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52章 小雪的鹿茸温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52章 小雪的鹿茸温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小雪这天,天空飘起细碎的雪粒,落在葆仁堂的青瓦上,积起薄薄一层白。陈砚之正在药柜后整理药材,将切片的鹿茸小心放进锦盒里,那琥珀色的断面泛着油脂光泽,凑近闻,有股醇厚的腥香,带着草木的温润。

“砚之,之前那个先天体虚的小姑娘来了,你去看看。”爷爷的声音从诊室传来,手里捧着个暖手炉,热气从铜缝里丝丝缕缕冒出来。

陈砚之赶紧放下锦盒,快步走到前院。女孩裹着件新做的棉袄,由母亲牵着,小脸比上次红润了些,虽然还是瘦小,眼神却亮了些。“医生,谢谢您的药,孩子这半个月没感冒,吃饭也能多吃小半碗了。”母亲脸上带着笑意,眼角的细纹舒展开不少。

陈砚之让女孩坐在诊椅上,伸手搭脉。脉象比上次有力了些,不再像断线的丝线,只是依旧偏细。他又看了看女孩的舌苔,淡白中透出点粉红,比之前有了生气。“现在晚上还起夜吗?手脚暖和些了吗?”

女孩小声说:“起夜少了,手脚也没那么冰了,就是跑快了还是有点喘。”

母亲补充道:“她还是不爱动,说腿软,而且这几天说总觉得腰后面有点酸。”

陈砚之心里有了数。《汤药经残卷》里说“先天不足,久补需兼填精”,女孩脾肾渐有起色,但肾精仍亏,才会腿软腰酸。之前的固本汤以补气健脾为主,现在该加些温补肾精的药了。

他走到药柜前,目光落在那盒鹿茸上。鹿茸是补肾阳、益精血的良药,《本草纲目》说它“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正适合女孩这种肾精亏虚的情况。但鹿茸性温热,女孩脾胃刚有好转,用量必须谨慎。

结合残卷里的“添精汤”方意,他写下:人参5克(另煎)、黄芪10克、炒白术8克、山药12克、枸杞子10克、茯苓10克、当归6克、杜仲5克、鹿茸1克(研末冲服)、炙甘草5克、陈皮3克。写完后,他特意在“鹿茸1克”旁画了个圈——1克的量既能补精,又不会太过燥热,适合长期服用。

爷爷这时走进来,翻看了女孩之前的药方,又摸了摸她的后颈:“颈后还是偏凉,肾精亏虚的孩子,往往阳气不达四末。你加鹿茸是对的,但可以再加2克肉桂,引火归元,让阳气能温煦到全身。”

陈砚之点点头。肉桂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少量使用能增强鹿茸的温肾之力,又能推动气血运行,让补药的效力更好地发挥。他立刻添上“肉桂2克”,又想起女孩说“跑快了喘”,那是肺气不足,黄芪既能补气,又能益肺,之前用10克,现在可加至12克,兼顾补肺气。

“《汤药经残卷》说‘填精需防滋腻’,”爷爷看着药方说,“你用陈皮理气,就是怕鹿茸、人参太过滋腻碍胃,这点考虑得周到。孩子脾胃弱,补药再多,吸收不了也是白搭,得让药‘走得动’才行。”

陈砚之抓药时,特意把鹿茸放在研钵里仔细研成粉末,看着那细腻的棕黄色粉末,心里想着——这一点点药末里,藏着的是推动生命生长的力量,得像小雪滋润土地那样,温柔地渗入身体。他把鹿茸粉单独包好,叮嘱女孩母亲:“这鹿茸粉要用热药汁冲开,搅匀了喝,别让孩子直接吞,免得呛着。”

药煎好后,颜色比上次稍深些,药香里多了鹿茸的醇厚。女孩喝了一口,皱了皱眉,却还是慢慢咽了下去。“比上次的药好像有点不一样的味道。”

“这是帮你长力气的药,”陈砚之笑着说,“喝一段时间,就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跑跳了。记得每天早上晒晒太阳,晒后背,能帮着药起效。”

母亲小心翼翼地收好药包,再三道谢:“您这么细心,我们真是遇到好医生了。”

傍晚,雪停了,夕阳把雪地染成金红色。陈砚之坐在暖炉边,翻着《汤药经残卷》,爷爷凑过来说:“治先天不足,就像培育幼苗,春天要浇水(补气),夏天要施肥(填精),循序渐进,才能让根扎得深。你今天加鹿茸,就是到了该施肥的时候。”

陈砚之在笔记本上写道:“小雪,用鹿茸填精。《汤药经残卷》说‘精足则神旺’,鹿茸像冬日的暖阳,慢慢焐热亏虚的肾精。加肉桂引火归元,陈皮防滋腻,原来补药也需要‘调和’,就像小雪要盖层薄雪,既保护幼苗,又不压坏它。爷爷说,治病的耐心,比药方更重要。”

药柜上的鹿茸锦盒在暮色里泛着柔和的光,陈砚之看着它,忽然觉得,那些看似枯燥的药材和方剂,其实都藏着对生命的敬畏——就像这小雪,看似寒冷,却在悄悄孕育着来年的生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