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74章 休假如约学针来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74章 休假如约学针来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晨露还没干透,陈砚之正在院子里晾晒新收的艾草,手机在裤兜里“嗡嗡”震动起来。他擦了擦手上的草屑,掏出手机,屏幕上跳出林薇发来的定位,后面跟着个蹦跳的表情:“我到村口啦!快来接我,拎着箱子走不动啦!”

陈砚之笑着回了句“马上到”,转身往屋里喊:“爷爷,林薇来了!”

陈守义正坐在八仙桌前翻医案,闻言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倒比说的日子早了三天,这姑娘倒是急性子。”

“估计是实在等不及了。”陈砚之抓起墙上的草帽,“我去村口接她。”

村口的老槐树下,林薇正蹲在一个大行李箱旁扇风,白t恤牛仔裤,扎着高马尾,额头上沁着薄汗,跟在医院穿白大褂的样子判若两人。看见陈砚之的电动车,她赶紧站起来挥手:“这儿呢!”

“怎么提前来了?”陈砚之停下车,帮她拎箱子,入手沉甸甸的,“你这箱子里装的啥?石头啊?”

“全是书!”林薇拍了拍箱子,“《针灸学》《经络图谱》,还有上次你说的董氏奇穴相关的资料,我全带来了,省得来回跑。”她凑近了小声说,“为了提前休年假,我跟院长磨了三天,又是保证回来写报告,又是说要学新技术造福病人,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陈砚之忍不住笑:“至于这么急吗?”

“怎么不至于!”林薇眼睛亮晶晶的,“上次你在医院扎那两针,我们科主任都念叨好几天了,说让我好好跟你学学。这可是能实实在在帮病人减轻痛苦的本事,多等一天都觉得亏。”

往葆仁堂走的路上,林薇眼睛就没闲着,一会儿指着路边的蒲公英问是不是药材,一会儿又盯着墙上“葆仁堂”的木匾看:“这匾有年头了吧?字写得真有劲儿。”

“有五十年了,我太爷爷手书的。”陈砚之指了指院里的药圃,“这边种的薄荷、紫苏,都是常用的,你要是想学认药,我教你。”

“想学想学!”林薇点头如捣蒜,“不过我最想学的还是董氏奇穴,那个‘灵骨穴’到底有啥讲究?为啥扎在手背上,肩膀的病能好?”

刚进院门,陈守义就迎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陈爷爷好!”林薇赶紧鞠躬,礼数周全得让陈砚之都愣了愣。

“姑娘一路辛苦。”陈守义笑着摆手,把布包递给她,“这里面是套新做的针,比你在医院用的细点,适合初学。西屋收拾好了,你先把行李放进去歇歇,咱吃过午饭再开课。”

林薇接过针包,眼睛都直了:“这针是牛角柄的?比我们医院的不锈钢针看着有感觉多了!”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看了看,又赶紧包好,“谢谢陈爷爷!”

午饭是陈砚之母亲做的,蒸槐花、凉拌薄荷,还有一碗艾草煮鸡蛋。林薇吃得津津有味,边吃边问:“陈阿姨,这艾草鸡蛋是不是也能治病?”

“是啊,”陈母笑着说,“女生吃了好,能驱寒。你要是喜欢,临走时我给你装些干艾草,回去自己煮。”

饭后,陈守义把那本泛黄的董氏奇穴图谱铺在八仙桌上,又拿出个冬瓜放在旁边:“学针先认穴,今儿咱从最基础的‘灵骨穴’和‘大白穴’开始。林姑娘,你先说说,在医院学的合谷穴在哪?”

林薇立刻放下筷子,走到冬瓜前,用手指着:“在手背虎口处,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说得对。”陈守义点头,“那你再看这‘灵骨穴’,在合谷穴往后一寸,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你按按自己手上这儿,是不是比合谷穴更酸?”

林薇按了按,果然“嘶”了一声:“酸!酸得往胳膊肘窜!”

“这就是区别。”陈守义拿起一支针,“合谷穴偏重于头面部,灵骨穴偏重于全身,尤其是腰肩腿,就像一个管近处,一个管远处。你在冬瓜上试试找穴,找准了再下针。”

林薇拿起针,手有点抖,针尖在冬瓜上戳了好几次才找准位置。“陈爷爷,这样对吗?”

“偏了点,再往掌骨缝里挪挪。”陈守义扶着她的手调整,“下针时手腕要抖一下,快进针,减少疼痛,就像这样……”他示范着,针尖“噗”地刺入冬瓜,又直又稳。

林薇学着试了试,这次果然好多了。陈砚之在旁边看着,忍不住说:“比我第一次强多了,我当时扎得冬瓜都歪了。”

“那是你笨。”林薇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又赶紧问陈守义,“陈爷爷,这针进去后,捻转有啥讲究?是不是得像书上说的‘捻转补泻’?”

“董氏奇穴不讲补泻,讲‘催气’。”陈守义拿起针捻了捻,“快而轻,幅度别太大,就像哄孩子,得顺着毛摸,气才肯走。你试试,捻的时候想象气顺着胳膊往肩膀跑。”

正说着,院门口传来咳嗽声,是村西头的张大爷,捂着膝盖直咧嘴:“砚之,我这膝盖又疼了,昨儿个下雨没注意,淋了点雨。”

陈守义对林薇说:“来得巧,你看着砚之扎,学学‘动气针法’。”

陈砚之扶张大爷坐下,在他小腿“膝灵穴”扎了针,又在“灵骨穴”补了一针:“大爷,您慢慢弯膝盖,别用劲。”

张大爷刚弯了两下,就说:“哎?不那么僵了!膝盖里热乎乎的。”

林薇在旁边看得眼睛都不眨,手里的小本子飞快地记着:“扎完针就让病人活动,气就跟着走了,对吗?”

“就是这理。”陈砚之起针时说,“比光躺着不动强十倍。”

送走张大爷,林薇拉着陈砚之问个不停:“刚才那‘膝灵穴’在哪个位置?我看你扎在小腿外侧,是不是在足三里附近?它跟膝阳关有啥区别?”

陈砚之被问得哭笑不得:“你这问题比我们老师还多。来,我给你画个图……”

夕阳西下时,林薇还在冬瓜上练习扎针,手指被针扎破了好几处,贴上创可贴继续练。陈守义看着她的背影,对陈砚之说:“这姑娘是块好料子,心诚,手也稳,比你当年强。”

陈砚之望着院里的晚霞,想起林薇在医院说的那句“能帮病人少受罪”,忽然觉得,这董氏奇穴的传承,或许不止是爷孙俩的事。林薇带着医院的规范和严谨,自己带着民间的经验和灵活,说不定能碰撞出更有用的法子。

晚饭时,林薇捧着个笔记本凑过来:“陈爷爷,我记了二十多个问题,您能给我讲讲不?比如那个‘倒马针法’,三针的间距必须一样吗?能不能根据病人胖瘦调整?”

陈守义放下筷子,接过笔记本:“问得好,这就该带着脑子学……”

窗外的月光爬上药柜,映着爷孙俩和林薇的身影,还有满桌的针具和药材。陈砚之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葆仁堂会比往常热闹得多,而这董氏奇穴的学问,也会像院里的艾草一样,在新的土壤里,慢慢扎下根,抽出新的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