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211章 针声传两界,暖语递三秋

陈砚之刚把诊室的木门闩插上,院外就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力道急得像打鼓。他趿拉着布鞋开门,见是村东头的赵婶,手里攥着块蓝布帕子,脸憋得通红。

“小先生,快!救救我家老头子!”赵婶拽着他的胳膊就往村东跑,帕子上还沾着点点血迹,“刚才他爬梯子修房檐,一脚踩空摔下来,现在腰直不起来,说不出话,就指着炕沿哼哼!”

陈砚之反手抓起药箱,跟着赵婶往她家冲。路上听赵婶絮叨:“早上还跟我拌嘴,说我煮的玉米粥太稀,这会子就躺炕上动不了了……你说他要是真瘫了,我这日子可咋过哟……”

进了赵家院门,就听见屋里传来压抑的痛哼声。陈砚之掀开帘子,见赵叔趴在炕上,脊梁骨那儿肿起老大一块,脸色白得像纸。他赶紧放下药箱,摸出脉枕:“赵叔,能喘气不?疼得厉害就哼出声,别憋着。”

赵叔喉咙里“嗬嗬”响,手指着后腰,眼泪都疼出来了。陈砚之按住他的腰椎两侧,指尖一按,赵叔猛地抽搐了一下。“是腰椎错位,”他抬头对赵婶说,“找块宽布条来,再烧壶热水。”

等赵婶拿东西的空当,他掏出银针,在火上燎了燎:“叔,我给您扎几针,先松快松快筋,等下复位的时候可能有点疼,您忍忍。”说着,快速在“肾俞”“大肠俞”“委中”几个穴位扎下针,捻转了几下,“酸胀不?”

赵叔艰难地点点头,哼唧声轻了些。陈砚之刚要伸手复位,手机在兜里震动起来,是林薇发来的语音,背景里有医院的广播声:“砚之,刚收了个病人,七十多了,说早上晨练扭了腰,现在连翻身都难。我看片子是腰椎小关节紊乱,打算用‘斜扳法’复位,你说要不要先扎两针‘环跳’松松肌肉?”

陈砚之腾出一只手回语音,声音压得低:“扎!‘环跳’配‘阳陵泉’,先让他肌肉松下来,复位的时候不容易伤着。对了,老年人骨质疏松,手法轻点,别用蛮力。”

发完消息,他接过赵婶递来的布条,垫在赵叔腰部:“叔,我喊一二三,您跟着使劲吸气,听见没?”见赵叔点头,他双手按住错位的椎体,沉腰发力,只听“咔哒”一声轻响,赵叔闷哼一声,随即长长舒了口气。

“好点没?”陈砚之拔下针,帮他翻个身平躺,“能抬抬腿不?”

赵叔试着抬了抬腿,居然能离开炕面了,他瞪着眼看陈砚之:“小先生……你这手比县医院的大夫还神!刚才我都以为要瘫了……”

赵婶在旁边抹眼泪:“可不是嘛,刚才吓得我腿都软了……”

陈砚之收拾着针具,笑了笑:“别乱动,我给您开两副药,熬着喝,过两天就好了。以后修房檐找年轻人搭把手,您这岁数可经不起摔。”

出了赵家,天已经擦黑。陈砚之掏出手机,见林薇回了条视频,是她在诊室里给老人复位的样子,手法跟他刚才用的如出一辙,只是动作更轻些。配文:“按你说的扎了针,复位特顺利,老爷子说比上次在骨科医院舒服多了。对了,下月初去义诊的事,院长批了,到时候我带俩实习生过去,让他们学学你那手‘摸骨’的本事——你家院门口的那棵石榴树,这时候该结果了吧?”

陈砚之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对着视频里的林薇笑。远处的玉米地在晚风里起伏,像片绿海,他对着手机说:“结了!青里透红的,等你来了摘给你吃。对了,我爷说让你把那本《针灸大成》带来,他说上次你说看不懂的那个‘烧山火’手法,他给你画了图,保准一看就会。”

手机那头传来林薇的笑声,混着医院走廊的脚步声:“你爷比我们教授还厉害!上次他教我的‘透天凉’,我用在那个失眠病人身上,当晚就睡了六个小时——对了,实习生问你,你们村的井水甜不甜?他们想带两个空桶去打水。”

“甜!比县城的自来水甜多了!”陈砚之往家走,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我家院里有口老井,井水凉得能镇西瓜,到时候让他们尽管打。对了,你爱吃的槐花饼,我娘说提前两天给你蒸,保证热乎的。”

回到葆仁堂,陈砚之刚把药箱放下,他娘就端着碗红枣粥进来:“跟小林姑娘聊天呢?”见他点头,她笑着往粥里加了勺红糖,“她说来义诊,我把西厢房的炕都晒过了,铺了新褥子,比县城的床舒服。”

陈砚之喝着粥,手机又响了,是林薇发来的照片:她手里举着个针灸模型,旁边围着几个穿白大褂的年轻人,都仰着头看,像群听课的小学生。配文:“实习生听说能去你那儿,现在正缠着我问这问那,说要提前复习‘经络图’,怕到时候在你爷面前露怯——对了,你爷的老花镜换了没?上次他说看小字费劲,我托人在县城配了一副,到时候带给你。”

陈砚之看着照片,手指在屏幕上敲:“换了!不过你带的肯定更好,他保准天天戴着。对了,明天我去后山采点野菊花,给你们泡茶喝,败火。”

窗外的月光洒在诊桌上,那套铜人模型泛着淡淡的光。陈砚之想起小时候,他和林薇蹲在院里的石榴树下,拿着火柴棍在地上画经络图,她总把“肝经”画到“胆经”的位置,他就拿根狗尾巴草挠她痒痒,笑得她直打滚。

那时候谁能想到,长大了,一个守着村里的老诊室,一个在县城的医院里,却还能靠着手机里的声音和画面,把日子过得像院门口的石榴树,枝枝蔓蔓都连着暖。

他拿起手机,给林薇发了条语音,声音里带着笑意:“明儿给你拍后山的野菊花,黄灿灿的一片,比你医院花坛里的好看多了——晚安,小林医生。”

很快,手机震了震,是林薇的回复,声音软乎乎的,像刚喝了蜜:“晚安,陈医生。明天记得拍清楚点,我让实习生们也长长见识。”

陈砚之把手机放在枕头边,听着窗外的虫鸣,觉得这夜格外静,连玉米生长的声音,都像在数着日子,等着那一天——等诊室的木门被推开,她带着一身阳光走进来,笑着说:“陈砚之,我来学‘烧山火’了。”

他摸了摸枕头下的铜人模型,嘴角忍不住往上翘。原来行医这事儿,不管在村里还是县城,只要心里有牵挂,手里的针就有温度,日子就有盼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