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54章 归燕堂的急症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254章 归燕堂的急症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陈砚之骑着自行车往归燕堂赶,车筐里的桃花膏罐子“哐当”撞着车把,甜香混着风里的槐花香,倒让他心里踏实了些。刚拐进镇上的主街,就见归燕堂门口围了不少人,踮着脚往里瞅,议论声像锅里沸腾的水。

“让让,让让!”陈砚之拨开人群往里挤,药箱在后背撞得生疼。刚跨进门槛,就听见里屋传来剧烈的咳嗽声,像破风箱似的,每一声都带着痰音。

“小砚子来了!”老郎中——也就是刘寡妇的公公,正背着药箱从里屋出来,额头上全是汗,“快!里头那姑娘咳得喘不上气,脸都紫了!”

陈砚之赶紧跟着进里屋,炕上躺着个二十来岁的姑娘,双手紧紧抓着炕沿,脖子上的青筋突突跳,嘴唇泛着青紫色。旁边站着个中年妇人,手忙脚乱地给她顺气,眼泪把衣襟都打湿了:“大夫,您快救救我闺女!她前儿淋了场雨,就开始咳嗽,刚才突然就这样了……”

陈砚之放下药箱,先摸了摸姑娘的脉,又翻了翻她的眼皮,眉头瞬间皱起来:“是风寒闭肺,痰堵在气管里了。”他从药箱里掏出银针,“婶子,您按住她的肩膀,别让她乱动。”

老郎中在旁边递过酒精灯:“先扎定喘穴和丰隆穴,我去熬三子养亲汤,加细辛和干姜,温化寒痰。”

银针刚扎下去,姑娘突然剧烈挣扎起来,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像是有东西堵着。陈砚之心里一紧,想起爷爷教的“拍背法”,立刻让妇人让开,掌心弓成杯状,在姑娘肩胛骨之间轻轻拍打,力道由轻到重。

“咳咳——”姑娘猛地咳出一口浓痰,黄中带绿,落在地上像块烂泥。她喘了几口粗气,脸色渐渐缓过来,嘴唇也有了点血色。

“可算顺过来了。”老郎中端着药碗进来,药香里带着股辛辣味,“快,趁热喝了,发点汗就好了。”

姑娘刚喝了两口,突然皱起眉,把药碗推开:“苦……太苦了……”

“良药苦口啊闺女。”妇人急得直劝,“喝了病才能好。”

陈砚之看着姑娘抵触的样子,突然想起竹筐里的桃花膏:“婶子,我这儿有桃花膏,掺在药里试试?”他舀了一勺膏子放进药碗,用勺子搅了搅,“这样就不那么苦了。”

姑娘犹豫着喝了一口,眼睛亮了亮:“嗯……有点甜。”她端起碗,几大口就把药喝光了。

老郎中看着陈砚之,眼里带着赞许:“你这法子不错,以前咋没想过?”

“我爷总说,让病人喝下药才算本事,管它甜的苦的。”陈砚之收拾着银针,“上次张屠户家的娃喝中药总吐,我就把药汁拌在他爱吃的蜂蜜糕里,照样管用。”

正说着,门口传来个清脆的声音:“师父,陈大夫,药铺的王掌柜送薄荷来了,说给学徒们当提神茶。”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徒弟,手里拎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新鲜的薄荷,绿油油的。

“来得正好。”老郎中指着炕上的姑娘,“摘几片叶子,用温水泡了,给她润润嗓子,刚咳得厉害,喉咙肯定不舒服。”

小徒弟刚要动手,姑娘突然坐起来,指着薄荷说:“这是……野薄荷?”

“是啊,王掌柜说在山里采的,比家种的味儿冲。”小徒弟摘了片叶子递过去。

姑娘捏着叶子闻了闻,突然红了眼眶:“我爹也总在院子里种这个,说夏天蚊子不咬……”

妇人叹了口气:“她爹去年走了,就剩我们娘俩,这次来镇上,就是想给她寻个活计,没想到……”

老郎中拍了拍姑娘的肩膀:“别难过,病好了啥都好说。我这归燕堂正好缺个煎药的帮手,你要是不嫌弃,就留下试试?”

姑娘愣了愣,眼泪掉下来:“真……真的吗?我啥都不会……”

“不会可以学。”陈砚之笑着说,“煎药的火候、时间,老郎中都会教你,就像你爹教你认薄荷似的,慢慢就会了。”

小徒弟在旁边接话:“是啊是啊,我刚来的时候连戥子都不会用,师父手把手教了半个月呢。”她拉着姑娘的手,“我叫春桃,你叫啥?”

“我叫晚晴。”姑娘擦了擦眼泪,脸上露出点笑。

老郎中看着两个姑娘凑在一起说话,对陈砚之说:“你看,这就叫‘药引’,不光能引药归经,还能引人归处。”他指着院里的桃树,“去年这树快枯死了,晚晴她爹来看病时,说‘桃树喜水,得顺着根浇’,按他说的法子浇了半年,今年就开花了。”

陈砚之望着院里的桃树,枝头还挂着几朵迟开的桃花,在风里轻轻晃。他突然觉得,这归燕堂的药香里,不仅有草药的苦,还有桃花膏的甜,更有这些萍水相逢的暖。就像那碗掺了膏子的中药,苦里带着甜,才能让人愿意喝下去,才能慢慢治好心里的病。

晚晴喝了药,又睡了一觉,醒来时精神好了不少,正跟着春桃学认药斗上的字。妇人在旁边给她们缝补衣裳,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老郎中坐在柜台后翻药书,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像撒了层金粉。

陈砚之收拾好药箱,准备回村。老郎中送他到门口,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这是晚晴她爹去年留下的药方,治风寒咳嗽的,比三子养亲汤多了味紫苏叶,你拿去看看,或许有用。”

陈砚之接过布包,指尖碰着粗糙的纸,像是碰着一段没说完的故事。他吹了声铜哨,檐下的白鸽扑棱棱飞起,落在他的肩头。“师父,我走了,过两天再来看晚晴。”

“去吧,”老郎中挥挥手,“路上慢点,别忘了给你爷带句话,就说他要的艾叶,我已经晒好了,过几天让春桃送去。”

自行车驶离归燕堂时,陈砚之回头望了一眼,晚晴正和春桃在院里晾晒薄荷,两个姑娘的笑声混着药香,飘得老远。他摸了摸兜里的药方,又闻了闻竹筐里残留的桃花膏香,突然觉得,这世间的病,不管多急多险,只要有人愿意递上一碗药、一句暖话,总有法子慢慢治好。就像这春天,哪怕来得晚些,该开的花,总会开得热热闹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