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轩爷当道 > 第43章 岁月成河,潮声依旧

轩爷当道 第43章 岁月成河,潮声依旧

作者:轩少观察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4 18:43:36

开春的第一堂实践课,张明远带着职业学校的学生在网箱区写生。孩子们趴在浮台上,铅笔在画纸上沙沙作响,有的画跳跃的军曹鱼,有的画巡逻艇的剪影,最角落里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对着远处的灯塔发呆。

“小雅,怎么不画呀?”张明远走过去,看见她的画纸上只画了个模糊的人影,坐在礁石上。

“我在画陈老师。”小姑娘指着礁石,陈轩正蹲在那里,帮王伯整理渔网线。阳光下,他的鬓角已经有了霜白,动作也比从前慢了些,却依旧稳稳当当。

张明远笑了,摸了摸她的头:“那你可得把他画得精神点,他可是咱们码头的‘定海神针’。”

正说着,胜小杰开着巡逻艇过来,喇叭里喊着:“明远,联盟的水质报告出来了,七个城市的海域评级全是优!”

孩子们欢呼起来,画纸上的灯塔忽然多了几笔亮色,像被注入了光。

入夏时,联盟接到个特殊的订单——为全国青少年海洋夏令营提供实践基地。消息传开,秃头强自告奋勇要开“鱼酱制作体验课”,王伯则把珍藏的“看浪诀”抄成小册子,准备当礼物送给孩子们。

夏令营开营那天,码头上彩旗招展。陈轩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给孩子们讲码头的故事:“以前这里没有智能网箱,没有联防队,渔民们靠天吃饭,还总为地盘吵架……”

“那陈老师您是怎么让大家和好的呀?”有个戴眼镜的小男孩举手,眼睛亮晶晶的。

陈轩指了指远处的网箱:“不是我让他们和好,是大海让他们明白,吵赢了架,鱼也不会多起来;攥紧了拳头,不如握起手来一起撒网。”

孩子们似懂非懂,却跟着点头。张明远趁机打开云平台,给他们看七个城市的实时数据:“你们看,这就是‘握手’的力量,这片海的鱼,一年比一年多了。”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孩子们要放流自己培育的鱼苗。小雅捧着小鱼苗,忽然问陈轩:“陈老师,等我长大了,能来这里当联防队员吗?”

“当然能。”陈轩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但你要记住,当联防队员不是为了抓坏人,是为了让这片海,永远有鱼可捕,有浪可看。”

小姑娘用力点头,把鱼苗放进海里,看着它们游向深海,忽然回头对陈轩说:“我会像您一样,守着这里的。”

秋分那天,联盟举办了第一届“渔民运动会”。七个城市的代表聚在码头,比织网、比辨鱼龄、比操作智能设备。王伯当裁判,拿着秒表,喊得比谁都卖力;秃头强报名参加“鱼酱速酿”,围裙上沾着酱汁,笑得像个孩子。

陈轩坐在看台上,看着张明远和胜小杰在智能操作区和舟山代表比赛,手指在平板上翻飞,屏幕上的网箱数据瞬间同步。最终滨海队赢了,两个年轻人跳起来击掌,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像当年的自己和阿力。

“老了,老了。”阿力拄着拐杖,在旁边感慨,“想当年我跟你扛着钢管追联胜的人,跑起来比巡逻艇都快。”

“现在这样不好吗?”陈轩递给他瓶水,“不用跑了,也不用打了,坐这儿看孩子们折腾,多踏实。”

阿力笑了,喝了口水:“也是。上次去医院复查,医生说我这胳膊恢复得比预期好,还说多亏了这几年心宽。”

运动会结束时,王伯把“金渔网奖”颁给了张明远,奖杯是用回收的渔网熔铸的,闪着哑光。年轻人接过奖杯,对着话筒说:“这奖该给陈轩哥,没有他当年守住码头,就没有今天的联盟。”

陈轩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他知道,有些光环,该让给年轻人了。

冬至前,码头下了场大雪。陈轩扫完生态馆门前的雪,发现留言簿上多了行新字:“谢谢您,让大海笑了。”落款是“夏令营全体小朋友”。

他合上本子,看见张明远正带着工人给网箱加装保温层,胜小杰在调试除雪设备,秃头强的铺子前,冒着手写的“热鱼酱驱寒”的牌子。雪落在他们身上,像撒了层糖霜,却没人在乎,依旧忙得热火朝天。

王伯拄着拐杖,在雪地里画了个圈:“轩子,你看这圈像啥?”

陈轩看了看,像网箱,像联盟徽章,像个圆满的句号。他笑了:“像咱码头的日子,圆圆满满的。”

“是像河。”王伯慢悠悠地说,“你看这雪水,汇到一起,往海里流,就像咱这些年的日子,一点点往前淌,淌成了河。”

陈轩望着远处的海面,雪落在海上,瞬间化了,只留下一圈圈涟漪。是啊,岁月不就是这样吗?看似无痕,却早已汇成河流,载着码头的故事,往更远的地方去。

春节前夕,张明远给陈轩送来本厚厚的相册,是联盟成立五周年的纪念册。第一页是张老照片,陈轩刚回码头,站在夜潮会所门口,眼神凌厉;最后一页是张新照片,他坐在礁石上,看着孩子们放流,笑得温和。

“轩哥,年初一的团拜会,您可得多说几句。”张明远翻到中间,指着张合影,“七个城市的老老少少都来,就等您发话呢。”

“我说啥呀?”陈轩合上相册,“该说的,这些年不都在日子里说了吗?”

年初一那天,团拜会在职业学校的礼堂举行。陈轩站在台上,看着满场的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渔民,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孩子。他忽然想起张大爷,想起父母,想起那些曾经守护过码头的人。

“我没啥要说的。”陈轩笑了笑,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就想告诉大伙儿,这码头,这海,从来不属于哪个人。它属于守着它的每双手,属于惦记着它的每颗心。”

他顿了顿,看向张明远、胜小杰,看向台下的孩子们:“现在,该轮到你们了。”

掌声雷动时,陈轩走下台,坐在王伯身边。老人递给他块糖:“甜不?”

“甜。”陈轩含着糖,看着台上的年轻人接过话筒,眼里的光,像极了当年的自己。

开春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码头时,陈轩像往常一样,去网箱区转了转。张明远带着学生在放流新的鱼苗,胜小杰在指挥巡逻艇巡逻,秃头强的鱼酱铺子前,又排起了长队。

他走到礁石上坐下,看着海面。潮水涨了又落,浪花开了又谢,码头的故事,还在继续。没有了“轩爷”的传奇,却多了千万双手的温度,在潮声里,在岁月里,酿成了最醇厚的回甘。

海风拂过,带着新苗的清香。陈轩闭上眼睛,听见贝壳里的潮声,像无数人在说:“看,这码头,真好。”

是啊,真好。他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