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29章 邻里温情话生计,医书灌顶悟真髓

提起居委会给婆婆找的活,秦淮茹脸上瞬间绽开笑容,眼角的细纹都透着暖意:“陈大夫,您还真问着了!居委会给我婆婆安排了毛巾厂的活,让她给新生产的毛巾锁边,按件算钱,一个月下来能挣十几块呢!”

“这可太好了!” 陈墨真心为她高兴 —— 十几块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够买三十斤面粉,够他们一家五口吃大半个月,“有这笔收入,你们家日子能松快不少。对了嫂子,你今年年底转正的事,有谱没?”

秦淮茹脸上的笑容淡了点,轻轻叹了口气:“唉,陈大夫,我哪敢想转正啊。你也知道,我没读过多少书,厂里那些机械图纸,我看半天都看不懂,每次一大爷教我,我都得记好几遍才能勉强记住。”

“别灰心!” 陈墨鼓励道,“一大爷可是八级工,带出来的高级工没有十个也有八个,东旭那时候跟着他,没多久就升到三级工了。你只要跟着他好好学,多练几遍,肯定能学会的。”

“东旭” 两个字刚出口,陈墨就后悔了 —— 东旭是秦淮茹已故的丈夫,提起来难免让她伤心。他连忙道歉:“嫂子,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

“没事,陈大夫,都过去这么久了,我早习惯了。” 秦淮茹轻轻摇摇头,打断他的话,眼神里带着几分怅然,却很快调整过来,“不说这个了。对了,居委会帮我家找活的事,你回去一定要帮我谢谢秋楠。我家里事多,一直没来得及去看她和宝宝,连她生孩子我都没上门道喜,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陈墨愣了一下,有点发蒙:“这跟秋楠有啥关系?我没听她提过啊。”

“秋楠没跟你说?” 秦淮茹也有点意外,随即笑着解释,“是秋楠跟居委会的同志提了一嘴,说我家孩子多、日子难。居委会知道她是街道办陈主任的弟媳,又听说她刚生了龙凤胎,才优先给我家安排的活。你是不知道,居委会门口等着找活的人排着长队呢,要是没秋楠帮忙,我家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陈墨心里又好笑又温暖 —— 这个丁秋楠,现在居然学会 “扯虎皮” 了,不过这事办得确实地道。他笑着说:“嫂子,你不用客气,都是邻里,能帮一把是一把。你啊,好好工作,把三个孩子教育好,比啥都强。”

“哎!我记住了!” 秦淮茹用力点头,又怕耽误陈墨打扫卫生,连忙说,“陈大夫,您忙吧,我回去看孩子了,等周末我再带着棒梗去看秋楠和宝宝。”

“好,路上慢点。” 陈墨送她到院门口,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才转身回屋。他心里清楚,秦淮茹作为寡妇,不方便跟异性多接触,刚才站在门口说话也是刻意保持距离 —— 要是让她进屋,用不了半天,院里的闲话就能飞满天。

回到屋里,陈墨继续打扫厨房,想起秦淮茹的话,忍不住笑了 —— 丁秋楠这丫头,现在越来越有主意了,这种 “授人以渔” 的帮忙,比直接给东西管用多了。他琢磨着,等周末去娘家看丁秋楠,得好好 “夸夸” 她这 “小聪明”。

“楚哥!你过来咋不跟兄弟说一声?我来给你搭把手!” 刚擦完灶台,就听到院门口传来许大茂的声音。

陈墨探头出去,看到许大茂拎着一个布包,快步走进来,脸上满是热情。小黑趴在旁边,只是抬了抬头,没叫 —— 它跟着陈墨去过许大茂家几次,早就认识他了。

“你怎么来了?今天不用去放电影?” 陈墨笑着问,手里的抹布还没放下。

“前天才跑完南边那几个乡镇,在家歇两天,下个星期才去北边。” 许大茂放下布包,从里面掏出一块旧毛巾,直接擦起客厅的桌子,“我刚才路过,看到你屋门开着,就知道你在打扫卫生,赶紧过来帮忙。”

陈墨也没跟他客气 —— 有个人搭把手,确实能快不少。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天,许大茂话多,从乡镇放电影的趣事,说到厂里的新鲜事,叽叽喳喳没停过;陈墨偶尔应两句,手里的活却没耽误。

没一会儿,客厅和厨房就收拾得干干净净。许大茂擦了擦汗,拍着陈墨的肩膀说:“楚哥,你今天一个人在家吧?走,去我家吃饭!我让晓娥弄两个硬菜,咱哥俩喝点!”

“不用了,我自己煮碗面条就行。” 陈墨推辞道。

“那可不行!” 许大茂拉着他的胳膊就往外走,“你帮了我那么多忙,我还没好好谢你呢!再说了,你一个人在家,吃面条多冷清,去我家,咱哥俩喝两杯!”

陈墨拗不过他,只好跟着去了许大茂家。许大茂家在四合院东厢房,屋里收拾得很干净,家具都是榉木的,比陈墨的老房子精致不少。娄晓娥没在家,陈墨也没问 —— 别人家的家事,少打听为好。

“楚哥,你坐,我去弄菜!” 许大茂把他让到沙发上,转身进了厨房。陈墨坐在沙发上,看着屋里的摆设:墙上挂着许大茂放电影时拍的照片,茶几上摆着一个搪瓷缸,上面印着 “劳动模范” 四个字,显然是许大茂的荣誉。

没一会儿,许大茂就端着菜出来了:一盘油炸花生米,油亮亮的,撒着细盐;一盘卤猪头肉,切得厚薄均匀,香味扑鼻;还有一盘炒鸡蛋,金黄松软;最后端上来几个两合面馒头,热气腾腾的。

“咱哥俩简单吃点,别嫌弃。” 许大茂笑着说,又从柜里拿出一瓶二锅头,拧开瓶盖,酒香瞬间飘满屋子。

陈墨看着许大茂熟练的动作,忍不住笑了 —— 看他这颠勺、摆盘的样子,肯定经常在家做饭。想想也是,娄晓娥出身不错,以前在家哪会干这些活,估计是嫁过来后才慢慢学的,现在怀着孕,许大茂更是主动承担了做饭的活。

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以后许大茂没去告发娄晓娥家,他们会不会过得很幸福?娄晓娥温柔贤惠,许大茂虽然爱耍小聪明,却也顾家,如果没有那些变故,或许他们能安安稳稳地把孩子养大。陈墨暗暗打定主意 —— 以后一定要多留意,如果许大茂真的要做傻事,他一定会出手阻止,让娄晓娥少受点苦;要是许大茂执迷不悟,他也不介意让许大茂尝尝 “生不如死” 的滋味,比如把他送到父母生前工作的审讯室,让他好好反省。

“楚哥,发什么呆呢?喝酒啊!” 许大茂把酒杯递到他面前,里面倒满了二锅头。

“好,喝!” 陈墨回过神,接过酒杯,跟他碰了一下,仰头喝了一口 —— 二锅头度数高,辣得他喉咙发烫,却也浑身舒畅。

两人边吃边聊,许大茂说起在乡镇放电影的趣事:“有次在乡下放《地道战》,老乡们都搬着小板凳来看,连小孩都挤在前面,看完还拉着我问‘下次啥时候来’,可热情了!”

陈墨也跟他聊起医院的事,比如内科会诊的病例,中西医结合的效果,许大茂虽然听不懂,却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楚哥,你太厉害了!以后我家晓娥生孩子,还得靠你!”

一瓶二锅头很快就见了底,许大茂舌头都有点打卷,还想再去拿一瓶,被陈墨拦住了:“别喝了,再喝你就醉了,我可扶不动你。”

许大茂嘿嘿笑了笑,没再坚持。陈墨帮他收拾好碗筷,又坐了一会儿,看天快黑了,才带着小黑告辞:“我回去了,你早点休息,别再喝酒了。”

“楚哥,慢走!周末我去看宝宝!” 许大茂送他到门口,挥着手喊道。

回到自家小院时,天色已经擦黑。陈墨先烧了点热水,泡了个澡 —— 忙碌了一天,热水澡能解乏。洗完澡,他换上干净的睡衣,走到书房,打开台灯,拿出那本《实用内科学》,继续学习。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每天早上泡在内科病房,跟着大夫查房、分析病例,下午要么接诊,要么啃西医书籍,现在已经能基本对应中西医的病症称呼了。比如西医说的 “急性肠胃炎”,对应中医的 “湿热泄泻”;西医的 “肾功能衰竭”,对应中医的 “肾劳”“关格”。虽然只是大概的对应,却再也不会出现之前 “鸡同鸭讲” 的尴尬,会诊时也能跟西医大夫顺畅沟通了。

学了约莫一个小时,陈墨合上书,揉了揉眼睛 —— 西医的知识体系太庞杂,需要慢慢消化。他回到卧室,靠在床头,犹豫了很久,才深呼吸一口气,从空间里取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 —— 正是那本华佗的经验书。

重生后,系统灌输的中医知识他已经融会贯通,无论是诊脉、开方,还是针灸,都运用自如。现在他学了西医,又有了临床经验,觉得是时候学习这本华佗经验书了。

陈墨轻轻抚摸着书的封面,指尖能感受到纸张的粗糙,上面还印着模糊的 “华佗手札” 四个字。他缓缓翻开书页,还没看清里面的字迹,手上的书突然化作一道刺眼的白光,猛地钻进他的眉心!

陈墨只觉得脑袋一阵剧痛,像是有无数信息强行塞进脑子里,眼前一黑,就重重地倒在了床上,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陈墨才缓缓睁开眼睛。起初,他的眼神一片浑浊,像是蒙着一层雾,过了许久,才渐渐变得清明。他慢慢坐起身,靠在床头,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胸口的沉闷感瞬间消散 —— 刚才那阵剧痛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

脑海里突然涌入无数信息:华佗一生的行医病例、外科手术的技巧、针灸的独门手法、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方案…… 这些知识不是生硬地存在于脑海中,而是像他自己亲身经历过一样,熟练得仿佛已经用了几十年。

他终于明白,这本经验书灌输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华佗一生的临床经验和技能!而且,这些技能完美地弥补了他的短板 —— 之前他对外科手术一窍不通,对儿科病症也只是略懂皮毛,现在却能清晰地回忆起华佗做过的 “刮骨疗毒”“剖腹取子” 等手术细节,连缝合的手法、消毒的步骤都记得清清楚楚;儿科的 “小儿惊厥”“疳积” 等病症,也有了对应的诊治方案,甚至比西医的方法更简单有效。

最让他震撼的是针灸 —— 之前他学习的针灸,治疗一种病症往往需要扎十几针,还要分疗程;而华佗的针灸手法,真正做到了 “化繁为简”,无论什么病症,最多两针就能见效,大多数时候甚至只需要一针!比如治疗 “头痛”,只需在 “百会穴” 扎一针,半炷香的时间就能缓解;治疗 “腹泻”,在 “足三里” 扎一针,立马就能止泻。

陈墨伸出手,指尖轻轻颤动 —— 他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的 “气” 在流转,之前针灸时需要凝神静气才能找到的穴位,现在闭着眼睛都能精准定位。他甚至能想象出,给病人针灸时,银针刺入穴位的角度、深度,以及如何通过 “捻针” 来调节疗效。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摸了摸眉心 —— 那道白光消失了,书也不见了,可脑海里的知识却真实存在。他试着回忆一个外科病例:一个病人腹部有肿瘤,华佗是如何开刀、切除肿瘤、缝合伤口的,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如昨,甚至连使用的刀具、消毒的草药都记得明明白白。

“太神奇了……” 陈墨喃喃自语,心里满是激动 —— 有了华佗的经验,他的医术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以后不仅能治好更多病人,还能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他想起之前会诊的那个 “肾劳” 病人,如果当时有华佗的针灸手法,或许能更快缓解症状;想起丁秋楠生产时的辛苦,如果早学会华佗的产后调理方法,她恢复得能更快;想起院里的小孩偶尔会得 “小儿惊厥”,以后再也不用看着家长急得团团转,一针就能解决问题。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进来,落在陈墨的脸上,他的眼神里满是坚定。他知道,这本经验书不仅是对他医术的提升,更是一份责任 —— 他要把华佗的医术传承下去,用这些知识帮助更多的人,不辜负这份 “天降的幸运”。

陈墨重新躺下来,闭上眼睛,脑海里开始梳理华佗的经验,把这些知识和自己之前的中医、西医知识融合在一起。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医疗体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完善,未来无论是中医诊疗、西医会诊,还是外科手术、针灸治疗,他都能应对自如。

小黑趴在床边,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情绪,用头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发出温顺的 “呜呜” 声。陈墨摸了摸小黑的头,嘴角露出微笑 —— 有家人的陪伴,有医术的支撑,有邻里的温情,这样的生活,就是他重生后最想要的幸福。而他知道,这份幸福,会因为他的努力,变得越来越稳固,越来越美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