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穿越大明:我助闯王打天下 > 第161章 流民潮涌,暗藏鬼蜮

洛阳城破月余,李自成虽未正式称帝,但大顺政权的旗号已然竖起。

相较于仍在战火中煎熬的中原其他州县,这座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巨邑,竟意外地呈现出一种畸形的、脆弱的“稳定”。

闯军主力驻扎城内,虽时有劫掠扰民,但大规模的屠戮已然停止;牛金星主导的文官体系开始运转,勉强维持着基本的秩序和粮草征收;苏俊朗的军工坊和医院,则在夹缝中艰难地输出着武器和医疗救助。

这种混乱中略带秩序、血腥中夹杂生机的奇特景象,对于周边饱受战乱、饥荒和官府盘剥之苦的百姓而言,竟仿佛成了一处可以喘息的“避风港”。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豫西乃至更远的地方。

于是,一股股由绝望和渺茫希望驱动的流民潮,开始从四面八方,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沼泽般,向着洛阳城涌来。

他们中有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农民,有在官军与流寇拉锯战中家园被毁的可怜人,更有大量在明军溃败后失散、衣食无着的散兵游勇。

每日,洛阳城外设立的几处临时收容点都人满为患,哭喊声、哀求声、呵斥声混杂在一起,景象凄惨。

闯军设立了简单的登记和筛选程序:精壮者充入辅兵或送至各处工坊劳作,老弱者发放少许粥食后驱离,有特殊技艺者(如工匠、郎中)则另行甄别。

这个过程粗糙而冷酷,却也是乱世中维持秩序和补充力量的必要手段。

这一日,苏俊朗在处理完军工坊一摊令人焦头烂额的琐事(主要是与牛金星派来的吏员扯皮物料调拨)后,心中烦闷,便信步来到城南一处较大的流民收容点视察。

他此行并无特定目的,一是散心,二是潜意识里仍存着一丝希望,或许能从这些鱼龙混杂的人群中,再发掘出一些像赵先生、鲁大锤那样被埋没的技术人才,以充实他那正被不断削弱的团队。

收容点设在一处废弃的土围子内,四面有闯军士兵持械看守,气氛压抑。

空气中弥漫着汗臭、污垢和廉价粥食混合的刺鼻气味。

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流民们挤作一团,眼神麻木而惶恐,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几名书吏模样的文员坐在一张破桌子后,有气无力地进行着登记和问话。

苏俊朗皱着眉,目光在人群中扫过。

大多是些真正的可怜人,骨瘦如柴,眼神涣散。

偶尔有几个看起来稍微精壮些的,多是溃散的明军士兵,但也大多惊魂未定,带着战场下来的戾气与疲惫。

然而,当他的目光掠过围子角落一小堆刚刚被带进来、正在进行登记的人群时,他的脚步微微一顿,眉头不自觉地锁紧了。

这一小队人,约莫十五六个,清一色的青壮男子。

他们同样衣衫破烂,沾满泥污,外表与周遭流民并无二致,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一些极其细微、却绝不该出现在普通饥民或溃兵身上的异常。

首先是他们的体格和精神状态。

虽然刻意低着头,显得萎靡,但透过破烂的衣衫,隐约可见的肩背肌肉线条却相对扎实,并非长期饥饿导致的枯瘦。

他们的皮肤虽脏,但底色并非菜色,反而透着一种风吹日晒的古铜色。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眼神,在刻意伪装的惶恐之下,深处却隐藏着一股难以完全掩饰的警惕与冷静,如同潜伏的猎豹,悄无声息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守卫的分布、以及…他这位突然出现的“大人物”。

他们彼此之间站立的距离和方位,也隐隐透出一种默契的、便于相互照应的态势,绝非寻常流民那种混乱无助的挤作一团。

其次是几个难以察觉的细节。

苏俊朗的现代人灵魂,对于细节和异常有着远超这个时代常人的敏感性。

口音疑点: 负责登记的书吏懒洋洋地问:

“哪里来的?

原先是哪个营头的?”

领头一个汉子操着生硬的河南腔,含糊道:

“回老爷话,俺们是…是山海关那边败下来的,吴总兵…吴总兵的兵…”

“山海关?”

书吏抬了抬眼皮,似乎有些意外流民能跑这么远。

苏俊朗的心却猛地一沉。

山海关距此千里之遥,中间隔着无数州县和乱军,这群“溃兵”能全须全尾地跑到洛阳?

而且,那汉子回答时,几个关键字的发音,尤其是“关”、“兵”等字的尾音,带着一种极其细微的、并非河南或河北地区的硬颚化倾向,更像是…辽东或者更北方的口音特征?

当他身边另一个矮壮汉子低声补充了一句什么时,苏俊朗隐约捕捉到一个极其短促、类似“喳”(满语中表示“是”或应答的语气词)的发音,虽然轻如蚊蚋,却如同针尖般刺入了他的耳膜!

习惯性动作: 就在书吏挥手让他们到一旁等待分配时,领头那汉子下意识地微微躬身,准备退下。

然而,他躬身的角度和方式,并非明军下级见上官时那种略带谄媚的深揖,也不是普通百姓的胡乱弯腰,而是一种更挺直腰背、以髋部为轴心的轻微前倾,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属于马背民族的利落和克制感。

这个动作一闪即逝,若非苏俊朗全神贯注,几乎无法察觉。

腰间异物: 另一名汉子在转身时,破烂的衣襟下摆被风吹起一角,苏俊朗锐利的目光瞬间捕捉到,在其后腰皮带上,别着一件非明军制式的物件。

那似乎是一个小小的、皮质的囊袋,但形状狭长,上面隐约可见某种奇特的、非中原风格的几何纹饰镶嵌着细小的彩色石子或贝壳。

这绝非凡品,更不可能是普通明军士卒该有的东西!

对答反应: 书吏的盘问极其敷衍,只是走个过场。

但这几人回答时,虽然流利,却总给人一种背诵标准答案的感觉。

当苏俊朗故意走近几步,看似随意地向领头那人追问了一句:

“吴总兵麾下哪一营?

守北翼还是南翼?

主将是谁?”

那汉子眼神瞬间闪过一丝极细微的慌乱,虽然立刻掩饰过去,回答了一个番号,但语气却出现了极其短暂的迟疑,且他身后另一人几乎同时下意识地张了张嘴,似乎想纠正或补充,又硬生生忍住。

这种细微的矛盾和不协调,在苏俊朗眼中被无限放大。

不对劲!

这些人绝对不对劲!

苏俊朗的后背瞬间渗出一层细密的冷汗。

所有的疑点汇聚在一起,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这些人,根本不是什么走投无路的明军溃兵或普通流民!

他们是伪装者!

是有着严密纪律、经过特殊训练、并且极有可能来自关外辽东甚至更北方向的探子或精锐小队!

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刺探洛阳城防?

绘制地图?

联络内应?

还是…有更可怕的阴谋?

苏俊朗的心脏狂跳起来,但他强大的意志力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

他脸上不动声色,甚至没有再多看那队人一眼,仿佛只是随意巡视路过。

他对负责看守的一名闯军小头目招了招手。

那小头目认得苏俊朗,赶紧跑过来行礼:

“苏军师有何吩咐?”

苏俊朗用下巴微微点了点那队正在角落休息的“溃兵”,语气平淡如常,仿佛在交代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那几个人,看着还算精壮,像是能干活的样子。

眼下各处都缺人手,别让他们混在流民里浪费了。

把他们单独安置到…城东那座废弃的砖窑厂去,那边正需要劳力清理场地,派人看好,别让他们乱跑。

登记好了,名字记下来给我一份。”

他故意选择了一个相对偏僻、易于监控的地点(废弃砖窑厂),并且强调“派人看好”和“记下名字”,听起来合情合理,完全符合一个管理者调配劳动力的口吻,丝毫没有打草惊蛇。

小头目不疑有他,连忙点头哈腰:

“遵命!

军师放心,小的这就去办!”

苏俊朗点了点头,不再停留,转身继续向收容点其他地方走去,仿佛刚才真的只是随意安排了一下人力。

但他的眼角余光,却死死锁定了那队人。

他看到那领头的汉子在听到安排后,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疑虑,但很快又低下头,装作顺从的样子。

走出收容点,午后的阳光照在身上,苏俊朗却感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牛金星的明枪易躲,这暗处的鬼蜮…却难防啊!”

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洛阳城内权力倾轧正酣,城外…真正的恶狼,恐怕已经嗅着血腥味,悄无声息地潜到了眼皮底下!”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远比内部斗争更加危险、更加致命的威胁。

这件事,必须立刻处理,但…该如何处理?

向谁汇报?

李自成?

刘宗敏?

还是…牛金星?

汇报之后,对方会相信他这些基于“细微口音”、“下意识动作”的猜测吗?

会不会反而被牛金星抓住把柄,反咬一口,说他“妖言惑众”、“扰乱人心”?

一瞬间,苏俊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他站在熙熙攘攘、却又危机四伏的洛阳街头,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