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55章 银针起舞葆仁堂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55章 银针起舞葆仁堂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葆仁堂内,药柜旁立着个竹制针灸盒,银针在晨光里闪着亮。陈砚之正在给针灸针消毒,酒精棉擦拭的“沙沙”声格外清晰。陈守义坐在藤椅上,手里翻着本线装医书。

这时,吴大娘捂着脸走进进门来,嘴角歪向一边,说话都漏着风:“砚之……咳咳……你看我这脸,昨儿个早上起来就这样了,眼睛闭不上,嘴也合不拢,喝水都漏!”

陈砚之赶忙放下消毒好的银针迎上去道:“吴大娘,您这是面瘫啦,俗称“吊线风”,估计是夜里睡觉没关窗,风邪吹着了。”

吴大娘一听急得立马眼圈都红了,着急地道:“那咋办?不会一直这样吧?我孙子还等着我给他做花馍呢!”

陈守义听到也立即放下医书,瞅了一眼道:“别怕,这病来得快,治得及时也去得快。也好在你现在来了,要是拖上几天,会比较麻烦一些。砚之,露两手你在大学跟周教授学的针灸。”

陈砚之马上点头说道:“好嘞。”说着赶紧扶吴大娘坐在诊床上,说道:“大娘您躺好,放松点。我给您扎几针,不疼,就像蚊子叮一下。”

吴大娘紧张地攥着衣角说道:“我这辈子没扎过针……”

陈砚之笑着拿起一根银针微笑地道:“您看这针细的,比绣花针还软。周教授教我们时说,面瘫就得“快针透穴”,把淤住的经络通开。”陈砚之边说边消毒完皮肤,手指捏着银针,快速地刺入地仓穴,给大娘解释道:“这是地仓穴,管嘴角的,您试试动动嘴?”

吴大娘试着咧了咧嘴,嘴角的歪似乎真的轻了点。说道:“哎?好像能用上劲了!”

陈砚之听后又在颊车穴下针道:“这是颊车穴,帮着咬肌使劲。您再鼓鼓腮帮子。”见吴大娘能鼓起点气,接着又说道:“您这是风邪阻了阳明经,就像水管子被枯枝堵了,针灸就像把枯枝挑出来,让气血能流过去。”

爷爷边看边在旁搭话道:“别忘了翳风穴。那地方是风邪藏着的窝,扎透了能把根拔了。”

陈砚之应声在耳后翳风穴下针:“爷爷说得是。这翳风穴得斜刺,针尖对着耳朵眼,能把深层的风邪赶出来。陈砚之边说边捻了捻针道:“您是不是觉得有点酸麻?这是“得气”了,管用的兆头。”

吴大娘点头说:“是有点酸,像蚂蚁爬……哎!我眼睛好像能闭上点了!”

陈砚之微笑着起针,接着说道:“留针十五分钟,我给您配点牵正散,祛风通络的,针药一起上,好得更快。回去别用冷水洗脸,出门戴个帽子,别再让风吹着。”

吴大娘躺诊床上留针,柱子媳妇揉着脖子进来,脑袋歪向一边。这模样,让人看着有点搞笑。

柱子媳妇龇牙咧嘴地说:“砚之兄弟,快救救我!昨儿个睡落枕了,脖子跟焊死了似的,往左转能看见脚尖,往右转能瞅见脚后跟,就是直不了!”

陈砚之示意她坐下说道:“您这是胸锁乳突肌痉挛了,就像绳子拧成了疙瘩。我给您扎两针,立马轻松愉快。”

柱子媳妇看着针灸盒道:“比推拿管用?我早上让柱子给我按了半天,越按越疼!”

陈砚之消毒后取了支银针说道:“推拿得顺着筋,您这拧得太厉害,硬按容易伤着。周教授教过“合谷配落枕穴”,专治这个。”说着就在在她手背合谷穴下了一支针,“这是合谷,大肠经的穴,能疏风止痛,就像给拧住的绳子抹点油。”

柱子媳妇哎呦一声道:“哎哟,酸,酸!酸到胳膊肘了!”

陈砚之又在脖子旁找落枕穴说道:“这是落枕穴,就在脖子侧面,痛点就是穴。”说完快速地进针,又轻轻地捻转道:“您试着慢慢转头,别怕疼,跟着我的针劲儿走。”

柱子媳妇试探着转头,惊喜道:“哎?能动了!没刚才那么僵了!”

爷爷哼笑地说道:“这小子没白跟周老头学,进针快,捻针稳,有点意思。”

陈砚之起针后帮柱子媳妇儿揉了揉脖子说道:“周教授说,落枕就得“针到病除”,别拖,越拖筋越硬。回去用热毛巾敷敷,别总低头看手机,枕头别太高。

柱子媳活动着脖子怀疑地说道:“哎呀真神了!比啥膏药都管用!回头让柱子也来学学,省得我总遭这罪。”

柱子媳妇刚走,豆子娘拽着小豆子进来,孩子低着头,手里攥着湿裤子。

豆子娘叹了口气说道:“砚之,你给瞅瞅豆子,这孩子都十岁了,还总尿床,夜夜得换褥子,我这心焦得慌。”

小豆子被说得满脸通红:“娘……别说了……”

陈砚之拉过小豆子,摸了摸他的后腰说道:“豆子别怕,叔叔给你扎几针就好了。这是肾虚不固,就像水库闸门关不严,针灸能帮着把闸门拉紧。

豆子娘犹豫了,怀疑地道:“孩子这么小,扎针受得了?”

陈砚之拿出短针说道:“用这种小针,比蚊子叮还轻。周教授专门教过小儿遗尿,得扎关元、三阴交。”陈砚之在小豆子肚脐下关元穴又扎了一针道:“这是关元穴,补肾的,就像给水库加道闸。”

小豆子看着皱着眉道:“有点胀……”

陈砚之又在脚踝三阴交下了一针:“这是三阴交,肝脾肾三条经都过这儿,能调补气血,帮着关紧闸门。您看,针这么短,不疼吧?”

小豆子摇摇头说:“不疼,像小蚂蚁爬。”

陈守义又在旁边补充道:“再加上艾灸,隔姜灸关元,温温肾,比单扎针管用。砚之,别忘了你周教授说的“针药灸并用”。”

陈砚之点了点头说道:“爷爷说得是。”又走去药柜取针后拿出艾条,说道:“豆子娘,您回去给孩子灸灸,每天十分钟,再配点缩泉丸,不出半月准好。夜里别让他喝太多水,睡前叫他起趟夜。”

豆子娘感激地擦泪道:“可算有法子了!前儿个去城里医院,说要做检查,孩子吓得直哭。还是你这儿好,又省心又管用。”

吴大娘留针时间到,陈砚之起针后让她张嘴。

吴大娘张开嘴露出了牙齿,嘴角基本正了。“哎呀!真过来了!砚之你这手是仙手啊!比城里大医院的机器都管用!”

陈砚之一边收拾针灸盒一边说道:“这都是周教授教得好。他总说,针灸就像给经络“导航”,找准穴位,轻轻一点,气血就顺了。”

陈守义翻着医书笑了笑,淡淡的说:“学了就得用,别把宝贝疙瘩藏着。咱葆仁堂,不光要药好,针也得厉害,这才叫本事。”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针灸盒上,银针闪着光,像撒了一地星星。陈砚之看着手里的针,想起周教授说的“医者手上有光,能照见病痛”,心里热乎乎的——这光,是师傅教的艺,是爷爷传的心,更是乡亲们眼里的盼,亮得很,暖得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