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83章 盛世危言,再谏闯王

洛阳城内,

“新顺王”的喧嚣日益鼎沸,如同盛夏的蝉鸣,躁动而喧闹,将整座城市裹挟进一场虚浮的狂欢之中。

福王府内外,张灯结彩的准备工作已然开始,工匠们赶制着王旗仪仗,文官们排练着繁缛的朝贺礼仪,军营中弥漫着等待封赏的兴奋躁动。

空气中仿佛都飘散着一种醉人的、却令人不安的浮华气息。

然而,在这片几乎要淹没一切理智的颂圣浪潮中,军工坊深处,却有一双眼睛,始终保持着冰冷而忧虑的清醒。

苏俊朗站在他那间堆满图纸和简陋仪器的工作室窗前,望着远处王府方向隐约可见的彩绸和听到风中传来的喧嚣锣鼓点,眉头紧锁,心中没有半分喜悦,只有沉甸甸的、几乎要将他压垮的忧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李自成集团如今这看似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鼎盛”局面,实则建立在何等脆弱的基础之上。

洛阳虽克,不过是趁中原空虚、明军主力被牵制之际的侥幸得手,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

内部,军纪开始涣散,文武倾轧日甚,根基浅薄如浮萍

外部,明朝核心统治力量未遭致命打击,关外更有磨牙吮血的强敌环伺。

在此根基未稳、强敌未灭之时,急于称王,大张旗鼓地树起“新朝”旗号,在苏俊朗看来,绝非雄才大略,而是取祸之道,是典型的务虚名而招实祸!

这虚浮的王冠,非但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与强大,反而会像黑暗中的灯塔,吸引所有敌人的仇恨与火力,将自身置于聚光灯下,承受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

“必须再劝!”

这个念头在他心中愈发强烈。

尽管他知道,上次关于“神兵”的婉拒已然触怒了李自成,此次再逆龙鳞,风险极大。

但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这个汇聚了无数人鲜血与希望、也承载着他自身科技梦想的平台,因为最高决策者的短视和虚荣,而走向危险的悬崖。

他苦苦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

终于,在一次李自成视察完新装备的燧发枪、心情颇为愉悦,正准备返回银安殿的间隙,苏俊朗鼓起勇气,拦在了驾前。

“闯王!

属下有要事禀奏!”

苏俊朗深深一揖,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凝重。

李自成心情正好,见是苏俊朗,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但并未立刻发作,挥了挥手,示意左右稍退:

“苏军师有何事?

莫非是新火铳又有改进?”

他以为苏俊朗是来报喜的。

苏俊朗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直视李自成,语气沉痛而恳切:

“闯王明鉴!

非为器械之事。

属下所忧者,乃是…乃是近日满城议论的‘称王’大事!”

李自成闻言,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并未立刻打断,只是淡淡道:

“哦?

称王之事,乃众望所归,军师有何高见?”

语气中已带上了几分疏离和警惕。

苏俊朗心一横,知道已无退路,索性将心中忧虑和盘托出,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闯王!

请恕属下直言!

此时称王,时机未到,弊远大于利啊!”

他开门见山,随即迅速展开分析:

“其一,强敌环伺,树大招风!”

他声音提高,带着强烈的危机感,

“明朝虽衰,未至覆亡!

崇祯皇帝仍在京师,江南半壁财力雄厚,勤王之师未尝没有一战之力!

更有那关外建奴,皇太极、多尔衮之辈,狼子野心,兵锋极盛,对我中原虎视眈眈,其威胁远胜腐朽明廷!

我军如今虽据洛阳,实乃身处四战之地,强敌窥伺左右!”

他上前一步,语气愈发急促:

“此时若急急称王,公然另立中央,便是向天下宣告,我等已非‘流寇’,而是志在取而代之的‘新朝’!

此举必将激怒明朝残余,使其同仇敌忾,集中所有力量优先围剿我等!

更会彻底暴露在关外建奴的视野之中,使其将我等视为争夺天下的首要大敌,而非可资利用的搅局者!

此乃引火烧身,将天下兵锋尽集于我一身!

请闯王明察!”

这番话,如同冰水泼面,试图浇醒李自成被虚荣心灼热的头脑。

“其二,根基虚浮,务虚不如务实!”

苏俊朗见李自成脸色阴沉却仍在听,立刻抛出第二点,

“称王建制,礼仪繁琐,耗费巨大!

如今洛阳初定,百废待兴,流民未安,粮草储备堪忧,吏治尚未清明,军纪更有松弛之象!

此皆根基不稳之兆!”

他语气转为急切,甚至带着一丝哀求:

“当务之急,绝非追求虚名礼仪!

乃是脚踏实地,巩固根本啊!

应大力肃清吏治,整顿军纪

招抚流亡,鼓励屯田,恢复生产,广积粮草

精炼士卒,汰弱留强,而非盲目扩军

巩固河洛,经营河南,将其真正变为我军稳固的后方基地!

唯有拥千里之地,养百万之民,练十万精兵,储三年之粮,王霸之业方有根基!

届时,王号不请自来,天下望风归附,何需急在一时?”

这是苏俊朗基于历史经验和现实观察提出的、最务实的发展路线。

最后,他发出了最严厉的警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其三,风险巨大,危如累卵!

若此刻只顾虚名,忽视根本,一旦大军粮草不继,或明朝调集主力来攻,或关外建奴趁机入寇…内外交困之下,我军根基不稳,人心浮动,恐有…顷刻崩盘之危!

届时,这新王之号,非但不是护身符,反成了催命符!

闯王!

三思啊!”

苏俊朗言罢,深深躬身,不再抬头。

他已将利弊分析得淋漓尽致,将最大的风险血淋淋地剖开,放在了李自成面前。

他期待着这位枭雄能够压下虚荣,展现出一位真正开国者应有的冷静与远见。

然而,他低估了“称王”这两个字对李自成及其周围绝大多数人的巨大诱惑力,也高估了自己在对方心中的分量和说服力。

银安殿前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李自成站在原地,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苏俊朗这番话,句句在理,甚至可以说是老成谋国的金玉良言。

但此刻听在他耳中,却无比的刺耳,像是在他兴高采烈的盛宴上泼下一盆脏水,像是在他即将戴上的王冠上指出瑕疵,更像是在质疑他的判断和权威!

他正沉浸在开创王朝、青史留名的极度兴奋与自得之中,牛金星等人的吹捧、文武百官的拥戴、乃至街头巷尾的传言,都让他觉得“称王”是顺理成章、大势所趋。

苏俊朗这盆冷水,来得太不是时候,也太过于“不合时宜”了。

更何况,苏俊朗之前拒绝量产“神兵”,已然在他心中种下了一根“不听话”、“藏私”的刺。

此刻再次站出来反对“称王”这件“大喜事”,在李自成看来,几乎坐实了牛金星“其心叵测”的谗言——他是不是不想看到我成就王业?

是不是想保留实力,另有所图?

沉默了良久,李自成强压下心头涌起的不快和猜疑,声音变得冰冷而疏远,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军师!”

他打断了苏俊朗的话头,语气生硬,

“你所言…虽是老成谋国之言,虑事周全。

然!”

他话锋一转,声音提高:

“然则,如今群情汹涌,将士用命,万民翘首,皆盼本王正位号,以安天下之心!

此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岂可逆之?!

称王建制,正是为了凝聚人心,号令天下,何以见得便是务虚?”

他挥了挥手,显得有些不耐烦:

“至于明朝余孽、关外建奴…哼!

本王手提数十万雄兵,战将千员,更有军师所造之犀利火器,何惧之有?

他们若来,正好一并剿灭,扬我新顺国威!”

最后,他深深地看了苏俊朗一眼,那眼神中已没有了往日的倚重,只剩下告诫和打发:

“此事…本王自有计较!

军师不必多言了。

你的忠心,本王知晓。

你还是…多费心于工坊器械,多造利器,助我军威,方是正理!

退下吧。”

说罢,不再给苏俊朗任何辩解的机会,转身拂袖而去,在一众亲卫的簇拥下,径直走向那正在为他筹备王冠的银安殿。

苏俊朗孤零零地站在原地,望着李自成决绝离去的背影,听着远处传来的、为“称王”而准备的喧闹乐声,心中一片冰凉。

他知道,自己这一次的冒死进谏,彻底失败了。

不仅未能阻止那危险的虚名,反而可能进一步恶化了与李自成的关系,加深了对方的猜忌。

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深切的忧虑,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历史的车轮,裹挟着盲目的自信和虚荣的喧嚣,正轰隆隆地驶向那条他清晰可见的、布满荆棘的危险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