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19章 奸计频出

游戏奇遇人生 第19章 奸计频出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队伍行至宿州城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萎靡不振的气息。刚进城门,安之便听见粮铺前的争吵声——一个老妇人攥着几枚铜板哭求:“掌柜的,再便宜点吧,孙子快饿死了……”掌柜却翻着白眼挥手:“去去去!糙米八十文一斗,少一个子儿都不卖!水患当头,有粮就不错了!”

安之扶着车辕下车,苍白的脸在日光下透着冷意。侍卫低声禀报:“王爷,这价是京城的十五倍,明显是故意抬价。”他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几家挂着“张记”“李记”招牌的粮铺,眼底了然——这些都是沿途世家的产业,显然是得了皇城的授意,想靠粮食耗空他的赈灾款。

“把宿州所有粮商叫来。”安之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半个时辰后,粮商们聚在驿站,为首的张掌柜是本地望族姻亲,拱手时腰杆挺得笔直:“不知王爷唤我等,有何赐教?”语气中没有半分对皇族的恭敬。

安之端坐椅上,指尖敲着桌面:“本王要购糙米五千石,面粉三千石,报个实价。”

张掌柜假惺惺地叹气:“王爷有所不知,如今粮道被淹,运粮成本翻了十倍,糙米怎么也得六十文一斗,面粉八十文……”说着还摆出一副给安之便宜不少的样子。

“闭嘴。”安之抬眸,目光如冰刃剜过他的脸,“去年江南秋收,宿州官仓储粮三万石,就算水患冲了新粮,旧粮总该在吧?六十文?你是把本王当傻子,还是把宿州百姓当砧板上的肉?”

张掌柜脸色一凝,笑道:“王爷说笑了,官仓粮食早被官府调用……”哼,他的那些陈粮也要当新米的价钱卖的。

“是吗?”安之打断他,从袖中抽出一卷纸,“这是本王沿途抄录的宿州粮铺账簿,你张记粮铺上月从官仓拉走的旧粮,足够五千人吃半年,如今却谎称无粮,是想让这些粮食烂在仓库里,看着百姓饿死?”

粮商们瞬间慌了神,有几个心思转的快的的已经开始想怎么糊弄安之了。安之却没停,声音陡然拔高:“本王查过,宿州粮铺的地皮皆是官赐,当年先帝立碑规定:‘灾年粮价不得超市价三成’。你们如今涨了十五倍,是想违先帝之旨,还是觉得本王治不了你们?”

张掌柜被安之的眸子锁住,不由冷汗直流,却仍嘴硬:“王爷,水患不是灾年……”

“城外流民啃树皮,城内百姓卖儿鬻女,这不是灾年是什么?!”安之猛地拍案而起,单薄的身躯因愤怒微微颤抖,“给你们两个选择:糙米十文一斗,面粉二十文,这是市价,多一文都不可能;要么,本王现在就上奏陛下,说宿州粮商勾结世家,囤积居奇,意图谋反!”

“谋反”二字如惊雷炸响,张掌柜“扑通”跪倒:“王爷冤枉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安之却没看他,对侍卫道:“去,带他们去粮铺搬粮,亲自过秤记账。若少一粒米,就从他们家眷身上折算——本王说了,多一文都不会给,少一粒也绝不行!”

午后,宿州城东市突然竖起“端王放粮”的木牌。流民们怯生生地排队,看着粮商们哭丧着脸扛粮、称重,直到捧着沉甸甸的糙米袋,才敢相信是真的。一个老汉颤巍巍地给安之磕头:“王爷是活菩萨啊!”

安之站在粮堆旁,看着百姓们抱着粮袋痛哭,咳嗽又犯了,却死死忍住。王太医递上参片,低声道:“王爷,这般硬刚,怕是会引来粮商的报复。”

安之含住参片,压下喉间的腥甜,看着那些百姓说道:“报复总会来的。但至少此刻,得他们能活下去。”

远处茶楼上,魏无羡看着那抹纤瘦却挺拔的身影,对蓝忘机笑道:“这招‘以势压人’,够狠,够利落——”

前脚离开宿州,后就有官员写折子弹劾,安之强买,挪用国家粮仓其心可诛,安之的队伍刚出宿州地界,弹劾的奏折便如雪片般飞入皇城。

御史大夫捧着厚厚一叠奏章,跪在御案前痛心疾首:“陛下!端王在宿州强买粮食,威逼粮商,更擅自调用官仓存粮,此乃目无王法!他借着赈灾之名行专断之事,恐有不臣之心啊!”

殿内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声。吏部侍郎紧随其后:“陛下,宿州粮商皆是按市价交易,端王却以‘谋反’相胁,强压粮价,这与强盗何异?更甚者,他竟让粮商以家眷抵粮,手段之狠戾,哪里像个十三岁的少年?”

几个与世家交好的老臣也纷纷开口,言辞间直指安之“挪用官仓、意图敛财”,连“其心可诛”四字都毫不避讳。

皇帝坐在龙椅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敲击着奏折,半晌才抬眸,目光扫过众臣:“强买?挪用官仓?”他拿起最上面一本奏折,缓缓念道,“宿州知府奏报,端王在宿州购粮八千石,皆按市价支付,分文未少;所谓‘挪用官仓’,实则是粮商侵占的预留灾粮——这些,你们都没看到?”

御史大夫一怔,随即辩解:“陛下,那都是端王胁迫地方官伪造的文书!他……”

“够了。”皇帝猛地合上奏折,龙椅上的威严瞬间压得满殿寂静,“安之在宿州开仓放粮,救活流民数千,你们看不见;他按市价购粮,堵住那些粮商借机敛财的路子,你们却跳出来说他‘其心可诛’?”

他站起身,目光如炬:“朕看,该诛的是那些借着天灾发国难财的奸商!”

众臣被斥得面红耳赤,却没人敢再顶嘴。皇帝冷哼一声,对刘公公道:“传朕旨意,端王在宿州处置得当,着令江南各州府全力配合,不得有误!再有弹劾者,以‘阻挠赈灾’论处!”

旨意传出,皇城的反对声浪瞬间消弭。但谁都知道,这只是暂时的——世家与安之的梁子,算是彻底结死了。

此时的官道上,安之正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王太医捧着新收到的密报,低声道:“王爷,皇城弹劾您的奏折被陛下压下去了。”安之嘴角勾起一抹淡笑,却没说话。他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也早料到皇帝会保他——毕竟,他这条命,还得用来替皇帝扫平江南的障碍。

队伍行至滁州与扬州交界的落马坡时,夜色正浓。官道两旁的树林黑黢黢的,只有马车挂着的气死风灯散发着微弱光晕,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安之裹着厚裘靠在车厢壁上,连日赶路让他本就虚弱的身子愈发沉重,正昏昏欲睡时,耳边突然传来“咻”的破空声——是有人在暗中射出的弩箭!

“保护王爷!”暗卫统领低喝一声,数道黑影从暗处跃出,手中长刀格开弩箭,火星在夜色中迸溅。紧接着,树林里冲出数十个蒙面人,个个身手狠辣,招式带着江湖草莽的野路数,显然是拿钱办事的亡命徒。

车厢剧烈晃动起来,安之死死攥住车壁,指尖因用力泛白。他听见外面兵器碰撞的脆响、暗卫闷哼的声音,还有蒙面人嘶哑的喊杀声。一支羽箭穿透车厢布帘,擦着他的耳边钉在对面木板上,箭尾的羽毛还在颤动,箭尖泛着诡异的青黑色。

“王爷莫怕!”贴身侍卫的声音隔着车门传来,随即便是一声惨叫。安之的心猛地一沉,他知道,这些暗卫是皇帝派来的,虽忠心却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

混乱中,一个蒙面人突破防线,长刀劈开了车厢门,寒光直逼安之面门!少年下意识闭眼,却听见“噗嗤”一声,预想中的疼痛并未落下。睁眼时,只见那蒙面人咽喉插着一支短箭,已倒在车轮下,而暗卫统领正喘着粗气挡在他身前,肩上鲜血淋漓。

“撤!”统领见对方杀不退,果断下令,剩下的暗卫护着马车调转方向,朝着附近的驿站狂奔。直到马车冲进驿站大门,落下厚重的铁门,厮杀声才渐渐远去。

安之被扶下车时,双腿都在发软。他看着驿站院子里倒下的暗卫尸体,又看了看自己被冷汗浸透的衣襟,胃里一阵翻涌,猛地弯下腰剧烈咳嗽起来。这一次,帕子上的血迹格外刺目。

“王爷!”王太医慌忙上前诊脉,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不好,王爷的病发了!”

接下来的几日,安之发起高烧,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嘴里断断续续念着“粮食”“流民”。王太医用尽法子,也只能勉强吊住他的性命,急得连连跺脚:“这可如何是好!扬州就在眼前,可王爷这身子……”

消息传回皇城时,皇帝正在批阅奏折,闻言猛地将朱笔拍在案上,脸色铁青。刘公公吓得跪倒在地:“陛下息怒……”

“息怒?”皇帝站起身,烦躁地踱着步,“连朕的人都敢动,是觉得朕不敢杀他们吗?”他看向窗外,江南的方向隐在云层里,“传旨,让太医院院判带着‘雪参丸’立刻动身,务必保住端王性命!告诉他,江南的事没了他,谁也担不起来!”

刘公公领旨退下后,皇帝望着空荡荡的大殿,指尖在御案上狠狠一戳。他原以为世家只会在粮食、银两上使绊子,没想到竟敢动杀心——这是急了,怕安之真在江南站稳脚跟。

三日后,太医院院判带着十余名医工赶到驿站,捧着用锦盒装好的雪参丸,跪在安之床前:“王爷,陛下有旨,让您务必撑到扬州。”

此时的安之已意识模糊,被撬开牙关喂下雪参丸后,才缓缓睁开眼。他望着帐顶,低声道:“告诉陛下……臣……能到江南……”

又歇了五日,安之的烧才退了些,能勉强靠在榻上说话。他让人备车,声音虚弱却坚定:“走,去扬州。”

马车再次启程时,队伍里多了医工和新补派的暗卫。安之掀开布帘,看向扬州城的方向,那里水汽氤氲,仿佛藏着无数阴谋与苦难。

而暗处,魏无羡看着那辆缓缓前行的马车,对蓝忘机沉声道:“世家动真格的了。看来,咱们得离近点。”蓝忘机颔首。魏无羡和蓝忘机混进了暗卫之中,安之闻到熟悉的檀香,湛哥哥和羡哥哥来了,他现在得维持病弱的模样,轻轻咳了一声说道:“来人,进来给我倒杯茶!”

蓝忘机打开车厢,进去里面,他一身侍卫的衣服和陌生普通的脸,但是身上那浸染的檀香却不容忽视,蓝忘机拿起茶壶倒了一杯水递给安之,悄声说道:“未央和小影已经到了江南,我和魏婴跟着你,你放手做事,不用担心!”安之喝了一口水,乖乖的点点头,蓝忘机摸摸安之的脑袋,这还是个孩子,可是却背负着天下苍生。

马车驶入扬州城时,安之的咳嗽声终于歇了些。一路行来,追杀从未断过——有扮成流民的刺客,有藏在茶水中的毒药,甚至有借山洪之势的暗算,却都被伪装成暗卫的魏无羡与蓝忘机不动声色地化解。魏无羡用诡道符咒引开追兵,蓝忘机则悄无声息地扫清障碍,连安之身边的王太医都只当是暗卫得力,浑然不知有两位修真高人贴身护持。

刚住进临时安排的驿馆,扬州知府便带着一众官员前来“接风”。为首的知府姓李,满面堆笑地作揖:“端王殿下一路辛苦,下官已备下薄宴,为您洗尘。”

安之靠在榻上,脸色依旧苍白,只摆摆手:“不必了。本王来此是为赈灾,不是享乐。李知府,先说说扬州的灾情吧——粮草有多少?流民安置在何处?河道修缮需多少人手?”

李知府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随即露出一副苦相:“王爷有所不知,扬州遭此大劫,粮仓早被洪水冲毁,府库也空了底。下官这几日愁得头发都白了,正盼着王爷带来的赈灾银两救急呢!”

旁边的通判立刻附和:“是啊王爷,百姓们都快揭不开锅了,您还是先把银子拨下来,咱们才能办事啊!”

安之端起茶杯,指尖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目光扫过众人——这些人衣着光鲜,面色红润,哪里有半分忧民之色?他淡淡开口:“银两自然会用在赈灾上。但本王得先看看账本——府库收支、粮仓盘点、流民名册,都拿来给本王过目。”

李知府眼神闪烁,支吾道:“账本……前些日子遭了水浸,大多都毁了……”

“是吗?”安之抬眸,眼底闪过一丝冷光,“那真是巧了。本王记得扬州府的账房设在地势最高的鼓楼,洪水根本淹不到。”

这话一出,李知府的脸瞬间涨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