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强行压下因模拟怀表能量频率以及后续高强度黑客行动带来的精神透支感,太阳穴依旧如同被无数细针持续穿刺般剧痛。喉咙里弥漫着能量冲击带来的腥甜气息,四肢肌肉也因为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和极限操作而微微颤抖。他知道,K的报复和追捕很快就会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蜂拥而至。那个被他暂时稳定的能量装置,此刻就像一块烫手山芋,既不能留下资敌,仓促破坏又可能引发新的风险。
他当机立断,利用之前从废墟中找到的尚可使用的电子元件和能量电池残片,配合随身携带的多功能工具,快速制作了一个简陋却有效的机械与电子混合的延时触发装置。他小心翼翼地将装置连接在能量装置核心回路的一个非关键节点上,设定在三十五分钟(精确计算了可能的追击者抵达时间和他的撤离所需)后启动。届时,装置会引发一次精确计算过的、足以彻底熔毁其核心数据存储单元和关键能量结构,但能量释放被约束在极小范围内、不会造成大规模殉爆或结构坍塌的内爆。这能最大程度地毁掉K可能感兴趣的数据和样本,同时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二次灾害。
做完这一切,他不再停留,如同真正的幽灵般迅速撤离了这片危机四伏的地下区域。他选择了一条前世记忆中废弃多年、几乎被遗忘的、连K的监控网络都未必完全覆盖的紧急疏散通道。通道内弥漫着浓重的灰尘和潮湿的霉味,顶部不时有碎石落下,空气污浊得令人窒息,但他顾不得许多,凭借着强大的意志力和对生存的渴望,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快速前行,只求尽快离开这个死亡陷阱。
经过长达数小时艰苦卓绝的跋涉,凭借着对地形的超常熟悉和远超常人的毅力与运气,陈默有惊无险地抵达了位于城市边缘工业区与老旧居民区结合部、一个林薇团队早已准备好的、代号为“安全屋C”的临时落脚点。这是一个位于某栋六层老旧居民楼顶楼、毫不起眼的一室一厅公寓,窗外对着杂乱的阳台和远处低矮的厂房。内部经过简单改造,配备了基础的食物、饮用水、医疗包,以及一套经过多重加密和信号跳转的、看起来像是老旧收音机与笔记本电脑结合的简易通讯设备,功率不大,但胜在隐蔽。
紧绷到极致的神经稍稍放松,强烈的疲惫感、饥饿感和之前被强行压下的精神创伤便如同决堤的洪水般袭来。陈默几乎是拖着身体瘫坐在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沙发上,撕开一袋高能量压缩饼干,就着瓶装水,机械地咀嚼着,味同嚼蜡。他需要补充能量,需要尽快恢复体力。
他摸索着打开那台看起来颇有年头的液晶电视,音量调到几乎听不见,漫无目的地切换着频道,既是为了获取外界信息,了解K的下一步动向和地面舆论的发酵情况,也是为了用这点微弱的光线和噪音驱散脑海中因能量冲击和信息过载残留的混乱回响与幻听。
大多数频道依旧在铺天盖地地报道着与他相关的新闻,通缉令的照片、他与苏清雪过往的影像资料、强行发布的“我信她”声明、以及所谓“专家”的各种分析和猜测交替出现,评论员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试图从这混乱的漩涡中挖掘出更多的流量。他面无表情地看着,内心并无太多波澜。这些外界的喧嚣和扭曲,比起地下那寂静无声却生死一线的搏杀,显得如此遥远、空洞甚至有些可笑。
就在他感觉体力恢复了一丝,准备关闭电视,抓紧时间处理一下身上的擦伤和淤青,并规划下一步撤离路线时,手指无意间按到了切换键,屏幕跳转到了一个信号不算太稳定、覆盖本地区域的新闻台。屏幕上正在播放一则不算起眼、却被标注了“突发”字样的国际新闻,主播的表情带着一丝职业性的严肃:
“……本台最新消息,据国际海事组织及多家跨国航运公司联合报告,位于北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区域,近日出现异常强烈且持续性的磁场干扰现象。过去四十八小时内,已有超过十艘过往商船、科考船及私人游艇报告遭遇不同程度的导航仪器短暂失灵、陀螺仪异常漂移、无线电通讯受到严重静电干扰甚至中断等情况。部分船只甚至描述了观察到海面出现‘无法解释的、持续性的低强度发光’及‘在晴朗天气下突兀出现、能见度极低的浓密海雾’等诡异现象。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或船只失踪报告,但相关海域已被多家航运公司建议临时绕行,保险费用也出现小幅上涨。相关领域专家表示,此次磁场异常活动无论从强度、范围还是持续时间来看都属罕见,原因尚未明确,初步推测可能与近期异常的太阳耀斑活动、该区域未知的深海地质构造活动,或是某种尚未被充分认知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有关……”
主播的声音保持着新闻播报的客观和平静,但“百慕大三角”、“异常强烈磁场”、“仪器失灵”、“异常发光”、“浓雾”这些关键词,却像一把把重锤,接连敲打在陈默那根因经历“方舟”失败品而变得异常敏感的神经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