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象牙之塔 > 第34章 课题

象牙之塔 第34章 课题

作者:青依风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20:08:34

首份报告获得领导批示,如同一声发令枪,标志着综合研究协调处真正开始在省委政策研究室这台精密机器中运转起来。

叶凡肩上的压力并未减轻,反而更加具体。他清楚,一次成功或许是运气,要想真正立足,必须持续产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很快,新的挑战接踵而至。研究室主任亲自将他叫到办公室,交代了一项更为紧迫和敏感的任务。

“叶凡,近期省委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提到,要警惕和破除‘发展中形成的新的利益藩篱’,强调改革要敢于触碰深层次矛盾和既得利益。这个命题很重要,也很复杂。”

主任神色严肃,“研究室决定,由你们处牵头,成立一个跨处室的课题组,就‘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潜在利益藩篱的表现、成因及破解路径’开展深度调研,一个月内拿出初步报告。”

“发展中形成的新的利益藩篱”——叶凡心中一震。这个课题,比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敏感十倍!它直指改革深水区,触及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调研过程必然阻力重重,结论把握更是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分寸感。这既是研究室对综合研究协调处能力的又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走钢丝。

“主任,我明白这个课题的重要性与复杂性。”叶凡没有犹豫,立刻表态,“我们处一定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力争拿出一份有深度、有见地、也……稳妥可行的报告。”

“嗯,”主任对他的反应似乎比较满意,点了点头,“就是要这个态度。记住,研究要深入,敢于触及问题,但结论和建议要立足于推动工作、解决问题,要有建设性。把握好这个度。”

“是,我牢记在心。”

领受任务回来,叶凡立刻感到了沉甸甸的分量。他召集老周、小郑、老吴开小会。当他把课题内容一说,连一向沉稳的老周都皱紧了眉头,小郑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叶处,这课题……可是个马蜂窝啊。”老周扶了扶眼镜,语气凝重,“‘利益藩篱’,这词本身就带着锋芒。调研对象可能涉及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一些关系网复杂的领域,甚至……可能触及到某些政策制定和执行部门自身。”

“是啊,”老吴接口道,面色同样严肃,“弄不好,报告没出来,我们先得罪一大片人。而且,怎么界定‘藩篱’?标准是什么?尺度太难把握了。”

叶凡静静听着他们的顾虑,这些也正是他心中所虑。他等大家都说完,才缓缓开口:“各位的担心,我都理解。这个课题确实敏感,难度极大。但是,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信任。而且,正因为难,才更需要我们这样的综合研究部门去碰。如果我们都绕道走,那还要我们做什么?”

他目光扫过三人,语气坚定起来:“难点在于,我们既不能隔靴搔痒,回避矛盾,也不能鲁莽行事,激化矛盾。关键在方法,在角度。我们不针对任何具体单位或个人,而是从现象入手,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成因,提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破解思路。调研要扎实,但方式可以灵活;问题要找准,但表述可以策略。”

他顿了顿,开始布置:“老周,你负责理论框架和报告统稿,重点研究中央关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维护公平竞争的相关精神,确保我们的研究方向不偏。老吴,你从经济数据和市场准入、行业垄断等现象入手,寻找典型案例,用数据说话。小郑,你发挥沟通优势,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等中性名义,与相关企业、协会、政府部门进行座谈访谈,注意方式方法,多听少说,重在收集情况。我负责总体协调,并重点跟进几个可能涉及更深层次体制矛盾的领域。”

他的分工,将敏感课题拆解成了相对专业和中性的研究动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直接冲击力,同时确保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叶处这个思路好,迂回前进,目标不变。”老周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老吴和小郑也松了口气,觉得有了明确且相对安全的操作路径。

课题组迅速运转起来。叶凡亲自拟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和访谈提纲,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反复推敲,避免带有倾向性。

他带着小郑,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政策需求”的名义,拜访了几家大型国企和民企巨头。对方接待热情,侃侃而谈,但话语间无不透露出其在特定领域形成的稳固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潜在改革的微妙警惕。

他还通过私人渠道,联系了两位在学术界以敢言着称的经济学家和法学家,进行非正式交流。学者们的观点更为犀利,直指某些行业存在的隐性壁垒、政策寻租空间以及监管俘获等现象,为课题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问题视角。

随着调研深入,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联浮出水面。叶凡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不仅仅是研究的压力,更是一种道义上的沉重。

他看到市场经济的阳光下,确实存在着不那么阳光的角落,一些无形的“藩篱”正在固化,阻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如何将这些发现,转化为一份既反映真问题、又能被决策层接受、甚至能推动些许改变的报告?这考验的,已不仅仅是研究能力,更是政治智慧、文字功底和平衡艺术。

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收集来的海量资料和报告初稿,反复斟酌,字斟句酌。他要用最精准、最学术化、也最稳妥的语言,去描述那些尖锐的现象,分析其体制性根源,提出既符合改革方向、又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夜深人静,他常常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省委大院沉寂的夜景。手中的报告,仿佛有千钧之重。

这份课题,不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像是一次对他理想与现实如何结合的残酷拷问。他身在塔内,手握研究的权力,他能否用这份权力,为打破那些他看到的“藩篱”,贡献哪怕一丝微弱的力量?

他知道,答案就隐藏在他笔下正在流淌的文字之中。

每一个用词,每一个判断,都关乎这份报告的命运,也关乎他能否在这座更高的“象牙塔”内,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和价值。

挑战,已至深水区。

他必须,也只能,谨慎而坚定地,继续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