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20章 融会贯通,妙手仁心获赞誉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葆仁堂的窗棂,林薇就被一阵欢笑声吵醒了。她披衣出来,见院子里站着好几个乡亲,手里捧着篮子,装着新摘的青菜、刚烙的饼,王大娘正拉着陈砚之的手说:“快去叫林姑娘,我家小宝喝了她开的药,昨夜睡得安稳,今早还吃了半碗粥呢!”

林薇赶紧迎上去,脸上还带着点睡意:“大娘,小宝咋样了?”

“好利索了!”王大娘把一篮鸡蛋往她怀里塞,“你看这指纹,不紫了吧?昨天你说用蝉蜕和钩藤,像给惊着的孩子拍后背,还真管用!”

陈砚之在一旁笑着说:“人家林姑娘现在是‘全科大夫’了,经方、草药、看指纹,啥都会。”

正说着,药铺的门被推开,进来个挑着担子的货郎,老远就喊:“林姑娘,给我看看这腿,前两天还能挑百十来斤,这两天沉得像灌了铅。”

林薇让他坐下,卷起裤腿,见膝盖红肿,按下去一个坑。“是不是下雨前疼得厉害,像天气预报似的?”

“是!是!”货郎直点头,“昨天阴沉沉的,夜里疼得直哼哼,贴了膏药也不管用。”

“这是风湿痹痛,得用点猛药。”林薇提笔写方,“独活9克,寄生15克,牛膝10克,再加5克你常采的葎草,这草像带刺的刷子,能把骨头缝里的湿刷出来。”她顿了顿,“药熬好后,剩下的药渣别扔,趁热包起来敷膝盖,像给疼处盖层热棉被,里外一起治。”

货郎看着方子,挠挠头:“这葎草真管用?我以前都当野草割了。”

“你可别小看它。”陈砚之帮着抓药,“上次李大叔的疮就是用它敷好的,比城里买的药膏还灵,像野地里的郎中,看着不起眼,本事大着呢。”

货郎走后,林薇翻看脉案本,上面记着近一个月的病例:张大爷的咳嗽用了小青龙汤加紫苏叶,刘婶的月经不调用了四物汤配益母草,就连最难缠的赵奶奶,总说“心口像压着块石头”,她用了桂枝甘草汤加野丹参,也见好了。

“你这方子越开越顺手了。”爷爷端着杯茶从里屋出来,“那个赵奶奶,你咋想起加野丹参?”

“她舌底的青筋像蚯蚓似的,是有瘀血。”林薇说,“桂枝甘草汤像给心脏添柴火,野丹参像给血管通渠,俩搭着用,柴火旺了,渠也通了,心口就不堵了。”

爷爷赞许地点头:“这就叫‘融会贯通’,像和面,面粉、水、酵母,比例对了,才能发得好。你把在医院学的、在这学的,揉在一起,就成了自己的本事。”

上午半晌,药铺里来了个特殊的病人——县医院的护士长,抱着个保温桶,笑着说:“林薇,我妈总说胃里烧得慌,西医说是反流性食管炎,吃了药也犯,你给看看。”

林薇搭脉,见脉象弦数,舌苔黄腻:“阿姨是不是总爱生气,一着急就烧心?”

“可不是嘛。”护士长叹气,“我爸走得早,她一个人拉扯我们姊妹仨,脾气急得很。”

“这是肝气犯胃,得疏肝和胃。”林薇写方,“柴胡6克,白芍12克,枳实6克,再加3克灶心土,这土像给烧得慌的胃铺层凉席,能压一压火气。”她又对护士长说,“回去让阿姨少生气,像给沸腾的锅掀掀盖,放放气就好了。”

护士长刚走,就见几个穿校服的孩子涌进来,为首的是柱子,举着张奖状:“林姐姐,我数学考了一百分!你上次给我开的药,治好了我总流的鼻血,现在上课不头晕了!”

林薇摸了摸他的头:“那是你自己努力,药只是帮你把身子骨补结实了,像给庄稼施了肥,长得旺不旺,还得看你肯不肯晒太阳。”

孩子们走后,陈砚之递给她块刚烤好的山药:“尝尝,我娘做的,说给你补补。你看这些乡亲,以前见你总怯生生的,现在都把你当自家人了。”

林薇咬了口山药,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淌到心里。她忽然想起刚来时,连抓药都手抖,看指纹总认错三关,现在却能独立诊病,甚至敢在经方里加草药,在草药里掺经方,像个熟练的老把式,把不同的料子拼出合身的衣裳。

中午吃饭时,院子里忽然传来鞭炮声,吓了众人一跳。出去一看,是上次那个“真寒假热”的姑娘,穿着红棉袄,身后跟着个小伙子,提着点心盒子,一进门就给林薇鞠躬:“林姑娘,谢谢您!我这病好了,跟他也定了亲,今天特意来谢您!”

姑娘脸上泛着红晕,不像以前那样焦躁:“您那药真神,喝下去像浑身盖了层暖被,又不觉得烧得慌,现在吃饭香,睡觉沉,像换了个人。”

爷爷在一旁笑着说:“这叫‘药到病除,喜上加喜’。林姑娘这本事,以后回县医院,准是把好手。”

林薇心里热乎乎的,眼眶有点发湿。她想起在医学院时,总觉得中医是老古董,不如西医精准,现在才明白,中医的“活”,正是它的妙处——像水,能随方就圆,遇方则方,遇圆则圆,不管是经方的规矩,还是草药的灵活,只要用得对,都能治病救人。

下午,林薇给最后一个病人看完诊,是个刚会走路的娃娃,拉肚子拉得脱了水,她用了四神丸加灶心土,又教母亲用小米熬米汤,像给虚弱的孩子喂“奶水”。病人走后,她坐在梨木桌后,看着墙上渐渐暗下去的阳光,忽然觉得心里很踏实。

陈砚之进来收拾药柜,见她对着脉案本笑,凑过去看:“写啥呢?这么高兴。”

“我写‘今日悟,医道如江海,经方是舟,草药是桨,指纹是罗盘,祝由是风帆,能渡人过河的,都是好手艺’。”林薇抬头看他,眼里闪着光,“以前总纠结中医西医哪个好,现在才知道,能让病人笑着走出诊室的,就是最好的医学。”

陈砚之看着她被夕阳染红的侧脸,忽然说:“爷爷说,你这半年学的,比在医院三年学的还多。”

“是这里的病人教我的。”林薇说,“他们像地里的庄稼,啥毛病都有,逼着我学认草、看指纹、调方子,像个赶车的,路不平就得会垫石头,车陷了就得会找帮手,慢慢就练出本事了。”

关门前,林薇把今天乡亲送的青菜分了分,给爷爷送了些,给陈砚之娘送了些,自己留了一小把。走在青石板路上,晚风带着药香,心里像揣了颗饱满的种子,踏实又有盼头。她知道,不管以后回不回县医院,这段日子学到的本事、感受到的温暖,都会陪着她,像葆仁堂的铜铃,在行医的路上,轻轻摇晃,提醒她:能治好病,能暖人心,就是最好的大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