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们放慢动作,谢教授趴在裂隙旁,用放大镜盯着刃口:“小心石笋碎屑,别掉进通道里,会划伤石器表面的锤击疤痕。”
林晚蹲在一旁,聚灵玉佩贴着石笋夹层,灵气的震动随着清理进度越来越强——她能清晰“感知”到每一件石器的细节:刮削器的刃口弧度、尖状器的尖端磨损、石器表面的锤击顺序,甚至能感觉到远古人类握在石器上的指纹痕迹。“左边5厘米处有块大的石笋,得先把它撬开,别碰到旁边的尖状器!”林晚突然提醒,队员赶紧用塑料撬棍小心撬动,果然在石笋下露出了那件尖状器,尖端完好无损。
三个小时后,石笋夹层的裂隙通道被清理干净,观音洞刮削器石器组的全貌终于显露:8件石器整齐排列,刮削器的刃口锋利,尖状器的尖端尖锐,石器表面的锤击疤痕清晰可见,能看出早期人类先选料、再敲打、最后磨刃的完整流程,石英岩的表面还留着远古黏土的痕迹,像是在诉说它们曾被用来切割兽皮、刮削兽骨的场景。
“太完美了!这是目前发现最完整的观音洞石器组!”谢教授激动得声音发颤,用铺着丝绒的托盘将石器托起,“你看这件刮削器的锤击疤痕,是典型的‘单面打击法’,和龙骨坡石器的制作工艺一模一样!这能证明早期直立人在西南地区的工具使用,是连续传承、不断发展的!”
林晚凑近托盘,聚灵玉佩贴着石器,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看到,最中间那件刮削器的背面,藏着一道极细的“刻痕”——不是锤击形成的,像是被尖锐的石块划过,刻痕组成的图案像是“山谷”,旁边还刻着两个几乎与石器融合的小字:“元谋有谷”。
“谢教授,你看这件刮削器的背面!”林晚让谢教授用显微镜观察刻痕,“这是指向云南元谋的‘元谋古人类谷遗址’吧?我记得那里是距今约350万年的旧石器遗址,比观音洞更早,出土过‘元谋古石器’的残片,要是能找到完整石器,就能把人类在云南地区的活动历史再往前推50万年,甚至能填补早期直立人‘工具起源’的空白!”
谢教授赶紧翻出元谋古人类谷遗址的资料,指着石器残片照片:“对!元谋古石器的原料也是石英岩,其锤击疤痕比观音洞石器更原始,是研究人类‘工具制作起源’的关键!要是能在那里找到完整石器,就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早期人类‘工具起源’的核心区域之一!”
就在这时,云南省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语气兴奋:“我们已经在元谋古人类谷遗址布了勘探点,最新发现了一处‘石器富集层’,灵气反应和你们说的观音洞石器很像!你们过来后直接就能进入核心区发掘,不用等流程!”
林晚看着托盘里的石器组,突然觉得这300万年前的工具变得格外厚重——它们不仅是早期人类的“生存武器”,更是连接西南地区工具起源与发展的“演化链条”,从350万年前的元谋古石器,到300万年前的观音洞石器,再到250万年前的龙骨坡石器,每一件工具都在诉说着“人类用双手创造生存条件”的漫长故事。
顾倾城走过来,拍了拍她的肩膀:“从西周的青铜宝鼎,追到350万年前的元谋古人类谷,我们离‘人类工具起源’的真相越来越近了。这条寻珍路,每一步都在触摸我们祖先‘用智慧对抗自然’的最初勇气。”
林晚点点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元谋古人类谷相关的灵气——比观音洞石器更原始,却带着“工具起源”的懵懂感,像是远古人类第一次拿起石块时,留下的生涩印记:“其实这些石器,都是‘人类智慧’的见证。从元谋古人类第一次敲打石块,到观音洞人类打磨刃口,再到龙骨坡人类用石器切割食物,我们的祖先一直在用智慧突破生存的限制,这就是我们血脉里最宝贵的传承。”
当天下午,寻珍团队收拾好设备,准备前往云南元谋古人类谷遗址。谢教授把观音洞石器组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在展柜上写了一行字:“这组石器,藏着300万年前人类工具制作的密码,是中华文明‘智慧萌芽’的关键见证。”
车子驶离观音洞遗址,溶洞的轮廓在车窗外渐渐远去。林晚望着远处的金沙江支流,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你说元谋古人类谷的石器,会不会能还原出350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制作工具’的过程?会不会能找到工具起源的‘最初形态’?”
林晚接过水,看着天边的暖阳:“不管能不能,我们都要去看看。每多靠近一步工具起源的源头,就多一分对‘人类智慧’的敬畏,多一分对‘西南这片土地’的感恩。”
车子朝着云南元谋的方向疾驰,初夏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托盘里的石器上,泛着淡淡的石英光。谁也不知道,元谋古人类谷遗址的地下,那350万年前的石器正等着他们,等着被唤醒,等着讲述那段关于“智慧诞生”与“生存突破”的最远古故事。而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他们的寻珍之路,会一直朝着人类智慧起源的源头,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每一步,都是在追寻我们祖先“用双手点亮文明”的最初光芒。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