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小心翼翼地将仰韶彩陶鼎从白土层下的石座上取出,鼎身还沾着细小的白土颗粒,她用软毛刷轻轻扫去,人面鱼纹和稻穗纹的细节渐渐清晰:人面的眼睛是圆形的,嘴角带着微笑,鱼纹缠绕在鼎身两侧,稻穗纹则刻在鼎腹下方,像是在记录先民耕种和捕鱼的生活。
“太完整了!”李队长凑过来,用放大镜观察鼎足,“你看这兽形鼎足,是猪首造型,和仰韶文化晚期的猪形陶器一脉相承,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家畜饲养,这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农业和畜牧业太重要了!”
顾倾城拿出之前在陶寺遗址发现的玉琮,放在彩陶鼎旁:“你看玉琮的星象纹和彩陶鼎的人面鱼纹,虽然时代不同,但都带着先民对自然的观察——一个看天,一个看地,正好对应‘天圆地方’的早期观念,中华文明的思想源头原来这么早!”
林晚指尖贴着彩陶鼎的稻穗纹,聚灵玉佩突然发烫,左眼泛起淡蓝光晕——她清晰地看到,鼎腹内侧的稻穗纹间隙中,刻着几行极细的刻画符号:不是仰韶文化常见的彩陶刻符,而是更简单的“圆点、横线、弧线”,组合起来像是河南裴李岗文化的典型符号,符号旁还刻着“裴李岗有盘”四个字。
“你们快来看!鼎里面有线索!”林晚让李队长用强光手电照向鼎腹内侧,“这是裴李岗文化的刻画符号,还标着‘裴李岗有盘’,应该是指向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那里是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比仰韶文化更早,可能藏着裴李岗文化的‘陶盘’!”
李队长眼睛一亮:“对!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7000年,是目前河南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文化,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主。要是能在裴李岗找到与彩陶鼎相关的陶盘,就能把中华文明的源头再往前推两千年,从仰韶一直连到裴李岗!”
就在这时,国际刑警李警官打来电话,语气轻松了不少:“彩陶客已经全部招了!他交代溯源组原本计划从裴李岗开始,顺着仰韶、陶寺、商、周的顺序偷文物,想凑齐‘中华文明源头系列’卖给国外买家,现在他们的核心成员都被抓了,你们可以放心去裴李岗了。”
林晚握紧彩陶鼎,看着鼎身的人面鱼纹,突然觉得眼前的文物不再是冰冷的陶器,而是先民们留下的“时光信笺”——从裴李岗的陶盘,到仰韶的彩陶鼎,再到陶寺的玉琮,每一件都在诉说着不同时代的文明故事,而他们的寻珍之路,就是把这些故事一一读懂,再讲给更多人听。
当天傍晚,寻珍团队收拾好设备,准备前往新郑裴李岗遗址。李队长把彩陶鼎交给遗址博物馆时,特意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恒温恒湿保护,这可是连接仰韶和裴李岗的关键文物,比国宝还珍贵!”
车子驶离仰韶村时,林晚望着窗外的玉米地,突然想起第一次在殷墟摸到甲骨的场景——那时她还没想到,寻珍之路会走这么远,从西周一直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顾倾城递过来一瓶水,笑着说:“没想到我们现在要找8000年前的陶盘,感觉像是在穿越时空,去见最早的‘中国人’。”
林晚接过水,指尖碰了碰聚灵玉佩,玉佩传来一阵与裴李岗相关的微弱灵气,比仰韶彩陶更质朴,带着原始的泥土气息:“其实不管是8000年前的陶盘,还是3000年前的青铜鼎,本质上都是先民对生活的记录,对文明的传承。我们找的不只是文物,更是这份传承的脉络。”
车子朝着新郑的方向疾驰,夕阳把天边染成橙红色,像是先民烧制彩陶时的窑火。谁也不知道,裴李岗遗址的陶盘里藏着怎样的秘密,但林晚和顾倾城都清楚,只要聚灵玉佩还在指引,他们就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触碰到中华文明最原始、最本真的模样。
喜欢剑狱符途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剑狱符途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