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 > 第15章 药方赠暖与筑家构想

陈墨那句 “明年最迟就能有自己的孩子”,像颗定心丸,让易忠海夫妇瞬间愣在原地。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窗外槐树叶的 “沙沙” 声在屋里回荡。

“真…… 真的吗?陈医生,你没骗我们?” 易忠海最先反应过来,声音都在发颤,他往前凑了半步,双手紧紧攥着,指节泛白,眼神里满是不敢置信的期待。一大妈也瞪大了眼睛,嘴唇哆嗦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脸颊往下淌,却忘了擦。

陈墨看着两人激动的样子,放缓了语气:“一大爷,大妈,我是医生,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只要按方子好好调理,保持心情舒畅,明年这个时候,说不定就能给孩子准备小衣裳了。”

他话音刚落,一大妈再也忍不住,一把抱住易忠海的胳膊,肩膀剧烈地颤抖着,哭声里满是压抑多年的委屈与喜悦。易忠海也红了眼眶,抬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拍着老伴的背,哽咽着说:“别哭了,别哭了,陈医生说了,咱们能有孩子,该高兴才对。”

“一大妈,您可不能这么哭。” 陈墨赶紧提醒,“您现在气血本就虚,情绪波动太大,容易伤肝耗气,反而影响调理。您得慢慢平复心情,以后也要多注意控制情绪,多想想开心的事。”

一大妈赶紧点点头,用袖口擦干净眼泪,深吸了好几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哎,陈医生,我听你的,我不哭了,我好好养身子,等着抱孩子。” 她的声音还有点发颤,眼神却亮得像燃起了火苗,那是对未来的期盼。

易忠海也稳定了情绪,站起身就往里屋走:“我这就去拿纸和笔,你赶紧给我们开方子。” 他脚步都比平时轻快了不少,掀开里屋门帘时,还差点撞在门框上,惹得一大妈又破涕为笑。

不一会儿,易忠海拿着一个牛皮纸本子和一支钢笔走出来 —— 本子是他在工厂得的先进工作者奖品,封面都快磨破了,钢笔还是 “英雄” 牌的,平时舍不得用,只有记重要事情才拿出来。他把纸和笔放到陈墨面前,又特意找了个平整的脉枕垫在下面,怕陈墨写字不稳。

陈墨接过笔,笔尖在纸上顿了顿,开始认真写药方。他的字写得工整有力,每一味药的剂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八珍汤加减:党参 15g、白术 12g、茯苓 10g、甘草 6g、当归 12g、熟地黄 15g、白芍 10g、川芎 8g、红花 3g、当归尾 6g、路路通 3g、王不留行 3g。” 写完药方,他又在下面详细标注煎服方法:“每日一剂,加水 800ml,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煎 40 分钟,红花、路路通、王不留行后下,煎 5 分钟即可。分三次温服,饭后半小时服用,忌生冷、辛辣、油腻。”

“一大爷,您明天拿着这个方子去中药房抓药,让大妈连喝五天。” 陈墨把药方递给易忠海,又叮嘱道,“这五天里,让大妈多吃点细粮,比如小米粥、白面馒头,再煮点红枣、桂圆补气血。喝完五天,我再给大妈号脉,根据情况调整方子。”

易忠海双手接过药方,像捧着稀世珍宝,小心翼翼地折成四折,放进贴身的衣兜里,还特意按了按,生怕掉了。他抬头看向陈墨,语气诚恳:“陈医生,你看这诊费…… 我们该给多少?你尽管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给你凑。”

“一大爷,诊费的事不急。” 陈墨摆了摆手,笑着说,“等明年您抱上自己的孩子,再给我包几个红鸡蛋,我就很满足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妈的身体,别的都不用想。”

易忠海还想再说什么,却被陈墨打断了:“对了,还有件事 —— 您二位暂时别把调理身体要孩子的事说出去,等大妈真怀上了,再跟院里人说也不迟。一来是怕现在说出去,院里人议论纷纷,影响大妈的情绪;二来也是怕万一有什么变故,让您二位失望。”

“哎,我们听你的!” 易忠海赶紧点头,“这事我们肯定不跟外人说,就连傻柱和雨水,我们都不告诉。” 一大妈也跟着附和,眼神里满是信任 —— 经过今天的事,她已经把陈墨当成了家里的恩人。

陈墨站起身,准备告辞:“那我就先回去了,您二位早点休息,这段时间一定要保证睡眠,别熬夜。”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叮嘱,“明天抓药的时候,记得让中药房把阿胶和鹿角胶单独包,阿胶要烊化,用热药汁冲开喝,效果才好。”

“记住了,记住了!” 易忠海和一大妈送他到门口,还想再往外送,却被陈墨拦住了:“您二位别送了,前后院离得近,我走几步就到了。” 说完,他放下门帘,转身往家走。

回到自己屋里,陈墨先倒了盆热水,用毛巾擦了擦脸和胳膊 —— 现在天热了,白天跑前跑后,身上沾了不少汗。屋里的盆架是老式的木质架子,上面晾着条半旧的蓝布毛巾,还是姐姐陈琴去年给他做的。擦完身,他坐在桌前,想起白天何雨柱冲动的样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 以前觉得何雨柱心直口快,没什么坏心眼,可今天这事,却让他觉得这人太莽撞,以后还是少跟他打交道,免得被连累。还有二大爷刘海中,趋炎附势,爱摆官架子,也得尽量避开。

“不想这些烦心事了。” 陈墨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屋里的陈设上。他住的房子有六十多平,是个大单间,中间用布帘隔开,里间放床,外间放桌子和柜子。现在一个人住,倒也宽敞,可他转念一想 —— 要是以后结婚了,有了孩子,这房子就不够用了。孩子得有自己的房间,还得有地方放婴儿床、玩具,现在这布局肯定不行。

“对了!” 陈墨突然眼前一亮,站起身走到墙边,抬起胳膊往上够 —— 屋顶很高,他伸直胳膊,指尖离天花板还有一大截。他赶紧找了把尺子,站在凳子上测量,屋顶居然有五米高!“要是隔个二楼,不就能多出不少空间了吗?” 他兴奋地想,一楼可以留客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隔两个房间,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孩子的房间,这样就够用了。

陈墨赶紧坐到桌前,拿出纸和笔,画了个简易的房屋改造图。他先画了一楼的布局:进门左边是厨房,右边是卫生间,中间是客厅,客厅靠窗的位置放个书桌;然后画二楼,用楼梯从客厅角落通上去,二楼隔两个房间,每个房间都留个小窗户,保证采光。画完图,他又琢磨起来 —— 自己不是专业的,不知道这样隔合不合理,会不会有安全问题。“还是找个靠谱的施工队问问吧。” 他想,姐姐陈琴在街道办工作,认识的人多,说不定能帮他找到合适的人。

关上灯,陈墨躺在床上,心里还在琢磨改造房子的事,想着想着,就慢慢睡着了。梦里,他梦见自己的房子隔出了二楼,孩子在二楼的房间里玩耍,妻子在厨房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极了。

第二天一早,陈墨起床洗漱完,吃了个白面馒头,就往医院赶。到中医科诊室的时候,丁秋楠已经把屋子收拾好了 —— 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暖水瓶里灌满了热水,陈墨桌上的《伤寒论》还放着昨天看到的那一页,旁边夹着张纸条,上面写着 “陈大夫,我把今天的诊室消毒了,您放心用”。

“早啊,秋楠。” 陈墨笑着打招呼,“今天你先自己看书,我去跟梁主任请个假,出去办点事,顺便把他的自行车借走。”

丁秋楠抬起头,脸上带着微笑:“好的陈大夫,您去吧,诊室这边我看着。” 她手里还拿着陈墨给她列的书单,书页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显然早上已经看了不少。

陈墨找到梁明远的办公室,跟他说明情况:“主任,我想请半天假,去我姐那边办点事,顺便把您的自行车借一下,回来我给您加满气。”

梁明远正在看病历,听他这么说,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注意安全。自行车钥匙在抽屉里,你自己拿。” 他对陈墨很信任,知道他不会耽误工作。

陈墨拿着钥匙,推着梁明远的自行车 —— 那是辆 28 式的永久牌自行车,车身有点旧,却保养得很好 —— 往北桥街道办事处赶。街道办门口很热闹,几个居民正在跟工作人员咨询事情,公告栏上贴着 “关于做好夏季防疫工作的通知”,用红笔写的,格外醒目。

陈琴正在办公室里整理文件,看见他进来,惊讶地问:“你今天不上班,怎么跑我这儿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没事姐,我是想让你帮我找个施工队。” 陈墨坐到她对面,把自己改造房子的想法说了一遍,“我那房子屋顶高,想隔个二楼,以后结婚有孩子了也够用。你认识靠谱的人吗?”

陈琴放下手里的笔,想了想:“你早说啊!离你们院不远的那个大杂院,有个姓富的泥瓦匠,叫富老大,他还会做木匠活,手底下的活特别好。我们街道办好几户居民装修房子,都是找的他。他弟兄三个,都是干这个的,人实在,收费也公道。” 她说着,拍了拍大腿,“走,我带你去找他,刚好我也没事。”

陈墨推着自行车,准备跟她走,陈琴看见自行车,好奇地问:“你这自行车是借谁的?看着不像你的。”

“借我们梁主任的,他今天让我用。” 陈墨笑着说。

陈琴没再多问,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在前边带路:“富老大他们家离这儿不远,骑车十分钟就到。”

两人骑着自行车,穿过两条胡同,就到了富老大住的大杂院。大杂院门口摆着几个咸菜缸,缸口盖着木板,墙上晾着几件洗好的衣服,随风飘动。富老大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晒太阳,眼睛闭着,手里拿着把蒲扇,腿上盖着块小毯子,看起来很悠闲。

“富老大,醒醒,别睡了!” 陈琴停下自行车,笑着喊道。

富老大睁开眼睛,看见陈琴,赶紧站起身,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哎哟,是李主任啊!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快坐快坐!” 他说着,就要去搬凳子。

“不用坐了,富老大。” 陈琴指了指陈墨,“这是我弟弟陈墨,他有个房子想改造一下,想请你去看看。”

富老大看向陈墨,伸出手:“李同志,您好!咱别在这儿站着说了,到我屋里喝口水,慢慢说。”

陈墨摇了摇头:“不用了富师傅,我们现在就想请你去我那边看看,我现场跟你说说我的想法,也不远,就隔两条胡同。”

“行!” 富老大爽快地答应,“您二位稍等,我去拿点东西。” 他转身跑进院里,不一会儿就背着个大挎包出来了 —— 包里装着卷尺、墨斗、铅笔,都是干活用的工具。

富老大看着陈墨和陈琴都骑着自行车,眼神里满是羡慕 —— 自行车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他早就想攒钱买一辆,可家里孩子多,一直没舍得。“李同志,你们在前边骑,我跟着走就行。”

“不用,你坐我后座上,我带你。” 陈墨拍了拍自行车的后座,语气热情。

富老大愣了一下,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走着就行,不麻烦您。”

“没事,上来吧,快。” 陈墨坚持道。富老大不好再推辞,小心翼翼地坐到后座上,双手紧紧抓住车座,生怕摔下去。

三人很快就到了陈墨住的四合院。离老远,就看见院门口坐着几位大姨,手里拿着针线活,正在扯闲篇。看见陈墨带了个陌生人来,还骑着自行车,几位大姨都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往这边看。

“这不是陈医生吗?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一位穿蓝布褂子的大姨笑着打招呼,眼神却不住地打量富老大。

“大姨,我请富师傅来看看房子,想改造一下。” 陈墨笑着回应,推着自行车往院里走。富老大跟在他身后,有点拘谨,毕竟是第一次来陌生的院子。

进了屋,陈墨先把自行车停在墙角,然后打开屋门,请富老大进去:“富师傅,您进来看看,这房子我想隔个二楼。”

富老大走进屋,先四处看了看,又拿出卷尺,测量了屋顶高度、房间长宽,嘴里还念念有词:“屋顶五米高,隔二楼没问题,二楼层高两米二就行,一楼还能剩两米八,不压抑。房间宽四米,长六米,隔两个房间刚好……” 他一边测量,一边跟陈墨说自己的想法,“二楼可以用木梁搭框架,再铺木板,楼梯从客厅角落通上去,不占地方。窗户留大点,保证采光。”

陈墨听得连连点头,觉得富老大确实专业:“富师傅,就按您说的来。不过我还需要点水泥,您看大概需要多少?我让我姐夫帮忙找找。”

富老大想了想:“大概需要两百斤水泥,用来砌楼梯和固定木梁。要是能弄到钢筋,再加点钢筋,更结实。”

陈墨看向陈琴:“姐,我姐夫王建军那边,能不能帮忙搞到水泥和钢筋?他不是在粮食局当副局长嘛,说不定认识物资局的人。”

陈琴点了点头:“应该没问题,我晚上回去跟他说,让他帮忙问问。等富师傅算好需要多少,我就让他给你送过来。”

富老大把测量的数据记在本子上,笑着说:“李同志,您放心,我明天就给您出个详细的图纸和预算,保证让您满意。您要是觉得没问题,咱们后天就能开工。”

陈墨心里很高兴,握着富老大的手:“那就麻烦富师傅了,辛苦您了。”

“不辛苦不辛苦,这是我应该做的。” 富老大笑得很朴实,“那我先回去了,明天把图纸给您送过来。”

送走富老大,陈琴看着陈墨,笑着说:“你这孩子,想的还挺长远,还没结婚呢,就想着孩子的房间了。”

陈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早晚都得考虑,提前弄好,也省心。姐,谢谢你啊,要是没有你,我还找不到这么靠谱的施工队。”

“跟姐客气什么。” 陈琴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还有事,先回去了,晚上我让你姐夫给你回话,看看水泥和钢筋的事能不能成。”

陈墨送姐姐到门口,看着她的自行车消失在胡同口,心里满是期待 ——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改造后的房子,温馨又宽敞,以后一家人在里面生活,该有多幸福。他转身回屋,准备下午回医院上班,心里琢磨着,等房子改造好了,说不定就能遇到合适的人,组建自己的家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