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73章 急诊相邀施奇针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73章 急诊相邀施奇针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的竹帘刚被风吹得晃了晃,陈砚之正在柜台前给一味新到的独活称重,手机突然在抽屉里“嗡嗡”震动起来。他擦了擦手上的药粉,掏出手机一看,屏幕上跳动着“林薇”两个字,背景音里隐约能听见医院特有的嘈杂。

“砚之!你现在有空没?”林薇的声音带着点急,还夹杂着推车轱辘的声响,“我们科刚收了个病人,跟你说的那个‘灵骨穴’能治的情况特别像,你能不能过来一趟?”

陈砚之心里咯噔一下:“啥情况?你慢慢说。”

“是个四十多岁的男病人,刚才在工地搬钢筋,突然就胳膊抬不起来了,说右肩像被绳子勒着,疼得直冒汗。”林薇语速飞快,“我们主任给他查了,说是急性肩袖损伤,让先输液消炎,可病人疼得厉害,说啥也不肯躺,就在走廊里转悠。我突然想起你说的董氏奇穴,那个‘灵骨穴’是不是能治这个?”

陈砚之想起前几天王大爷的情况,赶紧道:“对,就是这个!你让他试试把手背虎口张开,我教你找穴……”

“不行不行,我哪敢随便扎!”林薇打断他,“这可是在医院,出点岔子就麻烦了。你那儿要是不忙,能不能跑一趟?病人家是外地的,就他一个人在这儿打工,怪可怜的。”

陈砚之看了看墙上的挂钟,刚过十点,上午的病人基本都看完了。“行,我这就过去。你把地址发我微信上,我骑电动车快,估计半小时到。”

“太谢谢你了!”林薇的声音一下子亮了,“我在住院部楼下等你,给你指路!”

挂了电话,陈砚之赶紧往针灸盒里装针,三棱针、毫针各备了几支,又抓了一小包艾草塞进包里。陈守义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布包:“把这个带上。”打开一看,是几块磨得光滑的竹板,“这是当年董老先生教我时用的,扎‘灵骨穴’时垫在手下,找穴准。”

“哎。”陈砚之接过布包,往电动车上绑,“爷爷,我走了啊。”

“路上慢点,”陈守义叮嘱道,“到了医院少说话,先看病人情况,扎针时让林大夫在旁边看着,别让人说咱野路子。”

“知道了。”陈砚之跨上电动车,药香混着风灌进领口,他心里有点打鼓——在医院用董氏奇穴,还是头一回。

医院住院部楼下,林薇正踮着脚张望,白大褂的下摆被风吹得飘起来。看见陈砚之的电动车,她赶紧迎上来:“可算来了!病人在三楼骨科病房,我带你上去。”

电梯里,林薇小声说:“我们主任刚才还说,这病得静养,针灸效果慢,我没敢说你要来,等会儿你先看看,真能治再动手。”

“没事。”陈砚之攥了攥手里的针灸盒,“我先看看情况,不行就当来串个门。”

病房里,病人正歪坐在床上,右手耷拉着,左肩肿得老高,额头上全是汗。见林薇带了个穿便装的年轻人进来,他皱了皱眉:“这是……?”

“这是陈大夫,家传的针灸手艺,特别厉害,给你看看。”林薇赶紧介绍,又给陈砚之使了个眼色。

陈砚之没多说,直接走到床边:“大哥,我看看你的肩。”他轻轻按了按病人的肩头,“这儿疼不?”

“哎哟——就是这儿!”病人疼得直咧嘴,“刚才想抬胳膊够水杯,猛一使劲就成这样了。”

“是急性筋络扭伤,瘀血堵在这儿了。”陈砚之拿出竹板垫在病人左手背下,拇指在虎口附近按了按,“这儿酸不?”

“酸!酸得麻到胳膊肘了!”病人点头。

“就这儿了。”陈砚之打开针灸盒,拿出毫针,用酒精棉仔细消毒,“我给你扎一针,试试能不能松快些,就一下。”

旁边床的家属探过头来,护士也在门口张望,林薇赶紧站到陈砚之身边:“我来帮忙消毒。”

陈砚之捏起针,手腕一抖,针尖精准地刺入“灵骨穴”,又快速捻转了三下:“大哥,你试着慢慢抬抬右胳膊,别用劲,就轻轻抬。”

病人半信半疑地抬胳膊,刚抬到胸前,突然“咦”了一声:“哎?不那么疼了!刚才抬到肚脐都费劲!”

病房里一下子静了,连护士都瞪大了眼。陈砚之继续捻针:“再抬高点,往头上抬。”

这次病人居然能抬到耳边了,虽然还有点僵,却明显松快了。“神了!真神了!”病人激动得直拍床,“刚才像有根绳子拽着,现在绳子断了似的!”

林薇在旁边看得眼睛都直了,手里的酒精棉差点掉地上:“砚之,这……这就好了?”

“还没完。”陈砚之在“大白穴”又补了一针,形成个小倒马,“再巩固一下,这针能帮着把瘀血散干净。”

起针的时候,病人已经能自己举胳膊了,虽然还有点酸,却完全不疼了。“陈大夫,你这是啥针法啊?比我们工地旁边的老中医厉害多了!”病人一个劲道谢。

“就是个家传的法子。”陈砚之收拾着针,“我再给你开点药,回去熬水熏洗,三天就能好利索。”

正说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进来,林薇赶紧介绍:“陈大夫,这是我们主任。”

王主任打量着陈砚之,又看看病人活动自如的胳膊,眉头皱了皱:“小林,这是怎么回事?谁让你们随便让外人给病人扎针的?”

“主任,这是我朋友,他针灸特别厉害,病人刚才疼得厉害……”林薇赶紧解释。

病人却抢着说:“主任,您别冤枉好人!这位陈大夫就扎了两针,我这胳膊就不疼了,比输液管用多了!”

王主任没说话,走到床边给病人检查了半天,又问了几个问题,脸色慢慢缓和下来:“小伙子,你这针法是家传的?看着不像教科书上的路子。”

“是学的董氏奇穴。”陈砚之实话实说,“我爷爷传下来的,专治这种急性扭伤。”

“董氏奇穴……”王主任若有所思,“我在学术期刊上见过,说是效果显着,就是没亲眼见过。你这手法确实有门道。”他转头对林薇说,“小林,把病人的病历拿来,我看看能不能把这针法记下来,以后碰到类似的病人,也能试试。”

林薇眼睛一亮,赶紧跑去拿病历。陈砚之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爷爷说得对,只要能治好病,在哪儿都能让人信服。

临走时,林薇把陈砚之送到楼下,手里还攥着那个记满笔记的小本子:“砚之,你刚才那两针扎得太帅了!我刚才偷偷记了穴位位置,你再给我讲讲呗?那个‘灵骨穴’是不是必须垫竹板?”

“也不是必须,垫着找穴准点。”陈砚之笑着说,“关键是扎完针得让病人活动,气跟着动作走,瘀血才能散。”

“我明白了!”林薇在本子上飞快地记着,“等我休年假,一定去葆仁堂,你可得让爷爷好好教我!刚才主任都松口了,说要是这针法真管用,说不定能在我们科推广呢!”

陈砚之骑上电动车时,阳光正好照在车筐里的艾草上,散出暖暖的香味。他回头看了看住院部大楼,林薇还在门口朝他挥手,手里的小本子在阳光下闪着光。他忽然觉得,这董氏奇穴的学问,说不定真能走出葆仁堂,走到更远的地方,帮到更多像那个工地大哥一样受苦的人。

风从耳边吹过,带着医院的消毒水味和葆仁堂的药香,陈砚之的心里,像揣了个小暖炉,又踏实,又亮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