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48章 新帅问策藏深意,急诊初立启新程

“陈大夫先请坐,我把这点东西写完。” 杨院长头也没抬,钢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格外清晰。

陈墨刚落座,后背就蹭到了木椅上的补丁 —— 这椅子怕是比他年纪都大。办公室西墙挂着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的红色标语,下方的文件柜贴着 “反帝医院” 的旧标签,边角已经卷了毛边。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冰凉的扶手,心里七上八下:这新院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刚才还笑着夸他针灸技术,转脸就摆出公事公办的架势,那笑容假得像贴上去的门神画。

他偷眼打量办公桌后的人:杨院长握笔的指节泛白,蓝布中山装的袖口磨得发亮,老花镜滑到鼻尖却浑然不觉。桌上摊着厚厚的花名册,红笔在 “陈墨” 的名字旁画了个圈,旁边批注着 “26 岁 主治医师”。陈墨暗自琢磨:自己的职称确实破格了,正常得熬够五年住院医才能评主治,可这是保健局特批的,总不能跟新院长全盘托出。

窗外的老槐树飘进片枯叶,落在花名册的封面上。杨院长终于放下笔,摘下眼镜用衣角擦了擦,这才抬眼看向他:“不好意思啊陈大夫,让你久等了。”

“杨院长您太客气了,叫我小陈就行。” 陈墨赶紧起身,又被对方按回椅子上。

“我今早刚到任,人事档案还没来得及看,就对着花名册随便叫人谈话,你别紧张。” 杨院长的手指在花名册上敲了敲,“我看你年纪轻轻就评上主治,按规定年限可不够,这里面有什么特殊情况?”

陈墨早有准备,欠身答道:“是因为我在部里有个兼职,部里特意安排了专项评审。” 他刻意模糊了 “保健局” 三个字,这种特殊部门还是少提为妙。

“部里的兼职?” 杨院长眼睛一亮,突然拍了下桌子,“我想起来了!你是在保健局任职吧?前阵子听老战友提过,协和有个年轻中医能给首长扎针。”

陈墨笑着没接话,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他看见杨院长的笑容终于卸了些伪装,眼角的皱纹都舒展了些:“没想到咱们医院藏着你这样的人才!这可不是前辈抬爱,是真本事。”

“就是跟着方老他们学了点皮毛。” 陈墨赶紧谦虚,“我现在基本不坐门诊了,主要参加会诊,手上还有个肾病研究没做完,前段时间因为特殊情况停了。”

“肾病研究?” 杨院长往前凑了凑,“具体是怎么个方向?不方便说就不说。”

“没什么不方便的。” 陈墨松了口气,总算聊到他熟悉的领域,“我想把西医的病因诊断和中医辨证结合起来。上次会诊,西医说患者是肾小球肾炎,要上激素;我看患者舌苔白腻、脉沉缓,是脾肾阳虚证,该用真武汤。两边各说各的,最后还是老首长拍板试中西医结合,这才定下方案。”

“这个思路好啊!” 杨院长猛地拍了下桌子,搪瓷茶缸盖都跳了起来,“很多科研就是要解决这种‘两张皮’的问题。你这研究我支持,缺器材找后勤,缺药材找药房,尽管开口!我虽然不懂医术,但保障工作还是能做好的。”

“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有底了。” 陈墨赶紧道谢。

“今天先聊到这,我还有一堆人要见。” 杨院长看了眼腕表,“改天我把工作捋顺了,咱们好好聊聊,我就喜欢跟你们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交流。”

“那您先忙,我不打扰了。” 陈墨起身要走,又被叫住。

“回去把你们梁明远主任叫过来。” 杨院长低头翻着花名册,笔尖在 “梁明远” 三个字上顿了顿。

走出院长办公室,午后的阳光晃得陈墨眯起眼。走廊里,几个护士正抱着病历夹匆匆走过,白大褂下摆扫过墙角的 “救死扶伤” 锦旗。他心里犯嘀咕:这新院长看着像搞行政的,却对科研挺上心,跟之前那位只抓政治学习的老院长还真不一样。

中医科办公室门口,梁明远正背着手来回踱步,看见他立刻迎上来:“怎么样?新院长找你说什么了?”

陈墨往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就随便聊了聊,问了问我的研究项目,还说支持中西医结合。” 他刻意避开职称和保健局的事,这种背后议论领导的话,多说多错。

梁明远显然不太满意这个答案,却也没再追问,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去见院长,你盯着点诊室。” 看着老主任的背影,陈墨暗自庆幸 —— 梁主任虽然待他亲厚,但官场的门道比谁都清楚,还是少说为妙。

刚要进诊室,就听见有人喊他:“小陈!” 抬头一看,外科的何主任和李副主任正快步走来,两人手里都捧着厚厚的文件袋,白大褂上还沾着碘伏的味道。

“何主任、李主任,你们怎么过来了?” 陈墨赶紧迎上去。协和外科可是藏龙卧虎之地,当年吴英恺、曾宪九这些大家都在这儿坐过诊,能让两位主任亲自登门,肯定不是小事。

何主任抹了把额头的汗,笑着说:“特地来向你请教啊。”

“您可别折煞我了。” 陈墨赶紧摆手,“我一个中医,哪敢在外科前辈面前班门弄斧。”

“你小子别谦虚。” 李副主任推了推眼镜,“这事还真得问你,毕竟是你先提出来的。”

陈墨一头雾水,却还是把两人让进诊室。王护士见状赶紧泡了茶,识趣地带上了门。何主任把文件袋往桌上一倒,厚厚一叠报告滑了出来,最上面是张盖着卫生部红章的批复:“同意北京协和医院设立急诊科试点,由外科牵头组建……”

“我勒个大去!” 陈墨心里咯噔一下,这才想起两年前的事。那年西城区一家厂房垮塌,三十多个工人被埋,医院所有科室都抽人去抢救。当时伤员太多,外科、骨科、麻醉科挤在走廊里抢人,连担架都不够用。他看着急得直跺脚的何主任,顺口提了句 “国外有急诊中心,能统一调配资源”,没想到何主任真把这话记在了心里,还写成了报告递上去。

“这都两年多了,我还以为石沉大海了。” 陈墨拿起批复,指尖都有些发颤。

何主任叹了口气:“你以为容易啊?光专家论证就开了八次会,还得向上申请新增二十个人员编制,能批下来已经算神速了。” 他拍了拍文件,“现在定了,外科牵头,李主任暂管,我们俩特地来问问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 陈墨赶紧把批复放下,“我当时就是随口一说,哪有什么想法。国外的急诊中心我也是听张院长提过,他留过洋,肯定比我懂。”

“你小子别想往外推。” 何主任笑骂道,“张院长前阵子调去上海了,临走前还说这主意是你先出的,让我们多听听你的意见。”

陈墨心里叫苦不迭。上一世他倒是去过急诊,可那都是 21 世纪的现代化急诊室,有监护仪、除颤仪,还有专门的急诊护士站。现在这条件,连个像样的抢救床都没有,总不能跟他们说 “要建 IcU、搞绿色通道” 吧?这话要是说出去,非得被当成疯子不可。

“何主任,真不是我推脱。” 他斟酌着开口,“急诊主要靠外科、麻醉科这些西医科室支撑,我一个搞中医的,实在插不上手。不过我倒有个小建议 —— 抢救的时候能不能留个中医位置?比如伤员休克,西医补液的同时,我们可以扎人中、内关穴,说不定能帮上忙。”

李副主任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上次厂房垮塌,有个伤员心跳停了,除颤三次都没回来,最后还是你扎了关元穴才救过来。要是急诊能有中医参与,说不定能多些办法。”

“就是个例,当不得真。” 陈墨赶紧摆手,心里却暗自盘算:能让中医融入急诊体系,也算是为中医发展铺了块砖。

何主任站起身,把文件收进袋里:“行,你这建议我们记下了。等急诊科建起来,第一个请你去坐诊。”

送走两位主任,陈墨靠在椅背上长长舒了口气。窗外的槐树叶沙沙作响,他看着桌上的肾病研究笔记,突然觉得浑身是劲 —— 密档的事告一段落,急诊科要成立了,肾病研究还有院长支持,这日子总算要往好了走。

“陈大夫,梁主任让你去他办公室一趟。” 王护士推门进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陈墨起身往主任办公室走,走廊里正好遇见丁建华,他姐姐丁秋楠的弟弟,刚分配到医院药房当学徒。小伙子看见他就咧嘴笑:“姐夫,我姐让你晚上早点回家,她炖了鸡汤。”

“知道了。” 陈墨点点头,看着丁建华蹦蹦跳跳地跑远,心里暖融融的。刚拐过走廊,就看见梁明远站在办公室门口,脸上带着罕见的笑容:“小陈,你小子运气真好,杨院长刚才在我面前把你夸了半天,说要重点培养你。”

陈墨心里一动,看来这新院长还真不是个简单的行政干部。他笑着走上前:“都是主任您平时教得好。”

梁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跟我客气什么。对了,急诊科的事我听说了,你要是想去,我跟杨院长提一句。”

“不了主任。” 陈墨摇摇头,“我还是先把肾病研究做好,急诊科那边有需要,我随时过去帮忙。”

夕阳透过窗户照进来,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陈墨看着梁明远鬓角的白发,突然觉得 —— 不管时代怎么变,医者治病救人的初心,永远都不会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