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27章 指纹辨病,儿科诊室的“小妙招”

林薇在县医院儿科坐诊的头个礼拜,诊室里总围着看热闹的大夫。年轻护士小周抱着病历夹,探头探脑地跟同事说:“听说没?林大夫看孩子手指头就能知根知底,比b超还神!”

这话传到林薇耳朵里,她正给个哭闹的娃娃量体温,头也没抬地笑:“可别瞎传,就是经验多了,能看出点门道。”

正说着,门口冲进个气喘吁吁的奶奶,怀里的小孙子脸憋得通红,嘴唇发紫。“林大夫!您快救救娃!这孩子从早上就喘,县医院查了说没大事,可他就是哭,喘得像风箱!”

林薇赶紧让老人把孩子放在诊床上,小家伙哭得撕心裂肺,小手攥得紧紧的。她轻轻掰开孩子的食指,就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仔细看——指纹在风关的位置,颜色发紫,还带着点青黑,像条拧着的小蚯蚓。

“这是风寒裹着痰堵在肺里了。”林薇肯定地说,“您是不是早上带他去公园了?穿得少,还吹了风?”

奶奶一拍大腿:“可不是嘛!我寻思天暖和,就给他穿了件单褂子,在湖边玩了会儿,回来就成这样了!”

旁边的张大夫推了推眼镜:“小林,这光看指纹能准吗?要不拍个胸片?”

“先不用。”林薇边说边开方子,“您看这指纹紫黑,是寒痰阻肺,拍片子估计也只是纹理粗点。给孩子用点炙麻黄、杏仁,再配着小儿推拿,推推肺俞穴,把痰化了就好。”

她让小周取来推拿油,蘸着油在孩子后背轻轻推揉,边推边哄:“宝宝乖,阿姨给你揉揉背,把小虫子(指痰)赶跑就不难受了。”小家伙起初还哭,揉了没两分钟,居然打了个嗝,哭声小了半截。

奶奶看得直瞪眼:“神了!刚才在别的诊室,又是听诊又是抽血,娃哭得更凶了!”

林薇笑着把方子递过去:“药熬好了少放点冰糖,孩子爱喝。回去用热水袋捂捂后背,像给肺烘烘暖,痰好化。”

等祖孙俩走了,张大夫凑过来看林薇的笔记本,上面画满了各种指纹:红的、紫的、淡的、深的,旁边还标着对应的病症。“你这笔记比教科书还详细,这‘风关’‘气关’‘命关’,到底咋区分啊?”

“您看,”林薇拿起支笔,在自己手上比划,“靠近指尖这截是风关,一般是外感;中间气关,多是里证;最靠近手掌的命关,那就是病重了。颜色也有讲究,红是热,紫是瘀,青是寒……”

正说着,诊室门被推开,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孩子犹豫地站在门口:“林大夫,我家娃总尿床,西医说可能是神经性的,您能给看看不?”

林薇让孩子伸出手,指纹淡得几乎看不见,像蒙了层雾。“这是肾气不足,像水库闸门关不严实。”她摸了摸孩子的后腰,果然凉飕飕的,“晚上别让他喝太多水,睡前用手心搓热了捂捂肾俞穴,像给小水库加道闸。我再开点缩泉丸,慢慢就好了。”

妈妈半信半疑:“真不用做个尿常规啥的?”

“不放心可以做,但这指纹骗不了人。”林薇笑得温和,“您试试,一周不好再来检查也不迟。”

到了周五,那尿床的孩子妈妈特意跑来,手里拎着袋苹果:“林大夫!太谢谢您了!就按您说的,搓了三天,昨晚没尿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这事一传开,儿科诊室更热闹了。有家长专门带着孩子从邻镇赶来,排着队让林薇看指纹。护士长王姐打趣:“小林啊,你这诊室快成‘指纹门诊’了,我得给你挂个新牌子。”

林薇却没闲着,她把看指纹的心得记下来,还画了示意图贴在诊室墙上。有回科里来了个实习大夫,指着图问:“林姐,要是指纹又红又紫,咋算?”

“那就是寒热夹杂呗。”林薇正给个孩子听诊,随口答,“就像一锅汤,又加了辣椒又加了冰,得先分清主次,该清热的清热,该散寒的散寒。”

实习大夫挠挠头:“我还是有点晕,要不您教教我?”

“没问题。”林薇爽快答应,“下周一开始,每天下班咱留半小时,我给你讲实例。比如昨天那个出疹子的娃,指纹红中带紫,就是外感风邪夹着内热,得又解表又清热……”

正说着,门口吵吵嚷嚷进来一群人,是隔壁村的,抱着个昏迷的孩子。“林大夫!这娃抽风抽得厉害,镇上医院让转大医院,我们先到您这儿碰碰运气!”

林薇赶紧迎上去,孩子双目紧闭,四肢还在轻微抽搐。她抓起孩子的手,指纹已经窜到了命关,黑得像墨。“坏了,这是急惊风!”她一边让小周赶紧联系救护车,一边让人取来惊风散,撬开孩子牙关灌了点进去,“快!掐人中!拿酒精擦手心脚心!”

忙活了十几分钟,救护车来了,林薇跟着上了车,一路跟医生交代:“指纹命关发黑,可能是脑炎,检查时重点看看脑脊液……”

等她从市医院回来,天都黑了。王姐给她端来碗热汤:“吓死我了,你胆子也太大了,就敢上手?”

林薇喝着汤,额头上还带着汗:“那时候哪顾得上怕?孩子的命要紧。再说看指纹能帮着判断方向,总比瞎耽误强。”

过了几天,市医院传来消息,那孩子果然是病毒性脑炎,幸亏送得及时,已经脱离危险了。孩子父母特意送来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指纹识病”。

林薇把锦旗挂在诊室角落,每天看着,心里踏实。她知道,这看指纹的本事不是啥“神功”,是老辈人传下来的经验,是无数个病例攒出来的门道。就像种地,得知道看天看土看苗情,看病也一样,得会看指纹看舌苔看神态,把这些零碎的信号拼起来,才能找准病根。

这天傍晚,林薇整理诊室,发现窗台上多了盆仙人掌,是那个发烧孩子的妈妈送来的,说“好养活,像林大夫一样,看着温和,能耐可大”。她摸着仙人掌的刺,忽然笑了——可不是嘛,行医就像养这仙人掌,得有韧劲,还得懂方法,才能在该开花的时候,开出让人惊喜的花来。

儿科诊室的灯光亮到很晚,林薇还在给实习大夫讲指纹图谱,墙上的示意图被风吹得轻轻晃,像无数双信任的眼睛,看着这个从葆仁堂走出来的大夫,用最朴素的法子,守护着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健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