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游戏奇遇人生 > 第16章 偷梁换柱

游戏奇遇人生 第16章 偷梁换柱

作者:不重要真的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4 19:26:58

金光善满意地离开后,江厌离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幽怨——金子轩要去游历,儿子要去族学,到最后,只有她一个人守着这空荡荡的院子。她本想开口,说自己也想跟着去游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不能把金凌一个人留在家里,儿子终究成了她无法挣脱的束缚。

夷陵宫的晨雾带着几分竹香,小安之握剑的手已不复初见时的稚嫩。蓝忘机指尖轻触他手腕,纠正剑招里微不可查的偏斜,声音清冽如泉:“剑心需静,招随心动。”话音未落,魏无羡已从竹梢跃下,抛来颗裹着金箔的糖:“练半个时辰了,歇会儿!你看你这小脸,再绷着该成小老头了。”安之接糖的手没停,剑尖却顺势挽了个轻巧的花,将蓝氏剑法与魏无羡偶尔指点招式融成一道银弧。蓝忘机眸色微柔,终是没再开口。

午时的书房魏无羡陪着安之上课。秦始皇立在沙盘上,指尖点过郡县城池,声音带着威严:“赋税不均,百姓必反。你且说,如何让郡县官吏不敢徇私?”安之执起木勺,将代表粮草的石子分拨得匀匀当当:“先定律法,明言贪墨多少便抄家多少,再设巡查御史,直接对陛下负责——既用铁腕镇住宵小,也留条‘如实申报可减罪’的活路。”他忽然笑了,“就像魏哥哥说的,网太密了,鱼都跑光了。”秦始皇挑眉,指尖在沙盘上重重一点,竟罕见地没反驳。

孙武教兵法时,总爱让安之在竹简上画行军图。那日推演攻城战,安之算错了护城河的水深,被老先生用竹尺轻敲手背:“天时不如地利,这点疏忽,能让千军万马困死城下。”少年红着脸重画,笔尖在“粮草补给线”处顿了顿,忽然添了条隐蔽的小路:“若遇大雨,主路泥泞难行,可走这条山道绕后。”孙武捋着胡须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赞许:“懂得因势而变,才算摸到兵法的门。”

晚间的药浴蒸腾着草药香。时影坐在桶边,看安之边泡汤边翻《农桑要术》,指尖凝着灵力调和水温:“昨日讲的治河策,你觉得哪里最难?”少年抹了把脸上的水汽:“难在让沿岸豪强让出淤田。强硬征收会激化矛盾,一味退让又没法惠及百姓。”他忽然眼睛一亮,“或许可以让他们出人力挖河,以工代赈,淤田收归官府后,再按出力多少分租给他们?”时影舀起一勺药汤淋在他肩头,眸色温和如月下的湖:“刚柔相济,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权衡。”

几人的教导像溪流汇入江海,在安之心里渐渐长出参天大树。

那日秦始皇考他处置叛乱郡县,安之先说要派精兵镇压首恶,见始皇帝眉峰微蹙,又补道:“但得先派使者查缘由。若是官吏苛政逼反,便杀贪官、换清官,再免三年赋税——铁腕是治乱世的刀,却不能砍向无辜百姓。”秦始皇指尖在案上敲了敲,忽然道:“拿舆图来。”安之铺开山河图,看他指尖划过灾荒之地:“你记住,刀再快,若护不住百姓嘴里的口粮,终究是空的。”

魏无羡拉着安之在竹林比剑时,总爱故意露出破绽。“你看,”他用随便挑开安之的剑,竹影落在少年脸上,“蓝湛教你守规矩,是让你知进退;我教你变通,是让你懂屈伸。就像这竹子,风来了弯一弯,风过了还能直挺挺立着,这才活得久。”安之剑势一转,竟借着魏无羡的力道旋身避开,剑尖稳稳停在他颈侧半寸:“先生们教的,刚不是硬扛,柔不是认输。”

夜深人静时,时影总爱与安之看舆图。他指着标记着“流民”的区域,声音轻得像月光:“始皇帝筑长城固边疆,却忘了修长城的几十万百姓。你学他的决断,更要学如何让决断落地时,百姓对上位者没有反抗之心。”安之握着笔,在图上圈出几个郡县:“这里去年遭了水灾,得先修堤坝;那里多山地,该教他们种耐旱的粟米。”时影看着他笔下的圈圈点点,忽然道:“下山的日子近了。”安之笔尖一顿,随即重重点头:“我知道。”

那日魏无羡设的迷阵里,安之指挥弟子们围堵“流寇”时,声音清亮如钟:“左路守竹林隘口,右路放烟火符报信,剩下的跟我绕后——记住,抓活的,别伤着!”待“流寇”被制住,他蹲下身问那几个假扮的弟子:“若真是走投无路的流民,杀了他们,田里的活谁干?城谁守?”

夕阳染红山脊时,几人坐在廊下看云。安之忽然起身,对着魏烟、时影,还有魏无羡与蓝忘机深深一揖。少年身形已近挺拔,眉宇间的沉静掩不住眼里的光:“先生们教我的,不只是治国用兵,是让我知道,乱世里的铁腕该护着谁,仁心该对着谁。”安之忽然笑了,像山间初升的朝阳:“下山之后,我定让法家的骨里长着仁心,让纵横的智里裹着赤诚——就像夷陵宫的竹子,既能挡风,也能护着底下的兰草。”

萧安之离开修真界时,时影与魏烟亲自送行。时影抬手划开屏障,带着安之踏入人间界。三人刚到皇城,就从说书人口中听到“端王世子仍在世”的消息——那个由木桩变的傀儡,竟被皇帝养了这么多年,连时影都颇为意外。

安之听后却眼睛一亮,看向时影:“影哥哥,有没有办法把我换进去?”

时影看着他眼底的兴致,指尖轻敲桌沿:“可以,保准没人发现。”

魏烟见状,从储物袋里取出一个阵盘,笑着补充:“沉睡十年的人突然清醒,身子不能太健康。这阵盘是我爹爹做的,藏在神识里能蕴养筋脉、增强灵力,就是副作用会偶尔吐血,刚好适合你用。”

时影疑惑地看着阵盘——阿羡怎么会做这种奇怪的东西?安之却接过阵盘,好奇地研究着上面的符文,笑道:“有这个就更完美了!”

他其实并不想当皇帝,可乱世需有人平定——他不愿身怀绝学,却看着百姓在泥沼里挣扎。

当晚明月高悬,端王世子的宫殿里格外冷清。宫女太监们都知道,这位世子不过是皇帝彰显仁德的摆设,一个无知无觉的“活死人”,没人愿意花心思照料——与其在这浪费时间,不如去讨好其他主子,还能捞些好处。

时影带着安之悄无声息地潜入宫殿,看着床上与安之长得一模一样的傀儡,魏烟忍不住赞叹:“小影厉害啊,这幻术怎么弄的?”

时影指尖轻弹,床上的傀儡瞬间消失,语气平淡:“不过是投影幻术,安之长什么样,它就什么样,跟照镜子一样。”

魏烟比了个大拇指,随即让时影将阵盘打入安之神识。不过片刻,安之原本粉嫩的脸色就变得苍白,与“活死人”傀儡别无二致。他适应了一下身体的虚弱,慢慢躺到床上,没一会儿竟真的睡着了。

“安之这样正常吗?”时影有些担心,伸手在安之身上留下一道印记——若他受伤害,自己能立刻感知到。

魏烟点头:“正常,他只是不习惯身体虚弱,明天醒来就会适应了。”

两人悄悄离开皇宫,回到客栈静待消息。

次日清晨,两个太监和一个宫女端着流食来到宫殿。他们像往常一样推门而入,自顾自地准备喂食。小宫女拿着特制的勺子绕过屏风,刚看到床上的景象,就尖叫出声:“啊!”

小太监连忙跑过去,只见地上散落着破碎的碗碟,萧安之正坐在床上——他吓得像见了鬼,转身就往外跑,跌跌撞撞地冲到皇帝寝宫前,对着守门的刘公公急声道:“刘公公!陛下起了没有?”

刘公公轻蔑地瞥了他一眼:“大清早的慌什么?规矩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小太监凑到他耳边,声音发颤:“端……端王世子醒了!”

刘公公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追问:“你说什么?”

小太监深吸一口气,重复道:“端王世子,真的醒了!”、、、、、

刘公公不敢耽误,轻轻推开皇帝寝宫的殿门,跪在床前低声喊道:“陛下,您醒了吗?奴才有要事禀报!”

床幕内传来衣物窸窣的声响,随后响起皇帝低哑的声音:“讲。”

“陛下,端王世子……醒了!”

皇帝猛地惊坐起身,一把掀开床幕,眼神锐利地盯着刘公公:“你刚刚说什么?”

刘公公将头贴在冰凉的地面上,重复道:“回陛下,端王世子,真的醒了!”

皇帝眼底瞬间闪过一丝杀意,他压下情绪,沉声道:“给朕更衣。”

穿戴整齐后,皇帝带着一众太监宫女直奔安之的宫殿。内殿里,地上的碎碗已被收拾干净,之前尖叫的宫女正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安之坐在床上,眼神茫然地看着四周——一副没有任何记忆的模样。

皇帝走进殿内,脸上立刻堆起亲切的笑容:“安之醒了?这些年,你可让朕担心坏了!”

安之看着他,声音因“久未开口”而干涩沙哑:“安……之……是……谁?”

皇帝瞳孔骤缩——这是睡了十年,把从前的事全忘了?他猛地转身,厉声质问旁边的小太监:“这是怎么回事?”

小太监吓得瘫倒在地,连连磕头:“陛下,奴才也不知道!奴才看见世子醒来,就立刻去禀报您了!”

皇帝深吸一口气,转身时又换上温柔的神情,对着安之柔声道:“你是朕弟弟的儿子,朕是你的伯父,你可以叫朕‘皇帝伯伯’。”

安之刚艰难地跟着念出“皇……帝……伯……”,突然安之难忍胸口的难受“噗”地一口鲜血喷在床上。皇帝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立刻大喊:“快传太医!”

刘公公连滚带爬地跑出宫殿,去太医院传召太医。宫女连忙上前,小心翼翼地扶着安之躺下——他本就苍白的脸,此刻更显虚弱。皇帝坐在床边,眸色深沉地盯着床上的人,不知在盘算着什么。

很快,三个太医匆匆赶来。为首的张太医先为安之把脉,不过片刻,他脸色骤变,哆哆嗦嗦地跪倒在皇帝脚下:“陛下,世子……世子五脏皆损,恐怕……”

皇帝没说话,只是看向另一位太医。那太医会意,连忙上前把脉,半晌后也跪倒在地,低着头不敢吭声。最后一位王太医(五年前进宫的新太医)咬了咬牙,跪在床前为安之搭脉,良久才颤声说道:“世子长年卧床,饮食不济,五脏失和,恐有……夭折之兆!”

“说!怎么治!”皇帝的声音冷得像冰。

张太医趴在地上不敢抬头——这世子本就是十年前该断气的人,全靠皇帝派人用药物吊着命,如今肺腑损伤是积重难返,根本不是“治病”能救的,不过是回光返照罢了。

皇帝见他们沉默,加重了语气,冷哼一声:“嗯?”

王太医抬头偷瞄了眼皇帝的脸色,试探着开口:“此病……只能慢慢调养,可世子情况特殊,能不能……能不能好转,全看天意。”

“那还不快去准备药方!”皇帝勃然大怒。

三个太医连滚带爬地跑出殿外,生怕晚一步就丢了性命。皇帝挥手屏退所有太监宫女,房间里只剩他和“昏迷”的安之。他无视床上的血迹,坐在床边,看着安之苍白的脸,突然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声音轻柔却带着寒意:“安之啊,你可要快点好起来。端王一脉就剩你一个独苗了,你要是走了,伯父将来怎么去见你的父亲啊?”

话虽说得“情深意切”,可他脸上的表情却阴鸷得吓人。见安之始终没“醒”,皇帝才起身,吩咐门外的太监宫女:“好好照看世子,房间里不许离人,有任何动静立刻禀报。”

皇帝脚步轻快地离开安之的宫殿,一进御书房就坐在书案后,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声里满是得意与阴狠:“端王啊端王,我的好弟弟!你当年不是想杀朕夺位吗?现在你唯一的儿子,不仅什么都不记得,还快死了!不过你放心,朕不会让他轻易死——这么好的‘磨刀石’,朕怎么能不用?你就在阴曹地府好好看着,朕的儿子将来是怎么踩着你的儿子,坐稳这皇位的!”他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计划成功的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