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4章 雨季的坚守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4章 雨季的坚守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清明时节,雨水多了起来。淅淅沥沥的雨下了好几天,把葆仁堂的青石板路淋得油亮,倒映着药铺的幌子,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陈砚之正在药柜前核对药材,潮湿的空气让有些药材微微发潮,他得仔细检查,把受潮的药材搬到通风的地方晾晒。

“这茯苓得用竹筛子装着,挂在通风处,不能直接晒太阳。”祖父拿着一把小刷子,轻轻刷去茯苓表面的潮气,“茯苓性喜燥,受潮了就容易发霉,药效也会打折扣。”他的手指在茯苓上摩挲着,像在抚摸一件珍贵的玉器。

陈砚之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茯苓挂在房梁下的竹钩上。他想起自己刚学认药时,总把茯苓和猪苓搞混,祖父就拿着这两种药材,一遍遍教他分辨:“你看这茯苓,断面白色或淡棕色,质地坚实;猪苓断面类白色或黄白色,略呈颗粒状。”现在他闭着眼睛都能摸出这两种药材的区别。

上午来了位病人,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说自己最近总觉得浑身乏力,大便不成形,还总爱拉肚子。他的脸色发黄,眼下有淡淡的黑眼圈,一看就是没休息好。

“你是不是经常熬夜,还爱吃生冷的东西?”陈砚之给他把脉,脉象濡缓,像浸在水里的棉线。他想起祖父说过,现在的年轻人仗着身体好,不注意作息和饮食,很容易伤了脾胃。

小伙子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是啊,我是做程序员的,经常加班到半夜,饿了就吃点冰啤酒和烧烤。”

祖父在一旁听着,叹了口气:“年轻人,身体是本钱啊。你这是脾虚湿盛,得好好调理调理。”他让陈砚之开方子,“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另外,你得改改作息,别熬夜了,生冷的东西也别吃了。”

小伙子拿着药方,连连点头:“谢谢陈老先生,谢谢陈医生,我一定改。”

看着小伙子的背影,陈砚之忽然觉得,中医不仅是治病,更是教人们如何生活。所谓“上工治未病”,就是要在疾病发生之前,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比生病后再治疗,要重要得多。

中午,雨下得更大了,豆大的雨点打在屋顶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祖母端上来一碗姜枣茶,说驱驱寒。“你爷爷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在雨里走了几十里路给人看病,回来就发了高烧,我就是用姜枣茶给他捂汗,才退了烧。”祖母的眼神里带着回忆,“那时候条件苦,没什么好药,就靠这些家常的东西调理身子。”

陈砚之喝着姜枣茶,辛辣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胃里。他想起那些老医案里记载的,用艾草泡脚治关节痛,用葱白煮水治感冒,这些简单的方法里,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也藏着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下午,陈砚之收到了一个快递,是上次那位干燥综合征的姑娘寄来的。打开一看,是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妙手仁心,医德高尚”八个金字。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陈医生,谢谢您和陈老先生,我的病好多了,已经能正常上班了。中医真的很神奇,我现在也开始学习中医养生了。”

陈砚之拿着锦旗,心里暖暖的。他把锦旗挂在诊室最显眼的地方,和那些泛黄的匾额相映成趣。祖父看着锦旗,笑着说:“这是对你最好的鼓励。但不能骄傲,学中医,永远没有止境。”

傍晚关店时,雨还没有停。陈砚之站在门口,看着巷子里的积水倒映着药铺的灯光,像一片温暖的海洋。他想起那位年轻的程序员,想起那位干燥综合征的姑娘,想起那些来来往往的病人,他们的笑容和感谢,是他坚守的动力。

中医的路或许泥泞,或许漫长,但只要能为病人解除痛苦,能把这门古老的学问传承下去,一切都值得。陈砚之握紧拳头,心里暗暗发誓,要像祖父那样,一辈子坚守在这小小的诊室里,用自己的医术和仁心,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