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19章 融通之术,能治病的都是好法子

药铺的铜炉上炖着药,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药香混着炭火的味道,在屋里慢悠悠地转。林薇帮着爷爷把晒好的桔梗收进药柜,忽然想起早上翻《医学衷中参西录》时的疑惑,忍不住开口:“陈爷爷,我总在想,您说您没读过多少医书,可经方、时方用得比谁都溜,有时候还能把草药、偏方揉在一起用,这要是搁在医学院,得算‘医学大成’了吧?”

爷爷正用布擦着他那杆老铜秤,闻言笑了,秤砣在手里晃悠着:“你这丫头,净说些文绉绉的话。啥大成不大成的,在农村当大夫,就像给庄稼看病的把式,能让苗活、让穗满,就是本事,哪管你用的是农家肥还是化肥。”

陈砚之刚把炮制成的姜半夏摊开晾着,听见这话接了句:“上次王奶奶家的牛不吃草,兽医来看了说没救,爷爷用萝卜籽和莱菔缨熬了水,灌下去第二天就反刍了,兽医来了都直咂舌。”

“那是牛胀气,跟人吃多了不消化一个理。”爷爷放下铜秤,往炉子里添了块炭,“你当我真懂兽医?不过是看牛肚子鼓得像皮球,听着里面咕噜噜响,猜着是气堵了,找点能顺气的东西试试罢了。就像解绳结,管它是从头上解还是从尾上解,解开了就行。”

林薇往茶杯里续了点热水:“可我在学校时,老师总说‘经方是根,时方是枝’,得先把根扎牢才能长枝丫。您倒好,有时候用麻黄汤,有时候又加几味草药,甚至上次给柱子治惊吓,还念叨了几句‘不怕不怕’,这……算不算不按规矩来?”

“规矩是死的,病是活的。”爷爷指着炉上的药罐,“你看这药,大火烧开,小火慢炖,这是规矩。可要是药渣沉底堵了缝,你还得把罐子端起来晃晃,这就是变通。当年我跟你太爷爷学医,他就说‘别被书本框住了手脚,病人不会照着医书生病’。”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里屋翻出个布包,打开来是几页泛黄的纸,上面用毛笔字记着些方子,还有“某月某日,李三家小子惊风,用灶心土敷脐,念‘天皇皇地皇皇’”的字样。“这是你太爷爷的脉案,你看,他也用过祝由术。”

林薇凑过去看,字里行间还有些符号,像小孩子画的画。“这……真能管用?我在学校听老师说这是迷信。”

“迷信不迷信,得看咋用。”爷爷把布包收好,“祝由术像给吓破胆的人吃颗定心丸,你想啊,孩子半夜哭醒,吓得直哆嗦,你一边给喂安神药,一边摸着他的头说‘不怕,有爷爷在’,他是不是能安生点?这不是咒水有用,是那几句话给了孩子底气,像黑夜里点了盏小灯。”

陈砚之往药碾子里倒了些苍术:“爷爷说这叫‘心药’,有时候比草药还管用。上次张大爷查出肺癌,吓得不吃不喝,爷爷天天去跟他下棋,说‘你这病就像地里长了草,咱慢慢除,急啥’,没几天他就肯喝药了。”

“人活着,靠的就是口气。”爷爷说,“医生不光得治身病,还得治心病。就像种地,不光得浇水施肥,还得防着鸟啄虫咬,哪样不到位都不行。经方就像锄头,时方像镰刀,草药像手拔草,祝由术像赶鸟的稻草人,各有各的用处,凑在一起才能把地种好。”

正说着,药铺的铜铃响了,进来个拄着拐杖的老汉,咳嗽得直弯腰,手里还攥着张皱巴巴的医院检查单。“陈大夫,您给看看,这肺上的结节,医院说要开刀,我怕……”

林薇接过检查单,结节不大,但边缘有点模糊。她搭脉时发现老汉气息短促,舌苔白腻:“您是不是总觉得胸口发闷,痰里带着点黑丝?”

“是!”老汉叹了口气,“夜里咳得更厉害,像有东西堵着嗓子眼。”

“用经方的小陷胸汤打底,加几味草药。”爷爷说,“黄连6克,半夏9克,瓜蒌15克,这是治痰热互结的,像给堵着的管道通一通。再加5克白茅根,3克仙鹤草,这俩是山里的止血草,像给破了的血管贴层创可贴,慢慢把血止住。”

他顿了顿,又对老汉说:“回去别总琢磨那结节,每天去村头晒晒太阳,跟老伙计们聊聊天,像给庄稼松松土,气顺了,病就好得快。”

老汉走后,林薇看着方子,忽然说:“这就是您说的‘啥管用用啥’吧?经方打底,草药辅助,还加了‘心药’。”

“算你看明白了。”爷爷笑了,“当年我给一个产妇接生,大出血,村里没血库,西药也不够,就用了时方的当归补血汤,加了山里的血见愁草,一边扎针一边让她婆婆在旁边说‘娃等着吃奶呢’,硬生生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了。你说这是经方的功劳,还是草药的功劳,或是那几句话的功劳?”

陈砚之把药包好,接口道:“爷爷总说‘治病像拼布’,有啥布料就用啥,红的绿的拼在一起,只要暖和结实,就是好褥子。”

中午吃饭时,爷爷做了锅杂面粥,里面放了小米、绿豆、红薯,稠乎乎的。“你看这粥,单吃小米太寡,单吃绿豆太寒,掺在一起就正好。”他给林薇盛了碗,“学医也一样,不能只认一门,经方、时方、草药、偏方,甚至祝由术,只要能治病,就都得学一点,像工具箱里的扳手、钳子、螺丝刀,少了哪样都可能拧不开某个螺丝。”

林薇喝着粥,忽然想起医院里那些严格的诊疗规范,心里慢慢亮堂起来:“我以前总觉得‘规范’是天条,不能碰,现在才知道,规范是给新手划的安全区,等真把本事学到家了,就得能跨出去,像学游泳,先在浅水区练,熟了才能去深水区游。”

“这就对了。”爷爷点点头,“但跨出去不是瞎闯,得心里有数。就像走夜路,手里得拎着灯笼,那灯笼就是‘医理’。你太爷爷说‘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让病人好起来,不管用啥法子,冲着这个去,就错不了。”

下午,林薇在脉案本上写下:“今日悟‘融通’二字,医道本无门户,经方、时方、草药、祝由,皆可为用,如做菜无定法,酸甜苦辣咸,调和得宜即是美味。”

写完,她抬头看见爷爷正对着陈砚之比划着什么,陈砚之手里拿着根甘草,听得一脸认真。阳光透过窗棂,在药柜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那些贴着“麻黄”“半夏”“桔梗”标签的小抽屉,像藏着无数秘密的宝盒,而爷爷,就是那个最会打开宝盒的人。

林薇忽然觉得,所谓“医圣”,或许不是那些着书立说的大家,而是像爷爷这样,在山野间、田埂上,用最朴素的法子,治好了一个又一个病人的医者。他们不懂什么“大成”,只知道“能治病的都是好法子”,这份实在,比任何医书都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