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15章 寒夜急诊,新旧法子共解围

夜里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得药铺门板呜呜响。林薇刚把脉案本收进抽屉,就听见外面有人喊:“陈大夫!林姑娘!救命啊!”

陈砚之先拉开门,冷风“呼”地灌进来,裹着个披棉袄的汉子,怀里抱着个孩子,孩子脸冻得发紫,嘴唇乌青。“是二柱子他叔!”陈砚之赶紧把人往屋里让,“快放炕上,我去点灯。”

爷爷披着棉袄从里屋出来,眯眼瞅了瞅孩子:“咋回事?”

“下午还好好的,傍晚跟狗追着跑,摔进河沟里了!”汉子手直抖,“在村医那灌了姜汤,烧是退了点,可这会子抽风了,眼睛直往上翻!”

林薇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又翻出手指看指纹——灯影下,指纹紫得发黑,像条僵了的小蛇,直窜命关。“是急惊风!”她声音有点发紧,“在医院得用镇静剂,还得查电解质。”

“先别慌。”爷爷往灶膛里塞了把柴,“砚之,拿灶心土来,再找块生姜,要老的。”他又对林薇说,“你去拿三棱针,消消毒。”

陈砚之捧着灶心土跑进来,爷爷抓了一把,用温水调成糊糊,往孩子肚脐上敷:“这土能稳住心神,像给慌了神的人找个靠山。”

林薇捏着三棱针,手心冒汗:“陈爷爷,扎哪个穴位?”

“人中、合谷,轻点扎,见血就行。”爷爷按住孩子的手,“这针像给堵住的水管扎个小眼,让邪气压一压,等下还得用药。”

针尖刺破皮肤,挤出几滴黑血,孩子“哇”地哭出声,抽风居然停了。汉子眼圈一红:“哭了!哭了就好!”

“别松劲。”爷爷转身抓药,“林姑娘,你说用啥药?”

“得清热熄风,用羚角钩藤汤吧?”林薇盯着孩子的嘴唇,“但他刚受了寒,是不是得加点温药?”

“加3克桂枝。”爷爷点头,“就像给冰窖开扇小窗,透点热气进去,不然纯用凉药,孩子扛不住。砚之,称药时钩藤多称1克,这孩子抽得厉害,得让药劲儿足点。”

陈砚之在药碾子前忙活,铁碾子转得“咯吱”响:“爷爷,要不要加朱砂?镇惊效果快。”

“别用那个。”爷爷摆手,“孩子肝肾功能弱,朱砂像带棱角的石头,容易伤着。用蝉蜕和僵蚕,俩药像软乎乎的棉垫,既能镇惊又不伤身。”

药熬着的时候,林薇给孩子量体温,39度2。“还烧得厉害,要不要物理降温?医院里用酒精擦身子。”

“用温水擦就行。”爷爷说,“酒精太烈,像用冰水浇火苗,容易激着。温水像春风化雨,慢慢把火降下去。”

陈砚之端来温水,林薇蘸着往孩子脖子、腋窝擦,汉子在一旁搓手:“林姑娘,你们这法子,比医院里打针强,孩子不遭罪。”

“也不是。”林薇笑了笑,“真要是烧到40度,还得去医院打退烧针,就像庄稼旱得快死了,光浇水不够,还得用抽水机。”

药熬好了,棕褐色的药汁冒着热气。爷爷用小勺舀了点,吹凉了往孩子嘴里送:“慢点喝,像吃甜水似的。”

孩子皱着眉咽下去,居然没吐。林薇松了口气:“看来灶心土真管用,没让药吐出来。”

“这土跟孩子有缘分。”爷爷说,“他爹小时候掉井里,也是用这土救过来的,老法子有时候就是这么怪。”

后半夜,孩子烧退了,睡得呼呼响。汉子在灶前烤着火,一个劲给爷爷和陈砚之递烟:“今天多亏了你们,不然我真不知道咋办。医院太远,黑灯瞎火的,怕是来不及……”

“都是应该的。”林薇把药渣倒在院子里,月光照在药渣上,像撒了层霜,“以前在医院,总觉得民间法子不科学,现在才知道,能救命的就是好法子。”

陈砚之跟着出来倒水洗药锅,夜风里带着药香:“你今天扎针的时候手都不抖,比我第一次强多了。”

“还不是爷爷在旁边盯着。”林薇踢了踢脚下的石子,“不过真挺神奇的,就那么几针,孩子就不抽了,比书上写的简单多了。”

“书上写的是规矩,实际用的是窍门。”陈砚之笑了,“就像你骑自行车,书上教你要平衡,可真骑起来,还得自己晃悠着找感觉。”

屋里,爷爷翻着脉案本,听见外面说话,嘴角翘了翘。灶膛里的火还没灭,映着他手里的旱烟袋,烟圈飘到梁上,像给这寒夜添了层暖乎乎的纱。

天快亮时,汉子抱着孩子要走,爷爷又抓了包药给他:“这是明天的量,熬药时放两颗红枣,孩子刚遭了罪,得补补气血。”

汉子给爷爷塞钱,爷爷推回去:“拿着吧,等孩子好了,给我送捆柴就行,灶膛里正好缺柴。”

送走汉子,林薇打着哈欠收拾东西,陈砚之端来碗热粥:“我娘早上熬的,快趁热喝。”

粥里放了山药,糯得很。林薇喝着粥,忽然说:“以前在医学院,老师总说‘中医不精准’,可昨晚那孩子,要是等做检查、排队挂号,说不定就耽误了。”

“也不能怪老师。”陈砚之坐在对面,“医院里病人多,得有规矩,不然乱套。就像城里开车得看红绿灯,乡下小路能随便点,但都是为了往前走不是?”

爷爷从里屋出来,听见这话点了点头:“说得对。医道没有高低,能治病就是正道。就像种地,用化肥能高产,用农家肥能养地,各有各的好,别总想着分个你高我低。”

太阳爬上东边的山,金光透过药铺的窗棂,照在摊开的脉案本上,林薇昨晚写的字还带着墨香:“急惊风,先刺络放血,再用羚角钩藤汤加桂枝,灶心土敷脐,效佳。”

林薇看着那行字,忽然觉得心里亮堂堂的。她以前总纠结“中医西医哪个好”,现在才明白,病人盼的不是哪个“好”,是哪个“能救命”。就像这寒夜里的急诊,三棱针能止抽,西药能退烧,灶心土能护胃,凑在一起,才把孩子从鬼门关拉回来。

陈砚之收拾着药柜,见林薇望着太阳出神,笑着喊她:“发啥呆呢?该开门了,今天说不定还有不少孩子来复诊。”

林薇回过神,拿起抹布擦桌子:“来了!”

药铺的铜铃“叮铃”响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药香混着晨光,在屋里慢慢散开,像在说:不管是老法子还是新规矩,能护着这方百姓平平安安,就是最好的医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