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翰的队伍行至乌思藏腹地时,高原的风已带上了凛冽的寒意。两侧的山壁如刀削斧劈,河谷里的水流结着薄冰,踩上去咯吱作响。随从们裹紧了衣衫,眼神警惕地扫过崖顶——那里常有秃鹫盘旋,阴影投在地上,像一块块移动的墨团。
“大人,前方就是‘三不管’地界了。”一名随从压低声音说道,仿佛生怕被什么人听到一般,“这里东边是大汗的直属部众,西边则是巴图部落的地盘。听说这两拨人之间早就有矛盾,关系很是紧张呢。”
张翰手持折扇,轻轻摇动着,看上去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然而,他的眼角余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崖壁上那些新踩出的脚印。这些脚印虽然并不明显,但对于张翰这样经验丰富的人来说,还是能够轻易地察觉到它们的存在。
“哦?”张翰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越是这种地方,才越有意思啊。”他似乎对即将面临的局势并不感到担忧,反而有些兴奋。
张翰从行囊中取出一面玄色的龙旗,这面旗帜看上去有些陈旧,但上面的金龙图案依然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他将龙旗递给随从,吩咐道:“把这面旗竖起来,让他们知道,大秦的使臣到了。”
随从接过龙旗,快步走到队伍前方,将旗帜高高地竖立起来。龙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黑色的旗面与金色的龙鳞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威严。
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前方的山口处便出现了一队骑士。这些骑士们身披牦牛皮袍,腰间挎着锋利的弯刀,看上去气势汹汹。为首的那名汉子更是身材魁梧,满脸虬髯,他的目光如鹰隼一般,紧紧地盯着龙旗,眼中充满了审视之意。
“我是大汗派来的护卫,”汉子嗓门粗哑,“大汗说了,使臣远道而来,让我等护送一程。”
张翰瞥了眼他腰间弯刀上的徽记——那是大汗亲卫的标志,却在刀柄处看到了一道新鲜的刻痕,像是刚改刻上去的。他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有劳了。只是我等奉皇命而来,意在通好,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那汉子却坚持:“大汗有令,不敢违抗。使臣请随我来,前面有帐篷,备好的青稞酒。”
队伍刚拐过山口,张翰突然勒住马缰。前方的空地上果然搭着几顶帐篷,却不见炊烟,只有几个“牧民”抱着膀子站在帐外,眼神躲闪,手都揣在怀里——那里鼓鼓囊囊的,显然藏着兵器。
“这酒,怕是鸿门宴吧?”张翰折扇“唰”地合上,声音陡然转冷。
话音未落,两侧崖顶突然滚下巨石,砸在河谷里,溅起冰屑纷飞。那队“护卫”猛地拔刀,为首的汉子狞笑道:“大秦使臣?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随从们立刻拔刀护在张翰身前,却见张翰突然抬手:“慢着。”他看向那汉子,“你们是巴图部落的人,冒充大汗亲卫,无非是想嫁祸给大汗,对吗?”
汉子脸色骤变:“你怎么知道……”
“你的刀,你的眼神,还有这拙劣的伪装,”张翰冷笑,“大汗要杀我,只会用更干净的手段,不会留这么多破绽。倒是你们,急着跳出来,反而露了马脚。”
就在这时,西边的山口突然传来马蹄声,巴图部落的人马举着狼旗冲了过来,为首的首领怒吼:“你们竟敢冒充我部众!给我杀!”
东边的山口也响起号角,大汗的亲卫竟真的到了,领兵的将领高声道:“保护大秦使臣!诛杀叛逆!”
刹那间,河谷中寒光四射,刀光剑影交织,喊杀声震耳欲聋,仿佛要将整个冰面都撕裂开来。巴图部落的人们原本以为可以成功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但他们万万没有料到,大汗的人竟然如此迅速地赶到了现场。
大汗的亲卫们本来打算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却不巧与巴图部落的人撞个正着。而那些一直藏匿在暗处,企图趁机偷袭的小部落,眼见三方陷入混战,终于按捺不住,纷纷如饿狼般冲杀出来,想要趁乱捞取一些好处。
张翰的随从们临危不乱,他们迅速背靠背结成一个紧密的圆阵,彼此之间相互照应,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然而,他们并没有主动发起冲锋,因为他们的任务并非杀敌,而是“见证”使臣的“死亡”。
张翰则悄然退到一块巨大的石头后面,将自己隐藏起来。他冷眼旁观着眼前混乱不堪的战局,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冷漠而狡黠的笑容。就在众人激战正酣之时,他悄悄地从靴底抽出一把短小而锋利的匕首,毫不犹豫地在自己的手臂上狠狠地划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
刹那间,鲜血如泉涌般喷出,染红了他身上的官袍,仿佛一朵盛开的血花。张翰强忍着剧痛,面不改色,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他深知,只有这样逼真的伤口,才能让所有人都相信他已经命丧黄泉。
“大人!”随从惊呼。
“无妨,”张翰低声道,“演得像一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