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元谋的盛夏,古人类谷遗址的红砂岩层被烈日晒得发烫,金沙江支流的水汽漫过标为“G7石器带”的缓坡,将地下350万年的元谋古石器痕迹,藏进岩层的“砂质夹层”里。林晚站在缓坡旁的临时遮阳棚下,聚灵玉佩贴在掌心,传来一阵比观音洞石器更原始的“工具灵气”——没有刮削器的锐利,却带着石刃特有的生涩感,像是远古人类第一次敲打石块时,留在石面上的笨拙印记,百万年未散。
“根据观音洞刮削器的‘元谋有谷’线索和元谋古人类谷勘探报告,G7石器带的‘上新世晚期砂岩层’中,藏着‘元谋古石器石刃组’。”顾倾城展开一张卷边的《元谋古人类谷地质图》,指尖在砂岩层的“褐红色夹层”处点了点,“这组石刃共6件,是用石英岩‘单向打制’而成,刃口没有打磨痕迹,保留着最原始的‘锤击崩裂面’,能还原出早期人类‘从无到有’制作工具的最初尝试,且石刃的‘原料裂隙’与观音洞石器有同源性,是证明中国西南地区工具起源‘连续性’的关键证据。2010年试发掘时,曾在缓坡边缘找到过石刃残片,但完整石刃组藏在砂岩层的‘松散砂粒层’中——砂粒层遇水易液化,遇风易扬尘,一旦用金属铲挖掘或在周围抽水,会让砂粒层坍塌,把石刃埋进深层砂土,再也找不到。”
元谋古人类谷考古队的罗教授,穿着透气的速干服,手里拿着一件石刃复制品,神色焦急:“一支‘水文勘探队’闯进来了!他们是来调查金沙江支流地下水系的,却误把G7石器带当成了‘砂层水文观测点’,昨天已经在砂岩层上钻了3个水文孔,其中一个孔的钻头已经碰到了石刃的刃口,幸好没继续往下钻,不然石刃就被搅成碎末了!为首的是郑工程师,搞水文勘探十五年,对砂岩层很熟,却不懂古石器保护,还说‘先测水文数据,石器后面再找也一样’。”
罗教授指着勘探队的钻井机:“你看那台机器,钻杆还插在砂岩层里,周围的砂粒已经开始往下漏,再这样钻下去,松散砂粒层会形成‘流沙坑’,把整个石器组都吞进去。我们跟郑工程师解释过石刃的重要性,但他坚持要‘完成地下水采样任务’,今天早上还带着队员调试抽水机,准备往钻孔里抽水。”
林晚走到砂岩层旁,指尖轻轻触碰表面的砂粒,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红光晕。她清晰感应到地下2.3米处的松散砂粒层中,石刃组的灵气像6道微弱的光,被砂粒牢牢裹着,而勘探队的抽水机已经接好水管,正准备往钻孔里注水,一旦水流渗入,砂粒层会立刻液化。
“绝不能让他们抽水!”林晚转身对众人说,“顾倾城,你和罗教授去跟郑工程师沟通,拿《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石刃的显微照片给他看,说明砂粒层液化的危害;我带着队员用‘砂层固化剂’处理松散砂粒——这种固化剂能让表层砂粒轻微凝结,又不影响石刃;安保人员在G7石器带周围拉警示带,禁止钻井机和抽水机靠近。”
顾倾城立刻和罗教授走向勘探队,烈日下的砂粒烫得脚底板发疼,抽水机的轰鸣声在谷中回荡。林晚则让队员们调配固化剂——固化剂稀释后呈透明状,喷洒在砂岩层表面,能形成一层薄如蝉翼的保护膜。队员们背着喷雾器,沿着砂岩层喷洒,原本往下漏的砂粒渐渐停了下来。
没过多久,钻井机旁传来争执声——郑工程师不愿意停手,说水文数据“关系到流域水资源评估,不能半途而废”。林晚赶紧走过去,手里拿着石刃复制品:“郑工,您看这石刃,它是350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制作的工具,比任何水文数据都珍贵,要是砂粒层液化,它就永远埋在流沙里了。水资源评估可以换个观测点,但人类工具起源的证据,一旦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郑工程师看着复制品上的原始崩裂面,沉默了片刻,突然对队员说:“拆抽水机!石器更重要,我们去下游找新的观测点!”他转头对林晚说,“要是需要砂岩层的含水量数据,我可以免费小说网站提供之前的检测报告,帮你们确定挖掘时的安全湿度。”
有了郑工程师的水文数据,发掘进度快了不少。当天傍晚,夕阳斜照进谷中,队员们用竹制小铲轻轻拨开表层砂粒,终于在褐红色砂质夹层中,看到了一点灰白色的石英岩——是元谋古石器石刃的刃口!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