都这样,吃两副药就好。”

陈守义放下木槌,伸手摸了摸老太太的脉,又让她张开嘴看了看舌苔:“是风寒夹着湿,肺里有痰。砚之,去抓副小青龙汤,麻黄用蜜炙过的,别太烈;再加三钱五味子,敛敛肺气。”

陈砚之刚要转身,老太太突然摆手:“别抓药,我喝不了那苦汤子,闻着就反胃。”

“那我给您扎两针?”陈砚之拿出银针盒。

“也别扎针,”老太太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怕疼,上次在镇医院扎针,疼得我三天没睡好。”

张屠户媳妇急了:“娘!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总不能挺着吧?”

陈守义突然笑了,从石臼里抓了把艾绒:“不喝药不扎针也行,用这个。”他指着墙角的生姜,“去切点姜末,跟艾绒混在一起,我教你个法子,保准管用。”

老太太半信半疑:“这玩意儿能治病?”

“您试试就知道了。”陈守义让张屠户媳妇去烧壶热水,自己则把艾绒和姜末掺在一起,用手搓成乒乓球大小的团,“砚之,去拿张油纸来。”

陈砚之递过油纸,爷爷把艾绒团放在油纸上,又用木槌轻轻砸了砸,压成个圆饼:“把这个贴在肚脐上,外面裹层棉布,再用热水袋焐着,半个时辰就行。”他对老太太说,“艾绒暖丹田,姜末去湿寒,俩放一起,能把肺里的痰慢慢逼出来,还不遭罪。”

老太太摸着艾绒饼,温乎乎的,带着股清香味:“这倒不难闻,比药汤子强。”

“不光不难闻,还管饿呢。”陈守义逗她,“当年闹饥荒,有人就把艾绒混着玉米面蒸窝窝,说吃了抗寒。”

张屠户媳妇笑着往灶房走:“那我得多做点,让我娘白天贴肚脐,晚上当枕头,说不定睡得香。”

老太太被逗得直乐,咳嗽都轻了些:“你这老头子,说话真逗。不像我家那口子,闷葫芦一个,当年追我时,就会说‘我给你捶艾绒暖腰’,别的啥都不会。”

“这就够了。”陈守义往石臼里添了把艾叶,“男人嘴笨点没啥,心细就行。你看这艾绒,得捶得匀匀的,才能暖得透,就像过日子,得慢慢揉,才能合心。”

陈砚之蹲在旁边捶艾绒,听着爷爷和老太太拉家常,突然觉得这晒药场似的院子,比任何诊室都让人安心。阳光落在青石板上,把艾绒照得发白,药香混着灶房飘来的姜味,在空气里慢慢酿,像杯温吞的老酒,喝下去心里暖烘烘的。

张屠户媳妇端着热水出来时,手里还多了个粗瓷碗,里面是刚熬的姜茶:“娘,您先喝点姜茶暖暖,我这就给您贴艾绒饼。”

老太太喝着姜茶,咂咂嘴:“还是你熬的姜茶对味,放了点红糖,不辣嗓子。”

“您忘了?”张屠户媳妇笑着帮她贴艾绒饼,“上次您说姜茶太辣,我就记着了,每次都少放片姜,多搁点红糖。”

陈守义看着这娘俩,对陈砚之说:“你看,治病和疼人一样,得记着人家的喜好,不能一股脑瞎来。就像这艾绒,有人爱干点的,有人爱潮点的,得顺着性子来。”

陈砚之点点头,手里的木槌砸得更轻了,像是怕惊扰了这慢悠悠的时光。他想起归燕堂的晚晴,想起桃花膏里的甜,想起铜哨里的暖,突然明白,所谓医术,从来都不只是药方和银针,更是这些藏在艾绒里、姜茶里、家常话里的体恤——知道她怕苦,就用艾绒代替药汤;知道她怕疼,就用姜茶暖着心窝;知道日子得慢慢过,就把艾绒捶得像棉花,软乎乎地裹着日子往前走。

院外的槐花开得正盛,风一吹,落了满地白瓣,像撒了层雪。陈守义捶累了,坐在板凳上喝茶,看着孙子捶艾绒的背影,突然喊:“轻点砸,别把艾绒砸飞了——这玩意儿金贵着呢,能暖腰,能治病,还能焐热了日子。”

陈砚之应了一声,木槌落下的力道轻了些,石臼里的艾绒慢慢聚成一团,像朵慢慢开的棉花云,在阳光下,暖得让人想眯起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