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54章 商修别匠赴接妻与议购新院获妻允

富老二一进屋,就从墙角拖来一个木箱子,里面装着卷尺、墨斗、铅笔和几张泛黄的图纸 —— 都是他平时做木工用的工具。“陈大夫,您要是信得过我,我给您画个修缮草图,把门窗尺寸、木梁加固的位置都标清楚,回头采买材料也方便。” 他说着,熟练地铺开图纸,拿起铅笔,开始在纸上勾勒院子的轮廓。

富老大坐在旁边,补充道:“正房的木梁得用松木,结实耐腐,我认识砖厂的老王,他能帮咱弄点晾干的老松木,比新松木便宜还耐用;门窗玻璃选三尺宽两尺高的,透光好,冬天也暖和,就是玻璃票不好弄,我回头去趟物资局,找我侄子想想办法。”

陈墨凑到图纸前,看着富老二笔下渐渐成型的院子布局 —— 正房三间保留原有格局,中间做客厅,两边做卧室,卧室里各留一个小储物间;厢房东边做书房,西边做药房,药房里特意留出放药柜的位置,还设计了一个小操作台;院子角落的水井保留,加装一个木制井栏,防止小孩掉下去。“富二哥,药房能不能多留个窗户?我平时配药需要采光好点。”

“没问题!” 富老二立刻在药房的墙上又添了一个窗户的标记,“再给您加个小窗台,配药时能放个砚台、药材包,方便。”

三人围着图纸,你一言我一语地商量着,从屋顶瓦的规格(选青灰瓦,厚半寸,防水性好),到地面青砖的排列(用 “人” 字形铺法,防滑还好看),再到门框的高度(五尺高,三尺宽,方便搬家具),每一个细节都反复确认。眼看墙上的挂钟指向下午四点半,陈墨猛地想起该去接丁秋楠下班了,赶紧起身:“富大哥、富二哥,今天就到这吧,我得去钢厂接秋楠,你们哥俩再合计合计,列个材料清单,我明天办完事就来找你们。”

富老大赶紧站起来,把图纸叠好递给陈墨:“您拿着,回去跟秋楠嫂子也看看,有要改的随时说。材料清单我明早给您送过去,保证详细。”

小黑原本在地上追着自己的尾巴玩,看到陈墨要走,立刻爬起来,跑到他脚边,用头蹭他的裤腿。富老大看着小黑乖巧的样子,笑着说:“陈大夫,您这狗通人性,才养两天就这么黏您。我以前养过一条黄狗,能帮着看院子、叼东西,后来冬天没粮食,没护住……” 他话没说完,眼神里满是惋惜,又赶紧摆手,“不说这个了,您快去吧,别让秋楠嫂子等急了。”

“回头有空,您给我讲讲训狗的法子,我也教教小黑。” 陈墨边走边说,推开院门时,又回头叮嘱,“院子的事就拜托您二位了,材料一定要选好的,钱不是问题。”

“您放心!” 富老大兄弟俩送到院门口,看着陈墨带着小黑走远,才转身回屋继续合计材料清单。

陈墨回到家,把小黑放进屋里,给它添了点稀饭,又检查了一遍煤炉的火 —— 蜂窝煤烧得正旺,炉子上的水壶冒着热气,他把水壶提下来,锁好门,骑上自行车往钢厂赶。

到钢厂门口时,离下班还有五分钟,门口已经围了不少接人的家属,大多是提着饭盒的老人和小孩,偶尔有像陈墨这样的年轻丈夫,靠在自行车上聊天。陈墨把自行车撑在路边,目光落在钢厂大门上 —— 两扇铁门紧闭,岗亭里的战士依旧身姿挺拔,手里的步枪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他想起早上和富老大商量的修缮细节,忍不住在心里盘算:松木得要十根,青灰瓦得两千片,玻璃二十块…… 想着想着,厂里的广播突然响了,播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歌曲,紧接着,保卫科的人员打开了大门,下班的工人像潮水一样涌了出来,深蓝色的工装在夕阳下连成一片,格外壮观。

陈墨踮起脚尖,在人群中寻找丁秋楠的身影。没一会儿,就看到丁秋楠和一位三十多岁的大姐走在一起,两人说说笑笑,丁秋楠手里拿着一个蓝色的布包,里面装着她的工作证和笔记本。看到陈墨,丁秋楠眼睛一亮,跟大姐说了几句,就快步朝他走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

“你什么时候来的?等很久了吧?” 丁秋楠走到陈墨身边,伸手帮他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领,语气带着关切。

“刚到几分钟,不碍事。” 陈墨推着自行车,和她并肩往前走,“今天在总厂上班,跟以前机修分厂比,感觉怎么样?忙不忙?”

“忙倒不忙,就是有点不习惯。” 丁秋楠打开了话匣子,“卫生室的刘医生人特别好,教我认厂里的药品登记本,还跟我说哪个车间的工人容易受伤,让我多准备点红药水、纱布;上午有个师傅不小心被机器划伤了手,我帮他消毒、包扎,刘医生还夸我手法好呢!” 她顿了顿,又想起什么好玩的事,忍不住笑了,“对了,下午隔壁办公室的张大姨过来聊天,居然要给我介绍对象!”

陈墨愣了一下,故意皱起眉:“哦?谁这么大胆,敢挖我的墙角?”

丁秋楠笑得更欢了,拍了下他的后背:“张大姨说对方是供销社的售货员,高中刚毕业,家庭条件好,还说我要是没对象,跟他处肯定合适。我跟她说我已经结婚了,我男人是协和医院的医生,还是大学生,你没看见张大姨的表情,瞬间就不说话了,赶紧打岔说别的,笑死我了!”

陈墨听着她清脆的笑声,心里满是欢喜,忍不住停下脚步,跨上自行车,单腿撑地:“上来吧,带你回家,晚上给你做你爱吃的白菜猪肉炖粉条。”

丁秋楠乖巧地坐到后座,双手紧紧抱住他的腰,头靠在他的后背。自行车缓缓驶离钢厂,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有晚归的自行车从身边经过,车铃 “叮铃” 作响,带着淡淡的生活气息。丁秋楠还在小声说着厂里的事,比如食堂的饭菜比分厂好吃,中午吃了红烧肉,还喝了玉米粥,陈墨偶尔应一声,心里却在想晚上怎么跟她提买院子的事 —— 他还没准备好说辞,怕她觉得太贵,又怕她担心修缮麻烦。

回到四合院时,天已经黑透了,家家户户都亮起了灯,厨房里传来 “叮叮当当” 的炒菜声和孩子们的嬉闹声。陈墨和丁秋楠走进屋,丁秋楠放下布包,就直奔厨房:“中午醒的面应该发好了,我来揉馒头,你去生火,咱们蒸馒头,再炖个白菜猪肉粉条。”

陈墨笑着答应,走进厨房,先把蜂窝煤炉的火调大,往大锅里添了半锅水,然后拿出白菜和猪肉 —— 猪肉是早上从供销社买的,肥瘦相间,白菜是前两天买的冬储菜,新鲜水灵。丁秋楠在案板上揉面,她先把醒好的面团拿出来,撒上点干面粉,双手用力揉搓,面团在她手里渐渐变得光滑有弹性,偶尔有面粉沾到她的鼻尖上,像个小花猫,惹得陈墨忍不住笑了。

“笑什么呢?” 丁秋楠嗔怪地看了他一眼,伸手抹了把鼻尖,反而把面粉抹得更匀了,“快来帮忙把白菜洗了,我揉完馒头就切肉。”

陈墨赶紧收敛笑容,拿起白菜去水龙头下洗干净,切成块;丁秋楠把揉好的面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剂子,揉成圆滚滚的馒头,整齐地摆进蒸笼里。等水烧开,把蒸笼放上去,再把切好的猪肉放进炒锅里,加姜片、葱段炒出香味,然后放入白菜块翻炒,加一点酱油、盐和粉条,最后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慢慢炖 —— 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满了白菜猪肉炖粉条的香味,勾得人直流口水。

两人忙活了一个小时,终于吃上了晚饭。餐桌上,蒸馒头冒着热气,白菜猪肉炖粉条香气扑鼻,丁秋楠吃得格外香,一口气吃了两个馒头,还喝了一碗玉米粥。陈墨看着她满足的样子,心里的忐忑少了些,决定趁现在跟她提买院子的事。

收拾完碗筷,丁秋楠坐到缝纫机前,准备继续做沙发棉套 —— 她已经做好了一个,现在正在做第二个,浅蓝色的布料在她手里渐渐变成了棉套的形状,缝纫机 “嗡嗡” 的声音在安静的客厅里格外清晰。陈墨坐到沙发上,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秋楠,你先停一下,我跟你说个事。”

丁秋楠停下缝纫机,转过身来,手里还拿着针线,疑惑地看着他:“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吗?”

“不是出事,是好事。” 陈墨深吸一口气,把中午跟陈琴去看院子、和富老大商量修缮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从院子的位置、大小,到价格(1300 块),再到修缮需要的费用和时间,都详细地讲给她听,最后紧张地看着她:“媳妇,你觉得…… 咱们买这个院子怎么样?”

他以为丁秋楠会犹豫,会心疼钱,甚至会反对,毕竟 1300 块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修缮还要花不少钱。可没想到,丁秋楠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爽快地说:“我听你的,你觉得好就买,咱们手里有钱,也能承担得起。”

陈墨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 —— 他准备了一肚子说服她的话,比如院子大、安静、能种花草、以后有孩子方便,结果一句都没用到。“你…… 你怎么答应得这么痛快?不觉得贵吗?修缮还要花不少钱呢。”

丁秋楠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忍不住笑了:“买院子是为了咱们以后的家,又不是乱花钱,贵点怎么了?现在住的四合院人多眼杂,想做点好吃的都怕别人说闲话,有了自己的独院,咱们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多好啊。” 她顿了顿,脸颊微微泛红,声音也低了些,“而且…… 院子大了,以后能给你多生几个孩子,孩子们也有地方跑着玩,不用挤在小屋里。”

陈墨看着她泛红的脸颊,心里瞬间被填满了 —— 原来她早就想有个大院子,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环境,这份心意,比什么都重要。他走过去,从身后轻轻抱住她:“媳妇,谢谢你。明天我就去街道办办手续,等明年开春,咱们就开始修院子,争取秋天就能住进去。”

“嗯!” 丁秋楠靠在他怀里,嘴角扬起幸福的笑容,“钱在衣柜的抽屉里,你明天自己拿,记得多带点,别不够。”

陈墨松开她,回到沙发上,拿起一本书,却怎么也看不进去 —— 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想象着院子修好后,丁秋楠在院子里种花,小黑在院子里跑,孩子们在葡萄架下玩耍,自己在药房里配药,这样的日子,想想都觉得幸福。

客厅里又安静下来,只有缝纫机的 “嗡嗡” 声和偶尔翻书的声音。没过多久,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打断了两人的思绪。

“谁啊?” 陈墨放下书,起身去开门。

“陈墨哥,是我,何雨水。” 门外传来一个瘦小的声音,带着点犹豫和紧张。

陈墨愣了一下 —— 何雨水是院里何大清的女儿,今年上初中,平时很少说话,更没来过他家,怎么突然找上门了?他打开门,只见何雨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袖口都磨破了,手里拿着一个补丁摞补丁的布包,站在门口,冻得瑟瑟发抖,眼睛里满是不安。

“雨水,快进来,外面冷。” 陈墨赶紧让开身子,把她让进屋,“屋里有炉子,暖和点。”

何雨水走进屋,看到丁秋楠,赶紧低下头,小声打招呼:“秋楠姐。”

丁秋楠放下手里的活,起身给她倒了杯热水,递到她手里:“快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她看着何雨水瘦小的模样,心里满是怜惜 —— 何雨水比丁建华还小一岁,却瘦得像个小学生,脸色也不好,一看就是平时没吃好。何大清不管家,整天在外边喝酒,何雨水的哥哥何雨柱也不靠谱,经常跟许大茂混在一起,这孩子在这样的家里,真是受苦了。

何雨水双手捧着水杯,暖了暖手,才鼓起勇气抬起头,看着陈墨:“陈墨哥,我…… 我想麻烦您一件事。” 她的声音很小,还带着点哽咽,眼睛里泛起了泪光,“学校要交学费,还有书本费,一共五块钱,我爸不给我钱,我哥也不管我,我…… 我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您的。”

陈墨心里一酸 —— 五块钱在当时不算多,可对何雨水来说,却是一笔巨款。他看了看丁秋楠,丁秋楠点了点头,眼神里满是赞同。陈墨走到衣柜前,从抽屉里拿出五块钱,递给何雨水:“拿着,先交学费,不够再跟我说。”

何雨水接过钱,眼泪瞬间掉了下来,哽咽着说:“谢谢陈墨哥,谢谢秋楠姐,我…… 我以后会还你们的。”

“不用还,” 丁秋楠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你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报答。” 她又从厨房里拿了两个刚蒸好的馒头,装进何雨水的布包里,“拿着,饿了就吃,别饿着肚子上学。”

何雨水接过馒头,深深鞠了一躬:“谢谢秋楠姐,我…… 我走了,不打扰你们了。” 说完,她拿着钱和馒头,快步走出了屋,生怕耽误他们太久。

陈墨和丁秋楠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院门口,都沉默了一会儿。丁秋楠叹了口气:“这孩子太可怜了,要是没人帮她,说不定连学都上不了。”

“以后咱们多帮衬她点,” 陈墨走到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她是个好姑娘,只要好好读书,以后肯定有出息。”

丁秋楠点了点头,回到缝纫机前,继续做沙发棉套。客厅里的灯光柔和,缝纫机的 “嗡嗡” 声再次响起,小黑趴在炉子边,安静地睡着。陈墨坐在沙发上,看着丁秋楠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温暖 —— 有这样善良的媳妇,有即将到手的院子,还有需要帮助的邻里,这样的日子,虽然平凡,却充满了爱与希望。他知道,只要和丁秋楠一起努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那个属于他们的小院,也会成为充满幸福和回忆的家。

又过了一会儿,丁秋楠停下缝纫机,拿着做好的沙发棉套,走到陈墨面前:“你看,做好了!明天咱们把棉套套在沙发上,试试软不软和。”

陈墨接过棉套,摸了摸,厚厚的棉花,细腻的布料,做得格外精致。“真好看,比商店里卖的还舒服。” 他笑着说,“等咱们搬进新院子,你再给新沙发做几个,肯定更漂亮。”

“嗯!” 丁秋楠坐在他身边,靠在他的肩膀上,“我还要在新院子里种点月季花,再种几棵向日葵,夏天开花的时候,肯定特别好看。”

“好,都听你的。” 陈墨紧紧抱住她,心里满是期待 —— 期待明天办手续,期待明年修院子,期待未来和她一起在小院里,过着安稳幸福的日子,直到永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