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薇薪刚帮小王核对完客户信息,把整理好的表格递过去,就被周凯叫进了办公室。她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 刚才帮小王核对信息时,周凯正好从工位旁路过,脸色看起来不太好。
“薇薪,你最近好像很闲?” 周凯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语气带着不易察觉的不满,“我看你总在帮同事做些核对信息、修改话术的小事,你的客户投诉工单处理完了?满意度报告整理好了?”
凌薇薪连忙解释:“主管,我手头的工作都做完了,小王说她不太确定客户信息的格式,我就帮她核对了一下,没耽误自己的工作。”
“做完了也不能帮他们做这些无关紧要的事。” 周凯打断她,语气变得严肃,“你现在是主管助理,要把精力放在重要工作上,比如客户满意度提升、核心客户维护,而不是帮同事处理他们自己能搞定的小事。他们自己的工作自己做,你帮多了,他们会依赖你,以后什么事都找你,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还会让他们失去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对整个部门的发展都不利。”
这番话让凌薇薪哑口无言。她想反驳 “只是帮个小忙”,却被周凯的 “部门发展”“重要工作” 堵得说不出话。最后只能低下头:“我知道了主管,以后我不会再帮同事做这些事了,会专注自己的工作。”
“这才对。” 周凯的语气缓和下来,“你要记住,你的目标是晋升主管,不是当同事的‘免费助手’。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比什么都重要。”
走出办公室,凌薇薪心里满是愧疚 —— 她觉得自己确实 “分心” 了,不该把时间浪费在帮同事做小事上,应该专注于 “重要工作”,为晋升做准备。
可她没意识到,周凯所谓的 “专注重要工作”,不过是切断她与同事联系的借口。第二天上午,小王拿着一份投诉话术,犹豫了很久,还是走到凌薇薪工位旁,小声说:“薇薪,你能帮我看一下这份话术吗?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怕客户不满意,你经验丰富,帮我提提意见呗。”
凌薇薪看着小王期待的眼神,心里泛起一丝犹豫。她想起昨天周凯的话,又想起自己 “专注重要工作” 的承诺,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抱歉地说:“对不起啊小王,主管让我专注自己的工作,不能帮你看了,你自己再仔细检查检查,应该没问题的。”
小王脸上的期待瞬间消失,愣了一下,才勉强笑了笑:“没事,那我自己再看看,不打扰你了。” 说完,拿着话术落寞地走了。
从那以后,小王再也没找过凌薇薪帮忙。不仅如此,其他同事也渐渐疏远了她。之前总喜欢跟她分享育儿经验的李姐,现在看到她只会点头打个招呼,再也不主动聊家常;之前经常约她周末逛街的林琳,也不再提起逛街的事,甚至在茶水间遇到,都会刻意避开她。
有次部门聚餐,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凌薇薪坐在角落,想加入话题,却没人接她的话。她看着同事们说说笑笑的样子,心里满是失落,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 她想帮同事,却怕周凯不高兴;不帮同事,又被大家疏远,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更让她无奈的是,周凯还在 “火上浇油”。看到她在聚餐时独自坐在角落,周凯走过来,笑着说:“这样也好,你能更专注工作,不用被聚餐、聊天这些琐事分心。同事之间的社交本来就没什么意义,还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放心,有我在,你不用依赖别人,我会帮你解决工作上的所有问题。”
“有我在,你不用依赖别人”,这句话像一剂麻醉剂,让凌薇薪的失落渐渐消散。她看着周凯 “真诚” 的眼神,心里默默想着:“主管说得对,同事社交确实没什么用,专注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反正有主管帮我,有没有同事的支持也没关系。”
她完全没意识到,周凯正在用这种方式,彻底切断她的外部支持纽带。没有同事的帮助,没有朋友的关心,她身边只剩下周凯一个 “可以依赖的人”,一旦周凯不再 “帮” 她,她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再也没有逃离的可能。
晚上回家,凌薇薪打开微信,看着同事群里热闹的聊天记录,却没有勇气加入。她翻到林琳的朋友圈,看到林琳和其他同事周末一起逛街的照片,心里泛起一丝羡慕,却很快被 “专注工作” 的念头压了下去。
她不知道,同事之间的互助、朋友之间的关心,本是职场人重要的外部支持。这些支持能在她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能在她被控制时提醒她,能在她迷茫时给她指引。可现在,这些支持都被周凯一一切断,她像一艘失去锚点的船,只能在周凯的控制海洋里,随波逐流,再也无法靠岸。
第二天早上,凌薇薪像往常一样提前到公司,帮周凯泡好黑咖啡。周凯看着她,笑着说:“昨天聚餐没跟同事聊太多?没关系,等你晋升主管后,他们自然会主动跟你交流。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手头的工作,别想那些没用的。”
凌薇薪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主管,我会专注工作的。”
她看着周凯的笑容,心里满是 “坚定”—— 却没发现,自己早已在这场 “切断外部支持” 的操控中,彻底沦为了周凯的 “专属工具”,再也没有了独立生存、独立思考的能力,只能在孤立无援的处境里,继续被周凯牢牢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