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跟着爷爷学中医 > 第100章 迷雾诊病,柳暗花明

跟着爷爷学中医 第100章 迷雾诊病,柳暗花明

作者:中医自己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38:53

腊月初的寒风卷着雪籽,打在药铺的窗纸上沙沙响。陈砚之刚把炭火烧得旺些,就见门被“吱呀”推开,进来个裹着貂皮大衣的中年男人,身后跟着个管家模样的人,手里捧着个锦盒。

“是陈大夫吧?”男人摘下沾着雪的帽子,露出张焦急的脸,“我是城东的周掌柜,特来请您去给我家内人看看病。”

陈砚之擦了擦手:“周掌柜客气了,不知夫人何处不适?”

“怪得很!”周掌柜搓着手,往炭炉边凑了凑,“她这半个月总说心口疼,白天轻些,夜里疼得直打滚,城里的大夫请了七八个,有说是气滞的,有说是血瘀的,药吃了一箩筐,反倒越来越重。”

爷爷在里屋听见动静,掀帘出来:“周掌柜家的,是不是总说‘疼起来像针扎,按着更疼’?”

周掌柜一愣:“您怎么知道?正是这话!几位大夫都让多按揉,说能活血,可越按她越喊疼。”

陈砚之心里咯噔一下——按揉加重,这不像气滞血瘀。“我随您去看看。”他取了诊箱,往里面塞了些银针和常用药材。

周家是镇上的富户,青砖瓦房,院里堆着半人高的雪。周夫人躺在雕花大床上,盖着厚厚的锦被,脸色苍白得像纸,见陈砚之进来,虚弱地抬了抬手。

“陈大夫,您给瞧瞧吧,再这么疼下去,人都要没了。”周夫人的声音细若蚊蚋,手背上还留着针灸的针眼。

陈砚之坐在床边,先看舌苔——舌质淡紫,苔薄白,不像热证。再搭脉,脉象沉涩,却带着点弦紧,像摸着根绷紧的丝线。“夫人疼的时候,是不是连带着后背也酸?”

“是!”周夫人眼睛亮了些,“尤其左边后背,像背着块冰,又酸又沉。”

站在一旁的王大夫(正是前几日争执药引的那位)忍不住开口:“小陈大夫,我看还是气滞血瘀,只是病根深些,得用猛药。”他递过自己的方子,上面写着桃仁、红花各15克,全是活血的猛药。

陈砚之没接方子,忽然问:“夫人近来是不是总觉得饿,吃了东西又胀得慌?”

周夫人点头:“是呢,夜里疼得厉害时,总想啃点干馒头,啃两口又咽不下。”

王大夫嗤笑:“这是疼得慌乱吃东西,跟病没关系。”

陈砚之没理他,掀开周夫人的袖口,见手腕内侧有几个淡淡的红点,像蚊子叮的。“这红点什么时候有的?”

“前天发现的,不疼不痒,没当回事。”周夫人的贴身丫鬟说。

陈砚之忽然起身,走到窗边,指着院里那棵光秃秃的夹竹桃:“夫人是不是常摘这花插瓶?”

丫鬟吓了一跳:“是!夫人说这花好看,天天都要换新鲜的……这花有问题?”

“问题就出在这花上!”陈砚之转身道,“夹竹桃有毒,尤其花粉,闻久了会伤气血,夫人这不是气滞血瘀,是毒物伤了心脉!”

王大夫脸一沉:“小陈大夫这话未免太武断!夹竹桃有毒谁不知道,可哪会让人心口疼?”

“您看她的脉。”陈砚之让王大夫搭脉,“沉涩带弦紧,这是毒邪闭阻心脉的脉象,不是单纯的血瘀。血瘀按揉会减轻,毒邪闭阻按揉会加重,这就是区别。”他又指着舌苔,“舌质淡紫是毒邪攻心,不是瘀血的紫暗;手背的红点,正是毒物外泄的征兆。”

周掌柜慌了神:“那……那该咋办?”

“先停了夹竹桃,开窗通风。”陈砚之打开诊箱,“用甘草30克、绿豆50克、金银花20克,煮浓汁频服,这三味能解百毒。再扎几针,内关、神门、膻中,通心脉,散毒邪。”

王大夫仍不服气:“我开的活血药,难道一点用没有?”

“非但没用,还会坏事。”陈砚之边消毒银针边说,“毒邪闭阻时,用猛药活血,就像给堵住的河道猛开闸,只会冲垮堤岸。得先解毒,再慢慢调理气血。”

针扎下去时,周夫人“呀”了一声,随即说:“好像……没那么疼了。”

半个时辰后,绿豆甘草汤熬好了,周夫人喝了两口,忽然说:“想解手。”丫鬟扶她去后屋,回来时惊喜道:“夫人尿了好多,说后背不那么沉了!”

王大夫的脸一阵红一阵白,抓着药箱就要走,被陈砚之叫住:“王大夫留步,您的方子虽不对症,但治真血瘀还是好的,只是这次遇上了‘假瘀’。”

王大夫脚步顿了顿,没回头,却闷闷地说了句:“受教了。”

回程时,雪下得大了些,周掌柜非要送陈砚之匹马,被婉拒了。“周掌柜,回去让夫人多喝些小米粥,用灶心土煎水熬粥,能护着胃气。”陈砚之拢了拢棉袄,“过几日我再来看她,换些调理的药。”

回到药铺时,爷爷正坐在炭炉边翻脉案,见他进来,笑着问:“瞧出是夹竹桃的事了?”

“嗯,多亏您提醒我‘按揉加重’的细节。”陈砚之搓着手取暖。

“那你知道我为啥猜得出?”爷爷往炉里添了块炭,“二十年前,有户人家也这样,夫人爱用夹竹桃插花,疼得差点丢了命,后来用绿豆甘草解了毒。”他合上脉案,“这就是为啥要记脉案,不是为了显摆,是为了让后来人少走弯路——你这次是碰着我知道的,下次碰着我不知道的,就得靠自己辨了。”

陈砚之点头,忽然想起什么:“王大夫会不会记恨我?”

“真正的大夫,恨的是自己看不透病,不是恨别人看得透。”爷爷指了指窗外的雪,“雪下得再大,太阳出来总会化,医道上的争执,只要是为了病人,就不是坏事。”

正说着,周掌柜的管家又来了,手里捧着个红布包:“我家夫人说,不疼了,能喝下半碗粥了,让我送些谢礼。”布包里是些银子和点心,陈砚之只收下了点心。

管家走后,陈砚之看着那些点心,忽然觉得这第一百章的“显身手”,不是自己多厉害,是刚好记得爷爷说过的旧案,刚好留意到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就像雪地里的脚印,看着杂乱,顺着走,总能找到源头。

暮色漫进药铺时,陈砚之在脉案本上写下:“周夫人,心口疼半月,夜间加重,按揉更甚,伴后背酸沉、纳差,舌淡紫,脉沉涩弦紧,腕有红点。初辨气滞血瘀,细察知为夹竹桃毒闭心脉。予甘草绿豆解毒,针灸通脉,症减。药引:灶心土煎粥,护胃安中。”

写完,他抬头望向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里钻出来,照着院里的药圃,像撒了层银霜。他知道,这只是医道上的一个小坎,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迷雾”等着他,但只要守住“仔细”二字,守住对病人的那份心,总能等到“柳暗花明”的时刻。

爷爷端来两碗热汤面,葱花飘在汤上,香气暖融融的。“吃吧,吃饱了,明天还有新的病人等着呢。”

陈砚之拿起筷子,忽然觉得这碗面比任何山珍海味都香——因为里面藏着的,是爷爷的教诲,是病人的期盼,是医道里最踏实的滋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