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53章 探院定购意与寻匠商修策

陈墨跟着陈琴走进街道办的院子,青砖灰瓦的平房透着年代感,走廊里挂着 “为人民服务” 的红色标语,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正低头忙碌,偶尔传来打字机的 “哒哒” 声。陈琴让他先到自己的办公室等着 —— 办公室不大,一张木桌、两把椅子,墙角堆着几摞文件,桌上还放着一个印着 “街道办” 字样的搪瓷杯。

“你在这坐会儿,我去主任办公室问问价格,很快就回来。” 陈琴拿起桌上的笔记本,又叮嘱道,“别乱碰桌上的文件,都是街道办的公务。”

陈墨点点头,坐在椅子上,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上 —— 红色的数字标记着 “10 月 15 日”,距离丁秋楠上班已经过去几天,日子过得飞快。他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心里满是期待,既盼着院子价格能便宜些,又担心手续有问题,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这个年代买房,容不得半点马虎。

没等多久,陈琴就回来了,手里攥着一串铜钥匙,钥匙链上还挂着一个小小的木牌,上面写着 “东四胡同 17 号”。“主任说了,院子算 1300 块钱,手续齐全,地契、房契都能给你换新的。” 她把钥匙递给陈墨,语气带着点无奈,“我把钥匙拿来了,先带你去看看实地方,你回去跟秋楠好好商量,别冲动做决定。”

陈墨接过钥匙,指尖触到冰凉的铜质钥匙,心里瞬间踏实了不少。“谢谢姐,咱们现在就去看。” 他起身就往外走,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两人骑着自行车,没一会儿就到了东四胡同。陈琴停下车,指着前面一个破败的门楼:“就是这儿了,你自己开门进去,我在门口等你,里面杂草多,小心别扎着。”

陈墨拿着钥匙,走到木门前 —— 两扇木门已经朽坏,边缘的木头都翘了起来,用粗铁丝绑着,防止被风吹倒。他把钥匙插进锁孔,“咔哒” 一声,锈迹斑斑的锁终于打开,推开木门时,发出刺耳的 “吱呀” 声,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院子里长满了半人高的杂草,枯黄的草叶间还夹杂着几株不知名的野花,风一吹,杂草 “沙沙” 作响。正房三间,屋顶的瓦片掉了不少,露出里面发黑的木梁,有的木梁已经朽坏,耷拉下来,像是随时会掉下来;厢房两间,窗户纸早已破成碎片,窗框歪歪扭扭的,有的地方还生了锈,轻轻一碰就掉下来一块木屑;院子角落里有一口破旧的水井,井台裂了好几道缝,井口盖着一块腐朽的木板,上面落满了灰尘。

陈墨却越看越喜欢 —— 院子的主体结构还在,正房坐北朝南,采光很好,厢房东西对立,刚好可以改造成书房和药房;院子中间的空地很大,足够种点草药和蔬菜,甚至还能搭个葡萄架,夏天乘凉正好。他绕着院子走了一圈,伸手摸了摸正房的墙壁,青砖还很结实,只是墙皮掉了不少,重新刷一遍灰就行;屋顶的木梁虽然有些朽坏,但只要加固一下,再换些新瓦,就能遮风挡雨;窗框换成新的木头,装上玻璃,比原来的纸窗亮堂多了。

“怎么样?破成这样,还想买吗?” 陈琴走进来,看着他蹲在地上研究地基,忍不住问道。

“买!必须买!” 陈墨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眼里满是坚定,“主体结构没问题,就是需要好好收拾。我又不是买来马上住,慢慢修,一年不行就两年,总能修好。”

陈琴叹了口气:“你呀,真是认准了就不回头。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修院子要花不少钱,你现在攒的钱够吗?别到时候修到一半没钱了,扔在那更麻烦。”

“放心吧姐,我心里有数。” 陈墨笑着说,“我这两年在医院上班,加上出诊,攒了差不多两千块钱,买院子花 1300,剩下的 700 用来修房子,先把屋顶、门窗修好,能住人就行,其他的以后再慢慢弄。”

两人又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陈琴指着正房的墙角说:“这里有点渗水,修的时候得重新砌墙,不然下雨会漏;厢房的地基有点洼,得垫高一点,不然容易积水。” 她在街道办上班,见过不少老房子,对修缮的门道也懂一些。

陈墨都一一记在心里,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简单画了个院子的草图,在需要修缮的地方做了标记。“谢谢姐提醒,这些我都记下来了,回头找工匠的时候让他们重点看看。”

出了院子,陈墨把钥匙还给陈琴:“姐,这院子您可得帮我留着,我今晚就跟秋楠商量,她肯定会同意的。”

“你还真急。” 陈琴接过钥匙,无奈地笑了,“行了,我跟主任说一声,给你留一个星期,你跟秋楠商量好,尽快来办手续。不过我再强调一次,秋楠要是不同意,你可别乱来,这是你们俩的家,得两个人都愿意才行。”

“我知道,肯定跟她商量。” 陈墨想了想,又问道,“姐,这院子的手续真没问题吗?不会以后有人找过来,说这院子是他们家的吧?”

“你就放一百个心!” 陈琴拍了拍胸脯,语气笃定,“这院子原主人牵扯敌特案,早就被判决收归国有,地契、房契都在公安局备案,后来转到街道办,我们也是按正规流程卖,价格是街道办开会定的,跟我没关系,就算以后有人查,也挑不出毛病。”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还跟主任说了,手续要办得明明白白,所有文件都要盖章,一式三份,你、街道办、区里各留一份,省得以后有麻烦。”

陈墨这才彻底放心,跟陈琴在路边又聊了几句,看着她骑上自行车离开,才推着自己的车,慢慢往家走。东四胡同离四合院不远,走路也就二十五分钟,他推着车,脑子里一直在想院子的修缮方案:先请人除杂草、清垃圾,然后修屋顶、换门窗,再砌墙、垫地基,最后铺院子的地面,一步一步来,不急不躁。

回到家时,已经快中午 12 点了,肚子饿得 “咕咕” 叫。陈墨走进厨房,打开米缸,还有半缸白面,他决定擀面条吃 —— 简单快捷,还能剩下点面醒着,下午蒸馒头。他舀了两瓢面,倒进大盆里,加了点温水,边揉边加面,直到面团光滑有弹性,然后盖上湿布醒面。

趁醒面的功夫,他从空间里拿出一个西红柿和两个鸡蛋,又切了点葱花 —— 西红柿炒鸡蛋浇面,是丁秋楠最爱吃的,他也跟着喜欢上了。锅里烧上水,水开后把醒好的面擀成薄饼,再切成宽面条,下到锅里;另一个锅里倒油,炒鸡蛋,再放西红柿,加一点盐和糖,炒出汤汁,最后撒上葱花,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卤就做好了。

面条煮好后,捞出来过凉水,浇上卤汁,一口下去,劲道的面条裹着酸甜的汤汁,满足得很。正吃着,小黑摇着尾巴跑过来,围着他的脚边转,小舌头伸出来,眼巴巴地看着他。陈墨笑了,挑了几根没浇卤的面条,吹凉后喂给小黑,小黑 “咕唧咕唧” 吃得飞快,尾巴摇得更欢了。

吃完饭,陈墨把剩下的面团揉成馒头坯,放在蒸笼里醒着,下午再蒸;又把厨房收拾干净,才带着小黑出门遛弯。小黑恢复得很好,已经能跟着他跑了,出门后就跟在他脚边,不吵不闹,遇到别的狗也不叫,只是悄悄躲到陈墨身后,格外听话。

陈墨想着修院子的事,决定去找富老大 —— 富老大是个老工匠,夏天的时候帮他修过四合院的屋顶,手艺好,价格也公道,找他修院子肯定靠谱。富老大住在隔壁胡同,家里是个小杂院,平时靠帮人修房子、打家具为生,冬天活少,大多时候在家歇着。

走到富老大的院门口,就看到富老大和他弟弟富老二坐在墙根下晒太阳,两人都穿着黑色棉袄,手里夹着烟,地上扔着几个烟蒂。富老大看到陈墨,赶紧站起来,脸上露出笑容:“陈大夫,您怎么来了?快坐!”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盒大前门,递了一根给陈墨。

“富大哥,今天不忙?” 陈墨接过烟,点着后坐下,小黑乖乖地趴在他脚边,“我今天来,是想跟你商量点事,关于修房子的。”

“修房子?” 富老大眼睛一亮,冬天活少,他正愁没收入,“您要修哪的房子?还是您现在住的四合院?”

“不是,是一个新院子,在东四胡同,一进的四合院,大概二百来平。” 陈墨开门见山,“院子我还没买,不过差不多了,先跟你打个招呼,回头请你帮忙修一下。”

富老大愣了一下,压低声音问道:“您说的那个院子,是不是原主人牵扯敌特案的那个?我去年还去看过,街道办想修了分给困难户,后来没修成。”

“对,就是那个院子。” 陈墨点了点头,“你去过正好,了解情况,我想问问你,那个院子要修好能住人,大概需要多少钱,多少时间?”

富老大想了想,掰着手指头算:“首先得清院子,除杂草、运垃圾,两个人一天能弄完,大概 20 块钱;然后修屋顶,正房三间的瓦要全换,木梁得加固,厢房两间也一样,大概需要 500 块钱的材料,5 个人干 5 天,工钱 100 块;门窗得全换,正房 6 扇门、8 扇窗,厢房 4 扇门、6 扇窗,用松木做框,装玻璃,材料加人工大概 150 块;还有砌墙、垫地基,大概 100 块;最后铺院子地面,用青砖铺,材料加人工 100 块。算下来,大概 970 块钱,要是省着点,900 块也能下来,工期大概 20 天。”

陈墨听得很认真,在心里算了算 —— 他剩下的 700 块不够,得再攒点,或者先不修地面,等明年再弄。“富大哥,要是先不修地面,只修屋顶、门窗、墙和地基,大概多少钱?”

“那能省 100 块,大概 870 块。” 富老大说道,“不过地面最好早点铺,不然下雨会泥泞,还容易坏地基。您要是钱不够,我可以先帮您垫点材料钱,等您有钱了再给。”

陈墨心里一暖,富老大真是实在人:“不用,我再攒两个月钱,明年开春再修,到时候天气暖和,干活也方便。” 他顿了顿,又问道,“材料方面好弄吗?比如松木、青砖、瓦,需要票吗?”

“松木得要木料票,不过我有渠道,能弄到平价的;青砖和瓦不用票,砖厂有熟人,能便宜点;玻璃得要玻璃票,您要是没有,我也能帮您找。” 富老大拍了拍胸脯,“您放心,材料方面我来搞定,保证质量好,价格公道。”

“那就太谢谢你了,富大哥。” 陈墨松了口气,“等我把院子买下来,就找你定具体的方案,咱们签个协议,省得以后有麻烦。”

“不用签协议,我信得过您!” 富老大笑着说,“您夏天还帮我介绍活,我还没谢您呢,这次肯定给您好好修,不偷工减料。”

正说着,富老二端着一杯热水过来,递给陈墨:“陈大夫,喝点水。您这小狗真听话,不像我们家那只,天天乱跑。”

陈墨接过水杯,喝了一口,笑着说:“小黑刚救回来的时候快不行了,养了几天才好,现在挺乖的。”

几人又聊了一会儿,陈墨看时间不早,起身告辞:“富大哥,我先回去了,回头再跟你联系。”

“好,您慢走!有需要随时找我!” 富老大送他到院门口,又叮嘱道,“院子的事要是有啥麻烦,您跟我说,我认识几个街道办的人,说不定能帮上忙。”

陈墨笑着答应,带着小黑往家走。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胡同里,给青砖灰瓦镀上一层暖意。他低头看着小黑欢快的样子,心里满是憧憬 —— 等院子修好,丁秋楠可以在院子里种花,小黑可以在院子里跑,他可以在厢房里看书、行医,一家人在院子里吃饭、聊天,这样的日子,想想都觉得幸福。

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 3 点多了。陈墨把馒头蒸上,又给小黑添了点稀饭,然后坐在沙发上,拿出小本子,继续完善院子的修缮方案 —— 正房左边做卧室,右边做客厅,中间留个走廊;厢房东边做书房,西边做药房,药房里放两个大药柜,一个操作台;院子中间种上当归、黄芪、薄荷,西边种一棵苹果树,东边搭个葡萄架,完美。

他越想越高兴,恨不得现在就把院子买下来,开始修缮。但他知道,必须等晚上跟丁秋楠商量,她同意了才行。他想象着丁秋楠听到消息的样子,肯定会很高兴 —— 她上次还说,想有个小院子种点花,这个院子刚好能满足她的愿望。

馒头蒸好了,香喷喷的,陈墨拿出一个,掰了一小块喂给小黑,小黑吃得津津有味。他自己也吃了一个,就着早上剩下的西红柿鸡蛋卤,简单垫了垫肚子。然后开始收拾客厅,把丁秋楠裁好的布块叠整齐,把缝纫机擦干净,又把小黑的狗窝挪到炉子边,让它暖和点。

做完这一切,陈墨看了看表,快到丁秋楠下班的时间了。他拿起外套,准备去钢厂接她,顺便在路上跟她提提院子的事,看看她的反应。走到门口,他又回头看了看墙上的日历,心里默默说:“秋楠,咱们很快就有自己的院子了。”

小黑跟着他走到门口,像是知道他要去接丁秋楠,摇着尾巴 “汪” 了一声,像是在为他加油。陈墨笑着摸了摸它的头:“乖,在家等着,我接你女主人回来。” 说完,锁上门,快步往钢厂的方向走去。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心里满是期待 —— 期待丁秋楠的同意,期待未来的小院,期待属于他们的安稳幸福的生活。仿写围绕 “探院定购” 与 “寻匠商修” 双线展开,既细化了旧院的实际状况与购买决策过程,也深入探讨了修缮的具体方案,贴合陈墨沉稳有规划的人物特质。接下来可以写陈墨接丁秋楠下班,路上提及旧院,观察她的反应;到家后两人详细沟通,丁秋楠虽有顾虑但最终被陈墨描绘的未来生活打动,同意购买;随后两人一起去看院,丁秋楠畅想在院子里种花、布置房间的场景,进一步坚定购房决心。你是否要继续按这个方向创作,或者有其他想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