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37章 乱平

游戏奇遇人生 第37章 乱平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雪落在两人肩头,转瞬便融化成水。自古未有君主能尽得天下民心,千千万万生民,怀揣着万万千千种心思。平叛之道,从非杀尽反贼,而是要扼住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心,让异心者再无觊觎之机。百姓所求,不过是安稳度日。恰如这蜿蜒长城,挡得住匈奴的铁蹄,更断得了乱世的轮回。

咸阳传来捷报时,嬴政正立在六英宫的廊下,目光落在肃穆的宫墙上,沉凝不语。魏烟缓步走来,瞥见案上刚蒸好的米糕,轻声道:“张良在军报中提及,欲在狼居胥口兴建学堂,既教边民识字断文,也教他们辨识匈奴旗号,以备不虞。”

嬴政拿起一块米糕咬下,粮食的清甜在舌尖漫开。他望向北方天际,仿佛能望见张良伫立城头的身影,与长城融为一体,成了大秦最坚实的屏障。

民心这东西,果然比刀剑更锋利。陈留城的残雪尚未消融,章邯率领的秦军已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项羽被缚在囚车之中,昔日威风凛凛的霸王甲胄沾满污泥,凌乱的长发遮住了大半面容,唯有那双眼睛,仍如困兽般喷吐着怒火。

“项羽!你可知罪?”章邯立于囚车之外,声音透过厚重甲胄传出,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囚车旁的木桩上,挂满了楚军将领的首级,皆是昨夜巷战中斩杀的敌酋。

“呸!”项羽猛地抬头,血沫溅在冰冷的车壁上,“秦狗休要得意!天下苦秦久矣,纵使我死,自有后来人取你等狗命!”

章邯冷笑一声,挥手示意启程。囚车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刺耳的声响。路边的百姓远远观望,既无唾骂秦军之声,也无同情项羽之意——他们手中正捧着秦军分发的新粮种,满心盘算着开春的耕种。项羽的嘶吼,在他们听来,不过是败者的狂言妄语。

消息传到芒砀山时,刘邦正蹲在山洞里啃着冻硬的麦饼。樊哙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手中的长矛兀自颤抖:“刘季!项将军被抓了!章邯的兵马正往这边赶来!”

刘邦嘴里的麦饼“啪嗒”掉在地上,脸色瞬间惨白。他猛地起身,踉跄着向外跑去:“走!快往东南逃!去蕲县!”

蕲县的夜色中,已有两拨人在暗处窥伺。陈胜捏着一块破旧的帛书,上面“大楚兴,陈胜王”六个字被油灯映照得泛着绿光;吴广则在一旁磨着一把锋利的匕首,刃口映出他眼底翻涌的躁动。

“刘邦那厮来了。”吴广低声说道,“只带着不到百人,活像条丧家之犬。”

陈胜冷笑:“项羽刚败,秦军主力尚在西边,正是天赐良机。他刘邦想借咱们的势,咱们正好用他的名头——毕竟,他‘斩蛇起义’的鬼话,还有些黔首深信不疑。”

刘邦带着残兵钻进陈胜的营地时,正撞见他们在祭天。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周围几百个面黄肌瘦的流民,他们手中的木棍、锄头在火光中胡乱摇晃。

“陈兄!吴兄!”刘邦挤出一脸笑容,“小弟遭秦军追杀,特来投奔二位!”

陈胜瞥了他一眼,并未起身:“刘季,你若想反秦,便得听我的号令。明日一早,咱们先拿下大泽乡,那里有秦军的粮仓。”

刘邦心中暗骂,脸上却堆满谄媚的笑意:“全听陈兄号令!”

可他不知,陈胜早已派人在流民中散布流言,称刘邦被秦军打散了气运,唯有追随陈胜吴广才能成事。那些本就惶恐不安的流民,竟真的渐渐围向陈胜,将刘邦冷落在一旁。

次日清晨,大泽乡的百姓还在睡梦中,便被震天的喊杀声惊醒。陈胜、吴广带着流民冲入城中,没费多少力气便占据了粮仓。可他们并未像秦军那般开仓分粮,反而一把火点燃了剩下的谷堆。浓烟滚滚,仿佛在向天下宣告起义的决心。

“烧得好!”吴广举着匕首狂喊,“让黔首们看看,跟着秦狗只有死路一条!”

可躲在暗处的百姓望着燃烧的粮仓,眼中没有丝毫激动,只剩深深的恐惧——那粮仓里,还存放着他们今年上缴的税粮。

消息传到咸阳时,魏烟正和嬴政一同查看新绘制的天下舆图。嬴政指着蕲县的位置,指尖轻轻敲击着舆图:“陈胜、吴广?不过是跳梁小丑罢了。”

魏烟笑了笑:“小丑虽微,亦能掀起些许风浪。不过也好,让他们闹一闹,方能分清谁是真心归顺,谁是趁机作乱。”她顿了顿,补充道,“张良在狼居胥口传来消息,边境已然安稳,百姓们正忙着沤肥积肥,静待开春播种新粮。”

窗外的阳光照进殿内,落在舆图上,将大秦的疆域映得一片明亮。而大泽乡的火光,在这无边光明之中,不过是一点转瞬即逝的暗影。

咸阳宫的丹陛之下,嬴政看着案上堆叠如山的逆贼名册,指尖在“陈胜”“吴广”“刘邦”几个名字上重重划过。殿外的风雪声隐约传来,却盖不住他沉稳有力的声音:“传朕旨意——蒙恬率边军南下,章邯主力东进,两路合围蕲县!凡参与叛乱者,除被裹挟的黔首外,首恶及其党羽,格杀勿论!”

“陛下!”李斯上前一步,拱手劝谏,“如此雷霆手段,恐让天下人疑心陛下残暴……”

“疑心?”嬴政抬眼,目光如炬,“朕便让他们看清楚,跟着反贼烧粮仓、毁田庐,与跟着大秦种新粮、过安稳日子,究竟哪个才有活路!”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再传一旨:凡主动归顺的叛乱裹挟者,免其罪责,赐新粮种;各县官府需开仓放粮,安抚流民,谁敢克扣粮草,以通敌论处!”

旨意传出,大秦的铁蹄如疾风般扫过楚地。蒙恬的边军带着北境的凛冽杀气,所过之处,叛军望风披靡;章邯的刑徒军则携带着新粮种,每收复一城,便在城门口设棚分粮,官吏手持名册仔细核对,将被裹挟者与首恶元凶分得清清楚楚。

大泽乡的乱兵见秦军杀来,早已没了当初的疯狂气焰。陈胜想再次举起“反秦”的旗帜,却发现身边的流民已跑得只剩百余人——他们听闻归顺可免一死,纷纷扔下武器,排队准备投降。吴广挥刀欲拦,却被自己人从背后捅了一刀,临死前仍瞪着那片燃烧殆尽的粮仓,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毒。

陈胜带着残兵向东南逃窜,没跑多远便被秦军追上。他被按在地上时,兀自喃喃自语:“为什么……”直到人头落地,他也未能明白自己究竟输在了哪里。

而刘邦早在秦军合围之前便已溜之大吉,带着几十个人躲进了芒砀山的密林之中。他望着山下秦军分粮的队伍,啃着冻硬的草根,忽然觉得自己“斩蛇起义”的大话,不过是个荒唐的笑话。

反秦之人伏诛的消息传遍天下时,正值开春。关中的农夫赶着耕牛犁地,新粮种撒进翻好的土壤里,很快冒出嫩绿的芽苗;长城脚下,张良组织边民凿冰修渠,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嘴里唱着新教的歌谣:“大秦粮,满仓廪;秦王恩,照四方……”

咸阳的市集上,曾被项羽征过粮的楚地商贩高声叫卖;沛县的老者捧着秦军补发的粮米,对着咸阳宫的方向叩首谢恩。

嬴政站在阿房宫的高台上,望着关中平原的万顷良田,魏烟、时影、安之、扶苏侍立在侧。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呼之声,那声音穿过层层宫墙,清晰地落在每个人耳中。

“陛下,”魏烟轻声说道,“民心归秦,并非因刀兵之利,而是因为他们看见了安稳的活路。”

嬴政点头,目光落在扶苏身上。这位少年储君望着田埂上劳作的百姓,眼神中再无当初对父王决策的迷惘。

嬴政笑了,春风拂面而来,吹起案上的奏报,那上面写着:各地新粮长势喜人,流民归乡者逾百万,六国旧族再无异动……

民心这东西,终究是种出来的。种下去的是新粮,长出来的是安稳,收上来的,便是这万里江山最坚实的根基。

咸阳宫的早朝钟声刚落,嬴政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阶下群臣,忽然开口:“扶苏,上前听旨。”

扶苏从武将列中走出,一身玄色朝服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已褪去往日的少年稚气。“儿臣在。”

“即日起,你协助李斯处理朝政,凡郡县奏报,需经你过目后再呈上来。”嬴政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在朝堂上投下一道惊雷。

李斯心头一跳,下意识拱手道:“陛下,公子年轻,恐难当此重任……”

“年轻?”嬴政打断他的话,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扶苏随蒙恬守过长城,随安之查过粮税,论识见,未必不如你们这些坐堂的老臣。”

朝臣们面面相觑,有人眼底闪过欣喜,有人却暗自皱眉。掌管宗正寺的宗室老臣嬴傒率先出列:“陛下圣明!公子历练有成,理当分担朝政,臣愿辅佐公子!”他此举,实则是想拉拢储君,巩固宗室势力。

可话音刚落,廷尉府的官员便站了出来:“公子仁厚,恐难断刑狱重案。不如先从教化入手,主持太学,更合公子心性。”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是怕扶苏插手律法,触动法家派系的利益。

一时间,朝堂上如同炸开了锅。支持扶苏的宗室与老秦旧勋,担忧权力旁落的法家官员,还有想趁机攀附的六国降臣,纷纷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扶苏站在殿中,神色平静如常。他想起安之曾说的“朝堂如战场”,此刻才算真正体会到其中深意——这里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是看不见的锋芒与暗箭。

“都住口。”嬴政冷冷开口,朝堂瞬间恢复寂静。“扶苏如何参政,朕自有安排。尔等只需记住,他是大秦的储君,将来的天子。”

退朝之后,扶苏刚回到东宫,嬴傒便带着一堆礼盒登门拜访,话里话外皆是“宗室当与储君同心”的暗示;下午,李斯又送来一摞刑狱卷宗,说是请公子过目斧正。

更令人玩味的是,负责宫廷宿卫的官员竟调换了几名东宫侍卫,换上的都是些面生的面孔。扶苏看着那几张陌生的脸庞,不动声色地让人暗中探查——果然,这些人皆是赵高的亲信。

“公子,这是赵高想监视您啊。”侍从低声禀报。

扶苏却笑了笑,拿起李斯送来的卷宗:“监视也好,试探也罢,他们越是费尽心机,越说明父皇的决定戳中了要害。”他翻开卷宗,指着一桩贪腐案说道,“你看,这案子发生在楚地,牵扯到旧族与地方官相互勾结。去告诉李斯,就说我认为该让廷尉与监察史联合彻查,牵涉者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侍从愣住了:“公子,这会得罪不少人……”

“怕得罪人,还参什么政?”扶苏放下卷宗,目光清亮而坚定,“父皇让我参政,并非让我做个左右逢源的好好先生,而是让我看清这朝堂的弊病,将来好一一革除。”

消息传到嬴政耳中时,他正和魏烟对弈。“这小子,倒比我想的更硬气。”嬴政落下一子,嘴角带着欣慰的笑意。

魏烟执棋的手顿了顿:“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正好让他练练手。赵高的人安插进了东宫?”

“嗯,他是想看看扶苏会不会向朕告状。”嬴政挑眉,“结果他不仅没说,还借着查案的由头,把赵高安插在楚地的几个眼线揪了出来。”

魏烟笑了:“这叫以不变应万变。看来上郡的风雪没白吹,楚地的战火也没白见。”

夜色渐深,东宫的烛火依旧明亮。扶苏伏案批阅奏报,窗外传来侍卫换岗的脚步声。他笔尖不停,在一份关于新粮种推广的奏报上批复:“凡阻挠新粮种植者,无论勋贵平民,皆以抗旨论处。”

笔尖划过竹简,发出沙沙的声响。东宫的烛火亮至深夜,扶苏放下最后一卷奏报,指尖在“盐铁专营”四个字上重重一点。三日前,掌管盐铁的少府卿借着“惠及民生”的名义,奏请将岭南盐场承包给旧赵贵族,表面说是为了安抚民心,实则是想与旧族瓜分利益。

“去,请少府卿明日来东宫一趟。”扶苏对侍从吩咐道,语气平静无波。

次日清晨,少府卿揣着满腹得意前来赴约。他料定扶苏仁厚,定会顾及“安抚旧族”的名义,即便不允,也不会驳得太狠。

“公子召老臣前来,可是为了岭南盐场之事?”少府卿故作恭敬,眼角却带着一丝试探。

扶苏没有直接回答,反而铺开一幅地图:“卿可知岭南去年新垦了多少稻田?”

少府卿一愣:“大约……万顷?”

“是三万顷。”扶苏指尖点向南海郡的位置,“这些稻田产出的粮食,需用盐腌制方能长久储存。若盐场被旧族把持,他们只需抬价三成,岭南百姓今年的收成就等于白白丢弃。”他抬眼,目光锐利如刀,“卿口中的‘安抚’,是想安抚旧族,还是想逼反百姓?”

少府卿脸色骤变,刚要开口辩解,却见扶苏拿出一卷账册:“何况,卿的族弟已在番禺囤积了千石食盐,只等承包文书下来便肆意涨价。这‘便民’二字,写得倒是漂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